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研究会
图文推荐
博学多长话刘鹗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5 阅读数:
博学多长话刘鹗
郑 勇
刘鹗,原名孟鹏,字铁云,又字云抟、公约,号老残,别署鸿都百炼生,1857年10月18日生于江苏丹徒(今镇江),1909年8月23日去世。曾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市),今淮安城内高公桥西街上还存有刘鹗的故居。
刘鹗是晚清时期的有知之士,他对考古、史地、河工、算术、医学、文学、音乐等方面都有造诣,并且都做过相关的论著。对于晚清的局势,刘鹗有很深的认识,为了挽救局势,他做过很多事情,具体如下:在淮安经营烟草生意(1884年);在扬州开业行医(1885年);在上海开设右昌书局(1887年);在河南报效于黄河治理(1888年);继续在山东治河(1891年);由山东巡抚福润推荐,总理衙门以知府衔任用(1893年);建议修建芦汉、津镇铁路(1896年);集外资开发山西矿山(1897年);在上海搞市场经营,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从事难民救济活动(1900年);开发浙江省煤矿和铁矿(1902年);在天津和日籍朝鲜人郑永昌合办海北精盐公司(1906年);在浦口开发自己所买的地产(1907年)等,这些事业多告失败或流产,只有治黄河的事情是成功的。他总是想着实业救国,修铁路、开矿山,可是当时的清政府并不允许他的做法,甚至因为他曾经买米救济难民被官员诬陷为“汉奸”,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让刘鹗痛苦不堪,这对他后来写作有很大的影响。
刘鹗早年学医,在扬州一度悬壶济世,撰有《温病条辨歌诀》和《要药分剂补正》。《老残游记》中那个摇串铃走四方的郎中老残,就是他自己的写照。
刘鹗信奉太谷学派,为太谷学派创始人周太谷弟子李光炘的得意门生之一。他曾在给黄葆年的信中说,“一事不合龙川(李光炘)之法”,“辄怏怏终夜不寐,改之而后安于心”。又在《老残游记》中借玙姑与黄龙子之口宣扬他所承袭和发挥的太谷学派精义,以为宋儒理学的理不近人情。在处世接物上倡导以人情为根据,做到“发乎情,止乎礼义”。同时认为儒、释、道三教殊途同归,其根本都在“诱人为善,引人处于大公”。他又在给黄葆年的信中说:该派的“圣功大纲,不外教养两途”,而自承“以养天下为己任”。太谷学派之精神对刘鹗一生思想、行事及小说创作都有深刻的影响。
刘鹗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和当时的著名官吏如端方、徐琪、赵子衡、宗室的溥佟,以及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活动也极其活跃,除了太谷学派同学之外,他和宋伯鲁、汪康年、方药雨、沈荩、狄楚青及大刀王五等人也是至交,先后参加了东文学社、农学会、保国会、救济会等社会团体。对外方面,因业务的关系,和英国、意大利商人关系密切。同时,和日本驻华公使也有交往。自己在北方掌握了天津《日日新闻》一张报纸,在南方则和上海的多家报纸均有紧密联系,足以左右一些舆论。有着这样复杂的国内外的背景,刘鹗虽仅有候补知府衔,却无形中具有一定的社会势力,因而遭人所忌,被诬流放。
刘鹗在金石、碑帖、字画及善本书籍方面的收藏、建树尤为突出,1895年寓居上海时,就收购了青铜器数十件,许多都是千年古董。因历经沧桑,不免残缺不全,但他视若珍宝,特为书斋取名“抱残守缺斋”。特别是他一生孜孜不倦地收藏甲骨,共达5000多片,出版了甲骨文著录书《铁云藏龟》,第一次将殷墟甲骨公之于世,对我国甲骨文的研究起到了开创性作用。
