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研究会
图文推荐
扬州评话,镇江区域内急待抢救保护的非遗项目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5 阅读数:
扬州评话,镇江区域内急待抢救保护的非遗项目
——整理长篇扬州评话《八窍珠》的几点感受
吴林森 方 范
2016年9月下旬,由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组织出版、由黄俊章口述,吴林森、方范整理的长篇扬州评话《八窍珠》(上、中、下三册)问世,这在镇江文化艺术界以及扬州评话领域有一定的影响。作为这部书的整理者,在历时三年的成书过程中有一些感受,说出来求教于大家,祈请大家都能关注扬州评话这个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一
扬州评话是用扬州方言说表的演出曲种,源于扬州地区。扬州评话始于明朝末年,发展于清朝初年,到清代中叶的时候就达到了极盛阶段。扬州评话以描写细致入微、结构严谨、首尾呼应、头绪纷繁但井然不乱而见长,讲求剧情细节丰富,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语言上生动有趣,一直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镇江与扬州仅一江之隔,属于同一方言区,且又是长江下游的重要港口和城市,人口密集,市场繁荣,故而也是扬州评话艺人活跃的主要码头。近年来国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6年5月20日,扬州评话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镇江,经过文化部门(主要是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镇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努力,扬州评话亦于2010年被列为省、市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时的申报单位是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责任保护单位是镇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扬州评话的流传区域,是在镇江、扬州、南京及苏北大部分地区,安徽东部部分地区,还有上海市。镇江自清初即为长江下游重要商埠,市场繁荣,是扬州评话艺人演出最集中的地方,是扬州评话的第二根据地,民间历来有“扬州评话镇江说”一说。镇江北隔长江与扬州相邻,镇江特殊的地理位置、特定的语言环境,扬州评话和镇江结下了不解之缘。
清代前期,扬州评话在镇江就开始流行。二十世纪初叶,镇江扬州评话演出相当活跃,供演出用的书场、茶馆最多时达三十余家(不包括郊县)。许多名家都以能站稳镇江码头作为演出成功的标志。外地名家如宋德春、吴少良、王少卿等纷纷在镇江定居以方便演出。镇江本地区涌现出孔宽庭、王德山、余绫章等名家。扬州评话更成为大众喜欢的艺术样式之一。
特别是1929年江苏省会迁镇后,成了全省政治、文化的中心,进一步促进了扬州评话艺术的发展,当时扬州评话艺人竞相来镇,多时近百人,城乡各主要书场,日夜两场,久演不衰。王少堂、康又华、戴善章、朱德春等各派名家荟萃,不少人还携带家眷租房买屋,长期在镇江定居。书场业主与评话艺人为维护自身利益,还联合成立起镇江书社联合会,并多次组织抗日、救灾、禁烟等义演捐款与宣传活动,社会反响很大。
1949年镇江解放后,在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引下,扬州评话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先后成立了戏曲评弹协会、曲艺联谊会、戏剧曲艺工作者协会。1960年还经市政府批准,成立了曲艺团,内有扬州评话艺人五档,另还招收学员十多人随团学艺,定期举行会书,相互观摩,参加省市会演,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书,也时有出现。
建国后,镇江扬州评话界出现了以王筱堂为代表的名家,王筱堂是著名扬州评话艺术家王少堂之子。江湖上早有“看戏要看梅兰芳,听书要听王少堂”的传说,可见王少堂名气之大。王少堂最擅长说水浒,王筱堂是王派水浒最重要的传人,生前还曾受邀请去丹麦哥本哈根与外国学者交流过扬州评话艺术。其后还有张善安、黄俊章、张惠安等。
