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史研究 >> 张玉书编纂的官方典籍

张玉书编纂的官方典籍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9-01-10      阅读数:

张玉书编纂的官方典籍

  

张玉书(1644-1711),江苏丹徒人,字素存,号润浦。他从中进士步入仕途,到官至相位,历经五十余载,被誉为“太平宰相”,其个人行迹生动反映了康熙朝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盛况。他先后参与官方文献编纂活动近二十次,担任过许多重要典籍的总裁、总阅或总校官,用其知识渊博的特长和修书的理念,指导各类官方文献的编纂,为顺治和康熙两朝的文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仕宦生涯与编纂典籍相始终

张玉书所生活的时代主要在清康熙朝,而康熙朝正好是清代官修图书事业的大发展时期,这就为他提供了用武之地。可以说张玉书在康熙朝为官五十年,其仕宦生涯几乎与编纂书之相始终。他曾利用职务的便利和康熙皇帝的器重,参与了许多康熙朝官方文献的编纂。他还数次向康熙皇帝提出纂修书籍的建议,成为康熙朝官修书籍乃至文化政策积极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张玉书顺治十八年(1661)中进士,入选庶吉士,后授职翰林院编修,此后又历任左、右庶子,充任日讲起居注官。康熙十九年(1680),他因在乾清宫进讲理学,回答得体,得到康熙帝赏识,经部议加给詹事府詹事头衔,加升一级。第二年,又升为内阁学士,充任经筵讲官。不久迁职为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二十六年(1684),升为刑部尚书,又调任兵部尚书。二十九年(1687),授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

翰林院编修的职责之一是修纂史书;起居注官的职掌,有“侍班扈从”和“记注”两种,张玉书在任编修和起居注官期间,就参与过修太宗、世祖两朝实录与康熙朝起居注。康熙六年(1667)纂修《世祖实录》、康熙十二年(1673)重修《太宗实录》张玉书都参加了。根据《圣祖实录》的记载,张玉书不仅以汉人纂修官的身份参与了《世祖实录》的纂修,还代表实录馆臣上谢表。在张玉书以翰林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期间,他不仅参加了编写《康熙朝起居注》,还参加了《日讲四书解义》的撰写。

担任官修书的总裁等官职

随着职务的升迁,张玉书开始担任官修书的副总裁、总裁、总阅、总校等官职。据实录记载,康熙十八年(1679)五月,“命内阁学士徐元文为《明史》监修总裁官。掌院学士叶方蔼、右庶子张玉书为总裁官”。康熙二十一年(1682)大学士勒德洪等奉敕撰第一部方略——《平定三逆方略》,记述纪平定三藩事,张玉书任副总裁官。

《御制清文鉴》是康熙十二年(1673)敕谕翰林院学术傅达礼开始编纂的一部满语字典,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才最后成书。在该书的参修中,张玉书以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身份担任总裁官。康熙二十九年(1690)四月,张玉书被任命为《三朝国史》副总裁;七月,补徐元文缺任总裁。康熙四十年(1701),张玉书建议康熙帝修纂《平定朔漠方略》,并任总裁,纂成《亲征平定朔漠方略》。他又“官司寇,总裁律例,更定轻重之比”,担任了《大清律例》总裁官。

康熙四十三年(1704)至五十年(1711)间,张玉书以大学士职领修《佩文韵府》,以元阴时夫《韵府群玉》与明凌稚隆《五车韵瑞》为基础,汇抄类书中有关材料增补而成。此书编纂张玉书出力甚多,“《佩文韵府》则公亲自采辑,补原纂所未备”。康熙四十五年(1706),康熙帝命张玉书、查慎行等编纂《佩文斋咏物诗选》,汇集汉魏六朝至明代咏天文、地理、人事、虫鱼、鸟兽、草木之诗作,为历代咏物诗总集,该书康熙四十六年(1707)成书。

康熙四十九年(1710)至五十五年(1716),康熙帝又命张玉书、陈廷敬等编纂《康熙字典》,张玉书担任总阅官。康熙五十年(1711)四月,康熙帝还曾命张玉书临时代替陈廷敬校阅《朱子全书》。

另在丁传靖的《张文贞公年谱》中,还有这样的记载:“《三朝国史》《大清会典》《大清一统志》《平定朔漠方略》《政治典训》《治河方略》,公俱奉命为总裁官”。丁传靖编张氏年谱所依据的史料是王掞所撰《文贞公行述》。王掞与张玉书同朝为官,对康熙朝修书活动十分熟悉,所记可信度不用质疑。

取得成就的根基在镇江打下

在张玉书所编书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类书《佩文韵府》和字书《康熙字典》。《佩文韵府》是清代官修大型词藻典故辞典之一,专供文人作诗时选取词藻和寻找典故,以便押韵对句之用的工具书。在编辑《佩文韵府》的过程中,张玉书亲自采辑经史,花了很多精力。此书从康熙四十三年(1704)开始编写,到康熙五十年(1711)完成。书的正集分为444卷,单字约10000,引录诗文词藻典故约140万条。《佩文韵府》所收之词,上自先秦典籍,下至明代文人著作,至今仍然是人们查阅古代词语、成语和典故出处的极为重要的工具书,对于语言学习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奉敕编撰的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此书康熙四十九年(1710)开始编撰,到康熙五十五年(1716)完成,历时六年。在六年的时间里,他们对传统字书进行了大规模的集中整理,吸收了历代字书编纂的经验,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分别排列214个部首,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47035,内容引用了古代诗文以追溯字源,同时还注明了历代的用法以佐证其变迁。《康熙字典》问世后,社会影响巨大。它的文字、音义、书证被广泛引用,它的体例也成为了后世出版字书的蓝本,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是当时中国收录汉字最多的古代字典。

张玉书为什么能在编纂书的领域取得杰出的成就,与其家学的传承和个人的才华是分不开的。他的父亲张九徵,字湘晓,“博学厉行,精《春秋三传》,尤邃于史”。受家学渊源影响,张玉书也长于史学,“总裁《明史》,多秉承家学焉”。张玉书的聪慧在镇江也是出了名的,“读书过目成诵”,从小就养成了博闻强记的本领,长大后“学问渊雅,风度嶷然”,又在翰林院十余年,博览群籍,久经锤炼,为其在编纂官方典籍文献上展示才华打下了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