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史研究 >> 对镇江做出贡献的清代名宦

对镇江做出贡献的清代名宦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5      阅读数:
对镇江做出贡献的清代名宦
徐 苏

  【提 要】 镇江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历史上许多在这里任职的官员对这座城市的发展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但因志书的短缺,许多人物的资料没有保存下来。清代也是如此,虽然距今时间不算太长,那些在这里有过一番作为的官员,他们的事迹往往鲜为人知,令人感叹。本文有感于著名史学家柳诒徵的一段评述,对清代对镇江做出贡献的名宦事迹进行了整理和挖掘。
  【关键词】 镇江 地方文化 清代镇江名宦 里乘

  著名的史学家柳诒徵曾非常感慨地说过:“盖兵燹以后,府志未修,不第远事无徴,即乾嘉时之太守,名著史册者,亦不知其梗概,可慨也。”(柳诒徵 里乘 卷五)确实,在镇江清代的历史上,有一批颇有作为的地方官员,他们把镇江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爱上了这块热土,居官廉洁,勤于政事,兴办教育,保护古迹,为镇江做过不少好事。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的功绩。
  当我们登上北固山时,就会被据说是梁武帝手书的“天下第一江山”的碑刻深深地吸引,这块碑刻已经成为镇江城市的标志之一。而我们今天能看到这块古老的碑刻,就必须感谢清初一个叫程康庄的镇江府通判,正是他的善举,为我们留下了这块有名的碑刻。
  程康庄,字坦如,号昆仑,武乡人。明代崇祯年间拔贡,清代康熙年间出任镇江府通判。“在镇江摄大营(京口旗营)理事官,治讼不少偏,民甚赖之。公余与诸生赋诗论文无虚日。”程康庄不仅是一位管理地方刑狱事务方面的官员,也是一个有较高知名度的学者,与当时的名人陈大士、罗文止、杨子常等都有交往,诗歌唱酬。清代诗人王士禄在《万岁楼程昆仑别驾招饮》诗中夸他:“参佐风流如谢朓”(镇江文史资料29辑23页引《光绪丹徒县志》艺文)。清代词人陈维崧也在《满江红•舟次润州访程昆仑别驾》词中说:“公到日,雄关铁锁,东流无恙,上党地为天下脊,使君文在先秦上……”(镇江文史资料29辑25页)随清军驻防镇江后,程康庄入乡随俗,考察民情,很快又与当地的文人何雍南、程千一、姜西溟等成了好友,浪迹于山水之间,撰写了大量的诗文。他的学问很好,曾应邀给王西樵渔洋兄弟的《焦山古鼎诗》作跋,又给何雍南、程千一撰写的《文概》作序。著有《昆仑文选》4卷。
  在镇江任职四年期间,他在保存地方文化遗存方面贡献颇大,至少做过这样几件令人称道的事情。有一次程康庄和好友张南溟、程苍孚、袁重其到北固山甘露寺山门前,看见寺的门榜上有“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为宋淮东路总管延陵吴琚所书,被书法家董文敏称为“江南第一名榜”。他看到门榜上的六字侵蚀严重,木书中又有暗处,就决定将六个字照原样刻到石壁上去永久保存。他邀请当时在镇江寓居的著名书法家宋射陵,来临摹吴琚的字迹,保持了原字的特点,达到了“原字双钩,惊鸾之美”的效果,以后又自己掏钱,请刻匠将宋射陵临摹的吴琚字迹细心地刻到石壁上,为名城镇江保存了珍贵的“天下第一江山”石刻。
  摹刻玉烟堂帖《瘗鹤铭》,是程康庄做的又一件对镇江历史文化名城有益的事情。他是一个喜欢书法的文人,对焦山的《瘗鹤铭》石刻自然格外的留心。由于当时的《瘗鹤铭》石刻已塌入大江流中,只有冬天枯水的季节才能到达它的位置,看到它露出水面的内容。“而论者谓瘦捷清拔,大字之妙,无过于此,后之览观者,流连反复,相与考其源流,穷其年代。”(柳诒徵 里乘 卷五)
