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名城保护 >> 论孙吴早期都城

论孙吴早期都城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0-08-13      阅读数:

论孙吴早期都城

 

刘建国

 

关于中国古代都城的定义,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在《中国古都和文化》一书中有着精辟的阐述:“历史上的都城,都是其当世相应的政权统治区域的政治中心”, [1]即包括所建立的国家或是尚未立国、但辖有相当时空地域的政权中心之所在城邑。至于后者,亦称其为“都”,古代镇江即是典型例证:孙权从吴(今江苏苏州市)迁治京城(京城亦称“京”,后又称“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后汉书》曰:“建安中,吴大帝自吴徙都京口;十六年,迁都秣陵。”[2]《三国志》亦云:“(孙)权为车骑将军,都京,……”[3]志书称京、京口以及秣陵为“都”,而其时孙吴尚未立国,由此可见一般。

循此,观察汉末所形成的孙吴政权:它发端于兴平二年(195年),起于孙策率部过江攻下曲阿(江苏丹阳),征战会(会稽郡)、吴(吴郡),并逐渐占据江东,此间属孙吴政权的初创阶段。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去世,孙权执政,始设都于吴郡郡城;至黄武八年(229年),孙权在武昌城称帝立国。这一段时间前后共计30年,当是属于孙吴政权的早期阶段,并曾先后以吴郡城、京城、石头城、公安城及武昌城作为都城。

 

一、早期都城序列

 

孙吴早期五座都城,它们在时空上的序列简介如下:

1. 吴郡城 建安五年(200年)至建安十二年(207年),共8年。

建安五年,为孙吴政权的重要节点:其时统治区域已具相当规模,包括会稽、吴、丹阳、豫章、庐陵等五郡,拥有东南大半地区,并正式设治于吴郡郡城(今江苏苏州市)。是年孙策去世,其弟孙权继承执政。而孙权都于吴的八年中,主要任务是清除地方反叛势力,改善与江东大族关系,加强并巩固江东政权。

2. 京城 建安十三年(208年)至建安十五年(210年),共3年。

建安十三年,孙权为何要迁治京城?他原先所都之吴郡郡城,在整个汉代一直是郡治所在(先后为会稽郡和吴郡),堪为太湖流域经济、政治中心,且城市规模宏大,作为都城的条件应属上乘。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孙权要去吴郡的一个辖县(丹徒)属地新建都城?概而言之:形势所迫。《建康实录》分析其形势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征刘表于荆州,时表已死,子琮举荆州降。时刘备自袁绍南连刘表在荆州,操既平荆土,因追破备,备走当阳。操乃多修船舫,遗书于权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得书,召示群臣,张昭等议皆劝权迎之,鲁肃窃谏不可。……周瑜趋后,密说权曰:‘今拒操,破之必矣。若破操,天下可鼎峙而立,荆州上流当吴有也。’权许之,乃密使鲁肃上往观衅。肃至,遇备已败,遂便止,传权意见备于当阳长坂,切陈成败事势,将合谋以拒操。权始自吴迁于京口而镇之”。[4]曹操在平定荆土,追破刘备之后,主攻目标直指孙吴。为了保卫江东政权,抵御曹军的南下或东进,长江南岸之北固山自当是“大本营”的最佳选择。尽管,孙权都于北固山京城的时间较短,但正是在此期间,先是联合刘备大败曹军,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后又在京城实现孙刘联姻,进而加强双方的政治同盟。