“文革”的肆虐,给镇江扬州评话艺术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改革开放后,虽有所恢复,但人员老化,听众也老化,业余活动中,虽然还能见到一批老骨干,但后继乏人,已成颓势。
粉碎四人帮后,扬州评话首先群众文化领域活跃起来。在镇江扬州评话业余界,以王长庚为代表。王长庚生于1924年,一辈子热爱扬州评话,却一辈子在铁路上工作,一辈子从事业余演出,他的扬州评话作品反映现实、幽默风趣,深受镇江老百姓的喜爱。更可贵的是,王长庚还是位创作高手,他的扬州评话段子几乎全是自己写自己演,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获奖无数。
王长庚其后,还有程光辉、施德玉、张松林等,这几位在省以上赛事上也获了金奖、银奖。特别是施德玉,与吴林森合作(吴林森创作、施德玉演讲)连续四届拿下省级曲艺大赛金奖,连续两届拿下了国家文化部社会文化政府最高奖“群星奖”金奖、创作奖。王长庚、施德玉均为省文化厅命名的省级特色文化标兵,均为扬州评话的省、市级非遗保护人。
应该说,镇江扬州评话业余界,对镇江扬州评话的传播、发展与繁荣贡献是十分巨大的。可惜是今非昔比,目前镇江扬州评话业余界演出、创作人员缪缪。
扬州评话的基本内容,分传统书目和创新书目。
传统书目根据历史、公案小说和民间流传的神怪、市井故事演绎而成,是在原著基础上的再创作。
创新书目大多根据社会的热点和形势宣传的需要,或改编,或新创而成的,大多为短篇。
传统书目根据历史、公案小说和民间流传的神怪、市井故事演绎而成,是在原著基础上的再创作。他的创作者是群体的,传承方式以口耳相传为主。长篇扬州评话《八窍珠》,就是传统书目里较为优秀的代表作品之一。目前能够完整讲述《八窍珠》的,唯有黄俊章先生一人。
二
据考,《八窍珠》从嘉庆、道光年间开始,就一直在扬州评话书坛流行,是扬州评话的主要书目之一。民国4年此书有刊本问世,笔者接到整理任务后,曾去扬州图书馆查阅,可惜辗转多次未果。
《八窍珠》书目的传承关系有两大系统。一个系统是孙干臣一门。孙干臣传陈干庭,陈干庭下传有两支。
第一支的主要艺人有张干青、杨干儒、杨少儒。其中杨少儒贡献巨大,他不仅是保护《八窍珠》文本有重大功劳,而且自己登台演出《八窍珠》,也很受欢迎。上世纪60年代扬州文化部门曾派人帮他整理《八窍珠》,整理稿有130万字。这部整理稿比民国4年刊本足足多了100万字。不幸这部书毁于文革,后经抢救,补记,但结果不详。
第二支的主要艺人有尤干臣、黄干章、黄少章、黄俊章。其中黄少章先生,也就是黄俊章先生的父亲,贡献最为突出。黄少章先生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演说《八窍珠》最重要的艺术家。黄少章先生的特点是既有家学渊源,又能博采众长,他借鉴了扬州评话另一重要人物朱德春演说《八窍珠》的部分说法,使得他说的《八窍珠》更为生动、全面、传神。1953年,黄少章就在上海电台演讲《八窍珠》,影响很大。在当时的曲艺界,也是一件十分轰动的事。
1962年,中国曲艺界领导陶纯来扬州,听了黄少章说的《八窍珠》极为欣赏,当时就希望能记录整理《八窍珠》。可惜1963年黄少章就不幸病逝,整理出版《八窍珠》的任务,一下子推迟了半个多世纪。
黄俊章先生这次能继承家学,演说《八窍珠》,整整80个小时,对于一个年愈七旬的老人,实属十分的不易。
《八窍珠》书目的传承另一个系统是许荫如一门。许荫如传张荫川;张荫川传吴荫春;吴荫春传朱德春;朱德春传王德山、崔晓春。其中朱德春是演讲《八窍珠》最重要的代表性人物。据说朱德春有极强的创编能力,续编《八窍珠》,增加了《三打小桃山》《下太湖打水擂》等四大部分。
我们在整理《八窍珠》的过程中,由于搜寻不到历史刊本,也未见到杨少儒、黄少章以及朱德春的《八窍珠》的任何资料,唯一面对的,是黄俊章先生的口述稿。所以成书了,我们还有些忐忑。
因为我们不清楚,黄俊章先生口述的《八窍珠》,是完全传承了令尊的《八窍珠》,还是有所扬弃?有没有借鉴了其他版本的《八窍珠》?借鉴的程度是多少?
对于这一点,我们不可能去苛求口述者黄俊章先生。黄俊章先生作为《八窍珠》传承体系中最晚的一位艺术家,他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他的艰辛也是众所周知的。
但作为非遗项目,我们讲究的是传承体系的有效传承。扬州评话《八窍珠》的传承体系一目了然,然而传承的内容、形式及传承运作时艺术的表现如何的不走样,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
更让我们担心的是,黄俊章之后,谁来传承《八窍珠》?
黄俊章先生年已古稀,镇江目前还说扬州评话的,是三五人,还是一个人也没有?
