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史研究 >> 试论曹操、刘备与孙权的人才观

试论曹操、刘备与孙权的人才观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2-09-13      阅读数:
试论曹操、刘备与孙权的人才观
张永刚
      【摘  要】 自古及今,人才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得人才者得天下”已被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三国时期,群雄争霸,魏蜀吴三国能够脱颖而出,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曹操、刘备、孙权善于用人,能够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人才的最大价值,为成就霸业保驾护航。
      【关键词】 曹操 刘备 孙权 人才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 年7 月1 日)、两院院士大会开幕会的讲话(2018 年5 月28 日),谈到人才工作时,先后两次使用了“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这个典故。考其源流,出自东晋习凿齿的《襄阳记》,裴松之注《三国志·蜀志·董允传》[1]910 时曾经引用,说的是蜀国的董恢陪同费祎出使吴国,孙权酒后对费祎说 :“你们蜀国的杨仪、魏延这些人能力有限,可诸葛丞相却委以重任。”费祎不知如何回答,董恢告诉他,应该这样回答 :现在蜀国要北伐中原,一统华夏,需要全面聚拢人才、广泛吸纳人才,伟大的功业必须要人才来实现,伟大的事业也因人才方能不断壮大。《三国志》作为“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其成功之处不仅在于通过简洁的笔触、宏大的视角叙述了三国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也将众多的历史人物描绘得形神兼备、血肉丰满,寄寓了“得人才者得天下” 的人才观。
      一、曹操的人才观 :知人善察
      曹操年少时,“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很多人视为常人的曹操,却为“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桥玄评价曹操 :“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被桥玄推荐给曹操的许劭称曹操为“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无论是桥玄,还是许劭在对曹操的认识上可谓是“知人善察”。[1]2-3 这种“知人善察”传到了曹操身上,成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平六年十二月,曹操散尽家财,在陈留起兵讨伐董卓,时兵不过五千人。而当时渤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起兵,各领兵数万之众,相比之下,曹操实力完全落于下风。在诸侯纷争,群雄逐鹿的境况之下,弱肉强食,强者为王。曹操以数千人之众的弱小实力经过数不清的战事,实现了完美逆袭,最终统一了北方。
      首先,曹操的“知人善察”体现在其能于不同境遇中发现人才,不以人才的地位论英雄。许多出身卑微的人才被曹操所用,为曹操成就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三国志• 武帝纪第一》裴松之注引《魏书》曰 :太祖“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是以创造大业,文武并施。”[1]45-46 页
      其次,曹操的“知人善察”体现在能于双方战事胶着的时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足见其度量和胸怀。官渡之战相持之际,袁绍谋士许攸来降,曹操跣足出迎,抚掌笑曰 :“(子卿远)[ 子远] 卿来,吾事济矣!”当许攸献上火攻乌巢之计时,“左右疑之,荀攸、贾诩劝公。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阵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1]17-18。正是因为曹操用了许攸之计,才成就了官渡之战这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再次,曹操的“知人善察”体现在对自己的对手有清楚的判断和认知,正所谓“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这也是曹操成功的法宝。衣带诏事件之后,曹操兴兵讨伐刘备,谋士劝谏,争天下者为袁绍,而非刘备。然而,曹操对于袁绍和刘备有清楚的认知,事实也证实了曹操的判断是正确的。《三国志• 武帝纪第一》:“(建安)五年春正月,董承等谋泄,皆伏诛。公将自东征备,诸将皆曰 :‘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人后,若何?’公曰 :‘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1]15
      最后,曹操的“知人善察”体现在其有爱才惜才之心。当刘备为吕布所袭,没有立足之处, 只能投身曹操。曹操以礼相待,待之甚厚。当谋士程昱劝说曹操,“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曹操却说 :“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1]11 对刘备的英雄相惜之情溢于言表。
      曹操的《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实际上是一首求贤歌,充分表露了曹操“唯才是举”,天下人才皆为其所用的心迹,是曹操用人观最好的注脚。
      二、刘备的人才观 :以仁待人
      刘备结交人才与曹操不同,因其“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虽系皇族,却出身低微,养成了谨慎内敛的性格,“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1]807 刘备的人缘很好,年少之时,便能结交豪侠,人多异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在刘备参加剿灭黄巾军因功领平原相之时,“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1]807 这是刘备早期“以仁待人”的最好例证,使其免于祸患。在其后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刘备“以仁待人”也助其成就了大业。
      首先,刘备的“以仁待人”体现在其对朋友的雪中送炭。曹操征伐陶谦之时,陶谦遣使求告,刘备“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就这样一支杂牌军,刘备敢于为朋友赴汤蹈火,去对抗曹操,足见其仁义。因此,陶谦解围之后,表奏刘备为豫州刺史,在其病笃之时,对糜竺说 :“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1]807,表达了对刘备的充分信任,这是刘备“以仁待人”的丰厚回报。