3. 石头城 建安十六年(211年)至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共8年。

孙权迁治京城后不久,便有张纮、刘备、诸葛亮等多对孙权建议,即将都城再迁至秣陵(今南京)。《三国志》裴注:“《江表传》曰:纮谓孙权曰:‘秣陵,楚武王[5]置,本名金陵,地势冈阜连接石头,秦始皇东巡,望气者言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故掘断连冈,改名秣陵,今处所具存,宜为都邑。’权善其议,未能从也。后刘备之东,宿於秣陵,周观地形,亦劝权都之。权曰:‘智者意同。’遂都焉。《献帝春秋》云:刘备至京,谓孙权曰:‘吴去此数百里,即有警急,赴救为难,将军无意屯京乎?’权曰:‘秣陵有小江百馀里,可以安大船,吾方理水军,当移据之。’备曰:‘芜湖近濡须,亦佳也。’权曰:‘吾欲图徐州,宜近下也。’”[6]又《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观秣陵山阜,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7]综观上述建议,或推崇风水宝地,“乃帝王之宅”;或强调地近濡须,有利于拒曹布防;又以孙权自述,似乎更看重“有小江百馀里”,可以组建、操练强大水军。而孙权迁治石头城之后,随即“作濡须坞”。并以孙韶镇守京城,与濡须坞呈东、西犄角,保卫新都石头城。建安十八年,曹操“攻濡须,权与相拒月馀。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8]濡须坞对曹军的防御起到预期的作用。

4. 公安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至建安二十七年(221年),共3年。

孙权将新建之都命名为“建业”,表明确是想在斯地建立帝王大业。可是,只待了八年便又匆匆迁治公安,原因是形势所迫。其形势的变化起于刘备势力的扩张和强化: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占据益州;后又率兵五万下公安,派关羽入益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北上进取汉中,并自封“汉中王”;又命关羽攻取江北曹魏樊城,大胜曹军。此时,孙、刘联盟破裂,孙权急于抢夺长江中游的控制权,派遣吕蒙“大破关羽,定荆州”,“权以吕蒙为南郡太守”。[9]南郡郡城即公安城,是年孙权迁治公安。

5. 武昌城 建安二十七年(221年)至黄武八年(229年),共9年。

建安二十七年春,刘备伐吴失败。四月,刘备称帝于蜀。在新的形势下,为了确保“定荆州”的胜利成果以及对长江中、下游的全面控制,“权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冬十一月,权就吴王位于武昌,立年号为黄武元年”[10]

并依原汉代鄂县城址,重新修筑都城。黄武八年四月,孙权改年号为黄龙元年,于“南郊即皇帝位”,“秋九月,权迁都建业”。[11]

从建安五年(200年)孙权初建江东政权,至黄龙元年(229年)正式称帝的30年间,先后作为政权中心的城邑,包括吴郡城、京城、建业城、公安城及武昌城等五座都城。

 

二、早期都城特征

 

在孙吴早期都城中,首座是利用原有的吴郡郡城,余则四座皆是新筑之城。其中,公安城情况有些特殊,它先是由刘备初建,后由孙吴将领吕蒙为南郡太守时重修;而京城、建业城和武昌城三座则同是由孙权兴建,它们都体现出孙吴处于战争形势下所建都城的若干特征。

(一)溯江择址

孙吴早期都城,除首例沿用太湖之滨的吴郡郡城外,余则四座皆是坐落在长江南岸,且同是临江、傍河:

京城 位于今江苏镇江北固山,其中峰和后峰伸入江中,前峰依山筑铁瓮城。两边为河道:东侧是“京口”,即润浦的前身。《元和郡县志》曰:“京者,绝高丘也。京上郡城,城前浦口,即是京口。”[12]《至顺镇江志》云:“润浦,在城东一里,亦曰润港。隋置润州,以此浦得名。”[13]“京口”即“润浦”的前身。西侧则是运河,河上有千秋桥。《嘉定镇江志》云:“千秋桥,在府治之西,晋王恭作万岁楼于城上,其下有桥,故以千秋名。”[14]两河从前峰两侧北向入江。 

石头城 位于今江苏南京清凉山,北、西两侧临江,南边是西向入江的秦淮河。《舆地志》:石头城,“环七里一百步,缘大江,南抵秦淮口。”“淮水发源于华山(今句容宝华山),在丹阳(今南京江宁区小丹阳)、姑孰(今安徽当涂)之界西北流,经建康、秣陵二县之间,萦纡京邑之内,至于石头入江,悬流三百许里。”[15]