同时,作为省级非遗项目,除了传承人需要一代一代传承,还需要有研究者用理论成果去做支撑。然而我们也在担心,镇江目前还有几个人在研究扬州评话?三五人?还是一个也没有?
三
扬州评话说表细腻入微。无论是叙事描情,还是刻画人物,演员都注意抓住特征,进行艺术渲染,从而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作品主题的深入和表现。扬州评话经过百年的创造和磨练,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民间口头文学的代表,它基本保持了民间口头文学的一种原始状态,是中国民间口头文学的“活化石”,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扬州评话,特别是传统书目,它大量地保存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战争、交往等今天人们已日渐征收的场景,具有相当广泛的认识作用。
扬州评话在叙事描人方面独特的工夫,常常成为小说、戏剧等文人创作学习的原型。虽然许多传统书目的题材来自于文人创作的小说、戏剧,但扬州评话对文人原创进行了质和量的改造,它使文人创作由“死”变“活”,由“少为人知”到“广为人知”,这种改造能力是文人创作的典范。无论专业还是业余,扬州评话艺人都走向了老龄化,后继乏人。
社会文化传播的多样性,已使扬州评话艺术逐渐推动了对广大听众的吸引力。然而,研究地域文化如何融入当代人的生活节奏,面对诸如扬州评话这样的非遗项目如何健康地传承,确实是一项重要课题。关键是,这样的课题谁来做?
我们认为,在镇江保护扬州评话刻不容缓。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原则,笔者认为,政府在这方面责无旁贷。在资金、在专业人员配备上起主导作用。
非遗保护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有关文化部门应该在宣传上做足文章,要让全社会对非遗保护形成共识。
所以,从大处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扬州评话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从近处说,扬州评话本身就是镇江扬州人民共同创造的宝贵的文化遗产,镇江人保护扬州评话责无旁贷。我们近几年是做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工作,但还是远远不够。
通过《八窍珠》的整理,我们明白了整理这项工作是个力气活,技术活,也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好在,我们镇江早有前辈做出了榜样。比如在整理长篇扬州评话方面,有许筱云先生,吴汉兴先生,欣士敬先生,等等。他们不计名利,他们默默贡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作者吴林森为镇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研究员、江苏省文化厅非遗保护专家组成员,方范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镇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整理长篇扬州评话《八窍珠》的几点感受
吴林森 方 范
2016年9月下旬,由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组织出版、由黄俊章口述,吴林森、方范整理的长篇扬州评话《八窍珠》(上、中、下三册)问世,这在镇江文化艺术界以及扬州评话领域有一定的影响。作为这部书的整理者,在历时三年的成书过程中有一些感受,说出来求教于大家,祈请大家都能关注扬州评话这个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一
扬州评话是用扬州方言说表的演出曲种,源于扬州地区。扬州评话始于明朝末年,发展于清朝初年,到清代中叶的时候就达到了极盛阶段。扬州评话以描写细致入微、结构严谨、首尾呼应、头绪纷繁但井然不乱而见长,讲求剧情细节丰富,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语言上生动有趣,一直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镇江与扬州仅一江之隔,属于同一方言区,且又是长江下游的重要港口和城市,人口密集,市场繁荣,故而也是扬州评话艺人活跃的主要码头。近年来国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6年5月20日,扬州评话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镇江,经过文化部门(主要是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镇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努力,扬州评话亦于2010年被列为省、市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时的申报单位是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责任保护单位是镇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扬州评话的流传区域,是在镇江、扬州、南京及苏北大部分地区,安徽东部部分地区,还有上海市。镇江自清初即为长江下游重要商埠,市场繁荣,是扬州评话艺人演出最集中的地方,是扬州评话的第二根据地,民间历来有“扬州评话镇江说”一说。镇江北隔长江与扬州相邻,镇江特殊的地理位置、特定的语言环境,扬州评话和镇江结下了不解之缘。
