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名城保护 >>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乡愁保护和利用研究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乡愁保护和利用研究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4-12-20      阅读数: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乡愁保护和利用研究
翁红霞 徐强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名城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乡村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随着全社会和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日益关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培育地方特色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源泉,成为塑造乡村特色、增强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镇江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基本情况
      截至2023 年10 月,镇江市有1 个镇——宝堰镇入选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5 个村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分别是镇江新区姚桥镇华山村、儒里村和丁岗镇葛村,丹阳市延陵镇九里村、柳茹村。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截至2023 年10 月,镇江市共有10 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分别是:丹徒区辛丰镇黄墟村、宝堰镇宝堰村、辛丰镇龙山村,镇江新区姚桥镇华山村、儒里村,丹阳市曲阿街道建山村、祈钦村、张巷村,和延陵镇九里村、柳茹村。
      2017 年,江苏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办法》。截至2023 年10 月,镇江市有1 个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宝堰镇)和六批次37 个村庄入选江苏省传统村落。
截至2023 年10 月镇江入选江苏省传统村落情况表

      二、外地的经验做法
      (一)浙江省
      截至2022 年底,省级财政累计投入34 亿元,带动各类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130 多亿元, 抢救性保护古韵古风的历史建筑。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方面,除了中央补助资金外,发布全国首只专项用于传统村落活态保护与历史文化传承利用的“浙江省古村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基金”,并借助美丽宜居示范村相关政策对传统村落开展保护工作,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纳入县域城乡风貌样板区考核体系。2022 年,松阳县、兰溪市成功创建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持续性统筹开展县域内传统村落的集中连片保护发展。当年9 月,浙江省历史文 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十周年座谈会举行,会议总结提炼了保护利用的“十大模式”,即古建活化、山水养心、民俗传承、红色寻根、艺术赋能、文化深耕、品牌牵引、产村融合、校村共建和片区联动。
      浙江省对历史文化(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尤其注重活态保护、活态传承、活态发展。通过文化传承、业态转化、产业发展,在保护和挖掘村落历史人文根脉的基础上,真正打造村落多元的生命有机体,使历史文化(传统)村落在新型城镇化中得以与时俱进,提升村庄生活品质,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让村民成为历史文化传承的自生传播者和受益者,形成保护利用的内生动能。如松阳县开展的“拯救老屋行动”,对老屋保护利用工作载体和工作机制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出一条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推动、群众自发参与的私人产权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新路子。
      浙江省对历史文化(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还紧密结合数字技术手段,推进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协同治理。如松阳的“拯救老屋行动”,就可以通过“浙里办”app 了解相关房屋资源、最新修缮及租赁优惠政策、日常管理运行等信息。又如临安的指南村,建立数字乡村数据中心,集成村民积分微自治、幸福码乡村旅游、耕地保护、生态红线管控、农业全链条生产、智慧便农服务、乡村休闲服务等应用数据,实现“乡村管理一张图”,提升了全域乡村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江西省
      2023 年10 月19 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全体大会第25 届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公布2023 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名单,中国江西篁岭村、浙江下姜村、甘肃扎尕那村和陕西朱家湾村入选。加上2021 年入选的浙江余村、安徽西递村和2022 年入选的广西大寨村、重庆荆竹村,中国入选乡村总数达到8 个,位列世界第一。这些“最佳旅游乡村”,既是各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文旅农旅融合、促进共同富裕的生动注脚,又真实立体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乡村形象,讲诉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故事。
      拥有传统村落、梯田花海、水口古树等资源的江西篁岭古村,突破乡村旅游开发“千村一面”的瓶颈。100 多幢明清古建,堪称徽派古建遗存样本;十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乡俗乡愁。曾经残破的徽派古宅被改造成别具特色的民宿,山坡上的大片梯田种上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森林探险、峡谷漂流、露天温泉、灯光夜游等各种新业态不断推出……通过“晒秋引客”,发展旅游,篁岭景区2014 年试营业以来,运营第三年接待游客数即突破百万人次;2023 年,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长江主题10 条国家级旅游线路中,篁岭被列入“乡村振兴之旅”线路。当地以“新村换古村、新房换古宅”的模式,对篁岭进行保护性开发。景区开发前,当地政府支持, 社会资本投入,在山下交通便利、临近本村农田的乡村公路旁建设安置房和公寓,帮助村民搬出破旧的房屋,住进山下的新楼房,并返聘部分村民回景区上班,每月有固定工资。村民搬出后,村集体土地通过招拍挂的方式,让企业进行旅游开发与管理。村民不仅获得“短期收益”,还不断延伸着“长远利益”。篁岭景区秉持“生态入股”发展理念,将村庄的水口林、古树等景观资源纳入合作,并将农民的梯田进行流转,聘请农户种植开发农业观光体验项目,村民由“庄稼户”变为“造景工”。数年间,篁岭村从贫困村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从旅游开发前的3500 元提高至5.6 万多元。