公安城 位于今湖北公安县北,临江筑城,傍靠入江之油水。《荆州记》曰:“蜀主(刘备)败于襄阳,南奔荆州,吴大帝擢为左将军、荆州牧,城此而镇之。时号蜀主为左安军,故名其城曰公安。”[17]《三国志》载:“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18]《水经注》:“油水出武陵孱陵县西界,东过其县北,又东北入于江。”[19]油江口(今斗湖堤),即古时油水入长江处。

武昌城 位于今湖北鄂州市区北部,滨江筑城,西南与樊山毗连,西侧为入江之樊口河道。

(二)形制特点

孙吴早期的新建都城,其形制特点主要表现为“利用天然山、河,因地制宜造城”。 

1.京城、石头城类型

(1)城区利用自然山体

京城利用北固山三峰(前峰、中峰及后峰)。

石头城利用清凉山及其余脉(菠萝山与红土山)。

(2)早期城垣悉为“土坞”

京城,其南部(前峰)为人工夯筑的铁瓮城,早期只见有孙吴时期的城垣夯土,未出现包砖墙遗迹(附属孙吴时期南门的垣体例外);考古发现城垣包砖墙遗迹,年代始于东晋。所谓《舆地志》记曰:此城“内外皆固以砖壁”[20],应是指东晋始造的包砖墙遗存,不包括孙吴时期。

石头城,考古发现“东吴时期为土垣,在土垣外侧存在砖铺道路”,“东晋中期至南朝早期,……在土垣外侧包砖,并建有角楼建筑。”[21]《丹阳记》:“石头城,吴时悉土坞,义初始加砖累甓。”[22]

京城与石头城,孙吴早期所筑悉为“土坞”,属于夯土城;后于东晋时期,又同是在夯土外侧加砌包砖墙,藉以增强城垣的坚固性。

(3)坐北朝南的城区布局

京城 所据北固山三峰,南北呈“一”字形相连:后峰(北峰)最高,海拔58米,六朝建有北固楼,储藏军械、粮食,后峰为仓储区;中峰,海拔37米,六朝建有芙蓉楼,为官邸、宫苑区;前峰铁瓮城,北垣遗迹海拔35米,南垣遗迹海拔25米,前峰为衙署区。京城整体呈北高南低、坐北朝南的态势。

石头城 所据清凉山及南侧余脉,亦呈北高南低、坐北朝南之势。城区北部顶面海拔为62.3米,南侧菠萝山和红土山,海拔分别为42.3及25.3米。城内东北部为仓城,中部为宫殿区,含宫苑及衙署。

京城与石头城,皆是利用北高南低、坐北朝南的地势,其间依序设置仓储、官邸及衙署等主要功能区。

(4)城址因山体得以庇护

京城与石头城虽然地处城市之中,但由于依托于自然山体而较少受到人为的破坏,并且其大半范围又都建以公园等公益设施而得以保护:

京城,中、后两峰属于北固山公园,前峰的北半部设为镇江市烈士陵园。

石头城,自东向西分别设置清凉山公园、南京国防园及石头城遗址公园。

(5)两城相异的表现 

夯筑:抱山式与环顶式

京城为抱山式,即对前峰山体四周外侧面整体加筑夯土。这是由于山体属于土山的缘故,且山坡较缓,必须采取措施方能使防御得以坚固。石头城为环顶式,即主要是在山的顶沿加筑夯土墙。这是由于山体是石头构成,且山坡较陡,势如石墙,故坡面无须再行采取加固措施。

结构:组合元素的差异

京城与石头城的结构皆属于组合式,但组合的元素不一样:京城是由前峰人工夯筑的铁瓮城与中、后峰天然“石头城”组合而成。石头城则是由石头大城与石头小城相互组合,它们是毗连的两座人工夯筑的土城。

2.武昌城类型

《三国志》载:“(黄初)二年(221年)四月,刘备称帝于蜀,(孙)权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八月,城武昌。”[23]城“有五门,各以所向为名,唯西角一门,谓之‘流津’,北临大江”。[24]

