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名城保护 >> 从雅各布斯之城看城市规划中的女性视角

从雅各布斯之城看城市规划中的女性视角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9      阅读数:
从雅各布斯之城看城市规划中的女性视角
刘亚红

  【提 要】 雅各布斯之城是雅各布斯所向往的功能多样化、各类人的需求都能得到妥帖安顿的回归日常生活的有活力大城市。这样的城市出自于雅各布斯的女性视角,她的女性视角补充了男性视角的缺陷,但也有不少盲点。总之,包括性别视角在内的多种视域的融合是城市规划的大趋势,对中国当前茫然无措的城市规划界更是如此。
  【关键词】 雅各布斯之城 性别视角 城市规划 女性视角 视域融合
   
  简•雅各布斯(1916-2006)和她1961年问世的名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作为20世纪美国城市规划界的一记惊雷——“我所进行的抨击不是对重建改造方法的一些不痛不痒的批评,或对城市设计形式的吹毛求疵。恰恰相反,我要抨击的是那些统治现代城市规划和重建改造正统理论的原则和目的。”[1]——震荡了男性尤其是白人男性主导的城市规划界,也对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雅各布斯不是书桌理论家,她是记者,“把脚放在街道上”,[2]边看边思考,她走进大城市的深处,观察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甩开所有的权威理论,自己去发现一个有活力的大城市应该是怎样的——这就是雅各布斯之城。
  雅各布斯是犀利的,毫不留情地批判当时盛行的规划理念——她统称为“光明田园城市美化”,柯布西耶(光明城市倡导者)、霍华德(田园城市倡导者)、芒福德(反大城市,倡导郊外小城)等大家都被一网打尽。芒福德忍了一年气后终于在《纽约客》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雅各布大妈治疗城市绝症的家庭药方”的文章,以颇带性别歧视色彩的口吻讥讽其专业性。也有其他规划界人士发出“除了给规划带来麻烦,其余什么也没有”的怨叹。
  总体来说,雅各布斯之城指的是以城市居民的生活为核心,满足不同人(基于年龄、种族、阶层、职业、性别等)的多样、复杂甚至细微需求(如存放钥匙)的功能多样的城市,因此“光明田园城市美化”所代表的逃离大城市,然后前往标准化的城乡元素兼备的小城市(田园)或者标准化、严格的功能分区、贫民窟绝迹、道路宽阔、汽车飞驰、行人稀少、清清朗朗的大城市(美化)或者向高空发展的高楼、立交桥、绿地标准配置的大城市(光明)的规划理念在雅各布斯眼里都是反人性的、脱离日常生活的机械化的“理性”设计。镇江的城市规划中也存在以空间美学的形式去限制实际功能的做法,比如南门大街改造驱走了镇江市民夜生活的品牌项目——南门夜市,换来了理性设计下的整洁开阔规整的商业街,殊不知南门夜市承载了多少人吃喝玩乐休闲聚会的美好记忆,赐予多少小商小贩养家糊口的风水宝地。其实,可以加强对南门夜市的监管,划好摊主的清洁区,也限制入场的摊贩数量,这样就可以兼顾环境和生活,哪怕牺牲一点环境的整洁也不能损害生活的丰富。理性应该是性别中立的,可现代性带来的理性是工业化的、男性化的,是缺少人文关怀的,是忽略了女性的性别体验的。
  城市的理性应该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而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整齐划一,更何况视觉整齐还阻碍了生活便利,所以主导规划界的默认的“男性的理性”被这个“街道大娘”刺痛了。
  1 何为性别视角?
  所谓性别视角就是基于性别体验和性别特质的看待事物的角度和眼光。雅各布斯的注重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孩子的人性养育、生命财产的安全、衣食住行的生活方便、贫民就业和小企业创业的便利等视角充满了对具体事物、具体需求的细节化关注,此外还有对各种人的各种关怀、关系型思维、感性温情等特点,这些特点更多地体现在女性身上。当然,这里的性别特质没有本质主义的意味,不是指所有的女性个个都是这样,也不是指男性就不可以有某种程度的这样,而是从总体上看,从普遍性上看,女性比男性更多地体现出这些特点。至于为什么会产生性别特质,那是因为自然差异(生理、先天的心理方面)的客观存在,再加上基于自然差异的社会分工(如养育孩子)的存在以及基于自然差异的被文化塑造的社会性别(gender)差异。现在人们观念中既有的性别刻板印象,比如男性偏重个体、自主、权利、客观,女性偏重关系、团结、责任、主观,就是混合了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刻板印象。著名女性伦理学家吉利根在研究中发现,具有基本道德原则的男人全部都以公正为核心,而具有基本道德原则的女人中大约三分之一以公正为核心,三分之一以关怀为核心。女人并不总是以关怀作为她们的基本原则,但如果没有女人,关怀原则基本就不存在了。