  为了让游人不受季节的影响,随时都能观赏到《瘗鹤铭》的书法绝妙处,他开动了脑筋,派人四处寻找《瘗鹤铭》的残本,均没有收获,正在惆怅的时候,有个叫计逋客的人给他送来了玉烟堂帖,“从初榻全本仿而刻之,而神情近似”。他看后很高兴,捐出了自己的俸禄,找来了石匠,按照玉烟堂帖上的《瘗鹤铭》字迹重新刻石,让“后世登临之士,得共赏之”。(镇江文史资料29辑26页)这样随便什么时候,来焦山的游人都可以看到了《瘗鹤铭》的模样。
  谢启昆是乾隆年间一个很有作为的镇江知府,他36岁时到任,在这里为官若干年,“爱吾乡江山之美,士民之善,著于歌咏,而近人皆罕道之”。由于多年的府志未修,遥远的事迹变得模糊不清,难以辨识,使这位名宦的业绩没有能得到彰显。在《清史稿》列传中,有谢启昆的小传。谢启昆,字蕴山,江西南康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中了进士,朝廷的大考获得第一,被选拔充任庶吉士,又授编修。后来负责河南乡试的阅卷,选拔了不少人才。三十七年(1772),调任江苏镇江知府,后又调任扬州。他在任勤于政事,坚持公正,举止廉洁。嘉庆四年(1799),升广西巡抚。他少年的时候就以文学才华出名,博闻强识,落笔有神,尤其是诗文写得很有天赋。谢启昆一生,不仅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深得民心,且治学有方,著书立说,著作等身,计著有《树经堂集》二十三卷,杂文四卷,《树经堂咏史诗》五百二十六首,《西魏书》二十四卷,《小学考》五十卷,《山谷外集•别集补》、《史籍考》,《广西金石录》、《圣朝殉节诸臣录》、《北楼记法帖》等多种,成为一代著名学者,出色的历史学家,尤其是杰出的方志学家。
  谢启昆在方志学方面,除修有乾隆《南昌府志》外,最成功的还是对《广西通志》的修撰,影响深远,被梁启超称为“省志楷模”。他主持修撰的《西魏书》24卷,《清史稿》以为“义例皆精审,非徒矜书法,类史钞也”。(列传二百七十一,卷四百八十四)《广西通志》280卷,分五大类二十二小类,体例完备,向推为史乘的典范。不冒裁,“征引赅博,为各省志之冠”。乾隆五十四年刻本《南昌府志》也是在谢启昆主持下,经陈兰森、王文涌协修完成的。谢启昆又在胡虔、陈鱣的助成下,撰成了《小学考》50卷。此书为补朱彝尊《经义考》中形声训诂之阙略而作,体例一仍朱氏《经义考》,凡刘歆《七略》以后之历代史志、公私书目,乃至方志、文集、笔记所录之小学书,不论存佚,悉萃于编,总计收书1180种。该书先后有翁方纲、钱大昕、姚鼐、俞樾为之作序,俞樾许为“自来言小学者之钤键”、“欲治小学者不可不读此书”。 (列传一百十六,卷四百八十四)
   谢启昆对镇江的感情深厚,他在担任镇江知府期间,正逢乾隆盛世,镇江处于蒸蒸日上之时。在谢启昆的诗作中,这里山河壮丽,人文荟萃的景象深印脑海。“山川称第一,刺史住三年。”概括了他在镇江三年,对当地山川的总体印象。他感叹这里“南徐富山泽,雄秀兹土最。多士钟其灵,文明申吴会。精庐既广启,众材实崇荟。”又赞美这里“楼阁参差倚白云,三山缥缈望中分。酒边灯火沧江动,天上笙歌下界闻。”(柳诒徵 里乘 卷五)他对镇江的人文非常重视,曾多次到镇江的宝晋书院视察,“时与诸生谈旧事”,和他们一起探索作诗的心得体会。他很重视镇江的民生建设,曾创作了8首《京江口号》,留心记载镇江发生的事。其中的“救生艇子不论钱,性命安危系长年。月黑一灯红到岸,布帆已泊戌楼前。”记载了镇江救生红船的事情。他对镇江最大的贡献是维护镇江的名胜古迹不遗余力,做了许多好事。如他修复了北固山的望海楼,题诗曰:“杰构今何在,孤城雾欲沉。旷观文士目,筹笔老臣心。”他重建了有斐亭,题写了“不见万松青,易此千竿毕。六月清风来,酷吏扫无迹”的诗。他还为新建的红雨轩,题写了“饥鸱耳后鸣,万点落无声。留待携壶坐,休教衬马行”的诗。构筑了天香榭,题写了“如来散金粟,声闻证木樨。禅机我未悟,暗室心自知”的诗。他最大的手笔是:“斩新开佛国,特地换琳宫”, (镇江文史资料29辑54页)主持重修了北固山上的甘露寺,聘请知名乡绅董其事,花费了六千金,在山上大兴土木,把整个甘露寺装扮得焕然一新。