武昌城遗址,西为樊山(今西山),东为江边淤沙区,南濒横亘3公里的南湖(今洋澜湖),北临大江。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开展考古调查、试掘,并初步揭示城址的形制及范围[25]

西垣,其北角为寿山高地,亦是北垣的起点,考古探出有夯土层。西垣外的城壕遗迹北起“壕口”,经今熊家巷至韦家墩附近折而向东,壕宽50~60米。

南垣,西起王家墩,东迄陈家湾,除西南角的王家墩发现有较大面积的夯土遗迹外,地表上尚遗留有三段夯土城垣的遗迹,皆长约100余米,宽18~30米,其顶部高出外侧壕塘水面4米上下。

东垣,北起江边的窑山,南迄陈家湾。其地形为内坡平缓,外坡较陡,顶面高于外侧农田7~8米左右。

北垣,东起窑山,西迄寿山,系利用陡峭的江岸来构筑城垣,因江为池,故不设城壕。

武昌城以平地夯筑为主,北垣利用部分岗地,整体平面近长方形,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宽约1公里。此城基址主要是江边平缓地带以及周围江、河、湖、塘等自然条件;而西侧相毗连的樊山(西山),山体低缓,顶面广阔,与南京石头山(清凉山)地貌相近似。孙权将樊山作为武昌城的依靠,相传山上设有避暑宫殿、军储等。

武昌城的建造是以平地为主、山地为辅,显然与京城及石头城以自然山体为主的格局有着较大的区别。这是由于此时魏、蜀已经先后立国,孙权自当不甘落后,故使武昌城的形制趋向正规化、礼制化的过渡特征;而在孙权称帝迁都建业之后,斯城也一直成为吴国的陪都而存在。

(三)都城规模 

以京城、石头城及武昌城相比,它们先后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

京城,占据北固山三峰,其范围以清代光绪年间记载,“周约六里”。[26] 

石头城,《舆地志》载:周长“七里一百步”。[27] 

武昌城,考古资料显示,周长“为3300米左右,约合汉代的八里”。[28]

(四)历史使命

孙吴早期都城,依照形势及任务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孙权治于吴郡城期间,其主要任务是拓展和强化江东政权。

第二阶段 治于京城及石头城阶段,政治上建立孙刘联盟,军事上重点防御曹军南下。

第三阶段 治于公安城及武昌城时期,其时孙、刘联盟破裂,孙权派兵夺取荆州,控扼长江中、下游。

至黄龙元年(229年),孙吴政权遂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孙权正式称帝立国,又从武昌迁治建业,并且重新建造一座以太初宫为中心、“周二十里一十九步”[29]的新都城。自此,孙吴告别了以应对生存危机、保卫江东政权的战时状态,而与之共生的早期都城亦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注释:

[1]  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第33页,中华书局,1998年。

[2]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一百七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9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3]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六十二,中华书局,2013年。

[4][29]  [唐]许嵩:《建康实录》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5]  此处“楚武王”为“楚威王”之误。

[6]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五十三裴注,中华书局,2013年。 

[7]  [西晋]张勃:《吴录》,[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一百五十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9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8][11][23]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四十七,中华书局,2013年。

[9][18]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五十四,中华书局,2013年。

[10]  [唐]许嵩:《建康实录》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2]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钦定四库全书》第46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3]  [元]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卷七,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14]  [宋]卢宪:《嘉定镇江志》卷二,江苏大学出版社,2014年。

[15][22][27]  [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十七,南京出版社,2009年。 

[16][17]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七,《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9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19]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七,中华书局,2009年。

[20]  [元]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卷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21]  贺云翺等:《南京市清凉山六朝石头城遗址发掘》,江苏省文物局主编:《江苏考古2016—2017》,南京出版社,2018年。

[24]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一十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25][28]  蒋赞初:《六朝武昌城初探》,《中国考古学第五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26]  [清]周伯义:《北固山志》卷一,光绪三十年(1904年)刻本。

 

(作者为镇江博物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