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名城保护 >> 开放的镇江需要更多的国际化元素

开放的镇江需要更多的国际化元素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9      阅读数:
开放的镇江需要更多的国际化元素  

薛 峰
 

【提要】 镇江如何适应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在世界级城市群的长三角拥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席?笔者提出了加强战略谋划和整体运筹,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地开展国际友好交流与合作,加速引进国际资本与人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培育更多的“国际化元素”,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助推实现“比肩新苏南,同步现代化”宏伟蓝图的理念。
【关键词】 镇江  对外开放  国际化元素
    镇江,因水而生,因水而盛,亦因水而走向世界。镇江地处长江与京杭运河交汇处,依运河纽结南北,凭长江沟通东西,长江在这里渐趋开阔,形成天然深水良港,奔腾入海。唐宋以后,镇江便以中国重要的江、河、海运贸易港口及南北文明、中外文化交融之地而名扬四方。
    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英天津条约》时,即特别指定镇江为通商口岸。镇江开埠后,美、德、法、日等国商人竞相设立洋行商社,怡和、太古,亚细亚、德士古,大阪、三井、三菱,美孚、安利等当时都在镇江设立分社,最多时达到20多家,外国侨民也达到2000多人,镇江一度成为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
    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批准镇江作为一类口岸对外开放。1987年3月15日,第一艘外国籍船舶停泊镇江,标志着镇江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长江流域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至2010年,镇江口岸共有37个码头泊位对外开放,已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近300家港口建立外贸运输业务;拥有出口加工区、直通监管点和4个保税仓库。尤其是“十一五”以来,镇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铁、公、水现代化交通运输的发展,使镇江快速融入以上海为核心的一小时都市圈,成为强手如林的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一员。
    然而,相比较苏州、无锡等发达城市,镇江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城市竞争力,或国际国内知名度、美誉度,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究其原因,开放度不高、国际化元素偏少是关键因素。如镇江输入性流动人口仅有30万(为苏州的十分之一),常驻外国人只有800人(为苏州的4%),进出口总额占GDP的28%(苏州达198%),涉外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12%(苏州达31%),等等。这些对外开放度方面的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镇江仍然处于开放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次发达城市的地位。
    今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镇江站到了新一轮发展的历史起点上。如何适应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发展态势,在世界级城市群的长三角拥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席?笔者认为,纵观镇江百年来的发展轨迹,可以说与对外开放休戚相关,成也开放,败也开放;快也开放,慢也开放。如果在“十二五”期间,加强战略谋划和整体运筹,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引进国际资本与人才,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领域培育更多的“国际化元素”,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镇江就能够加速实现“比肩新苏南,同步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在此,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外事工作的实践,就赋予开放的镇江更多的“国际化元素”的理念和途径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各位领导和专家。
第一,以促进和谐发展与全面现代化为宗旨,推动镇江以更大的气魄和胸怀拥抱世界。
  以更大的气魄和宽阔胸怀拥抱世界,要体现在扩大城市对外开放、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战略地位的牢固确立上。我市全面实现小康后,发展目标必将定位在加快城市现代化的步伐上。显然城市的现代化应该是包括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在内的现代化。因此,只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运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相互取长补短的交流与合作,在经济、技术、文化、社会发展诸方面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才能将镇江初步建设成为各种要素开放流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