  镇江嘉庆年间的知府黎世序在清史上也是很有名的。他是清嘉庆、道光年间治河的名臣,曾做过淮海道员。为了疏通海口,他力排众议,改开挖新河与修筑长堤为“束水攻沙”,使海口淤积疏浚,河复返故道入海。两江总督百龄和嘉庆皇帝对此大加赞赏。他升任南河总督后,一改衙门旧习,查办了一批玩忽职守的河务官吏,提拔了一些治河有方的官员。任职内,他运用“分洪治水”理论在徐州城西北十八里屯、苗家山、虎山等地依山建造3座大坝,用全河之水并力攻沙,又采用了碎石护坡法,缩短了治水的工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节省白银二三十万两。为了治理运河的水患,他主张在黄河与单堤之间加筑越堤,以两道护水堤埂共御黄河水患获得成功,受到道光皇帝的表彰,加奉尚书衔,晋赠太子太保,谥襄勤公。生前著有《东南河渠提要》一百二十卷、《续行水金鉴》一百五十六卷、《河上易注》十卷及《湛溪文集》多卷。
  黎世序,字景和,号湛溪,初名承德,罗山县人。幼年家贫,嘉庆元年(1796)中进士,出任江西星子知县,不久调任南昌知县。5年间,常为水患而忧,废寝忘食,誓为“根治水害而平民心”。他深入实际踏勘,制定出筑堤防洪、疏浚排涝、修塘凿灌等一系列治水方案。嘉庆十三年(1808)他升任镇江知府,在镇江做了2年多地方官,对镇江的治水也做出了贡献。当他看到镇江丹阳的练湖年久失修,积淤成田,汛期即成水患,就依据图籍和民众的意见,精心设计了浚淤方案,并修建了三座泄洪闸。工程竣工后,练湖通航,当地的水患减少,淹没区的大片农田开始受益。不仅如此,他还在镇江兴办教育,修缮了书院的校舍,又修筑道路,以利交通的便利等,做了许多好事,得到了百姓的称赞。在他离开镇江时,当时镇江的府学教授许鲤代表当地士绅专门写了《送镇江太守黎湛溪先生之淮海观察任序》的文章,称赞他:“先生以高才博学为名进士。凡褆攻敷政,无不推本于学术,而酌之以为时宜。自治盗、平讼,恤农诸常职。如重修练湖之闸堤,广建书院之学舍,增营讯以便商旅,积土以利河道,此尤其表表共见者。守镇甫二载,而诉讼者,无不帖然服。耕耨者,无不恬然喜。诵读者,无不翕然亲,贩卖者,无不怡然乐。统制之大寮,美不以为能。奔走之下吏,莫不以为宜。”(镇江文史资料29辑62页)
  我们从《清诗汇》一书中也找到了黎世序的《留别镇江士绅》诗,可以感受到这位名宦对镇江的情谊深厚。诗云:“梅华驿路送征骖,诗思离情两不堪。宦迹几曾经海畔,花时何忍别江南。生徒染翰邀人住,父老持觞劝客酣。一种消魂南浦意,江淹作赋未曾谙。虎符催赴海东隅,疏瀹宁须一腐儒。治水无才师伯禹,扬尘何处问麻姑。招徕掾吏应鸿雁,卜筑衙斋指荻芦。回首江南春正好,绿杨红杏雨如酥。新开学舍枕江干,白袷青衿玉珮珊。问字我惭一日长,研经君耐九秋寒。南徐文物推人薮,北固江声走笔澜。一语临歧须记取,科名容易立身难。群山壁立水安流,风俗敦庞爱润州。比户诗书研午夜,万家机杼织新秋。烟花不染维扬习,金粉终为白下羞。此去清河三百里,岁民无恙有传邮。”(镇江文史资料29辑63页引《清诗汇》)镇江的文人柳诒徵对黎世序写的镇江留别诗也很感动,把这些事抄了下来,存到了他的笔记中。
  在镇江光绪年间的知府中,无疑以王仁堪最有名气。王仁堪,字可庄,又字忍庵,号公定,福建闽县人。祖父王庆云,官至工部尚书。父亲王傅璨,曾任刑部主事。同治九年(1870),王仁堪考中举人,光绪三年(1877)高中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又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书法家,有《昭代尺牍小传续集、清朝书画家笔录》传世。光绪六年(1880)冬,他提督山西学政时,整饬学风,严禁学官生员吸鸦片。光绪十年(1885)他任贵州乡试副考官,取才甚严。十二年(1886)秋,充教习庶吉士,民国初任大总统徐世昌就是他这时的学生。十五年(1889)五月,又出任广东乡试副考官,提拔了不少好人才,梁启超即在此时出其门下。梁启超是这一科广东举人中最年青的一个,王仁堪阅卷后,就把考卷送给正考官李端棻看,李端棻十分赞赏,当即请王仁堪做媒,把自己21岁的妹妹李端惠许配给梁启超。在王仁堪尽力说服之下,才使梁启超由坚辞而同意婚姻。也有人说这时王仁堪原也想招梁为女婿,不料却被李端棻抢先开口了,此亦当件轶事,王仁堪的知人识才,于此可知一斑。