      其次,刘备的“以仁待人”体现在对属下能尽人之用。建安十九年夏,刘备破雒城,围成都数十日,刘璋出降,刘备自此占领成都,建立蜀国。“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糜竺、简雍为宾友。及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 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羡)[ 羕] 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裴松之注引《傅子》:“征士傅幹曰 :‘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 ;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 :此三子者,皆人杰也。以备之略,三杰佐之,何为不济也?’”[1]817 以刘备为表率,蜀国君臣相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再次,刘备的“以仁待人”体现在对兄弟情深义重。刘备为平原相时,关羽和张飞为别部司马,“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关羽下邳降曹之后,曹操待之甚厚,希望能为所用,遣张辽试探关羽,羽叹曰 :“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1]867。后关羽为孙权所害,章武元年,刘备“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率诸军伐吴”[1]824,最终身死白帝城。讨伐孙权不仅因为灭吴之志,应该也有全兄弟之义的因素在里面。最后,刘备的“以仁待人”体现在对百姓的仁德。建安十二年,曹操讨伐荆州之时,刘备驻扎在樊城,听闻曹操大军前来,因兵微将寡退至襄阳,诸葛亮劝其攻打襄阳,可就此占据荆州。刘备感念刘表对己厚意,不忍攻之,只能逃亡当阳。“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日行十数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 :‘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1]812 对百姓的仁德,也为刘备赢得了民心,受到百姓的拥戴。
      《三国志》评曰 :“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1]826 这段评论充分体现了刘备“以仁待人”的用人观,也是成就其从无立足之地,到建立蜀国,称雄一方的重要因素。
      三、孙权的人才观 :识才者明
      孙权年少时即与众不同,《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 吴主传第二》引《江表传》曰 :“坚为下邳丞时,权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坚异之,以为有贵相。及坚亡,策起事江东,权常随从。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始有知名,侔于父兄矣。”[1]1027。及至孙策遇刺而亡,“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孙权亦能识才,“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率。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1]1028。在东征西讨之后,孙权奠定了吴国的版图,得以与魏国和吴国分庭抗礼,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首先,孙权“识才者明”体现在能使属下各安其位。孙权初掌江东之时,局面尚不稳定,按照张昭的说法 :“况今奸宄竞逐,财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此时的孙权能够做到用人得当,用人之长,为吴国建立打下了基础。“及权继(孙策)其业, 有张子布以为腹心,有陆议、诸葛瑾、步骘以为股肱,有吕范、朱然以为爪牙,分任授职,乘间伺隙,兵不妄动,故战少败而江南安。”[1]1059
      其次,孙权“识才者明”体现在对属下赏罚分明。当陆逊劝孙权“施德缓刑,宽赋息调”时, 孙权回答说 :“夫法令之设,欲以遏恶防邪,儆戒未然也,焉得不有刑罚以威小人乎?此为先令后诛,不欲使有犯者耳。”[1]1043。正是由于孙权治军甚严,赏罚分明,使得吴军森然有序。“公(曹操)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 :‘生子当如孙仲谋。’”[1]1031。
      再次,孙权“识才者明”体现在其善于纳谏。在和属下意见不同的时候,能够放弃己见,采纳属下的意见。《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 吴主传第二》引《江表传》曰 :“权于武昌新装大船,名为长安,试泛之钓台坼。时风大盛,谷利令柂工取樊口。权曰 :‘当张头取罗州。’利拔剑向柂工曰 :‘不取樊口者斩。’工即转柂入樊口,风遂猛不可行,乃还。权曰 :‘阿利畏水何怯也?’利跪曰 :‘大王万乘之主,轻于不测之渊,戏于猛浪之中,船楼装高,邂逅颠危,奈社稷何?是以利辄敢以死争。’权于是贵重之,自此后不复名之,常呼曰谷。”[1]1044
      建安二十五年,孙权遣使赵咨出使魏国,魏文帝曹丕与赵咨有一段对话,在对话中,赵咨评价孙权 :“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 ;拔吕蒙于行陈,是其明也 ;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 ;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 ;据三州虎视于天下,是其雄也 ;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1]1034-1035。这是作为臣属的赵咨对自己的君主孙权的评价,可谓中肯。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2],意思是说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得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引用这句经典强调人才对治国经邦的重要性。在群雄逐鹿的三国纷争中,“得人才者得天下”是曹操、刘备、孙权三位雄主的共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得益于他们的用人观,也是历史留给后世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晋      陈寿著,南朝宋      裴松之注《三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年版。
      [2]唐      吴兢《贞观政要》卷七《崇儒学》,中华书局2003 年版。
(作者为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发展规划处处长、《镇江高专学报》编辑部主任、职业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