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名城保护 >> 镇江身份与城市建筑风格

镇江身份与城市建筑风格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9      阅读数:
镇江身份与城市建筑风格

 
                            周润生
 
  【提 要】 与当代中国城市建筑有关的第一大危机是什么呢?笔者以为是天下城市几乎一个样:高楼林立、马路纵横、汽车穿梭,难分你和他,失去了每一座城市的个性和特点,即失去了城市身份。我们镇江是“谁”?“她”应该是什么身份?如何才能“以界她城而自立于大地”?拙文试图探讨这一问题。
 
 
  在一百几十年前,我们城市的身份很明确,那就是以更接近自然、更亲近人性的中国木构建筑为主,又符合各民族和各区域特点的城市建筑风格。比如北京的紫禁城和四合院、南京的石头城和秦淮河、上海的外滩和南京路、苏州的观前街和私家园林、镇江的大西路和西津古渡等处的建筑风格风貌,有哪一处不是代表了那座城市的身份呢?可如今,你再到这些城市去看看那里的现代化高楼大厦建筑,你还能判断出她的城市身份吗?当然,城市建筑作为艺术的一门和审美的载体,它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因此,我们并不赞同城市建筑的设计师和决策者们一味地习惯于承袭思维,一味地去复古。但也绝不是完全西化或不土不洋。而是提倡学习或借鉴都着意在自己的创造,而且紧密结合本国、本民族、本区域、本城市的实际,并把两种文化加以“嫁接”,从而产生出符合该城市身份的第三种形态的新品种来。比如罗马人把希腊人的立柱搬来,以更科学、更精确的几何原理和人体比例加以改造,使它更秀气,更典雅,从而形成了集拱形结构与古希腊圆柱为一身的古罗马风格;再比如南京中山陵的设计者吕彦直以及童寯、杨廷宝等大师都这样尝试过,他们把从西方(美国)学得的东西结合本民族建筑的特点进行探索,而且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一、什么才是名城镇江身份?
  从政治学意义上讲,城市身份是形成城市、城市历史、城市文明、城市精神过程的政治资源,表现在城市的核心情感和象征上。从文化景观和人文地理学意义上说,它是指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地理特征,即认定该城市属于某一个地方。那我们镇江是不是认定我们镇江城市建筑是属于镇江呢?有没有物理特征来表明镇江城市建筑有它的个性?从理论上讲,我们的城市建筑、景观设计是我们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建筑。比如广东某地有一个广场,高大的罗马柱廊,围合着一个大型的城市广场,全都是西方古典的形式,恰恰就是罗马圣彼得广场的翻版。一个每平方公里一万人口的高密度城市,何以在这近半个平方公里的广场上空无一人?尽管这个广场叫“人民广场”,但它不是为市民修建的,它是一种政绩与权力的展示和摆设。有这种意识形态的设计者和决策者们,他们不知道背后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造就这样的景观,而这样的城市能给我们彰显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呢?难道是一种古典西方帝国的身份吗?所以,我们有理由说,城市建筑和景观是一个城市及其文化的身份证,也就是说,我们盖的每一栋楼实际上就象征了、代表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文化品位和文明程度。
  那么,什么才是镇江身份呢?就城市建筑的风格风貌而言,笔者以为她具有双重身份。
  首先,他是“城市山林”名城。这是可遇不可求的天然优势,也是咱们镇江的硬件。这一独特的个性,使他具备了建设山水生态城市的极好条件。这一身份表明,镇江的城市建筑和景观设计就必须围绕江、河、山、水做文章,就必须把镇江打造成“显山露水”的生态城市,而不是掩盖这里的山和水,甚至是糟蹋、毁坏这里的山和水。试想想,在高不过43米的金山、高不出56米的北固山和71米高的焦山周围,矗立起一栋栋一幢幢高出百米的大厦与其争雄,其“山”还能“显”吗?在弯曲狭窄的古运河边,密密麻麻地垒起一座座水泥钢筋高楼与其斗艳,其“水”还能“露”吗?若再如此地开发“建筑”下去,185米高的南山最高峰九华山也许都将被淹没了。
