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史研究 >> 毛主席与镇江

毛主席与镇江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5      阅读数:
毛主席与镇江

 钱永波
 
  说明:镇江市三山南山管委会、文联邀请我参加“六十年前镇江上空的记忆”座谈会暨纪录片开机仪式,纪念毛主席题写辛弃疾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楼有怀》。为此,尽我所及,整理了这份历史资料。
 
  一、1926年10月25日《向导周报》第179期刊载了毛泽东署名润之发表的《江浙农民的痛苦及其反抗运动》,其中对丹阳吕城农民同土豪劣绅的斗争,给予了高度赞扬。这年夏季,丹阳久旱无雨,吕城的土豪劣绅抢先成立裕丰戽水公司,高价收取水费,农民不堪重负。在中共丹阳独立支部的领导下,由农民促进会发起,很快组织起机器戽水合作社,收费大大低于戽水公司的价格。土豪劣绅们牟取暴利的图谋落空后,就寻机报复,控告农民促进会是赤化团体。当局派军警大肆搜捕“过激党”,逮捕促进会常委、农校教师,通辑共产党人。当地党组织领导吕城农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斗争,迫使当局全部释放了被关押人员。
(《中国共产党镇江史》第一卷(1919—1949),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二、1938年2月至5月,毛主席多次讲到建立茅山抗日根据地,在苏浙皖边区开展游击战争。茅山山脉延伸于句容、溧水、高淳、溧阳、金坛诸县之间,地势险要,西邻南京,北濒长江,东至淅淞沪,南下浙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2月15日,新四军开始集中,毛主席即致电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新四军领导人项英、陈毅:“力争苏浙皖边区发展游击战。但在目前最有利于发展地区,还在江苏境内的茅山山脉,即以溧阳、溧水地区为中心,向着南京、镇江、丹阳、金坛、宜兴、长兴、广德线上之敌作战,必能建立根据地,扩大(新)四军基地。”
  当先遣支队踏上征途,开赴江南沦陷区实施战略侦察时,1938年5月4日,毛主席就发展华中敌后游击战争向项英作了明确指示:“在侦察部队出去若干天之后,主力就可准备跟行。在广德、苏州、镇江、南京、芜湖五区之间广大地区创建根据地,发动民众的抗日斗争”。
(《中国共产党镇江史》第一卷(1919—1949),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1938年5月,毛主席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讲到山地、平地、河湖港汊三种根据地时指出:“山地建立根据地之有利是人人明白的,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的长白山、五台山、太行山、泰山、燕山、茅山等根据地都是。这些根据地是抗日游击战争最能长期坚持的场所,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堡垒。”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三、1953年1月2日,毛主席委托中共中央办公厅复信镇江专区金坛县庄阳初级农业合作社,嘉许他们取得的农业生产好成绩。这个社办社第一年就取得水稻产量比互助组时增产六成、比单干户增产一倍的好成绩。1952年11月27日,社员们欢天喜地参加分红大会,当天晚上,社长和乡亲们给毛主席写了一封报喜信。毛主席的回信,给广大农民入社以极大鼓舞和支持。
(《中国共产党镇江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6月第一版)
 
  四、1955年7月,毛主席在杭州接见访日归来的中国科学代表团茅以升一行。晚饭后,他把大家送出门,路上问茅以升:“你是江苏哪里人?”茅以升答:“镇江人”。毛主席说:“镇江有个甘露寺,是全国出名的。《三国演义》上说,刘备在这里招亲,实际不对,孙权是把妹妹送到荆州成婚的。”这说明主席对镇江的三国故事是熟知的。经考,《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有这样的记载:“先主(刘备)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先主至京(今镇江)见权,绸缪恩记。” 此时吴强于蜀,赤壁之战主力是吴,说孙权畏惧刘备,不符合历史真实。实际上孙刘联姻是一桩政治联姻。至于“刘备招亲甘露寺”,则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但是,赤壁之战后一年,刘备确实来过京口(今镇江)。1958年,邓拓来过镇江,他在《题甘露寺》诗中写道:“孙吴甘露本无寺,寺建南梁武帝间。远昔兴废都莫问,流传史事尽人知。”
(沈阳市白山出版社总编辑董志新论文《毛泽东的“镇江”三国情》)
 