    以更大的气魄和宽阔胸怀拥抱世界,要体现在“高端接入”式的经济国际化发展路径的科学选择上。从镇江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结构和现阶段的发展水平来看,我市要“比肩新苏南,同步现代化”,决不能亦步亦趋苏州和无锡。镇江发展的暂时劣势,恰恰是它未来发展的优势所在。“高速铁路时代”的空间和载体优势,相对低成本优势,使得镇江在发展的转型升级阶段,凸现出比苏州无锡等城市对外来投资的更大吸引力。近两年来,镇江新能源、新材料和服务外包产业与苏州无锡的同步快速发展就是明显的例证。随着要素成本的不断提高,当前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呈现出“资本加人才”的高端化趋势。从我市的现有产业和人力资源基础以及交通区位优势来看,走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产业升级与现代化发展之路有着十分优越的条件。因此,加快镇江的经济现代化,关键在于如何扩大对外开放,走“高端接入”式的引资引智之路,加快引进国际资本和人才,尤其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创业人才,发展高端制造业、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传统优势产业高新化进程。日韩、欧美、港台在这些领域的明显领先优势,无疑应该继续成为我们寻求国际合作的主攻方向。
    以更大的气魄和宽阔胸怀拥抱世界,要体现在城市各级领导者的国际眼光和战略思维的形成上。领导者思考发展战略、选择发展路径及落实发展举措,应当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之中,学会判断和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发展的规律,善于运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竞争,加快镇江城市现代化建设。北欧的数字生态城市建设、德国的低碳城市计划、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日本的垃圾分类处理和循环再利用,意大利的古城保护,都可以为镇江的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经验和范例。遗憾的是,这些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在我市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刚刚颁布的镇江市“十二五”规划来看,对外开放和国际化也着墨不多。如果能够在“十二五”规划中增加加快镇江国际化步伐的内容,或者单独制定镇江“十二五”期间加快国际化进程的整体规划,并付诸实施,可以肯定,将会对镇江的现代化产生十分重大的积极影响。
第二、加强统筹规划,加快构筑城市国际化的硬件基础,推动镇江以更美的形象和完善的功能接轨世界。
    加快完善能够满足城市国际化功能需要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牢牢把握京沪高速铁路、 沪宁城际铁路建成通车的历史机遇,放大与上海的“一小时都市圈效应”。根据我市三级城镇体系规划和“一体两翼”的中心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城市快速道路网、干线公路网、干线航运网等网络型工程建设。建成城市快速内环,与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无缝对接的交流通道。通过依托与接轨上海,加强与外国驻沪总领馆、商务机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联系,借势发展,借船出海,扩大与国际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镇江港揽货和货物加工处理能力,有选择地开展与世界主要港口的衔接与合作,开通直达定期航班,把镇江港打造成年吞吐能力超亿吨(集装箱超200万标箱)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加快国际会议中心、会展中心、依山傍水的五星级酒店以及功能完备的商务会所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卫星、光纤和数据通讯,积极建设高速信息通道,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完善城市信息服务功能,进一步形成交流、展示、交易等信息化交流平台,促进信息化交流与国际商务的合作。涉外投资贸易政策和信息,应由政府指定网站以中外文及时、统一发布。以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构筑有利于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城市国际化的硬件保障。
加快打造功能完善、特色鲜明,能够吸引国际资本和人才的崭新平台。调整和完善城市布局,合理划分城市功能分区,赋予城市更多的国际化元素。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南徐新城CBD(中央商务区)和丁卯CID(中央科技区),重点建设能体现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满足研发和高科技产业长期发展需要的创新孵化器。倾力打造镇江城市国际化的先导区、核心区,使镇江的国际化元素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新的集聚和跃升。吸引跨国公司亚太地区总部、中国总部和华东地区总部及销售中心、物流采购中心、研发中心集中布点,领航现代服务业,提升镇江城市地位和能级。
    继续加大以“显山、露水、透绿、现蓝”为重点的青山绿水行动计划的推进力度,着力构建和谐宜人的滨江城市、山水城市、花园城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人居环境体系。规划建设官塘生态CLD(中央生活区)、金山湖休闲养生区、北固湾滨江不夜城等,形成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生活、观光环境,展现镇江国际城市形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以良好的城市生态、生活环境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强化对国际化人才、资金等要素的吸引力。例如,在金山湖临近焦山的东景区开发上,可利用金山湖水面开阔、岸线优美、贯通长江的优越自然条件,建设“金山湖游艇俱乐部”;利用金山湖征润洲生态湿地,规划建设中国唯一的水上高尔夫球场和生态湿地公园。用游艇经济和高尔夫运动带动高端休闲观光、餐饮娱乐等产业的发展,以真山真水为依托,形成新的吸引国际资本和高端人士的近水亲水的“水上俱乐部”。
