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名城保护 >> 镇江历史街区空间格局特征 及其保护控制方法探析

镇江历史街区空间格局特征 及其保护控制方法探析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6-15      阅读数:
镇江历史街区空间格局特征
及其保护控制方法探析

徐 敏 朱晓芳 王晓伟

  【摘 要】 空间格局保护是历史街区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总结了镇江历史街区空间格局特征,在分析现状空间格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视线通廊控制、山体轮廓控制、建筑高度控制、街巷格局保护、建筑肌理保护等方面提出了镇江历史街区空间格局保护控制方法。
  【关键词】 空间格局 历史街区 保护 镇江

  1 引言
  空间格局保护是历史街区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城市空间格局概念相似,在历史街区层面,空间格局是街区物质空间构成的总的宏观体现,也是街区风貌特色在宏观整体上的反映,它包括街区的平面轮廓、功能布局、空间形态、道路骨架、自然特色等①。
  镇江历史街区共计3个,皆位于镇江老城风貌区西部,北临长江,分别为西津渡历史街区、伯先路历史街区和大龙王巷历史街区,街区规划面积均为15公顷左右。三个历史街区空间上相互毗连、文化上相互融合、历史渊源上相互承接,本文将3个历史街区作为整体进行研究,在总结其空间格局特征和分析其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析其空间格局的保护与控制方法。









图1 历史街区分布图

  2 历史街区空间格局总体特征
  2.1 “江河交汇、以山为园、山街相融”的空间意象
  2.1.1因江河交汇而生的街区
  镇江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界处,是隋唐至清末京杭运河上重要的漕运枢纽。历史街区位于历代镇江府城以西,云台山和宝盖山以北,长江以南,是连接长江渡口——西津渡与府城护城河——京杭大运河码头之间江河物资中转的必经之地。清末至民国是街区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清末镇江开埠后,西津渡街区以东地块划为租界,尽管这一时期运河逐渐淤塞,通航功能渐失,填河成路,但依托长江航运、铁路运输和省会建设,此处商业贸易发展迅速,历史街区所在的区域发展成为连接租界和府城西门之间重要的商埠区。建国以后,这一地区持续繁荣,至1990年代随着镇江商业中心的东迁,此处逐渐衰落为破败的平民聚居区。
  2.1.2从“以山为屏”到“以山为园”
  清末以前,这一地区人口发展缓慢,建筑、道路建设皆北以蒜山为屏障、南以云台山宝盖山为屏障,成为府城之外的城市地区,沿京畿路向西南即为出城,京畿路位于云台山和宝盖山之间,是当时镇江通往句容、茅山和南京的交通要道。
  民国时期,在云台山东南麓建伯先公园。建国后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居民区用地逐步向云台山宝盖山南部拓展,原先作为对外交通要道的京畿路成为城市内部道路。蒜山、宝盖山和云台山被城市建成区所包围,成为城市中的山林公园。
  2.1.3“山街相融”的路网格局
  因山建路、山街相融是历史街区路网格局的主要特点。清末以前,道路建设与山体、长江和运河的关系十分密切,道路的走向基本遵循“以山为屏、向江边发展、向运河靠拢、连接江边渡口与府城”的原则,这一时期的路网走向基本奠定了日后历史街区范围内骨干道路的雏形。清末民国时期,伯先路、京畿路、大西路、宝盖路、小码头街、苏北路等主干道路相继建成,皆为清以前道路的延续,或拓宽或改造,或因循云台和宝盖两山的山势而建,构成了历史街区的骨架路网。在骨架路网基础上,街坊内部街巷纵横,山麓处街巷因循山势,布局较为自由,其余街坊内的街巷均以较规整的格网式布局为主。














