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名城保护 >> 城市遗产与名城特色空间构建研究

城市遗产与名城特色空间构建研究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0-08-13      阅读数:

城市遗产与名城特色空间构建研究

——镇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路径思考

 

张小军

 

【摘要】 历史文化名城是由老城区和城市遗产构成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展示地。本文通过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制度建立以来的保护理念变迁、历史文化名城实践现状和问题分析,探索思考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进一步保护和发展的思路。同时,以城市遗产的作用发挥为核心,以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空间的构建为内容,尝试论述了以城市遗产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进一步的策略,并应用到镇江的历史文化名城实践中,提出了镇江历史文化名城进一步保护和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城市遗产;特色空间;路径

 

引言:历史文化名城是活的历史文化命脉的传承地,是传统文化精髓最忠实的见证者和承载者。保护和发展好历史文化名城,在古老的历史空间和现代文化交融的城市营造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是镇江城市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难题。

1  历史文化名城及保护理念变迁

1.1  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及保护理念变迁

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在长期的文物保护工作实践中创造性发展出来的概念。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历史文化名城被界定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且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的历史城区。历史文化名城真正保护的核心就是成片的历史城区以及分散在其中各个区域的文化遗存,也就是城市遗产。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又称《华盛顿宪章》),指出:历史城区及其自然、人工环境,体现出城市传统文化的价值,而它们随着各国的工业化建设及城市发展,面临毁灭的危险;要保持这些地区的活力,以适应现代生活之需求。因此,历史城区的人工、人文环境都各具自身演变的历史特色,承载着古老城市最主要的物质文化遗产与活态的传统文化遗存,都是历史文化名城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历史城区及其所属的城市遗产是名城保护的主要范围。但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范围却绝不仅限于历史城区部分,整体的城市文化氛围营造和城市文化气质创设,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至关重要。

历史文化名城制度作为充分体现着我国发展特色的城乡遗产保护制度,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制度形成期(1982-1994)。以国务院“三个重要通知文件”和99座历史文化名城批复为标志。在这个阶段,国际上以《威尼斯宪章》中确保城市遗产“真实性”“完整性”为代表的国际城市遗产保护理念出现,我国因为改革开放初期猛烈进行的旧城改造运动,使得大量的古城面临“失真”的局面,因此一些专家学者总结了国内外经验,提出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设想,不久历史文化名城制度便开始确立。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其他现实因素,历史文化名城制度的保护理念在这个阶段经历了第一次调整,由最开始的“老城区全部保护”,后期逐渐转化成为了保护历史城区城市格局和完整保护“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

第二阶段,制度完善期(1994-2012)。以土地批租制度之后针对保护建设而颁布的一系列《规范》《条例》为标志。在这个阶段,旧城更新运动速度加快,历史城市保护不断让位于经济建设,大马路、大街区等现代城市的空间框架初步形成。这一时期,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从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整体变成了保护历史城区范围内的“文物古迹”。随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审批开始呈现个体化特色,对于名城内城市遗产的保护和建设控制要求也变得更多。

第三阶段,理念更新期(2012年至今)。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认识的形成:从“保护全部”到“结构关联”的整体空间认识,从“保护无用”到“创新发展”的保护理念。从“历史纪念物”到“社会综合体”再到“活的遗产”的转变,许多发达城市更是前瞻性地将城市发展聚焦于历史城区,迫切希望通过整体改善和提升历史城区景观,塑造城市形象,激发城市活力。他们不再视历史文化名城为城市发展的阻碍,而是一种可以推动特色新型城市创建的创新方式。

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现状及问题

截至2018年,国务院共颁布了13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共有25个省级行政区颁布了187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实践中,探索出了多种保护与发展形式。按照诸多历史文化名城的现存保护形态,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五种代表类型:(1)完整保护型:指名城整体格局与风貌都保存完整的名城,这一类名城在中国所有现存的名城中也是凤毛麟角。如平遥等。(2)风貌保护型:指名城整体格局与风貌较为完整的名城,这一类从名城虽然局部地段更新,但是总体上对整体格局控制较为得当,传统风貌气质有所保留,民众生活特色可以体现,在诸多历史文化名城中,保护成效较为显著。代表性名城有苏州、泉州、歙县等。(3)格局保护型:指名城格局整体格局相对完整,总体没有大拆大建的破坏,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疏于管理和资金投入不足,使得历史建筑破落、自发建设失控,导致古城整体风貌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因而退而保护城市整体格局的名城。代表性的名城有绍兴、安阳等。(4)遗产保护型:指名城区域内城市格局保护不多,历史街区也较为模糊,名城保护的核心是城市内丰富多样的城市遗产个体。代表性的有郑州、邯郸等。(5)指名城区域内城市格局和历史街区不存,而是通过拆毁破旧古城部分,营建新式仿古建筑和城区的名城,例如大同、聊城等。