  詹姆士•斯科特对雅各布斯的城市规划思想大为赞赏,认为“妇女的眼光”是激发雅各布斯观点的关键,很难想象一个男人使用同样的方法能够得到她的结论。一个男人怎么会像雅各布斯一样去观察孩子玩耍、大人购物、情侣散步、朋友聊天、有没有可以看到街面的窗户这些日常生活的琐细方面,殊不知“日常”才是生活的本质。然而,雅各布斯的观点得到接纳并不是指城市规划只要女性视角就够了,男性视角依然有其用武之地,只是这两种视角需要互补才能让城市的功能发挥得更好,任何一方面独大都是危险的。具体来说,男性视角更侧重关注外在的、客观的、统一的城市构造,女性视角则侧重关注内在的、主观的、局部的城市生活。对镇江市民来说,热闹温暖的小巷生活与滋养心灵的音乐厅、博物馆、历史文化氛围都是需要的,就看城市规划怎么做到“内外兼修”了。大西路改造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历史文化风貌、茂密的梧桐树、传统的老字号都保住了,附近老百姓便利热闹的生活也没有被破坏,但是街面更开阔了,街景更靓丽了,古韵和今风融合得更好了。
  2 雅各布斯女性视角的关注点
  雅各布斯思想的核心就是提倡城市功能的多样性,而且是综合考虑所有人各种需求的多样性,然后在这基础上考虑操作层面的事情,比如倡导大城市反对小城市,因为大城市才是多样性的发动机,是各种新思想和新企业的孵化器;比如一条街道或一个社区必须包含若干基本功能,街区要小,路网要密,不同年代、环境和用途的建筑物都要有,要有一定的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其实,多样性思维正是一种女性思维,而专门性思维则可以说是一种男性思维。多样性思维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母亲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做饭,还要养鸡鸭,还要驱赶来犯的野兽……这种思维的形成有环境逼迫的因素,但一旦形成就通过文化基因传给一代代女性,更何况现代女性还要奔突于家务和工作之间。
  雅各布斯的多样性思维源于其母性,而母性是女性思维甚至女性道德的基底部分。女人在分娩中体验的痛苦使她更能体察别人的痛苦,面对弱小无助的婴儿和需要帮助的弱者,她的关怀意识产生了,与关怀相关的关系型思维也产生了;面对不会说话的婴儿,母性也发展了女性细腻的感知他人需要的能力;因为是生命的创造者也就更珍惜生命,对人的安全问题特别在意;因为要把孩子养育成人,对有利于人性养育的环境条件也就非常看重;因为要协调好家庭成员的关系,也就注重人际交往和融洽关系的培养;因为要打理一家人的生活,也就特别看重饮食起居的便利……——“母亲悲悯、仁慈、利他的外倾心理使她们关注自我以外的世界,这种关注纯净而绝无功利,渗透了她们对大众苍生命运的忧惧与期盼。”[3]
  在母性思维光芒的照耀下,我们感受到了“街道眼”对安全的守护,“街道芭蕾”对孩子人性养育和邻里融洽关系的意义,偏僻的公园绿地和城市开放空间对人身安全的威胁,各类杂货店铺和住宅的毗邻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感受到租金便宜的老建筑更对小企业的胃口,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更利于穷人谋生,贫民窟不是毒瘤而是可以和大城市相倚相生……现在镇江市区的创卫活动一方面让城市环境得到了改善,但运动式的一阵风式的创卫行动还是让市民诟病,而且市民的生活更加不方便了,谋生的小贩也失去摊位了。有的小贩只是休业几天,有的却被永久性拆除店铺。对于类似江苏科技大学西校区后门口这种属于比较偏远的地块而言,对小摊贩的清场力度还是可以小于对市容影响更大的市中心地带,希望“民生为本”的执政理念和美丽的城市建设之间可以有更好的平衡。
  3 雅各布斯女性视角的盲点
  当雅各布斯以排山倒海之势否定了流行的所有规划思想的时候,也就注定了她的片面性的存在。成元一认为规划的男性原则侧重于功能分离、明确的空间结构、郊区开发、空间组织的技术指向、交通私人化、居住空间的私密性,公共设施的专业性和集中布局,与此相对应,规划的女性原则侧重于功能混合、模糊的空间结构,内城开发、空间组织的行为指向,交通公共化、居住空间的开放性、公共设施的综合性和分散布局。[4]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规划中的男性原则和女性原则并不是互斥的,而是互补的,只是各有其适用范围。
  举例来说,男性原则侧重道路的宽阔以使私家车畅行(私人交通),女性原则侧重街边步道的窄短连续来保证行人和自行车不受汽车的排挤(公共交通)。一个城市需要做的是如何融合男性原则和女性原则,适当配比。雅各布斯喜欢亲密温馨其乱糟糟(模糊的空间结构)的街道生活,人们可以各取所需,可是乱糟糟有没有阈限值?杂乱无章的肌理会不会使城市分崩离析?这时候精于理性计算的男性视角(明确的空间结构)是不是可以进行弥补?一味放大女性视角,忽略男性视角就成为雅各布斯女性视角的一个盲点。
  雅各布斯女性视角的另一个盲点是忽略了女性自身的需要,正如有句话所说的——“这世界上把一切都承担下来,最后却把自己忘了的人,往往只有母亲。”基于女性身体体验的需要可以是让女厕所更宽敞且育儿和化妆设施完善,让地下通道照明充足,公共场所角落及转角的监视性要好,可配备镜子加以改善,让假山、树叶不不阻碍视线,让道路更平整卡不到高跟鞋,设置更多的坡形地带方便母亲推着婴儿车通过……即使是女性自身的需要,很多时候还是割离不了其母亲身份。当年雅各布斯没有考虑到的关怀女性自身的城市设置现在被一些城市如东京、首尔注意到了,散发出一丝女性味道的城市慢慢展露出来了。
  当然,雅各布斯的思想也有其它一些缺憾,比如重人文轻自然,重城市轻乡村,但与性别视角没什么关系。没有哪个人的思想是完美的,应该让不同思想自由竞争,看谁的思想对现实某些方面的改良作用更显著。
 