图2 历史街区发展演变图
  2.2“渡、商、居”有机结合的空间特色
  2.2.1功能布局
  三个历史街区虽空间上毗连,在功能上却因历史发展而各有所侧重。西津渡历史街区因渡而兴,因租界建设而繁华,其建筑形制和路网格局均延续了租界时期的特征,保存有多处渡口遗址,是长江津渡文化活的博物馆。伯先路历史街区因民国时期省会建设而繁华,各类公共建筑、名人官邸、商会公所建筑林立,是镇江民国时期商业文化发展的见证。大龙王巷历史街区是随着西津渡和伯先路历史街区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民国时期以商贸和居住功能为主,后商贸功能逐步减弱,逐渐演化为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平民聚居地。
  2.2.2建筑肌理
  历史街区不同的功能在空间上反映为不同的建筑肌理。以“居”为特色的大龙王巷历史街区内以镇江传统院落式民居——三合院为主,三合院形制以三间两厢为主,整体布局紧凑,居住建筑密度高。以“商”为特色的伯先路历史街区内公共建筑、商业建筑较多,体量较大,伯先路、京畿路两边既有邮局、教堂、医院,也有公馆、商会、公所等,整体布局开合有致,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征。以“渡”为特色的西津渡历史街区东部完整保留了租界时期的建筑肌理,以租界公共建筑和工厂建筑为主,公共开敞空间较多;西部则以三合院民居为主,整体布局紧凑,居住密度较高。
  2.2.3街巷结构
  大龙王巷历史街区由山巷、大西路、宝盖路等骨干路网围合而成,街区内部街巷纵横,街巷宽度一般为1-3米,分布较为均质,呈现较为规整的格网式空间布局。伯先路历史街区主要和次要街巷层次分明,呈现以伯先路、京畿路为骨架,次要街巷由这两条路向外延伸的鱼骨状街巷结构。西津渡历史街区则以小码头街东西串联东片租界区和西片民居区,西片民居区呈现传统的规整的格网式街巷结构,东片租界区则呈现宽马路和公共开敞空间相结合的西方现代式路网结构。

图3 “渡、商、居”空间特色分析图
  3 历史街区现状空间格局存在问题
  3.1 建筑侵占山体
  云台山和宝盖山均为坡势较缓的低矮山体,山高均60米左右。随着历史街区范围内居住人口不断增多,建筑密度不断增加,为寻求建设空间,建筑开始“上山”——依托山麓相对较缓的坡势,在山坡上建设房屋。由于这些房屋大多为自发性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建设,导致山体景观质量下降,并挤占了上山游览通道空间。除伯先公园入口外,其余上山通道均为房屋建设时留下的狭窄的交通通道。
  3.2视线通廊受阻
  历史街区范围内建筑以1-3层的低矮建筑为主,基本保持了清末民初以来的建筑体量,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有一部分新建建筑高度在6层以上,与历史街区总体建筑高度不协调,影响了云台山——宝盖山——蒜山形成的视线通廊和山体轮廓景观。
  3.3 街巷空间和广场空间受到侵占
  清末民国时期形成的疏密有致的街巷格局保持至今,但随着历史街区内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的不断提高,街巷密度也有所增加。现状中存在一些街巷因建筑搭建而造成街巷不通畅,街巷空间被堆物占用等现象,而这些街巷是体现历史街区空间格局不可或缺的部分。
  历史街区内的广场空间主要有伯先路历史街区内的大兴池广场、西津渡历史街区内的鉴园广场,以及各类公共建筑周边的小广场。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多,广场空间的休憩休闲、娱乐交流等功能让位于停车功能。
  4 历史街区空间格局保护控制方法
  4.1总体思路
  为保护镇江历史街区空间格局,体现历史街区“江河交汇、以山为园、山街相融”的空间意象和“渡、商、居”有机结合的空间特色,根据统筹保护历史街区空间格局的原则,分别对历史街区的自然山水环境和人工建筑环境进行保护控制。首先梳理构成历史街区空间格局的五大要素,包括山体、水系、街巷、建筑和广场;其次确定空间格局保护控制的八大内容,包括视线廊道控制、山体轮廓线控制、建筑高度控制、街巷格局保护、建筑肌理保护、功能布局优化、重要节点空间控制,以及建筑与山体的关系处理。各类保护控制内容涉及到一类或多类构成要素。

图4 历史街区空间格局保护控制总体思路
  4.2 功能布局优化
  三个历史街区因功能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空间格局特征。大龙王巷历史街区以“居”为特色,规划形成小地块、密路网、规整的格网式空间布局特征;伯先路历史街区以“商”为特色,规划重点营造伯先路和京畿路两侧开合有度、疏密结合的商业建筑空间;西津渡历史街区以“渡”为特色,规划保留街区内的渡口遗址,空间上与东部租界区和西部民居区协调统一,展示长江津渡文化。
  4.3视线廊道控制
  视线廊道控制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区域层面,考虑长江、运河、山体之间的视线关系,打通金山、云台山、宝盖山、北固山视线走廊,保护长江岸线,展现江河交汇的空间意象。二是历史街区层面,发挥云台山、宝盖山和蒜山的景观统领作用,控制云台山、宝盖山、蒜山之间的观景视廊,在观景视廊内严禁出现与历史街区建筑高度不协调的高层建筑,并规划统一和谐的建筑第五立面;规划云台山顶的云台阁和宝盖山顶的观景台为历史街区范围内两处观景制高点,以这两处观景制高点为眺望点,控制云台阁望历史街区、观景台望历史街区的视线扇面,视线扇面构成的立体眺望区域中,近景由历史街区构成,远景由长江和城市轮廓构成。三是街巷空间和广场空间层面,在历史街区内规划若干个可以驻足观赏山体景观和云台阁、宝盖山观景台的广场空间,疏通历史街区内能直接观赏到云台阁的狭长街巷,使行人在街巷中穿行时抬头就能望见云台阁,形成观景街巷。