  其次,她是历史文化名城。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一块金字招牌,也是咱们镇江的软件。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留给我们的精彩篇章不少,但最有特色的个性和最有魅力的亮点是什么?相对其他城市的独特优势又是什么?到底应凸显哪些方面?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比较选择,真正搞清楚镇江这座名城区别于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质所在。在这方面,西津渡的开发打造开了个好头,她已开始将游客的目光逐渐地吸引到镇江来了,也开始慢慢地将镇江身份的面纱展现在国人和世人面前了。我们如何乘西津渡的东风,进而带动整个镇江城市建筑和景观设计的明显变化,从而使镇江这座名城真正回归“镇江身份”,这就是拙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钱永波名誉会长曾经这样描述过我们镇江:镇江这座城市很有特色,很有个性,个性中又折射出中华文化的共性。镇江的特色可以这样来概括:他是长江三角洲顶端濒江而立的山水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港口、工贸、风景游览城市,苏南区域中心城市之一。独具江河山林形胜,兼蓄南北中西风姿。“独具”加“兼蓄”,这就是镇江。这也许就是老会长给“镇江身份”下的定义。“独具”是她的自然环境,地球上找不到第二座城市如此“山林胜”“江河汇”;“兼蓄”是她的悠远历史,国土上也找不到更多的城市如此丰富多姿,既是六朝名城,又是漕运咽喉,也是民国省会,更是抗日根据地。因此,镇江的城市建筑风格就不应该是清一式的,而是既富有特色又兼蓄中西。但特色是主要的。西式仅仅是点缀的、次要的。比如京畿路、伯先路上的明清建筑和民国建筑是主要的,西式建筑博物馆当然就是次要的了。就城市建筑角度而言,这就是曾经的“镇江身份”。
  二、当代城市建筑风格危机
  日前,看到一则有关城市建设的报导,里面这样讲:尽管近两年不少地方都将本地规划冠以“新型”之名,但仔细观察,很多“规划雷同,趋于同质”,“看得多了却发现,脑海里并没有留下什么突出印象,能记住的不过是各地都非常相似的规划用语,诸如‘几纵几横’,‘几体几翼’,‘几轴几带几片区’等等”。如此发展下去,城市建筑的风格能不发生“一个面孔”的危机吗?
  所谓风格,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的思想特色和艺术特点,如艺术风格、民族风格等。城市建筑风格亦是如此,它必须体现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大家都一样,就不成其为风格了。只要是建筑,他就有风格,不管该建筑是丑是美,是好是坏。建筑风格绝不可能存在于真空,他是一个时代的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哲学思潮、文艺思潮、社会关系、气候、地理条件和民族心理……诸多大大小小分力的合力结果。如北京四合院、东北大院、江南的天井院、我们老家的三间两厢院,四川的四水归堂、云贵的一颗印、大理和丽江的三坊一照壁等院落民居作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不仅地域分布较广,且时间延续均在几十甚至上百年,所以才有资格被人称之为“院落风格”。比如西方的哥特式风格,地域分布为欧洲许多地方,时间也长达五百年之久。
  当然,一种建筑风格的崛起,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吸收,融合其他风格有价值的元素;再如新工艺和新材料的诞生往往也会促使一种建筑新风格的崛起。纵观人类建筑史,从公元前5000~2000年的苏美尔建筑风格,到公元1990年的观念建筑风格,计有数十种建筑风格。而在这些建筑风格之中,有的只是昙花一现的短命鬼,仅流行了三年便收了摊。因此,不是所有的建筑风格都是受欢迎的风格。以观念建筑风格为例,这是当代西方最新的建筑思潮,它的哲学是:建筑是种没有极限的活动,他不承认教条,不受任何方向的束缚。该建筑风格是一种纯研究、探索或纯思辨的东西,它是为建筑而建筑的活动,它已经走到了极限!它已经不是建筑了。可见,当代城市建筑风格已出现了严重危机,有些城市的建筑物,不中不西,不古不今,不土不洋,不伦不类,简直成了建筑怪物。再看我们镇江近十多年来所盖的建筑,究竟有多少小区的建筑风格是明显的?是有个性的?是符合我们镇江身份的?笔者的回答是几乎没有。即使有,那也是极少数。因为矗立在城市各个方位的高楼大厦,不论是造型、比例和色彩,大多是与镇江“城市山林”“历史文化”不相符而失调的。哪怕是小区的名字,不是与“洋”有关,就是与“古”有关,不是与“御”有关,就是与“苑”有关。而所有这些现象,都能在其他城市重复出现。也就是说不是正宗的“镇江货”,而是“外来货”,放在哪座城市都一样。什么“圣地雅格”“御景华庭”“香格里拉”“香奈河畔”等,你能猜出是哪座城市的小区吗?因为它没有丝毫的元素与那座城市相关。这就是当代城市建筑危机。当然,就建筑而言,我们已进入了多元主义,建筑上的“主义”还从未像现在这样繁多,使人眼花缭乱。在这种多元的时代,我们就更不能乱了阵脚而忘了根本,因为这儿是苏南镇江。