  五、1955年10月上旬,党的七届六中全会刚作出《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毛主席紧接着又到各地调查研究。11月4日上午7时21分,毛主席专列停靠镇江火车站西站,地委书记陈西光、专员高俊杰汇报了镇江专区工农业生产和农业合作化情况,历时一个多小时。那时,镇江专区辖一市十县:镇江市,丹徒、丹阳、句容、扬中、江宁、溧水、高淳、武进、金坛、溧阳县。当陈、高两人起早赶到火车站时,毛主席的专列已经停在月台边,他们到车厢会议桌旁坐定后,主席穿一身银灰色中山装,从车厢顶头走来,跟他们亲切握手,招呼坐下。开头就说:“同志们辛苦了!”“我关照江渭清同志不要事先告诉你们的,结果还是提前告诉你们了。”接着问两人多大年龄?两人回答后,主席笑盈盈地勉励说:“好,都是38岁,年轻有为,好好干!” 主席问高:“你是哪里人?”当高答是南通人时,主席说:“清末状元张謇和你是同乡”,“你们这位老乡对发展民族工业是很有贡献的”。主席又问了与江苏有关的话题:“你们知道《西游记》里写的那座花果山在哪里?”两人都没有贸然作答。主席说:“就在你们江苏嘛,连云港,你们年轻的同志应该上去转转,说不准会碰到孙悟空。”主席历来鼓励年轻人敢闯敢试。这时,主席感到两人紧张心情已消失,就说:“好,就此打住,进入正题。”说完,从笔筒里拿出一支铅笔,又拿了一本白纸簿,专注听汇报,做记录,从不轻易打断话头。听完镇江专区的辖区、面积、人口和工农业发展等情况后,主席要求重点谈谈农业合作化的情况。主席饶有兴趣地听取了汇报,还不时提出一些询问,并用商量的口吻说,农业合作化的步子是快一点好,还是慢一点好?农业合作社的规模是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镇江的同志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体会,无拘束地谈了自己的看法。主席细心听,有时记,眉宇间不时掠过思索的神色。汇报结束后,主席说:“今天就谈到这里,你们辛苦了。”并离座缓步相送,直到车厢门口,握手告别。
(《毛主席在江苏》,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第1版)
 
  六、1957年3月20日上午,毛主席在南京人民大会堂向江苏、安徽和上海以及南京军区的党员干部作了近两小时的重要讲话,根据《中国共产党历史》(1949—1976)和江苏的记载,主席这次先后视察了天津、济南、南京、上海、杭州,沿途主要是讲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们的任务要转到“搞建设”上来,二十世纪上半个世纪搞革命,下半个世纪搞建设,从现在到二十一世纪中叶,用一百年的时间把中国建设好。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团素。党员干部要保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保持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毛泽东文集》第七卷收录有毛主席自己写的《在南京、上海党员干部会议上讲话的提纲》,最后一段写道:“采取现在的方针,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会繁荣发达,党会经常保持活力,人民事业会欣欣向荣,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毛主席当天下午2时,赴机场飞往上海。飞经镇江上空时,滚滚长江,绵延运河,城市山林,历历在目。毛主席随即讲评和书写了辛弃疾的《南乡子•何处望神州》和赵禹珪的《过金山寺•长江浩浩西来》这两首词。他在辛词“北固楼”后面的括号内,特别写明“京口,即镇江”,并指出“不尽长江滚滚流”,出自杜甫的七律(杜甫《登高》诗中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生子当如孙仲谋”,是曹操对孙权的评价。他进而评述了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引述了曹操对英雄的观点:“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毛主席说:刘备“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据公木著《毛泽诗词鉴赏》说,毛泽东对宋词的兴趣自称是“偏于豪放,不废婉约”。偏于豪放是主流,表现在对苏轼、张元干、岳飞、陆游、辛弃疾诸家的广涉博览,手书背颂,引用唱和,解读宣讲。不废婉约,表现在对柳永词、李清照饲,都亦酷爱。毛泽东还说过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毛主席手书这两首词的真迹复印件,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办公厅应江苏省委党史办公室的要求,经与林克同志夫人刘晶雯同志联系,于1996年12月26日寄给省党史办的,原省科委主任王正同志于2001年12月26日特意写了说明文字,将有关复印件转送给我。王正同志曾任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主任,那时我也在办公厅工作。他听说我退下来后主持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工作,特地对我说:“这份材料,送给你们保存,还有用处”。
 
  七、毛主席书写、圈阅的镇江及镇江籍诗人的诗词甚多。据我所知,手书的有五首:唐代许浑的《谢亭送别》《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南宋辛弃疾的《永遇乐•千古江山》《南乡子•何处望神州》,元代赵禹珪的《题金山寺•长江浩浩西来》(《南乡子》《题金山寺》均非在飞机上所写)。圈注的有二十首:南朝谢灵运的《从游京口北固应诏》,唐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张祜的《题金陵渡》,宋代苏东坡的《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遇》,明代道衍的《京口览古》,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等等。
(《毛泽东批阅古典诗词曲赋全编》)
 
  八、1975年毛主席患眼疾期间,常听中国古诗词音乐。日本早稻田大学中国乐曲研究员张晓辉在回忆文章中说,其中就有陈亮的《登多景楼•危楼还望》的词曲。又据我国中医眼科专家唐由之回忆,毛主席左眼手术复明后,又捧起了他最爱读的古籍书本。一次,唐在旁陪着主席,突然被一阵呜咽声吓住了。抬头一看,只见主席捧着书本,泣不成声。唐赶紧起身劝止,发现主席阅读的是陈亮的《登多景楼》,词的上半阙写道:“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这最后一句,无疑牵出了毛泽东的无限感慨。第二天,主席还把这首词的复印件送给了唐。
(后例见《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
 
  九、2002年6月24日,中央档案馆利用部给江苏省委办公厅的复函写道:“镇江市南山风景区招隐寺为充实景点,需要毛主席读《文选》时的批注‘好文宜读’复印件。现将此复印件寄给你厅,……招隐寺所需此件复印件,请你们与他们联系办理。”这是镇江向省厅提出的要求。镇江招隐寺有萧统读书台和主编《文选》的增华阁。这份复印件陈列在增华阁楼上的展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