图5 视线廊道控制图
  4.4山体轮廓控制和建筑高度控制
  历史街区以山为园,云台山、宝盖山和蒜山是历史街区空间格局不可或缺的部分。规划保护山体地貌,尽量保持山体原有的地形和植被,保护现有山体轮廓,严禁开挖破坏山体。控制历史街区内建筑高度不超过三层。山麓建筑应依山就势,与山体轮廓线相协调统一。历史街区范围内总体形成建筑轮廓线和山体轮廓线相和谐的的天际线景观。
  4.5街巷格局保护和建筑肌理保护
  规划维持历史街区内小码头街、大西路、伯先路、京畿路和宝盖路等骨架道路走向,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同时尽量维持现有道路宽度。保护大龙王巷历史街区内部规整的格网式街巷格局,伯先路历史街区鱼骨状街巷结构,西津渡历史街区西片民居区规整的格网式街巷结构、以及东片租界区宽马路和公共开敞空间相结合的西方现代式路网结构。规划疏通街道,织补街巷肌理,控制街巷尺度和界面,保护街巷空间不受侵占。对现状尺度较好、走向未变的街道进行保护,对因建筑搭建、堆物存放而导致堵塞的街道进行整治,原则上不再新增街巷,适当更新原有街巷沿线建筑肌理,并沿袭传统的街巷空间尺度。
  规划延续历史街区内原有的三合院居住建筑形式、租界建筑形式和商业建筑形式,新建建筑体量与尺度必须与周边原有建筑相协调,保证大龙王巷历史街区“居”为特色、伯先路历史街区“商”为特色、西津渡历史街区“渡”为特色的建筑肌理能够得以延续。
  4.6重要节点空间控制
  规划保护历史街区范围内重要的节点空间,包括山体空间、广场空间、重要建筑周边空间等。规划建设云台山伯先公园、宝盖山公园和蒜山游园,合理规划云台山伯先公园和宝盖山公园的入口广场和上山游览通道,体现历史街区“以山为园”的空间意象。严格控制重要建筑周边空间,周边建筑的体量与尺度应与这些重要建筑相协调。在历史街区范围内规划若干绿地广场和游憩广场空间,与历史街区内的建筑共同形成疏密有致、张弛有度的空间格局。
  4.7 建筑与山体的关系处理
  在建筑与山体关系的处理上,规划提倡建筑与环境共融,建筑形体的塑造与山体地段环境相适应。规划对现状侵占云台山和宝盖山的建筑做“下山”处理,山脚坡地的建筑应与山体形态相协调,应根据山体的坡度、山势、自然肌理等进行合理规划设计。新建或改建建筑应与山体形态相协调,尽量保持山坡地表的原有地形和植被,建设时应尽量减少对山体植被的破坏,力求保护地貌。

图6 建筑与山体的关系处理案例
  5 结语
  历史街区的保护应在街区整体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空间格局保护即体现了历史街区保护的整体性原则。镇江历史街区空间格局特色鲜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街区历史文化价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只有在保护历史街区空间格局的同时,延续传统环境风貌,全面保护街区真实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注重街区历史人文内涵的保护,传承街区文化,才能还原出一个真实、完整、有活力的历史街区。

参考文献

  [1]镇江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镇江市伯先路、大龙王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镇江.2017.
  [2]镇江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镇江.2003.
  [3]史健洁:从镇江“南山北水名城”城市特色角度谈名城风貌区复兴.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9,9(2).
  [4]尹超:南京古城空间格局保护研究.东南大学[D].2005.
  [5]岳欢:历史街区的保护性城市设计研究.西南交通大学[D].2008.
  [6]姜敏,卢健松:历史街区保护中的视线控制方法.华中建筑[J].2008,26(8).
  [7]相秉军,顾卫东:苏州古城传统街巷及整体空间形态分析.现代城市研究[J].2009(3).
 

  (作者徐敏为镇江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朱晓芳为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王晓伟为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总师办副主任、高级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