  三、彰示镇江城市建筑风格
  建筑作为审美的客体,人人都有权利欣赏和评论。这种欣赏和评论跟学问的多寡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它跟生活、体验、比较、经验有直接的关系。一个经常接触世界各地建筑风格的导游与一个不经常接触世界各地建筑风格的教授、专家、院士相比,前者发表的意见可能比后者更中肯;由此可见,城市建设规划与小区建筑风格的确定,就更应该听听旁观者的意见,尤其是那些“能人”的意见,力求让更多的经验丰富的旁观者参与其中,旁观者清嘛。因为人文追求已成为建筑的新的价值衡量尺度,任何一座城市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都必须主张以人为考虑的中心,都必须以区域地理气候特征、民族风俗人情特点、城市历史文化特质等为参考的依据。比如在我们镇江就不适合建陕西米脂窑洞、福建永定土楼、贵州苗族民居、山西皇城相府等,一是因为不适合,二是根本与镇江身份毫不相干。至于纷纷西化、大搞尖顶圆顶,仿效英国哥特式风格建筑等现象,也是有损镇江身份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复古而大搞秦汉风格呢?当然不是,因为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惨痛的教训。近20多年来,古建符号胡拼乱贴,大量仿古建筑的出现就是有力的说明,这种“西装加瓜皮帽”的形式,使我们的许多城镇变得不伦不类。比如北京,许多有识之士感到:这么一个规划完整、艺术感很强的古城,如今,变成了一个充斥着各种建筑式样的大杂烩!在我们正东路上的一个机关大院里不也有一幢“西装加瓜皮帽”的建筑么。往后的镇江城市建筑应该引以为戒。那么,我们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如何才能不背离镇江身份而彰示镇江城市建筑风格呢?笔者以为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多做工作。
  第一,做到以山林为标志的城市天际线和轮廓线不受干扰。
  记得二十几年前的镇江还见不到什么高楼大厦,正东路上的外贸大楼、东门广场的展销馆等已算是高大建筑了。至于大市口的国际饭店那可是镇江城的最高峰了。因此,那时市内的山林依然能显,市区的江河依然能露,金山仍秀,北固仍雄,焦山仍峻,以它们为标志的天际线尚未被破坏。然而,你现在再放眼镇江全城,在林立的高楼淹没下,你还能见到市内的山市区的水吗?曾记得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古老的苏州城为了保护以北寺塔为标志的城市天际线不受干扰,下死命令在北寺塔的周围不许建高楼,从而使“天堂”的建筑风貌避免了一场劫难。当然,开发商为了利益的最大化不得不向高空发展,但总得有个度吧,总得经过规划部门的批准吧。再以首都北京为例:古代帝王为了突出无上至尊,竭力要求在建筑美学上加以表达,因而对全城做了非常讲究的规划和设计,以规整、恢弘为基调,以南北中轴线上的皇家建筑为主体,以大片民居的低矮衬托它的崇高,灰暗衬托它的辉煌。这是古都的基本风貌。要维护古都这一固有的风貌或美学特征,首先就要维护皇家建筑的主体地位,保证以它为标志的城市天际线和轮廓线不受干扰,这就必须要求其他新的建筑在体量与高度上一律采取“让”的姿态,在尺度上保持彼此之间的基本比例关系,以维护其轮廓的雕塑感。然而,以钢筋水泥一律加顶的庞然大物四处与主体古建筑摆出“争”的架势,从而破坏了古都固有的天际线,填满了几乎所有的“虚”空,把古都固有风貌搞得面目全非,使世界上最宏伟、最美丽的古都之一的北京不能像罗马、开罗那样雄踞于地球之上。我们镇江的原有风貌是城市山林,今后的定位也是花园旅游城市,而不是上海繁华大都市。因此笔者再次大声疾呼:在市区山林的周围不能再建高楼了,不能再去破坏它的天际线和轮廓线了。
  第二,做到建筑色彩与城市山林相协调并力求四季见阳光。
