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名城保护 >> 镇江近代建筑演进和特色初探

镇江近代建筑演进和特色初探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2-03-30      阅读数:
镇江近代建筑演进和特色初探
田铁民

      【摘 要】 镇江是中国近代化进程较早的城市。镇江早期的近代建筑,起始于租界,主要以租界领事建筑为代表,集中在租界内领事馆建筑群、行政管理和商贸洋行等。建筑形式多为欧美移植的西式建筑,至民国初年建筑类型已扩展至包括西方宗教、学校、医院、住宅等,遍及全城。这一时期的建筑深受中国当时社会的动荡背景和世界建筑文化发展变革的深刻影响,形成了融合中西建筑文化的建筑艺术特色。不同流派、不同风格共处一域,各展风姿,走向了建筑多元化的城市状态,构成了镇江兼容并蓄的城市风格。
      【关键词】 英租界 省会 近代建筑 建筑特色
      镇江历史悠久,位于长江和大运河交汇处,城市滨江而立,古代即为长江下游水陆交通枢纽、军事重镇。是国家第二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近代化进程较早的城市。
      镇江城市近代发展历程中曾发生了影响深远的两件大事 :其一,1858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镇江被辟为通商口岸,英租界设立 ;其二,1929 年江苏省会由南京迁至镇江,镇江成为江苏行政中心。
      鸦片战争后,西方建筑伴随着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坚船利炮一起驶进正在沉睡中的中国, 打破了原有的封建经济结构,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随之而来的是近代新型建筑类型和建筑技术接踵在中国出现,产生了中国近代的新建筑体系,形成中国近代建筑发展中新旧建筑体系并存,中西建筑风格交汇及其相互渗透、融合的状态。作为中国诸多开放口岸城市中的一员,镇江和这些城市共同经历着时代变迁的坎坷与矛盾,经历着中西文化碰撞、磨合、走向现代的过程。从此镇江城市建筑也出现了不同于中国传统风格的西洋建筑,在行政管理、商贸洋行到教堂、医院、学校诸多领域形成西式建筑建设高潮,并影响了其后镇江建筑。民国十六年(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定南京为中华民国首都。同年5 月在南京成立江苏省政府,设立省政府委员会,决议定镇江为省会。1929 年2 月江苏省政府从南京迁至镇江,同时成立江苏省政府直属领导的省会建设委员会,开始大规模省会建设,市政道路,行政办公以及教育、卫生、商业、文化、体育等一大批公共设施建筑应运而生。
      在两大事件影响下,镇江城市建筑由传统建筑一统天下陡然掺入西洋建筑,开启了镇江近代建筑先河 ;西方建筑文化强势影响本土建筑,进而在省会建设中形成了中西合璧、兼容并蓄的近代民国建筑风貌。
      一、镇江近代建筑演进历程
      从时间划分大致有两个阶段 :
      (一)清末至民初西式建筑入侵与传播
      镇江早期的近代建筑,起始于租界。以租界行政建筑为代表,建筑多为欧美移植的西式建筑。主要集中在租界领事馆建筑群及洋行建筑等,至民国初年已扩展至全城,建筑类型延伸到宗教、学校、医院等领域。主要建筑介绍如下 :
      英领事馆主楼

      始建于1864 年,重建于1890 年。建筑两层高,局部三层,采用砖木石混合结构,是典型的外廊式东印度式建筑风格,平面为L 形。根据西高东低的地形处理成三个不同标高的平面层 :东立面为三层,设有连续券廊,墙面以青砖为主夹砌红砖线条,勾白色灯草缝,立面装饰有线脚 ;南立面为主立面,设有主入口,为三层柱廊叠上加山花的形式,上中下分三段式,设有红砖砌筑的连续的券廊,底层敦实,顶层轻盈,阳台围有绿色琉璃宝瓶围栏,线脚精美细致 ;西立面只有一层,开设小门供内部人员出入,处理简洁 ;北立面因地形的关系处理也相对简洁,仅在靠西一端有一层券廓。主楼的屋顶采用木屋架,外覆瓦楞铁皮顶,屋面组织变化多样。
      领事官邸