最早收藏甲骨文的金石学家、古董家、国子监祭酒兼团练大臣王懿荣先后以重金高价搜集到1500多片甲骨。1902年10月,王懿荣之子王翰甫变卖家藏文物偿还债务,刘鹗买下了王懿荣收藏的1000多片甲骨卜辞,并通过多种渠道大量收购,先是委托古董商赵执斋购得3000多片,后又从好友方药雨处购得范姓所藏的300多片,他还派四儿子刘大绅到河南收购得1000多片,数年之间,前后加起来总共收藏甲骨5000多片,成为早期出土甲骨的著名收藏家,对甲骨资料的保存和集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并第一个提出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还识辨了40多个字,其深刻见解后来被日益增多的证据所证明。
此后,刘鹗将甲骨文拓本带到江南,罗振玉看到以后希望他编印成书。1903年,刘鹗从搜集到的甲骨卜辞中精选墨拓了1058片,以石印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著作《铁云藏龟》(共6册),罗振玉、吴昌绶、刘鹗分别为该书撰写了序文。《铁云藏龟》被后人评价为“研究甲骨文字的许多著作的开路先锋”,使甲骨文由只供少数学者在书斋里观赏的古董,变为可以研究的珍贵史料,由此扩大了甲骨文的流传范围,推动了甲骨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如果刘鹗独占材料,或不容别人插手,那么甲骨文的研究工作,恐怕因此要延迟多年。虽然该书因出版较早、拓印不精,并收入了少量伪片,但是它为当时和以后的学者从事甲骨文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甲骨文由古董收藏转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可以说正是以这部书的印行为发端的。因此,对甲骨文字的研究,具有开拓作用的人当推刘鹗。可贵的是,刘鹗还第一个把甲骨文字介绍给了外国学者。1899年,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首次来到中国后,与刘鹗、罗振玉、王国维等许多名人学者结下深厚情谊,并见识到了刘鹗收藏的龟板兽骨,这才知道有甲骨文字的存在。
1909年,正当刘鹗继续深入研究甲骨和其他文物时,由于他1903年出版的研究甲骨文书籍曾为救赈北京饥民购买储藏的太仓大米而遭人诬陷,被清政府以“私售仓粟”的罪名将其流放,结果郁郁而终。
其后,罗振玉从刘鹗赠送他的未曾著录过的甲骨中精选数十板,影印了《铁云藏龟之余》。几十年后,上海的孔德图书馆获得一批会稽吴振平旧藏甲骨龟片,沈尹默、金祖同、李旦丘考证为刘鹗旧物,虽有一部分为《铁云藏龟》著录,但大多数未经著录,于是精选93板,略加按语,并著释文,编印了《铁云藏龟拾零》。叶玉森也从刘鹗的遗藏中精选240板,并附考释文字,墨拓石印了《铁云藏龟拾遗》。
刘鹗除收藏甲骨、龟片外,还收藏古陶、古印、古封泥、古钱币、碑帖和青铜器,分别辑为《铁云藏陶》(著录陶印45方)、《铁云封泥》(著录古封泥752块)、《铁云藏印》(共10册,著录古印391方)、《铁云藏货》(著录古钱185枚)、《铁云诗存》、《铁云碑帖题跋》、《抱残守缺斋藏器目》等等。其中,《铁云藏货》是刘鹗在生前亲自编订的,共计116页,汇集了鲍康、胡义赞、潘祖荫、王锡、杨继振、王懿荣的部分旧藏,有不少为从未著录过的珍品。这部著作直到1986年,距刘鹗逝世77年之后,才由中华书局刊印传世。《铁云碑帖题跋》《抱残守缺斋藏器目》则为后人所辑。
刘鹗早年即与罗振玉结识于淮安,之后更是结为儿女亲家。罗振玉和最早接触甲骨文字的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接触殷墟甲骨,便是得见刘鹗收藏。受罗振玉影响很大,后与罗结为姻亲的王国维,与刘鹗四子刘大绅友情深厚,随同罗振玉游学东瀛(日本)。所以可以这么说,“甲骨四堂”(“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中的二堂,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刘鹗的影响。而刘鹗所刊刻的《铁云藏龟》《铁云藏货》 《铁云藏印》和《铁云藏陶》,更是其拓印、系统研究古文字及其演变过程的代表作。
