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史研究 >> 苏颂的京口诗文略说

苏颂的京口诗文略说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1-07-06      阅读数:
苏颂的京口诗文略说
——兼纪念苏颂京口逝世九百二十年
乔长富

        北宋苏颂(1020 -1101)是与润州和丹徒县治地京口(今京口区润州区一带)有着密切联系的历史名人。如果说泉州同安(今属福建厦门)是苏颂的第一故乡,那么润州京口就是他的第二故乡,而且是他比在泉州同安居住时间更长的故乡。如果翻阅他所著的《苏魏公文集》, 就会看到,他在提到自己与润州和丹徒县的关系时,总是喜欢用“京口”这个地名,却很少用“润州”,即使提到润州也喜欢称之为“丹阳”(丹阳郡),更几乎未见有“丹徒”这个名称。由此可见“京口”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对于苏颂与京口的联系,论者多有述及,但也有缺略和不足 ; 对于苏颂在京口所作诗文的评述,论者看来也不太注意。2021 年是苏颂逝世于京口九百二十年。作此小文,略探苏颂与京口的一些问题,就正于大方之家。
        (一)苏颂的京口诗文浅述。苏颂虽然不以文学著称,但他所作诗文不但数量众多,为某些文学名家所不及,而且不乏佳作,有足称道。对于苏颂的诗文,北宋曾肇《赠司空苏公墓志铭》称为 :“公为文章,雅驯有体。”南宋周必大《苏魏公文集后序》称为 :“文章尔雅,议论平正。”由此可见苏颂诗文的成就和特色。所以,探讨苏颂与京口的联系,不能忽视对他在京口所作诗文的探讨。而在这方面,笔者未见论者有所涉及。这里仅就个人学习所得,说点浅见。
        苏颂诗文中可以确知在京口所作的诗文,据笔者对《苏魏公文集》的初步统计,诗歌有十题,共十四首,其中,五古长篇一首,七律六题共八首,五律一题共二首(外七律一首),五言排律两题共二首。这些诗歌,按题材说,五古长篇《累年告老……》诗属于自传体,七律《润州钱祠部新建宝墨亭》《观潮三首》《太平守梅学士隔阔累年会遇京口……勉次来韵二首》《润守修撰见招……》等五题八首,以及五言排律《大夫七弟有庆新居……》《七弟示诗后……》二首、五律《发句米奉议见示……》等,都是题咏抒怀叙事酬和之作。
        苏颂在京口时所作文章,有《谢中太一宫使》《谢转太子太保》《乞致仕表》(三篇)《谢致仕表》《遗表》等表文,《回中书侍郎》等启,《宋君(拯)墓志铭》《蔡公(景繁)墓志铭》《华君(宣卿) 墓志铭》《李公(公仪)墓志铭》《苏氏墓志铭》《陈氏墓志铭》《福清陈氏墓志铭》等墓志铭,以及《润州州宅后亭记》《砚铭》二则等。
        苏颂在京口所作诗文,程度不同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有关历史人物的事迹,对于了解有关历史人物特别是苏颂本人的事迹和思想感情等,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文献价值 ; 而且,从文学创作方面说,它们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显示了苏颂本人诗文的特色和成就。例如,《累年告老……》为五言古诗,全诗共一百韵即二百句,是苏颂在京口所作他一生诗作中最长的诗篇,开始“我昔就学初”等三十六句,回忆“就学初”的情况,叙写了“髫童齿未龀”时,“严亲”的诱导和教育,以及“十三从师友”后亲近“群彦”,博览群书的获益。“十八随乡书”等十八句,回忆“十八随乡书”后应试及第的“磨楯”过程。“绸缪结官课”等十句回忆遭遇父丧, 葬父京岘山的情况。“送往极充穷”等二十句,回忆父亲去世后,自己为了“拊存急賙赈”而出仕的情况。“方喜私愿谐”等四十六句回顾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的仕历和感受。“风霜经六纪”等七十句抒写告老还乡后的情况,交代作诗“以代家训”之意。诗中在相关诗句下加以注释,以说明正文。全诗情意真挚,感慨深至,叙议结合,骈散兼施,文字畅达,洋洋洒洒, 开合有致。这样的五言自传体的长篇诗歌,在艺术上也有足称道,在宋人诗中并不多见,在宋人在京口所作诗中更是难得一见。从内容说,诗中的语句及自注,对于了解苏颂的生平、仕历、思想感情等,也有不可忽视的文献价值。例如,如果没有苏颂在诗中翔实而具体的说明其寓居京口的原因和具体情况,恐怕直到今天仍然有人会信从并宣传《宋史》“苏颂传”所说苏颂为“润州丹阳人”的误说,由此亦可见其历史文献价值。
        又如,苏颂庆历七年(1047)在京口时,恰逢润州知州钱彦远建成宝墨亭,因而作七律《润州钱祠部新建宝墨亭》,首联“王萧书迹卫公诗,流落江南世少知”,就亭中所藏王羲之的书法、萧纲的铭文以及唐代李德裕的诗之珍贵稀少,突出其“墨”之宝贵,点出亭名。“古寺购寻遗刻在,新亭龛置断珉奇”,进一步写建宝墨亭以安放有关文物,“购寻”搜集之不易。“模传遂比黄庭字,埋没非同石鼓碑”,称颂钱彦远建宝墨亭供人鉴赏“模传”,彰显文物不使“埋没”的举措。最后“墨薮书评多逸事,何妨挥翰与题辞”,点明作诗称赏之意。全诗紧扣中心,层层深入,严正典雅,显示出学者风度。