清代前期,扬州评话在镇江就开始流行。二十世纪初叶,镇江扬州评话演出相当活跃,供演出用的书场、茶馆最多时达三十余家(不包括郊县)。许多名家都以能站稳镇江码头作为演出成功的标志。外地名家如宋德春、吴少良、王少卿等纷纷在镇江定居以方便演出。镇江本地区涌现出孔宽庭、王德山、余绫章等名家。扬州评话更成为大众喜欢的艺术样式之一。
特别是1929年江苏省会迁镇后,成了全省政治、文化的中心,进一步促进了扬州评话艺术的发展,当时扬州评话艺人竞相来镇,多时近百人,城乡各主要书场,日夜两场,久演不衰。王少堂、康又华、戴善章、朱德春等各派名家荟萃,不少人还携带家眷租房买屋,长期在镇江定居。书场业主与评话艺人为维护自身利益,还联合成立起镇江书社联合会,并多次组织抗日、救灾、禁烟等义演捐款与宣传活动,社会反响很大。
1949年镇江解放后,在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引下,扬州评话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先后成立了戏曲评弹协会、曲艺联谊会、戏剧曲艺工作者协会。1960年还经市政府批准,成立了曲艺团,内有扬州评话艺人五档,另还招收学员十多人随团学艺,定期举行会书,相互观摩,参加省市会演,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书,也时有出现。
建国后,镇江扬州评话界出现了以王筱堂为代表的名家,王筱堂是著名扬州评话艺术家王少堂之子。江湖上早有“看戏要看梅兰芳,听书要听王少堂”的传说,可见王少堂名气之大。王少堂最擅长说水浒,王筱堂是王派水浒最重要的传人,生前还曾受邀请去丹麦哥本哈根与外国学者交流过扬州评话艺术。其后还有张善安、黄俊章、张惠安等。
“文革”的肆虐,给镇江扬州评话艺术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改革开放后,虽有所恢复,但人员老化,听众也老化,业余活动中,虽然还能见到一批老骨干,但后继乏人,已成颓势。
粉碎四人帮后,扬州评话首先群众文化领域活跃起来。在镇江扬州评话业余界,以王长庚为代表。王长庚生于1924年,一辈子热爱扬州评话,却一辈子在铁路上工作,一辈子从事业余演出,他的扬州评话作品反映现实、幽默风趣,深受镇江老百姓的喜爱。更可贵的是,王长庚还是位创作高手,他的扬州评话段子几乎全是自己写自己演,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获奖无数。
王长庚其后,还有程光辉、施德玉、张松林等,这几位在省以上赛事上也获了金奖、银奖。特别是施德玉,与吴林森合作(吴林森创作、施德玉演讲)连续四届拿下省级曲艺大赛金奖,连续两届拿下了国家文化部社会文化政府最高奖“群星奖”金奖、创作奖。王长庚、施德玉均为省文化厅命名的省级特色文化标兵,均为扬州评话的省、市级非遗保护人。
应该说,镇江扬州评话业余界,对镇江扬州评话的传播、发展与繁荣贡献是十分巨大的。可惜是今非昔比,目前镇江扬州评话业余界演出、创作人员缪缪。
扬州评话的基本内容,分传统书目和创新书目。
传统书目根据历史、公案小说和民间流传的神怪、市井故事演绎而成,是在原著基础上的再创作。
创新书目大多根据社会的热点和形势宣传的需要,或改编,或新创而成的,大多为短篇。
传统书目根据历史、公案小说和民间流传的神怪、市井故事演绎而成,是在原著基础上的再创作。他的创作者是群体的,传承方式以口耳相传为主。长篇扬州评话《八窍珠》,就是传统书目里较为优秀的代表作品之一。目前能够完整讲述《八窍珠》的,唯有黄俊章先生一人。
二
据考,《八窍珠》从嘉庆、道光年间开始,就一直在扬州评话书坛流行,是扬州评话的主要书目之一。民国4年此书有刊本问世,笔者接到整理任务后,曾去扬州图书馆查阅,可惜辗转多次未果。
《八窍珠》书目的传承关系有两大系统。一个系统是孙干臣一门。孙干臣传陈干庭,陈干庭下传有两支。
第一支的主要艺人有张干青、杨干儒、杨少儒。其中杨少儒贡献巨大,他不仅是保护《八窍珠》文本有重大功劳,而且自己登台演出《八窍珠》,也很受欢迎。上世纪60年代扬州文化部门曾派人帮他整理《八窍珠》,整理稿有130万字。这部整理稿比民国4年刊本足足多了100万字。不幸这部书毁于文革,后经抢救,补记,但结果不详。
第二支的主要艺人有尤干臣、黄干章、黄少章、黄俊章。其中黄少章先生,也就是黄俊章先生的父亲,贡献最为突出。黄少章先生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演说《八窍珠》最重要的艺术家。黄少章先生的特点是既有家学渊源,又能博采众长,他借鉴了扬州评话另一重要人物朱德春演说《八窍珠》的部分说法,使得他说的《八窍珠》更为生动、全面、传神。1953年,黄少章就在上海电台演讲《八窍珠》,影响很大。在当时的曲艺界,也是一件十分轰动的事。