      (三)陕西省
      有秦岭“氧吧”之称的陕西朱家湾,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村里成立生态旅游开发公司,不仅租赁村民闲置的土地和房屋建设民宿,还利用苏陕协作项目资金和县上提供的专项支持,落实技能培训、贴息贷款、奖励资金等政策,引入漂流等项目,让乡村旅游驶上快车道。全村开办农家乐216 家,民宿46 家,村民居住环境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三、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依法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各具特色的宅院民居、自然朴实的农业景观、耕读传家的祖传家训、邻里守望的乡风民俗……这些中华文化的鲜明标识汇聚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里,是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的载体。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守正创新,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更好地发挥其综合价值。
      严格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依法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和管理,明确和突出对自然景观环境、传统风貌格局、历史文化遗产等的保护内容及原则,切实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科学编制规划,提高整体保护利用水平
      进一步深入开展村落调查,形成国家、省、市三级档案名录及保护制度,推进各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编制保护发展规划,划定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区, 保护传统村落空间的完整性,保护传统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同时建立专家审查、巡查制度等,确保规划质量,并有效实施。
      建立落实保护体系。如在自然景观环境方面,将村落及与其相生相依的山、水、林、田、湖、路等空间关系与形态纳入保护体系,以延续传统村落山水佳境的人居意象,使水网地区更具水乡风韵,平原地区更具田园风光,丘陵山区更具山村风貌。在传统风貌格局方面,关注村落传统风貌和空间尺度的延续,协调新建、改建等项目与传统风貌的关系,提倡本土材料的使用,以促进完整特色风貌区的形成。
      根据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建筑风格、文化传统、社会观念等方面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提高整体的保护利用水平。正确处理好传统村落保护与提升村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 完善配套村落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改善发展条件,让村民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避免盲目开发和过度商业化,及时发现并制止危害、破坏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行为。
      推动《镇江宝堰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有效实施,争取至2025 年,将宝堰塑造成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支持有条件的江苏省传统村落提档升级,申报中国传统村落。
      (三)突出遗产保护,推动文化传承
      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将纳入保护范围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乡土建筑和古路、古桥、古井、老树等分类保护,濒危文物等优先保护,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缮、修复。同时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历史文化资源。对跨区域历史文化遗产实施整体保护。
      根据《江苏省地方志工作条例》的规定,地方志工作机构加强指导,推动相关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编纂中国传统村落志、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志。并引导全社会读志、用志、传志,支持单位、个人利用方志资源开展影视作品及其他文学艺术创作和文化交流,传播地方历史文化。
      进一步丰富古村内涵,做好以文铸魂、以文塑形的文章。通过保护历史文化风貌、修复革命文化遗迹、彰显生态文化景象,让“古色、红色、绿色”成为乡村环境的“亮色”。
      守护“古色”乡愁。乡村的老房子、古拱桥、古塔等古老建筑,鲜活地展现乡村的原始风貌和风俗风情,是悠久历史的“活化石”,是乡村文明的根和魂。不能盲目拆旧村、建新村,不能拆独具特色的古建筑、建起“千村一面”的仿古建筑,要在综合原有建筑、乡村文化特色等基础上,让自然和人文景观成为寄托乡愁的载体,成为乡村旅游的亮点。
      深挖“红色”底蕴。挖掘具有当地特色和优势的红色文化资源,当好“保护者”,合理开发建设红色文化“地标”。
      绘就“绿色”画卷。让乡村从“村貌整洁”向“生态宜居”转变,留住青山绿水,让农村环境“靓”起来。
      (四)培育特色产业,激发镇村活力
      在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元价值,依托产村融合、片区联动等方式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从政府“输血”到自身“造血”,走出保护利用镇村历史文化资源、助推共同富裕的新路。
      传承镇村文化根脉,将“+ 文旅”作为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的新路径,推进农业、工业、交通、体育、数字等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立足镇村文化优势产业,集聚美丽乡村、特色田园乡村、水美乡村等发展合力,推进农文旅融合,优化乡村运营模式,探索发展未来乡村旅游。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推动传统村落的休闲观光农业、特色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产业发展。探索“互联网+ 传统村落”,进一步激发传统村落活力。
      以宝堰镇为例,作为南乡农业重镇,要抢抓乡村全面振兴机遇,坚持产业强镇战略,精准把握“打造生态高效农业”发展定位,积极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生态宜居镇。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创新红色旅游现代化、年轻化的表达方式,推动研学与红色文化互促,增进青少年对宝堰镇的认同感。
      (五)根据不同的环境资源条件,探索多样的经营管理模式
      根据镇村所在区位、经济状况、组织能力等,采取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
      如由国家购买传统村落的土地,使传统村落资产全民化,由政府承担传统村落保护的责任;
      或采取强化传统村落的土地等资产的集体所有权,弱化个人使用权,并将传统村落保护的好坏作为考评村“两委”绩效的主要指标;
      或采取传统村落村民将土地和空置住宅入股成立合作社或股份公司的形式,职业管理者在政府的监督下承担对传统村落保护的责任;
      或外来公司租赁土地发展某种产业,让有能力的村民租赁土地进行专营等。
(作者:翁红霞为镇江市史志办三级调研员;徐强为镇江市史志办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