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格局与风貌的保存状态反映了各地处理保护与发展关系的态度和力度。全国13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可以大体上保存历史风貌的不足四分之一,大部分名城只剩下了历史格局、历史街区和单体城市遗产,保护现状并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第一,割裂历史建筑与周边环境关系的孤岛式保护。单体城市遗产的保护只注重遗产本身,而不注重其周边历史环境的保存,使得历史建筑与其原生环境剥离,成为散落在现代新型城市中的一个个古老孤岛。这既不利于名城整体连续性景观的创建,也割裂了城市历史与现实的关联,不利于城市气质的形成。

第二,忽视城市动态过程的静态式保护。城市作为一个不断进化的有机体,多元和不断演进的城市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经历也是城市魅力所在。不少名城选择历史中较为特殊而且著名的时段文化作为整个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对象,而弱化甚至抹去了其他时代的文化;不少名城采取原样保存城市遗产,同时要求原住民维持名城文化生活气息的做法,这也是不可持续的。

第三,“见文物不见人文”的腾退式保护。部分名城存在着用疏导原住户的方式实施旧城和传统街区保护的做法,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名城要么迁出原住民进行与原街区关联不大的商业开发,要么在开发过程中发生了与原城市文化程度较大的偏差。如果单纯让商业吞噬了城市文化底蕴和人情风俗,那么城市记忆就不复存在了。

第四,破坏差异和特色的统一规划式保护。现今很多名城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由于遵循着同样的旅游开发规则和模式,变得越来越相似。它们抹平了名城传统文化要素之间的差异和特色,模糊了城市的文化气质,从而造成城市建筑风貌上的单调和重复。这些现象尤其体现在部分名城凭空建起的仿古文化主题旅游景区、街区和景点上,不利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期的存续和城市居民的心理认同。

3  城市遗产与名城特色空间构建

城市遗产是历史文化名城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最主要特征之一。在当今很多名城历史特色缺失、面貌千篇一律、新旧城区混杂等情况下,依托城市遗产形成的历史性特色空间对改善名城整体空间环境将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名城的一切,大到城市格局,小到传统建筑风格,都包含了鲜明而且一致的特点,并随之形成了蕴含着名城自然人文性格的空间特色。在漫长的岁月演变中,名城城市空间的主角地位逐渐被现代建筑占据,但名城中慢慢积淀下来的深厚集体记忆,却是不可替代的凝聚后世城市居民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重要源泉。通过城市遗产打造特色化的城市公共空间,一方面有利于形成特色化的名城历史氛围,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城市居民的心理认同,符合当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发展的要求。通过构建城市遗产特色空间,可以重建和表达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逻辑,让当代的城市发展和城市的历史得以“统一”,实现名城发展的“有机更新”和“新旧共荣”。

(1)城市遗产与城市历史性公共空间的构成关系

城市遗产因其自身在城市演进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功能定位,其可以构成的城市历史性特色空间类型也不尽相同。它们组成了城市空间的历史脉络,更形成了城市的空间特色。大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历史性特色空间:

城市格局。名城城市空间的形成发展往往与其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构建理念有着密切的关联。人们依据城市周围自然山川胡泊的位置和自身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理念的理解,构建了名城的城市框架,这是名城最高层面的城市遗产组成,也是最基本的历史性特色空间,具有显著的可辨识性,是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

街巷系统。城市街巷系统与历代城市格局的发展演变关系密切,其走向、分布、景观等都留下了城市发展的鲜明特色,其较好留存至今的部分形成了历史文化街区,但其他街巷系统依然可以作为理解和表达名城历史沿革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街巷系统是名城最需要依据城市遗产构建出来的历史性特色空间。

景观区域。表达为名城中最具特色的标志物和节点区域,它们承载着城市整体特色空间信息,通过大量分布在名城区域中的遗址遗迹等城市遗产,城市的特点和特色信息可以清晰地表达出来,这部分历史性特色空间的构建将极大地增强城市的历史厚重感,点缀出名城应有的历史文化底蕴。

地名字号特色区域。这部分历史性特色空间的构建与城市的人文精神息息相关。凝结在历史建筑中的鲜明地域风格特征、沿袭自古代的城市地名和城市老字号店铺产品等城市遗产元素,都是城市居民最容易感受和传承的记忆,可以被提炼解读出来用作城市发展脉络解读的重要目标物。

(2)名城特色空间的构建

名城特色空间之间不是互相孤立的,它们彼此之间通过历史与人文关联建立起关联,然后共同构建起名城城市空间的系统骨架。一方面,众多关联化的历史性特色空间使得城市整体风貌变得更为连续和一体,提升了城市的空间质量;另一方面,历史性特色空间也展示了城市遗产蕴含的历史人文含义,搭建起了城市历史布局特征,能更好地引导城市功能的分区和发展。