      位于主楼的南侧,为东西并列的两幢西式楼房,是领事及其家眷的单独住所,形制基本一样。建筑一栋三层,一栋二层,坐北朝南,墙体用青砖砌筑,红砖发券并做成装饰线脚环绕楼房。南侧立面上均用砂浆筑成带凹槽的立柱,柱顶用红砖雕刻出立体花卷纹样,富丽堂皇。屋面坡度较缓,采用瓦楞铁皮屋顶,在屋面中央四面设置老虎窗。室内以楼梯为中心布置各个用房。
      英租界工部局
      建于清咸丰年间,曾经是租界内的最高行政机构——英租界市政委员会,后改称工部局,统辖租界内的一切行政,司法和交通事务。建筑平面呈长方凹字形,三层,砖木结构,青砖砌筑,发券及线脚部分则用红砖。南立面最初在二,三层设有券廊,底层为8 个拱券窗,后因居住需要把券廊封闭。建筑的其他三个立面处理简单,只有窗没有廊。北立面的东西两侧各附设有两层小楼,为当时的生活服务用房。屋顶最初用瓦楞铁皮顶,后改为小灰瓦。室内木质楼梯设于建筑两侧,栏杆雕刻精美细致。建筑用料考究,室内地板全部用条形花旗松企口地板,坚实耐磨。
      美国领事馆
      在英领事馆南侧,清同治五年(1866 年)建。主楼两层,欧洲古典建筑风格,砖木混合结构,四坡瓦楞铁皮顶,连续拱券式门窗,内廊宽敞,上下二层各8 间,中有大厅,共18 间。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迁江宁,此处遂成为英国领事馆的服务娱乐楼。
      关署税务司公馆  同治四年(1865)设立镇江关署,清政府按照“通商约章”任命英国人为关署税务司长官,英美商人以镇江为立足点,向沿江和内地大量倾销外国货物,直到1912 年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后,镇江关才由中国人自己管理。该处税务司公馆建筑高两层,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两层共有房18 间。进入建筑之后,即为设在中部的楼梯,为东西向, 楼梯中部休息平台通往各房间处有高大的南北拱券大门,使用房间围绕楼梯布置,相互可通。二层公共大厅内有高大的采光天窗,厅南侧有一室外外大阳台。建筑立面装饰线脚繁复, 多处使用券形门窗,窗侧墙处理成壁柱形成。屋顶为瓦楞铁皮顶。
      蒋怀仁医院
      位于伯先路中段,1907 年建成,是镇江第一家由中国人建成的西医诊所,共有40 多间用房,也是镇江最大的私立医院。建筑为三层楼房,红砖砌筑,正立面以檐口的装饰线条分割、强化立面的水平分割,三层高度由下往上逐步变小,形成视线上的稳重感。方形壁柱成为纵向分割线,构图以大门入口为中轴做左右对称设计,墙面上窗的变化及发券的造型强调着中间大门所在部分,两边为有券心石的拱形发券,中间则用两个连续的尖券形成一组发券。整个立面上运用了大量的圆形图案装饰,成为立面上的重点要素,形成一种活泼、生动的造型特征。
      除上述建筑外,还有西方各国在镇江租界设立的公司、洋行。主要有德士古火油公司(1904)、美孚火油公司(1906)、亚细亚火油公司(1910)等。这些建筑均为西式建筑。其后在老城内外,外国人还建了西式教会学校崇实女中(1906)、牧师别墅(1908)、基督教妇幼医院(1914)、教堂福音堂(1918)、基督医院(1922)等。
      (二)省会建设期间兴建大量新式建筑
      进入民国以来,特别是1929 年江苏省会由南京迁至镇江,镇江的政治文化地位迅速提升,镇江城市发展力度空前加大。省政府提出“建设省会、改造镇江”的口号,陆续制定了一系列规划文件,主要有《设计镇江新省会建设》《江苏省会分区计划》《江苏省会新沟渠计划》《整治镇江市内河道计划》《公共建筑规划》《江苏省会园林计划》《发展省会市政及各县市政方案》和《建筑镇江象山新港计划书》等,这一时期镇江的建筑类型日趋丰富。除了行政办公、商业贸易、市政路桥建筑,医院、学校、图书馆、体育场等近代公共建筑开始崭露头角,建设了一批砖木、混凝土结构建筑。其较有特色建筑简介如下 :
      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办公楼及礼堂
      建于1932 年,健康路口,坐西朝东,系西式二层楼房,平顶。由江苏省建设厅工程处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青砖墙外抹水泥砂浆。在楼背立面连接一幢礼堂。朝东为正立面。占地面积54.30 米×16.80 米。背立面呈“T”形,连接的礼堂长24.70 米,宽17.80 米,设二层楼座环廊。楼正立面中央大门宽1.88 米,一、二层上下各有相对称的高直窗十八扇,下层有窗楣,是集办公、集会于一体的建筑。
      省庐
      建于1930 年,中山桥畔,三层清水墙楼房,砖木结构,是专为省主席建造的别墅式住所,由镇江倪玉记营造厂承建。楼平面呈方形,两侧设有警卫室,地下建有钢筋砼永久性防空洞一座。建筑的四个立面均采用了近似对称的构图手法,以中间一根方柱为中心,左右按近似对称的手法进行布置,并不强调建筑入口。窗子大小及形状的对比成为左右布局变化的主要手法。主立面上三个连续发券的拱窗突出,有着明显变异活跃建筑的特征。
      镇江商会
      建于1929 年,在伯先路。砖木结构三层楼,空间布局分为南、北两大部分。两部分占地面积近似,均成方形。正门朝南,西式墙面,砖砌8 根方壁柱,4 根落地。券柱大门上砖砌拱券逐层内凹,上方有民国大佬于右任书写“镇江商会”石门额一块。进入后为8 个木柱围合成的天井,外围8 根立柱形成回廊,回廊向北面延伸,形成一个更大的回廊,正房处于整个院落中央,前后各有一庭院,耳房设置在大围廊的外围。南单元形成一个耳房套围廊,围廊套庭院,庭院中设正房的这样一个层层围套的空间。布局规整,中心明确。北面部分在临街东立面上设置另一大门,进入后为二层线性空间布局。二层楼东面连接“凹”字形天井空间使整个北单元成“回”字形空间状态。二层楼南面设置出入口,与南单元回廊相连,使整个建筑有机结合起来。整个建筑为中西合璧形制,是民国镇江建筑之精华。
      江苏省测候所