  建筑世界,是通过光和色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通过光和色才存在着,才有了生命。当今科学家对色彩进行了精密的定量研究,把黑到白色分成十一个等级:零为黑色,十为白色,一至九为其他颜色,表示明度系列,表示反射能力。为什么白墙黑瓦的建筑受到人们青睐,如徽式建筑和江南水乡建筑。为什么白瓦黑墙的建筑几乎就没有见到过,至于黑瓦黑墙建筑,也许,世界各地,从古到今,上下内外均为黑色的房屋是没有的!这是为什么?而白色建筑不仅有,而且很有性情,很有个性,很有魅力,这又是为什么?可见,建筑与色彩是门很大的学问。在我们镇江,随处可见五颜六色的建筑,如以白色为主的“南山一品”、以赭色为主的“南山景园”、以绛红色为主的“武将新居”、以青灰色为主的“如意江南”等。至于两色搭配,三色四色搭配的建筑楼群比比皆是。但笔者更喜欢的却是以青灰色为主调的“如意江南”建筑楼群,灰色是万能色,我们画画的称它为高级灰,如西津渡的灰砖青瓦,因为它更符合镇江元素,更与镇江的城市身份相符,更融合于镇江“城市山林”的色调之中。但不喜欢绛红色的建筑楼群,因为它太刺目而显得俗,也不喜欢赭色的建筑楼群,因为它太暗沉而显得旧,更不喜欢土黄色的建筑楼群,因为它不伦不类更像土地庙之色。总之,但凡与镇江身份不协调的建筑色彩,都是有悖于镇江城市建筑风格的。至于建筑物的光照,这是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有钱难买朝南屋,也就是一年四季均能见到太阳光的屋。因此,那些太高的建筑会挡住其他建筑的阳光,那些间距太小的建筑到了冬天就与阳光无缘了,而那些东西朝向的建筑更只能与阳光打擦边球了。但愿我们的建筑设计者和决策者们能够“以人为本”,因为镇江毕竟不是上海更不是香港那么缺少土地。
  第三,做到建筑造型既不复古也不崇洋而要彰示镇江元素。
  一幢建筑物,不论它的造型是怎样的复杂,都不外是由一些基本几何形体排列组合而成。建筑,是人造的三度空间的实体。建筑艺术是一种组织、构筑空间的艺术。它涉及到比例尺度、虚实和韵律等关系的处理。在建筑界,关于一间居室需要多高才算合理这个问题引起了争论。有人主张3米高最合适。现在的商品房大多在2米6左右高,显然有种压抑感,让人觉得不舒服。如果是20米高呢?依然不合适,浪费空间不说,还让人感到空虚,因为人害怕空旷。20米的高度会叫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宇宙空间的无穷大。人建造屋,原就是为了逃离宇宙空间无限空旷对自己的元压迫和构成心理上的恐慌所作的一种努力。因此,建筑造型的高低、大小、旷窄都与人性有关。建筑不仅具有韵律的美,还具有雕塑的美、结构的美、装饰的美和诗意的美。任何一种完全复古或全盘照搬洋人的建筑,任何一种矫揉造作或不伦不类的建筑,都不是成功的建筑,因为它不适合镇江这块土地,也就是与镇江的水土不服。而一切有助于加强建筑抒情诗或有助于突出镇江元素的建筑,都是好的建筑,都是符合镇江风格的建筑。如前文所提到的西津渡建筑群、如意江南建筑群。当然,从建筑造型、建筑色彩或城市天际线等方面看,市公安局楼群(尽管选址遭众人诟病)也该算是符合镇江风格的成功之作。笔者对镇江建筑史从无研究,但感觉告诉我,镇江的城市或乡村建筑,如今已进入到了一个中西混合和古今混合风格时期。从解放初期的草房、土坯房、到后来的三间两厢砖瓦房、二层楼房、花石子的将军楼房、有点洋味的别墅房、多层楼房、高层楼房、各种造型的电梯房、各种尖顶圆顶的摩天大厦等,仅从建筑造型上讲,越往后越难判断出是镇江的了。但该指出的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建筑结构技术和建材同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相比,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若再坚持以沿用大量木材为特色的中国明清两代建筑传统风格已成为不可能,而完全照搬西方建筑风格又不妥。那么,当代镇江建筑风格的去向究竟是什么呢?自然是继承传统、借鉴他国,融会创新,在一定的造价前提下,既经济适用,又美观悦目,从而营造出一种与镇江“城市山林”“历史文化名城”身份相符合的诗意美来。这就是:在“山林”的周围别再建高楼,以确保它的天际线不再被继续破坏,从而“显山”;在“江河”的边缘别再大兴土木去挤压它,以建立方便市民生活和工作及游憩的绿色步道及自行车道,从而“露水”;在建筑色彩上,笔者更倾向于青灰色,因为灰砖青瓦更符合镇江元素,如果镇江城的大多建筑色彩都如同西津渡和如意江南以及丹徒新城画意江南的灰调子,那将是镇江一绝的城市特色了;在建筑造型上,笔者还是欣赏市公安局和朴园的建筑风格,既有六朝古典的韵味,又有共和国现代的风采,较符合镇江身份。当然,镇江作为一座“兼蓄”的城市,自然应该允许其他风格的存在,如南山西大门对面的江南岸樵谷山房、万科蓝山,学府路上的中建大观天下、恒美山庄、丹徒新城的驸马山庄、风景城邦等,但这不应该作为镇江城市建筑的主体,而只是作为点缀衬托而已。
  笔者深知,拙文选择这一题目发表谬论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因为木已成舟,说了也白说,你还能将原来的建筑推倒重建不成!再说“身份”与“风格”问题很难说清说透说准确,因为众说纷纭、众口难调,各有各的道理。尽管如此,笔者还是不吐不快,目的只有一个:企盼将来的镇江城市建筑力求符合镇江身份彰示镇江风格。
(作者为江苏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