为了适应名城保护和现代城市发展要求,名城特色空间的构建必须符合以下要求:首先,它必须符合慢行特征。大多数城市遗产都分布在名城的老城区域,这一地理位置不允许大量快速交通工具进入,同时大多数人感受名城历史文化底蕴的方式多为步行体验,因此必须使得该特色空间适合步行要求;其次,它们必须是开放贯通的。开放不仅是行动上的,也应当是视觉上的。特色空间之间的关联不仅包括人亲身行动的可达性不受现代城市交通的影响,也包括了人对相关联特色空间的感受不受现代城市建筑的阻碍,也就是对历史文化名城建筑高度和建筑特色的控制。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建筑已经是当代城市的风貌主体,城市特色空间的发展不可能、也不应该以恢复历史风貌为目标。“新旧共荣”的标准并不是统一于历史的风貌,而是它们共同形成的整体城市空间和城市气质。

城市特色空间的创建并不意味着将城市捆绑在“历史风貌”上,恰恰相反,由于历史脉络在整体层面上得到了清晰的表达,这反而为局部的城市遗产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更大的自由。针对城市遗产在历史文化价值、现状保存状况、开发利用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可以有保存、修复、功能转化、重建等一系列程度不同的保护与利用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遗产需要在某些方面做出变化,以适应当今的经济、功能等外部条件的变化。没有万世不变之法,也没有万世不变之城,适当推动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向现代社会迈进,既符合社会运行规律,也符合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从长远来看,这种变化对名城建设来说是有利的,也是可持续的。

4  镇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路径思考

以城市遗产的特色空间构建理念为指引,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建设要在充分考虑镇江名城建设实际的基础上,借助城市遗产特色和特征,建设镇江名城区域富有关联性的历史性特色空间。要注重名城历史城区的整体保护,将名城保护和城市建设相结合,文化展示与城市生活相结合,在现代城市建设中,通过合理的景观化创造和干预,逐步展示城市历史信息。

(1)构建布局清晰的城市格局

围绕镇江历史文化名城格局发展的脉络,镇江遗留下了一大批相关联的城市遗产。在各个历史时期,镇江城市轮廓和外围的变化都在镇江老城区的土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按照三国铁瓮城、六朝京口城、唐代西夹城、唐代罗城、明代府城和太平天国新城的历史发展顺序,合理梳理各个时期与镇江建城相关的城市遗产,寻找历代城市遗产之间的关联路径,构建可以绕古城墙遗址、绕古道路系统和古运河水网步行游览的历史性特色空间,使游客和市民可以亲身感受镇江的城市发展变迁史,进而增强对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了解和认同感。

(2)构建关联紧密的街巷系统

街道是历史城市主体空间关系呈现的主要载体,主题建筑之间的高度、序列、方位等一系列空间秩序都在街道中得以表达,是特色空间构建的主要内容。以大西路和大运河为例,作为镇江府城的核心轴线,历史上叠合了市井的喧嚣之声、庙社的香火之烟与衙门的威仪之象,现存三个历史文化街区都分布在这个“大十字”街道系统周围,构成了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经脉”,千百年来承担着镇江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作用。要在精准寻找历史文化街区信息和内涵的基础上,发展可进入式商业和体验旅行,必要时可以进行部分原住民“腾退”,但同时一定要保证“原住文化”保留在街区范围内。

在镇江历史城区中,存在大量的90年代以前的老旧社区,首先要理解的一点是,不论这些社区此前建设时的背景如何,但现如今这些社区也都是整个城市发展成长的一部分,是镇江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的时候,绝不能将他们“一刀切”消除;另一方面,虽然在风貌和尺度上并不能融入传统风貌,但丰富的街道空间、和谐的社区环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代城市对传统风貌的激烈冲突,无论在心理还是视觉上,都为体验历史空间创造了一种可承受的“灰色地带”。因此要合理规划,将这些“灰色地带”和三片历史文化街区有效地缝合,使得三片历史文化街区不至于成为脱离城市动态发展的“孤岛”,从而有效扩大镇江名城历史环境的范围。具体方法上,可以借鉴北京西城区最新的“共生院”模式,西城区在对传统院落进行保护性修缮的同时,引入准物业化管理模式,在共生院落中植入体验式民宿、便民文化、艺术诗社、个性工作等文化业态,以实现院落的共生提升。同时,着力塑造品牌美誉,打造社区化的文化保护品牌,周边居民的生活更便利更舒适,让游客更愿意驻足,深入体验当地文化,以达到积极研究改善老城居住生活,实现环境品质提升,探索老城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构建特色突出的景观区域