  4 余论
  雅各布斯思想的卓越源于其女性视角,这说明我们习以为常的很多主流观念并不是中性的,而是男性的。这个世界本来就应该是有性别的,因为组成世界的人是有差异化体验的男女两种性别的人。雅各布斯最终追求的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科学、理性和人文的目标,不过是具有女性视角的科学、理性和人文。男性规划视角既有关注技术理性,也有关注社会理性即公众需求的,“福利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已经充分论证了,城市规划要发挥这样的作用就需要从社会的公正、正义、公平等方面出发,而这也是弗里德曼所说的‘社会理性’的核心内容,只有以这些内容为准则才有可能更好地来解决市场追求效率所带来的问题。” [5]科学和理性不是单单的标准化模型,而是恰到好处的功能整合,如何整合则是“一个建立在对城市的理解基础上的系统的调控过程,是城市中复杂关系和不同人群利益的协调过程,更多的是一个政治过程,绝不是一个纯技术的过程,是一个多解的过程和一个不断根据系统的反馈进行调整的动态的城市管治过程。”[6]也不仅仅是抽象意义上的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而是切切实实满足不同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差异化需求,做到真正的“人性化”。
  雅各布斯和张爱玲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她们都看到了大城市之美,庸俗之美、日常之美,穷富美丑贵贱都得到安顿的包容之美。雅各布斯对当今中国城市规划的意义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正在重复美国当年的错误,更是因为我们的规划理念也缺乏性别视角而显得混沌错乱。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地理的因素,镇江的城市建设很复杂,任何单一目标的理性方法都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融合必定是方向,不同性别视角的融合,自然与历史人文的融合,城区与郊区的融合,只是如何融合,如何达到城市生活质量的最优化、人的价值实现的最大化,是个需要继续在实践中摸索的难题。
 
参考文献
 
  [1]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译林出版社,2005.
  [2]王军.读城市的路径与记者的角色——从一位美国同行的著作说起[J].中国记者,2005(9):28.
  [3]刘亚红.现代女性精神的超越性与和谐社会的建设[J].传承,2010(7):84.
  [4]成元一.市规划专业女性比例与专业发展趋势的关联[J].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8.
  [5] 孙施文. 城市规划不能承受之重——城市规划的价值观之辨[J]. 城市规划学刊,2006(1):12.
  [6]俞孔坚.高悬在城市上空的明镜——再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J].北京规划建设,2006(3):97.
 
(作者为江苏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