  光绪十三年(1887),王仁堪奉命在上书房行走。在朝廷与张佩纶、宝廷、陈宝琛等为友,以直言敢谏相尚,时称“清流派”。光绪十四年(1888),慈禧太后为庆寿辰,挪用海军款大兴土木,修建颐和园,他不顾权贵,上书反对,受到了慈禧太后的压制,光绪十六年(1890)十一月他被外放,光绪十七年(1891)三月,他出任镇江知府。他上任还没有几天,便发生了丹阳教案。起因是当地人发现在洋人的天主教堂内有70多具死婴,激起了民愤,怒火之下放火焚毁了教堂。这件事震惊了朝野,也考验着王仁堪的做官能力。当时他面临着两大压力,一方面两江总督刘坤一要求镇江知府严查这起重大涉外事端的当事人;另一方面,洋人传教士也借口提出种种无理要求。为了平息这场教案,王仁堪亲临现场仔细稽查,做了详细的笔录,又逐一验证了婴儿的尸骸,然后得出了结论。他认为丹阳教堂既兼办育婴之事,就不应该枉死这么多的婴儿;这些传教士没有遵照光绪十五年(1889)两广总督奏行的章程,遭到百姓的反对是咎由自取。于是,他在上报给两江总督刘坤一的处理意见中,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要求在结案时不要追究民众焚毁教堂的责任,同时,给传教士以适当抚恤,不要进一步刺激他们,态度上不卑不亢,处理上有理有据。虽然当时刘坤一指责王仁堪处理事情太“迂”,但后来也不得不承认他在丹阳教案的处置上比较稳妥。
  王仁堪在任镇江知府期间多次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的疾苦。他“亲巡四乡,以无水利多旱灾,土瘠民贫为识”。为了兴修水利工程,他带头捐出了自己的俸银,又向亲友富商募捐。先后在丹阳、丹徒两县大搞农田水利工程,开挖了2300多个大小河塘,又建起了100多个沟、渠、闸、坝等水利实施,在农田的防旱排涝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创立保甲制度以加强地方治安管理,这些利民措施使他深得当地百姓爱戴,政声不错。光绪十八年(1892)遇到大旱灾,他又奏请截留漕米五万斛,救济了20多万饥民,又募款办理各种救灾的善后,如捕蝗、牛赈、浚河、种树、积谷等事,将所收的捐款的收支数目,全部公布于众。
  王仁堪在任镇江知府期间,他对文教事业也是非常重视,他创办了南泠书院(今镇江中学);还倡导设立了多处义塾,以普及民间教育;又接受了镇江地方绅士的建议,加上当时江苏学政王先谦倡修抄藏文宗阁的影响尚在,曾产生过复建文宗阁的想法。据说,他和地方上的绅士在一起商讨,制订了一套修复文宗阁的实施计划,在准备付诸实施时,突然接到了任苏州知府的调令,计划就这样被搁浅了。他还修复了金山脚下的中泠泉,并亲自题写了“天下第一泉”五个大字,为镇江保存了一处重要的文化遗产。当他调往苏州时,镇江曾“士民夹道欢送,乃至攀辕哭泣”。后来他因病死在苏州任上时,消息传到镇江后,“士民皆欷嘘流涕”,并详列王仁堪政绩呈报督、抚请求上报朝廷。因其政绩被破格提入国史馆立传。镇江百姓在西郊中泠泉南建“王公祠”纪念这位好官,春秋致祭,由当时名人樊增祥撰文,陈宝琛书碑。还在中泠泉畔建造了八角凉亭,名“鉴亭”,意取他高风亮节,如池水清澄鉴人。我们从樊增祥的《故镇江知府王公祠堂记》的文章中,可以看出这位镇江知府确实是值得当地人敬重的。文中称赞他:“出典方州,亦小试经纶之手,两无喜愠,一秉忠诚。既抵任,三老在庭,百废俱兴。兴学校、决滞狱,奖孤寡,抑豪暴,时方苦旱,三农告饥,君倡捐俸金,筹灾赈,复坡泽,种桑柳。富民出谷,设常平之仓,穷黎赴工,非无事而食。用古人之法,而酌以今之时势。视庶民如子,不知官之尊严,用是课兹,则首擢循良。感恩者深入心腑。”(柳诒徵 里乘 卷五转引樊增祥《故镇江知府王公祠堂记》)

(作者单位:镇江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