    加强古迹的保护性开发和利用,延续和传承历史文化血脉,以彰显个性和特色的城市形象吸引国际资本和人才。我市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与日本仓敷美观地区极其相似。美观地区在占地13.5公顷的仓敷河畔上,至今保留着江户时代大板车往来的石板路胡同与白壁土仓融为一体的旧街景,老建筑被修复再生,用作美术画廊和咖啡屋、土特产商店,以及民艺馆、考古馆和一般民居等等,体现了把东洋和西洋、古老和现代融合在一起的独特而恬静的气氛。作为“活着的传统建筑群保存地区”,美观地区不仅是日本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典范和最著名的古迹旅游胜地,同是也是充满生气和活力的现代人居所地。西津渡要达到既还原和保持原有建筑的风貌和特色,又能够营造一定的商业氛围和人气的保护性开发效果,必须加强策划和营销,按照二十一世纪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情感世界度身定做,赋予特别的政策吸引国际一线名品、名店入驻西津渡,打造集观光购物、餐饮娱乐、休闲养生、聚会交友功能为一体的“西津渡国际风情街”,让中外游客和消费者在日本料理、巴西烤肉,星巴克咖啡、铁观音香茗,法国大餐、淮扬菜品之间有更多的选择。西津渡还要处处体现21世纪的舒适和方便,中央空调、宽带互联网等,一应俱全。消费者上网可以迅速查询商品价格和餐厅、酒吧的菜单,并可以预定座位。走进西津渡,更多的时尚和新潮,让人看不完也看不够;更多的美味和佳肴,让人品不完也吃不腻;更多的参与和投入,让人开心一天玩不够。让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中外游客领略镇江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形态的最佳去处,也是具文化品位的本地市民和外籍人士的流连忘返的聚会场所。
加快建设融入国际化理念的宜居社区。在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领域引入国际化理念和国际化机制。建议在规划新建的诸如官塘新城这样的较大规模住宅区,全面引入新加坡“邻里中心”建设模式,建设集商贸、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提升社区服务业态,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集成配套一批国际酒店、医院、餐饮、休闲、健身,乃至教堂等高品味的国际化生活服务设施。在镇江国外人士相对集中的居住区,引进国外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为国内外人士提供居住安全、服务周到的生活环境。为国际化人士提供货币汇兑、货币保值、个人消费贷款、保险、信托、担保等个人金融服务,使国际化金融服务渗透到城市生活细节中去。适当扩大医疗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对外开放,增加优质医疗资源的服务供应,满足包括常居镇江的外籍人士在内的市民的健康需求。
    宜居社区不仅仅要有漂亮气派的高楼大厦和宽阔的道路,还要有生态、低碳、节能、环保的理念和生活方式。我市德国友好城市曼海姆采用一大批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对城市进行整体改造,成为欧洲绿色低碳城市的典范。我市官塘新区、南徐新城,在生态、低碳、节能建筑方面的整体规划与建设,完全可以学习借鉴曼海姆市的经验,争取曼海姆有关部门和企业的支持与帮助。日本仓敷市制定的《循环型城市建设五年规划(2009-2013)》,通过开展“垃圾回收再利用市民文化节”,“日常生活与垃圾展”,设立垃圾回收再利用推进中心,开展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研修、体验讲座等方式,提高市民对垃圾减量和回收再利用的意识,增进市民对垃圾问题的认识和关注。资源循环利用从市民抓起,这样的做法也非常值得我市学习和借鉴。新建居民小区减少水泥覆盖,以收集雨水、利用雨水的形态各异的草坪和池塘取而代之。这些发达国家现代化城市的生活理念和行为,如果能在镇江落地生根,就会让常驻镇江的外籍人士宾至如归,并加快与镇江市民的理解和融合。
第三、以制度和文化创新为动力,推动镇江以更优的机制和多元的文化融入世界。
 加快体制机制与国际规则的衔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城市国际化的制度和文化环境。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适应国际化要求的中介服务体系。利用我市国际友好城市分布广、数量多的优势,学习和借鉴国外地方政府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积极推进行政体制创新,率先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强化城市国际化理念。按照国际惯例和规则建章立制,加快推进行政行为的法制化,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国际化政务环境。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技术咨询、法律服务、现代物流中介体系,包括会计、税务、审计、评估在内的经济鉴证类中介体系,包括投资、证券、理财在内的金融资本中介体系等,增强经济活动的社会化组织程度。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外事机构,并赋予统筹、协调、指导城市国际化的职能。