镇江诸多分散在古城区范围内的城市遗产都是重要的景观区域构建潜在资源,是镇江城区历史文化各个聚集区和历史文化街区之间重要的联系节点和纽带,可以补充城市格局和历史街区共同构建起来的城市特色空间之间的空隙,形成游客和市民浏览城市历史文化的中转站和新的文化刺激点。

以老城区内众多城市遗产本体为核心,结合周边原生或者次生环境,配合到位的讲解和演示,构建特色文化景观点段,是镇江古城区发展活力内生的重要途径。要运用“全面保护,重点把握”的思维,梳理完整的空间概念,加强对镇江现有的城市遗产的展示与利用,通过建构各类特色博物馆,设计历史文化标识系统,打造以同类城市遗产为核心的文化主题旅游线路等方法,整合分散的历史文化空间和资源,将镇江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融合到现代城市景观体系中,建构历史文化网络体系,全面彰显镇江历史文化名城方方面面的风貌特色。重点发挥镇江博物馆对于三个历史文化街区的临近区位作用;重点发挥大西路沿线城市遗产对于大西路整体历史底蕴表达的串联作用;重点发挥铁瓮城对于镇江文明之始的滥觞作用。

可通达性和系统性是镇江景观区域构建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镇江老城区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较为破碎,要建立正确而且美观的地点指示牌,合适暗示和指引游客以完整历史脉络寻访镇江;打开城市遗产周边道路不通、院落封闭等阻碍因素,消除城市遗产“身藏深巷”的现状,使得景观区域得以更突出地展现出来,成为名城随处可见的文化地标。

(4)构建形象具体的地名符号系统

镇江市内众多的老地名别具特色,是镇江传统文化文脉的重要体现。这些老地名大都以古建筑、历史名人、传统行业、姓氏由来、名胜典故、民族风俗等命名,体现着镇江城市遗产、历史文化街区等实体文化遗存所不能直接体现和诉说出来的历史文化。如鲇鱼套、蛤蟆院、骆驼岭等动物名称的;范公桥、义士路、伯先路、宗泽路等人物命名的,代表着镇江历史上优秀的名人;棒槌营、板壁巷、蔑蓝巷等物品命名的,代表着镇江历史上手工业者分布的区域;荷花楼、果子巷、绿竹巷、五柳堂等体现着镇江城区的自然风景特色。还有最有趣的是以数字命名的街巷。镇江多民族聚居城市的特点也通过地名系统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比如“爸爸巷”。“爸爸”系回族对长者的尊称,镇江有三处以爸爸命名的巷子,大市口的两个命名为小爸爸巷、大爸爸巷。而大西路的一个巷子命名为爸爸巷。随着都市变迁,有些街巷名已不复存在了,但每一处老地名都有一段故事,都是古城镇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重要体现之一。

要深刻挖掘镇江现存地名的内涵和意义,寻找其和城市遗产、历史文化街区之间的结合点,将民俗文化和地方文脉融入到镇江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过程中。在老地名出现的地方,采用合理的解读方式,建立地名解读系统,通过风景墙和宣传画等方式,使得城市居民可以时时刻刻了解自己身边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使得游客们可以享受寻找街头巷陌、千奇百怪故事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朱学莘.“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研究[J].城市住宅,2018,25(3):60-63.

[2]  田林,王冠松,张超.浅析平遥古城遗产保护规划[J].建筑与文化,2018(5):151-152.

[3]  国家文物局法制处.国际保护文化遗产法律文件选编[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

[4]  王景慧,阮仪三,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5]  邵甬.从“历史风貌保护”到“城市遗产保护”——论上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J].上海城市规划,2016(05):1-8.

[6]  杨俭波,李凡,黄维.历史文化名城改造中城市更新概念的衍生、想象和认知局限性——以佛山岭南天地“三旧”改造为案例[J].热带地理,2015,35(02):170-178.

[7]  唐鸣镝.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协同思考——基于“历史性城镇景观”视角[J].城市规划,2015,39(02):99-105.

[8]  仇保兴.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形势、问题及对策[J].中国名城,2012(12):4-9.

[9]  张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制度特征与现实挑战[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09):5-11.

[10]  阮仪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呼唤“理性回归”[J].城市观察,2011(03):5-11.

[11]  郭钦.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18-21.

[12]  赵中枢.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及保护的若干问题[J].城市规划,2002(07):35-38.

[13]  阮仪三.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类型及其风貌的保护[J].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00):55-65.

[14]  赵英杰.历史文化名城旅游通达性对比研究[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30(03):42-50.

[15]  陈肖静.论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界定——以扬州为例[J].中国名城,2013(06):66-70.

[16]  阳建强.基于城市发展机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11):139-142.

[17]  金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策略[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68-71+80.

[18]  张炜.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J].财经科学,2007(06):76-80.

 

(作者为镇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