        苏颂在京口所作文章中,从内容和写作两方面看,《润州州宅后亭记》堪称佳作。文章首叙润州“风俗之窳薄”,反跌引出下文。继叙钱彦远为润州知州后惩治“里巫”,矫治陋俗,得良材“数以万计”,引出建亭正题。然后叙写钱彦远择地建亭,突出其省料、省时、省功,通过给亭起名,突出其“志革弊且励夫汙俗”。然后以“目题名而赞之曰”,称颂钱彦远建亭的深意是“有意于民”。最后说明作记的旨意在于使“后之人登斯亭,览斯文,由是知良二千石政事之美,本乎革风俗而一中和也”。全篇围绕中心,层层深入,由小见大,寓意深远,议论平正,在宋人所作京口文中堪称佳作。
        再如,苏颂之《遗表》,首先以“臣闻”领起,表达其“恋思圣代”,“苟延顷刻之期,少布平生之恳”临终之前上表之意。继而以“伏念”领起陈述遭逢明君“骤蒙睿圣非次之知”,表达对圣君的感恩戴德之情。最后以“伏愿”表达对君主的殷切期盼,希望“皇帝陛下法尧舜”“进有德”“示敦朴”,“延谠直”,“省营缮”,“毋迩宵人”,“无作奇巧”,“当太平持盈之时,思既济预防之患,志不期于逸豫,虑常愤于几微”,只字不提个人的要求,言词恳切,情意深挚,一片忠君爱国忧民之意,耀[ 似当作“跃”] 然纸上,显示了苏颂本人的可贵精神。从行文说,写得温文尔雅,平正舒缓,但感情恳挚,令人感动。
        (二)苏颂初至京口在何时?对此未见论者有什么说法。不过,苏颂是泉州同安人,早年生活于同安。当时,由同安往汴京(今开封)谋仕,势必要经过京口,苏颂也不能例外。从苏颂本人的情况看,他在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省试被黜,到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才进士及第。而他在《送王秀才出京》诗中自称 ;“忆昔我年未弱冠,西来观艺游神皋(指汴京)。金山献赋嗟失路,因循四载何所遭。”诗中“金山”当指京口之金山。由此可见,苏颂在宝元元年省试失利以后,归乡途中,曾经过京口,并登金山。时间当在宝元元年到宝元二年间。这次是可以确知的苏颂初至京口,似乎未见论者述及。
         按苏颂之孙苏象先所撰《丞相魏公谭训》卷四称 ;“曾祖(指苏绅)调无锡宰(事在宋仁宗天圣元年即1031 年),过金山,题诗曰 :‘僧依玉鉴光中住,人踏金鳌背上行。’”(三)“丹阳”是苏颂的“郡望”说献疑。自从庆历七年(1047)葬父京口,并“寓居京口”(《累年告老……》)以后,苏颂就开始“占丹阳为乡里”(同上)即占籍“丹阳”。其后,苏颂诗文中就多次提到“丹阳”。当时,由于润州辖有丹阳县,而宋人又流行称润州、丹徒及其治地京口为“丹阳”,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宋史•苏颂传》因而提出了“父绅,葬润州丹阳,因徙居之”说,以“丹阳”为丹阳县的省称,产生了长时期的影响。这一说法,经过今人辨析,终于得到澄清。不过,最近又看到一种新的说法,认为“丹阳”是苏颂的“郡望”。对此,如不辨析,恐怕又会产生消极影响,所以提出自己的浅陋看法。
        个人认为,要弄清“丹阳”为苏颂的郡望说的不妥,首先要弄清什么是“郡望”。所谓“郡望”,《辞海》的解释是“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世族,称为郡望,意即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如清河崔氏、太原王氏等。”由此出发,从苏颂本人的情况看,他在《累年告老……》诗中自称 :“先公在河阳下世,予星行护丧南归。治命以泉山乡里道远不可归,令于升、常间卜葬谋居。既过京口,会故人钱起居子高作守,治馆相留。时有道人自真善山水学,从予行常润数州,择得今青阳坟地,起乳山艮来,南走京岘巽冈西北枝艮落,即今走公坟。术者皆言善地,遂安葬。自此谋居郡中,占丹阳为乡里。”这段话中,联系正文“寓舍京口近”看,“郡中”当指“京口”,京口是润州和丹徒县的治地,而宋朝人多爱用“丹阳郡”即“丹阳”来作为治地在京口的润州或丹徒县的美称。苏颂毕竟是一位古代的科学家,文章显示他相信风水说,所以,他以“郡中”来指代京口,显示称美之意。至于苏颂先世的情况,与苏颂同时的曾肇在《赠司空苏公墓志铭》中说 :“维苏氏出帝高阳之后,昆吾之子封于苏,子孙因以为姓。在周,忿生实为司寇。其后,建、武父子,纯、章祖孙,俱显于汉。章后十有三世,而绰、威复显周、隋。又三世,而瓌、颋相唐,声烈益大。……瓌世家武功。元和中,曾孙奕卒光州刺史,始家固始。又四世孙益随王潮入闽,生光诲,仕闽为漳州刺史,居泉州同安,遂为同安人。当开宝末,平盗有功,归朝擢左屯卫将军,官其十子。左卫平盗时,其子得盗所募人名籍千余纸,焚之。左卫闻之,喜曰 :‘儿有阴德,其后必大。’是为公曾祖讳某,赠司空。司空之子举进士,不合。改授武职,终左屯卫将军,讳某,赠太师福国公。是生公考讳绅。……葬润州,故今为丹徒人。”由上述苏颂本人所作诗及曾巩所作墓志铭可以清楚看出,苏颂是苏家寓居“丹阳”即京口的第一代,“丹阳”即润州丹徒治地京口,并不是苏颂本人的“郡望”。苏颂本人在《题右军帖》等文末署“丹阳苏某”,并不是自称“郡望”,而是自署其“占籍”。

(作者为镇江高专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