      位于北固山中峰山顶上,建于1934 年,砖木水泥结构,青砖叠砌,坐北朝南,整体建筑立体呈凸字形,平顶。占地面积约为150 多平方米,建筑总体为五层,底部前有石平台,台前建有廊,台之两旁各建办公室两间。由左右台阶拾级而上,在二层楼上中央有四层凸出向上拔起矗立。第二、三层为设置无线电收报机、气计处 ;第四层是设置风雨速自记针计处。室内房间及矗立的四间均为长方形玻璃窗、木地板、石灰抹面平顶天花,是当时江苏较为先进的气象专业建筑。

      江苏省立镇江图书馆
      建于1935 年。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占地面积为48 米×15.20 米,乳黄色耐火砖叠砌墙面,由上海成基建筑公司绘图设计,上海新记营造厂承造。朝东立面为二层, 朝北背立面书库呈三层,所有玻璃窗皆钢框架,凹入与内墙面相平。由大门入内为明间走廊, 左右各有一间,向西与南北向通廊相连,呈“T”形。廊之南北两端为门,可通向阅览室( 上下层各为四大间)。楼上第二层之南北走廊两端亦通向各为四大间的阅览室。在楼之背立面( 即西立面) 中部三层为大书库,每层各有三窗,紧靠两旁各为三层梯楼,第一层各有一后门,二、三层各设两直高形窗。所有地面( 廊及室内) 皆为混凝土水泥或水磨石子地面,均为石灰抹面平顶天花。该图书馆设计为防火、防湿性质,窗户较多、宽大,保持了明亮光线,利于图书管理及读者阅览,是当时较为先进的建筑之一。
      红卍字会江苏省分会

      始建于1923 年,后又扩建,规模宏 大,此建筑为公益救援建筑,属于地方慈善机构。其空间布局  的最大特点是中西合璧。东半部分为中式回廊天井布局,西半  部分为西式布局。进入磨砖券柱式大门后,通过中式二道门进  入石板铺设的天井。此天井为连接东西两部分的公共空间。由  天井北面中式磨砖门进入东单元,这部分空间成东西对称式布  局,中间 12 根木柱围合成庭院,外围 12 根木柱形成回廊, 东西各设木质楼梯登楼,布局规整、严谨,具有浓厚的中式传统  空间味道。由南面磨砖砌置的八角门进入西单元,首先是一个  天井空间,迎面朝北为二层平顶西式楼房,和南面空间相连形成“T”字形平面,折角处设置三段式水泥楼梯盘旋而上。二层 以上为平顶阳台,阳台中央砌置二层攒尖顶八角亭,可登高望远。
      五卅演讲厅

      位于伯先公园内,该厅于1925 年8 月奠基,1926 年落成,墙基南北两面各有白石题刻一方,题有相同的字样 :“中华民国十四年八月镇江各界纪念五卅惨案建筑此厅永示不忘”。该建筑全长28 米,宽19 米,为两层砖木结构,为重檐歇山式顶,四檐角飞出上翘,屋脊两端置吻兽, 两山墙有雕花图案。四面墙壁有玻璃窗,底层四面有环廊,室内北端为讲台,楼上四周有楼座,整个建筑古朴庄重、幽雅大方。
      绍宗国学藏书楼 建于1932 年,位于伯先公园内,为藏书家吴寄尘先生创办。为古典式两层西式建筑,钢筋混凝土骨架结构,青砖砌墙,水泥砂浆抹面。上海扬子建业公司设计并承造。正立面面阔五间,横向三段式划分,中间三开间凹廊,两根爱奥尼廊柱挺拔傲然 ;两侧带方窗实墙,虚实结合 ;檐部装饰线条凹凸分明,疏密得当。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为通长22.10 米、进深9.60 米,南正立面中三间呈内凹状,两边稍间面积较大,用为书库,上下两层各有一大方窗,中三间上下两层对称设三个大门,第一层迎面三大门,廊两侧的东西两面对称亦各有门可通向书库。楼上三门无门檐,廊边沿有木扶手圆花形的铁栏杆。由二层楼梯至第三层小楼阁可以登至阳台式平顶,由此可以眺望全城及长江景色。楼之南为院落,种植银杏、雪松及桂花树等,周围绿树葱郁,环境清幽,原楼旁有阅览室已毁圮。

