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名城保护 >> 彰显特色文化 打造精美镇江

彰显特色文化 打造精美镇江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6-15      阅读数:
彰显特色文化 打造精美镇江
范 然
  城市特色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彰显着一代又一代城市居民奇伟睿智的劳动创造和拼博进取的城市精神。破解盲目“摊大饼”和“千城一面”,城市建设趋同化的难题,唯有依托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彰显特色文化,才能打造精美之城。一座富有文化特色的城市,才是形神兼备、蕴含丰富、魅力四射,为世人魂绕梦牵的城市。世界名城“水上之都”威尼斯、“音乐之都”维也纳、“时尚之都”巴黎、“影视之都”洛衫矶等精美城市,无不以独一无二的特色文化取胜。可见特色文化是一个城市让人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原因,是城市的魅力所在,也是城市的强大生命力所在。
  2017年7月上旬,镇江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城市建设推进会,再次响亮提出:努力打造精美镇江。这句话,既体现了党的十九大精神,也十分接地气地道出了镇江人民的心声,指明了镇江城市建设的方向、目标和路径。打造精美镇江,不仅要打造城市外在形象之美,更要重视彰显其内在文化神韵之美。建设部原副部长、两院院士周干峙曾说:“城市美的问题说到底是城市文化问题。”打造精美镇江,重在神形兼备上化气力,力求精益求精,美益加美。镇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就更要彰显文化特色,擦亮这千年的“金字招牌”。
  改革开放以来,镇江城市建设经历了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面貌沧桑巨变,陡然变大变高了,也不乏亮点和彩点。但是,对照“精美镇江”的标准,也可以看到许多“大手笔”中仍有“误笔”,甚至“败笔”。突出表现在:“拍脑袋工程”多、前期准备不足,盲目“铺摊子”、“摊大饼”,东一榔头西一棒,上一个项目,筑一座债台;规划设计盲目崇拜洋人、崇拜名校名家,有些“克隆”、“移植”了一批“似曾相识”“味同嚼蜡”的项目,既缺乏特色,也没有创意;工程项目盲目追时间、抢进度,地域特性、文化个性消失,缺乏人文关怀,家园情结不浓,城市面貌趋同,有的营造了一片“钢筋混凝士森林”。如此等等问题,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通病和顽疾。当前,我国有许多城市已在反思城市建设“摊大饼”和城市趋同化问题,于是纷纷硏究城市美学,寻找城市个性和特质,努力彰显特色文化。如北京提出“千年古韵”、上海提出“世界博览”、杭州提出“人间天堂”、义乌提出“世界小商品城”等等。为什么诸多城市开始重视打造特色之城、精美之城?因为一个城市越彰显“文脉”,就越有“气质”;越彰显“特色”,就越有“品位”,就越有知名度和吸引力,从而也就越有可能在城市竞争中打造品牌,赢得发展先机。
  镇江文化在生成、演进和发展中,明显地呈现出自身文化的特点。镇江是滨江山林、江河要津,自古便带着特有的泥土书香,在千舟竞发,百舸争流之中,吸纳百川,呑吐万物,书写一个又一个镇江故事。镇江文化在国内历次南北移民浪潮和中外文化大交流、大激荡、大扬弃中,择优汰劣、多元互补、交流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品格和五彩斑斓、五光十色的特点。其重要特色是山水文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筑园林文化、民间文化、慈善文化、诗画文化等。
  一、弘扬山水文化,展示生态之美
  城市山林,大江风貌;梦幻山水,神奇镇江,一直是镇江人民的精神家园。镇江的名山胜水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净化环境、丰富景观、美化生活、彰显城市形态特色,促进城市发展等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内许多山林被周边建筑“挤占”。城市山林频临被“蚕食”的“灭顶之灾”。沿江耸立的高层建筑,破坏了“三峰尽与一江争”,“长江不墨千秋画”风貌和意境。许多有识之士急切地呼吁:“救救镇江的山水吧!”镇江的城市山林、大江风貌,是天造地设的文化遗珍、名城瑰宝,断不可被“愚公移山”,断不可形成“万楼尽与一江争”的格局。要高站位,厚植生态优势,保护镇江的自然山水。实施“四边三化”工程,即在全市的山边、江边、河边、路边等“四边区域”,开展洁化、绿化、美化行动,形成基础设施完善、景观优美亮丽、空气水质清新、人文特色浓郁的山水园林城市形象。
  二、弘扬文化遗产,保护名城瑰宝
  深厚的文化遗产积淀,是塑造城市文化特色,打造精美镇江的宝贵资源。镇江有一大批国家和省、市政府公布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万年的发展中,还遗留下四个明显的连贯至今的历史文化群落:一是以镇江南山莲花洞为标志的镇江古人类文化遗址群落;二是以大港吴国王陵区和丹阳葛城为标志的吴文化遗址群落;三是以北固山铁瓮城为标志的三国文化群落;四是以西津渡和新河街历史街区为标志的千年古渡、百年商埠文化群落。要按《文物保护法》的要求,认真保护,合理利用,延续城市“基因”,增强城市特色。
  三、弘扬建筑文化,塑造“凝固的音乐”