1962年,中国曲艺界领导陶纯来扬州,听了黄少章说的《八窍珠》极为欣赏,当时就希望能记录整理《八窍珠》。可惜1963年黄少章就不幸病逝,整理出版《八窍珠》的任务,一下子推迟了半个多世纪。
黄俊章先生这次能继承家学,演说《八窍珠》,整整80个小时,对于一个年愈七旬的老人,实属十分的不易。
《八窍珠》书目的传承另一个系统是许荫如一门。许荫如传张荫川;张荫川传吴荫春;吴荫春传朱德春;朱德春传王德山、崔晓春。其中朱德春是演讲《八窍珠》最重要的代表性人物。据说朱德春有极强的创编能力,续编《八窍珠》,增加了《三打小桃山》《下太湖打水擂》等四大部分。
我们在整理《八窍珠》的过程中,由于搜寻不到历史刊本,也未见到杨少儒、黄少章以及朱德春的《八窍珠》的任何资料,唯一面对的,是黄俊章先生的口述稿。所以成书了,我们还有些忐忑。
因为我们不清楚,黄俊章先生口述的《八窍珠》,是完全传承了令尊的《八窍珠》,还是有所扬弃?有没有借鉴了其他版本的《八窍珠》?借鉴的程度是多少?
对于这一点,我们不可能去苛求口述者黄俊章先生。黄俊章先生作为《八窍珠》传承体系中最晚的一位艺术家,他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他的艰辛也是众所周知的。
但作为非遗项目,我们讲究的是传承体系的有效传承。扬州评话《八窍珠》的传承体系一目了然,然而传承的内容、形式及传承运作时艺术的表现如何的不走样,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
更让我们担心的是,黄俊章之后,谁来传承《八窍珠》?
黄俊章先生年已古稀,镇江目前还说扬州评话的,是三五人,还是一个人也没有?
同时,作为省级非遗项目,除了传承人需要一代一代传承,还需要有研究者用理论成果去做支撑。然而我们也在担心,镇江目前还有几个人在研究扬州评话?三五人?还是一个也没有?
三
扬州评话说表细腻入微。无论是叙事描情,还是刻画人物,演员都注意抓住特征,进行艺术渲染,从而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作品主题的深入和表现。扬州评话经过百年的创造和磨练,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民间口头文学的代表,它基本保持了民间口头文学的一种原始状态,是中国民间口头文学的“活化石”,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扬州评话,特别是传统书目,它大量地保存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战争、交往等今天人们已日渐征收的场景,具有相当广泛的认识作用。
扬州评话在叙事描人方面独特的工夫,常常成为小说、戏剧等文人创作学习的原型。虽然许多传统书目的题材来自于文人创作的小说、戏剧,但扬州评话对文人原创进行了质和量的改造,它使文人创作由“死”变“活”,由“少为人知”到“广为人知”,这种改造能力是文人创作的典范。无论专业还是业余,扬州评话艺人都走向了老龄化,后继乏人。
社会文化传播的多样性,已使扬州评话艺术逐渐推动了对广大听众的吸引力。然而,研究地域文化如何融入当代人的生活节奏,面对诸如扬州评话这样的非遗项目如何健康地传承,确实是一项重要课题。关键是,这样的课题谁来做?
我们认为,在镇江保护扬州评话刻不容缓。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原则,笔者认为,政府在这方面责无旁贷。在资金、在专业人员配备上起主导作用。
非遗保护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有关文化部门应该在宣传上做足文章,要让全社会对非遗保护形成共识。
所以,从大处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扬州评话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从近处说,扬州评话本身就是镇江扬州人民共同创造的宝贵的文化遗产,镇江人保护扬州评话责无旁贷。我们近几年是做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工作,但还是远远不够。
通过《八窍珠》的整理,我们明白了整理这项工作是个力气活,技术活,也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好在,我们镇江早有前辈做出了榜样。比如在整理长篇扬州评话方面,有许筱云先生,吴汉兴先生,欣士敬先生,等等。他们不计名利,他们默默贡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作者吴林森为镇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研究员、江苏省文化厅非遗保护专家组成员,方范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镇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