      民国省会期间,镇江还建设了省府办公楼
      (1929 年)、江苏省民政厅办公楼(1932 年)、江苏省公路局办公楼(1936 年)、“五三”图书馆(1930)、国立江苏医政学院教学楼、实验楼(1934 年)、镇江中学教学楼(1932 年)及江苏省参议会办公楼(1946 年)、国民大戏院(1947 年)等近代建筑。
      二、镇江近代建筑特色探讨
      镇江早期近代建筑以西洋建筑为主,采用的是一种被称为“殖民地式”的建筑风格。自咸丰十一年(1861 年)被迫允许英国人在镇江设立租界后,殖民者的到来给镇江增添了一个又一个从未有过的建筑面孔 :英国领事馆、工部局、税务司公馆、美国领事馆、领事官邸、美孚火油公司等均是这些新面孔的代表。这些建筑按照西方人的审美趣味进行建造,采用了西方古典式、殖民地式、西式洋房等建筑风格,给镇江传统建筑带来了巨大冲击,可称之为西风入侵。从开辟租界到民国初期,西式建筑面目庞杂,形式多样。英式殖民主义建筑形式的主要特征是带有外廊。这种式样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乡村及城市住宅。英国殖民者将欧洲建筑传入印度、东南亚一带,为适应当地炎热气候而形成的一种流行式样又称东印度式。美式殖民地建筑形式的主要特征是拱形窗、屋顶设老虎窗和塔柱,檐口和勒脚以简约的线条装饰。其中青砖砌墙红砖嵌线,成为镇江这一时期建筑特有做法和典型标志。这类西式建筑主要有英国领事馆、内地会教堂、税务司公馆、基督医院、英租界工部局旧址、崇实女中旧址、赛珍珠故居、妇幼医院、领事官邸、镇江海关宿舍旧址、绍宗藏书楼、蒋怀仁诊所、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美孚火油公司旧址、福音堂等。
      在经历了早期西洋建筑的冲击后,民国镇江建筑逐渐出现了融合西方建筑文化特征的建筑类型,由最初的中西合璧稚嫩模仿和生硬拼凑到之后的逐步趋于融合,自然地过渡。中西合璧的手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简单拼接,如红卍字会,半中半洋 ;二是在中式建筑的主体中揉入西式建筑元素,以商业、服务业和公共建筑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如镇江商会、大兴池浴池,外西内中 ;三是将中西方建筑有机结合起来,寻求建筑的新功能、新技术、新造型与民族风格的和谐统一,如五卅演讲厅、敏成小学等。
      上世纪30 年代,现代建筑思潮已随外国建筑师的介入和留学欧美的中国建筑师的归来陆续传入中国,建筑师们把“装饰艺术”和时兴的“国际式”笼统地称为“现代式”。这类建筑由于更能符合现代建筑功能的需要,又便于新材料与结构的应用,造价经济,造型新颖,因此在商业性和公共性及专业类建筑中得到应用。建筑以简洁的立面造型和抽象的几何形体进行组合,空间布局更为灵活自由。这类建筑有省立图书馆、蚕种制造场、五三图书馆、江苏省测候所、自来水公司旧址等。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镇江近代建筑遗存是镇江发展沧桑历史的真实写照,是中国近代开埠城市曲折变迁的珍贵见证。镇江这一时期的建筑深受中国当时社会的动荡背景和世界建筑文化发展变革的影响,形成了融合中西建筑文化的建筑艺术特色。不同流派、不同风格共处一域,各展风姿,走向了建筑多元化的城市状态,构成了镇江兼容并蓄的城市风格。
      城市因存在这些斑驳的身影而愈趋生动,因遗留这些沧桑的形体而更加深邃。希望通过对镇江近代建筑的演进历程和建筑特色的探讨分析,梳理镇江建筑文化脉络,进而为镇江的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生,为镇江城市建筑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启发和参考。

(作者为原镇江市规划局研究员级高级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