  古建筑是历史的载体,是科技文化知识与艺术的结合体,是城市文明的标志,被人们称为“立体的诗画,凝固的音乐”。镇江的古建筑和风景园林饶有特色,颇多自然造化和雅趣幽奇。如孙权所筑铁瓮城“雉堞缘冈,弯环四合……员深之形,如卓瓮”,山水城融为一体。唐刘禹锡称为“山是千重障,江为四面濠。”铁瓮城的筑城特点:一是“因山为垒”,即利用北固山前锋山势,将山体外侧改削成台阶状,然后依山加筑夯土,形成与山一体的巍峨城垣”;二是“缘江为境”,城垣北临长江,“江势将天合,城门向水开””;三是“内外固以砖”,城的四垣,都有砖墙包砌于夯土之外。明代杰出的造园家计成迁居镇江,写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造园名著《园冶》。我们要学习《园冶》的园林创作思想和手法,以精湛的造园技艺,将镇江打造成山水花园城市。
  四、弘扬民间文化,讲好镇江故事
  民间文化是镇江文化的一大特色。镇江许多优秀文艺作品,如被称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白蛇传》,以及《龙凤呈祥》、《梁红玉击鼓战金山》、董永传说等故事和古代民歌《华山》等,都雅俗共赏,深刻反映了市民群众的情感、情爱,体现了市民群众的趣尚、趣味。我们在打造精美镇江中,要将镇江故事表现得活龙活现、哙炙人口、引人入胜。乡贤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是探寻文化血脉,张扬固有文化传统的一种精神原动力。乡愁,是凝聚乡村社会的文化基因之一。千百年来,多少从乡村走出的精英,或致仕,或求学,或经商,最后都会被乡愁牵引,或衣锦还乡,或叶落归根。他们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乡民树立了榜样,成为道德教化的楷模,成为社会稳定的力量,他们就是所谓的“乡贤”。我们要彰显民间文化、乡贤文化,建设好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风情的美丽城镇。
  五、弘扬慈善文化,建设大爱名城
  清光绪《丹徒县志·尚义》说:镇江“承泰伯之高踪,存季子之遗意”,实英贤旧壤,土风淳厚,“吾乡之人,趋义恐后,从善如登,至今兵燹后,有废必举,任卹之风蒸蒸日上矣。”镇江是大江南北的交通枢纽,渡口江阔浪险,自古以来,这里拯复救溺、仁爱施济、尚义赈灾的善行不胜枚举。西津渡救生会是当今国际救助打捞协会公认的世界最早的水上专业救助打捞机构。在镇江救生义举的影响下,一时救生红船遍天下。清代,镇江有慈善机构数十家。新河街清代善士柳昕等创办的同善堂,善举遍天下。我们要保护利用好慈善文化遗址,建立慈善文化基地,大力弘扬慈善文化,传播爱心正能量,引导市民崇德向善,发善心,做善事,助力脱贫攻坚,助力实现全面小康;适应新时代,建立新机制,开拓新局面,将镇江建成大爱之城。
  六、弘扬诗词文化,创造诗意生活
  镇江一城山水一城诗。要巩固发展中华诗词之市的创建成果,建设好诗词之山北固山,打造西津渡诗词一条街等。继续推进诗词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景区活动,建设富有诗意的城市环境,培养诗词精英、打造诗词精品,创造诗意生活,铸造诗意镇江。
  谱写精美镇江的新篇章,需要规划建没者多留妙笔,不留误笔和败笔。其关键在于转变城市建设理念,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首先,要转变城市建设理念,做到思想认识精到。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和大型公共项目将会越来越多。城市建设要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的理念,紧紧咬定建设精美镇江的目标不放松。要从盲目追求“政绩工程”转变到追求“精品工程”上来;要从急功近利,仓促上马,贪大求洋,转变到民生第一,集约发展上来; 要从只重数量,忽视质量,转变到质量第一上来;要从上项目不计成本,不问效益,转变到追求综合效益上来,走上投入少,效益好,产出多的良性循环道路。
  其二,加强城建队伍建设,做到业务技艺精湛。世上没有寻找美的工具,唯有感觉美的心灵。“常倚曲栏贪看水”,“石不能言最可人”,文学艺术家往往独具美学的慧眼。要注重提高城建队伍的文化素养和城市美学意识。针对各级都希望出政绩,在城市规划和大型建筑项目中盲目求快求大求洋,而其文化艺术修养又十分欠缺的普遍现象,有必要对建设者加补传统文化和艺术修养课。对镇江的重大城建项目,必须让镇江专家和本地居民有更多的参与和话语空间。即便是海外设计大师的作品,只要与镇江相关,也不可或缺镇江文化元素。
  其三,严格工程管理服务,做到工作作风精细。在建设大型公共建筑时,应严格控制项目投资,提倡限额设计。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通过招投标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鼓励代建单位控制造价。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的数量规模和标准要与市情和地方财力相适应。实行建筑方案的“阳光评审”,避免盲目搞国际招标,要建立公开透明的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制度,加强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
  建设精美镇江的目标已经确定。我深信,只要切实转变城市建设理念,实现由盲目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注重彰显特色文化,着力建设“精品工程”,就一定能打造好精美镇江,把镇江建设成为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山水花园成市,为实现“强富美高”新镇江提供强大支撑和强劲动力。

(作者为镇江市政协教卫文体委原主任、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