    建立多元国际文化兼容环境。构建无障碍语言环境,以英、日、韩语为重点,在交通干道、主要景区、主要街区、公共服务机构和服务设施,以及重点单位设立外语图文标识以及外语语音服务系统,增加政府窗口部门和公共服务单位的外语服务内容,设立电视、广播等外语频道,构造国际化语境氛围。依托国际友城渠道,推动民间互访与交流活动,在古城保护与城市规划、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新能源、低碳经济、环境保护、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职业教育等方面,与国外开展专业研讨、对口交流与合作,为我市各领域专业人士提供宽广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建立多元国际文化兼容环境还离不开市民国际礼仪文明素质的提高与培养。可以通过举办外事礼宾礼仪专题讲座和“国际礼仪知识竞赛”,向广大市民普及对外交往和国际礼仪礼节常识;在赛珍珠故居、西津渡街等国际文化氛围浓厚的场所开辟英语角,定期组织英语角节庆活动,为中外人士提供交流机会;举行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外宾走进社区和家庭,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增进中外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派遣优秀市民、青少年出访友城,吸收国际文化精髓、体验西方文明礼仪等等活动或途径,不断提高镇江市民文明素质。
创建镇江对外文化交流基地和品牌。我市拥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关键在于如何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用文化软实力展示镇江城市形象。统筹规划“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小码头“租界区”、通商口岸历史展示馆、赛珍珠故居、韩国流亡临时政府遗址的保护性开发和利用,将其打造成富有镇江特色的对外交流基地;以“六朝石刻”、“焦山摩崖石刻”、“北固山三国文化”等为依托,精心策划、创意、组织一批区域性、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文化交流活动,创建镇江特有的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每年力争举办一次诸如“长江迷笛音乐节”一样的国际或全国性重大文化节庆活动,通过艺术表演、举办展览、民间文化交往,密切国内外友好城市的文化交流,把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吸引国内外文化名人和优秀艺术资源,开展国际性高层次文化对话与交流。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会展中心、科技活动中心的规划建设,不仅要考虑建设成地标性的建筑,还要以吸引国际一流的艺术人才、艺术作品、文化产品等来镇江演出、展示、销售为目标,按照国际惯例和标准,修改完善建设方案,以提高大型公共设施的国际化水平。申请举办诸如“国际龙舟赛”等若干大型国际单项体育赛事,推出一批有影响、有特色的主题研讨会议,扩大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不断提升镇江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人才至上的原则,推动镇江以更高的素质和水平跻身世界。
 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关键在于能否拥有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各类国际化人才。镇江要以国际交流与合作为载体,要在全社会下决心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眼光、国际思维、国际素养和全球胸怀的国际化人才。
 大力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注重国际化人才引进的层次和质量,每年引进不低于100名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充分发挥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领军作用。积极壮大企业国际化经营管理者队伍,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规模企业和科技成长型企业为重点,着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战略决策能力、创新能力、防范风险能力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以人才国际化催生和促进企业的国际化。
 提高公共管理和服务人才的国际化素质。市政府(包括辖市区政府)要设立国际化人才海外培训研修基金,每年选拔一批各行业、各部门领导骨干和专业人才到国外友好城市政府、著名学府及机构培训研修,并在境外相应机构工作实践,实地学习国外地方政府加强公共服务和管理的成功经验与理念。加快推进国际化人才市场建设,按照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多元投资结构的人才服务机构,鼓励国际人才服务机构进驻镇江,开展跨国人才公司的合作与交流,创办具有国际品牌和影响的外资人才公司。
 加强教育的国际融合,以教育国际化造就振兴镇江高端产业未来之才。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改造或新设与我市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相配套的学科或专业,加快培养和造就镇江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发展高端制造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所需人才。利用友城和友好交流渠道,帮助和支持各类学校根据教学需要聘请外籍教师。根据我市外资结构,针对不同阶层特别是外籍人员的教育需求,以英语、日语、韩语为重点,办好高水准的国际学校,为在镇外籍人士解决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市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建立国际师资培训基地,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到友好城市国外进修、访问、讲学,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语”教育师资队伍。鼓励和支持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