《老残游记》被选入“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也证明刘鹗在文学方面的造诣。由于资产阶级改良派和民主革命派的大力倡导,晚清的小说创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小说,形成了晚清小说创作繁荣的局面。而“谴责小说”的出现,则是中国小说创作进入到又一个繁荣时期的重要标志。
《老残游记》的艺术成就很高。首先是高超的描写技巧,无论状物、写景,还是叙事,都能历历如绘,如千佛山、大明湖的景致,明湖居说书,桃花山月下夜行等,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其次是它的心理描写和心理分析,能用贴切的语言,出色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其三,精巧的结构艺术。小说以游记的形式,以游历为线索,以老残为中心人物,以散文的笔法叙事状物,将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小说独特的结构特点。
这部小说以一个摇串铃的江湖医生老残(铁英)为主人公,叙写其在中国北方游历期间的见闻和活动,对清政府的腐朽黑暗、官吏的残暴昏庸、百姓的贫困交迫等等,都有所暴露,尤其着重地对那些名为“清官”,实为酷吏的虐民行为进行了有力抨击,作者借《老残游记》表达自己对社会、国家危亡现实的强烈忧患意识。
刘鹗在治理水利方面也多有研究,他父亲刘成忠善于河工算学,热衷于西方新兴的科学技术。刘鹗秉承家学,结合他1888年在河南,山东等地治理黄河的实践经验,写有《治河五说》《三省黄河全图》《历代黄河变迁图考》及《河工禀稿》。其中,《治河五说》 《三省黄河全图》和《历代黄河变迁图考》,再加上算学著作《弧角三术》《勾股天元草》,在刘鹗生前即有刊本。这五部著作,使刘鹗的治河业绩被统治者初步认可,并因“学术渊源,通晓洋务”被推荐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考验,“以知府用”。
刘鹗精通乐律,在现存的刘鹗《抱残守缺斋日记》中谈到音乐的地方不下二十处。乙已六月十七日记有“《平沙落雁》温竟”、六月二十五日“温《平沙落雁》一曲”。这足见刘鹗对音乐学习的重视。
他坚持多年学琴。在他的《乙巳日记》(1905年)中有其记载:
“于上海师从劳泮颉学琴:
正月十一日,晴。劳泮颉来,理《平沙流泉》一遍。
正月二十三日,阴,有小雨。谱《古琴吟》半操。
二月十一日,阴。戍刻,劳泮颉来,温琴两操。……”
刘鹗在另一篇日记中写道:“每当辰良景美,铁云操琴,张君弹琵琶,赵君吹箫,叶《广陵散》等曲,三人精神与音韵相融化。如在曲江天下第一江山山顶,明月高悬,寒涛怒涌,尘嚣四绝,天籁横流。人耶?琴耶?情耶?景耶?俱不得而知之矣。”可见已达之境界。这就不难理解《老残游记》白妞、黑妞说书,泰山尼姑奏乐及黄河打冰等名篇的文字中都流淌出了感人的声音,确实是出于作者深厚的文学艺术功底,得益于高超的音乐感悟。
刘鹗曾师从张瑞珊(张瑞珊曾经是慈禧太后的古琴老师)学琴。清光绪丁未年(1907年)刘鹗出资刊印所制《十一弦馆琴谱》,有古琴七弦、琵琶四弦,均为张所精绝,故名。刘鹗还刻有《抱残守缺斋手抄琴谱》(现存残稿)。
刘鹗还喜欢藏琴。刘鹗之孙刘厚祜先生回忆他祖父藏琴甚多,其中精品就有十一张之多。他祖父藏琴的第一名“石上流泉”;第二名已忘;第三名“九霄环佩”,系唐琴,琴面有宋黄庭坚的题记;第四名“春潮带雨”,系宋琴,又因此琴两侧突出如月形,故别名“月琴”。其中“九霄环佩”,据已故琴家查阜西先生说,是京剧名家、红豆馆主溥侗在庚子年前后,以三千元代价出售给刘鹗的,后归上海刘惠之,解放后,已由故宫博物院收藏,为近世收藏的四大名琴之一。
张瑞珊、罗振玉、王国维、刘鹗(从左到右)1906年在北京合影
(作者为镇江市图书馆馆员)
- 上一篇:沪剧皇帝解洪元
- 下一篇:论镇江保卫战中的社会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