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史研究 >> 镇江历史上的道教宫观

镇江历史上的道教宫观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5      阅读数:
镇江历史上的道教宫观

                    许  林

提要:  镇江道教活动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是江南地区道教活动开展最早的地区之一。本文阐述了镇江历史上道教宫观的概况及特点。
关键词:  宫观  道教  镇江-

一、前言
    镇江道教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就有茅氏三兄弟在茅山结庐修道,采药炼丹。东汉时大港建有华阳观,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此外,有在宗教界有影响的道教派别,如茅山上清派;还有不少道教名人,如葛洪、陶弘景等。据第一轮《镇江市志》记载:元至顺年间,仅镇江城区就有道教宫、观、院、庵、阁32所。
二、镇江历史上的道教宫观
    镇江道教宫观林立,遍布城乡,信徒众多。据不完全统计,镇江城区及所辖市(区)历史上曾有历代朝廷及信徒所建大小不等的道教宫观120余座。
镇江历史上部分道教宫观一览表

西津渡景区、铁柱宫、紫阳洞、天妃庙、晏公庙、龙王庙、都天宫、关王庙、褒忠庙、药王庙、金龙四大王庙、皮场庙
京口区 万寿宫(京口饭店)、乾元万寿宫(仙鹤巷)、玄妙观(南门大街附近)、道崇观(南门大街附近)、三茅宫(尚友新村)、三茅宫(东门坡)、三茅宫(谏壁)、城隍庙(凤凰岭饭店)、都天庙(宝塔山)、报恩光孝观(正东路)、崇福观(山门口街)、南宫庙(汝山)、三官殿(丹徒路)
润州区 润州道院(蒋乔西山)、神寿宫(金山寺)、东岳庙(阳彭山)、迎仙观(山巷)、园通庵(七里甸)、万福宫(蒋乔东山)、延圣庵(官塘桥)
新区 华阳观(大港)、悟道观(大港)、万寿庵(大港)、文昌宫(大港)、关帝庙(大港)、三官殿(大港)、吉祥庵(大港)、天后宫(大路)、文昌宫(大路)
丹徒区 文昌阁(高桥)、三茅宫(辛丰)、三茅宫(黄墟)、三茅宫(高资)、天后宫(高资)、天父地母宫(高资)、三王庙(黄墟)、辛王庙(辛丰)
句容茅山 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崇喜万寿宫、乾元观、玉辰观、白云观、德佑观、仁佑观、华阳洞、葛仙观
丹阳市 季子庙(九里)、仙台观(南门外)、太霄观(皇塘)、归真观(蒋墅)、城隍庙(西门大街)、凝真观(白云街)、窦庄庙(窦庄)、前艾庙(前艾)
扬中市 三茅庵(原县政府)、梓童庵、万寿庵、福寿庵、淮堤庵、道士庙、天后宫、园通庵、龙王庙(4座)、下庙、上庙、地母庵、大帝庙随着历史的变迁,表中的大部分道教宫观,有的被战火焚烧,有的被拆除,有的年久失修毁损,有的改作它用而湮没。解放后在党和政府帮助下,积极落实宗教政策,对遗留的道教宫观不断进行修缮、恢复、重建,一批道教宫观重新对外开放,并成为国家和省的重点道教胜地,如在全国享有盛名的茅山道院及季子庙、横山三茅宫、润州道院等,在《镇江历史文化大辞典》中已有详细介绍,本文不再重复,仅对历史上其它一些道教宫观,根据笔者所收集的资料及现场调查所了解到的情况作一简介。
    1、仙鹤巷万寿宫
    据嘉定《镇江志》记载:万寿宫始建于公元758年唐朝肃宗年间,因年号为乾元,故名乾元万寿宫。到了宋朝万寿宫毁于兵灾。元朝大德年间(1301年)由道士出面捐资,修复了三清殿、元帝殿、长廊、斋房和宫门,宫门外南面辟为花园,前往游览者四时不绝,后来年久失修毁损。1465年由道士范文淙重建。1851年后,太平军攻打镇江,万寿宫被毁。光绪三十年(1904年)镇江官员从税银中拨出三千九百八十余两白银重建万寿宫。在后殿西边墙上有《重建万寿宫碑记》石刻,记录修建万寿宫经过。当时重修万寿宫有两层意思:其一,便于官员们祝拜,以示对皇帝的忠诚。其二,当时镇江已有租界,中外文化交流渐开,执政者深恐青年人忠君思想动摇,希望通过万寿宫的礼仪演习,对青年耳濡目染。
据我市老一辈文史学者杨方益回忆:万寿宫临街正面有三拱门,门外有小溪,溪上有三座石桥,门内有大院,院内有五大配殿,配殿内有石砌丹墀,丹墀上立一座大龛,高二丈余,龛内供有皇帝万岁的木质金字牌,正梁上悬有万寿无疆的金字匾。正殿后有二十余级台阶通后殿,后殿中有泥塑玉皇大帝像,这就是当年万寿宫的大致轮廓。
    民国初期,万寿宫被群众组织、学校占用。1912年万寿宫内附设万寿宫学堂,镇江教育会也在此办公。1925年5月30日,上海工人顾正红被日本资本家杀害,抗议的群众遭到镇压,因此爆发了“五卅”运动,斗争的浪潮席卷全国。镇江民众立即响应,集会游行,声援上海工人,并且成立了“五卅运动外交后援会”,会址设在万寿宫内。镇江沦陷期间,万寿宫内设立过民众教育馆和小学,抗日胜利后,国民党省会警察局迁入。解放后为镇江地区武警大队队部。1957年武警大队迁往常州,改为民办跃进中学。1979年更名为十五中。2002年改为教师进修学校。2009年至今万寿宫旧址又改为东瀚宾馆。现仅存后殿,1982年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
2、西津渡铁柱宫
    铁柱宫又称铁柱行宫,万寿行宫,铁柱观。明崇祯十年兴建,供奉道教净明派祖师许逊。康熙二十年重修,其捐造重建者是寓居镇江的江西籍道教信徒。乾隆三十年(1770年)又加以修缮。嘉庆元年(1796年)再扩旧基增修,至嘉庆十五年(1810年)峻工。铁柱宫于清道光年间被太平天国军队战火摧毁。2002年为配合西津渡文物保护工程,镇江市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对铁柱宫旧址进行了发掘,揭示了明代砖砌下水道,砖砌磉墩及清代铜、骨制发簪、骨牌、石制围棋子等珍贵文物。2006年2月镇江市西津渡建设发展公司又对铁柱宫进行重修,恢复原貌。
3、西津渡紫阳洞
    紫阳洞位于蒜山北麓,传为宋代紫阳真人修道处。明代皇帝武宗曾于正德十五年(1520年)幸临此洞,故紫阳洞随之扬名。紫阳洞内供奉的“紫阳君像”,即北宋年间的张伯瑞(987年——1082年),字平叔,号紫阳,天台人(今浙江临海),为北宋道教金丹派著名人物,专行内丹修炼,提倡三教合一,后人奉为“紫阳真人”,其道派又称紫阳派。该洞毁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战火。2002年镇江市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对紫阳洞开展了发掘,发现洞内原来的遗迹,如石凿像台、供台、烧香池以及历代入洞台坡、道路。另在洞内废弃层内还出土石雕三足香炉等遗物。在洞内北侧上端有摩崖石刻一方,宽约1.3米,高约0.65米,但已模糊不清,推想为“紫阳洞”三字。紫阳洞虽然大半洞顶及南侧洞壁已塌失脱落,但洞内外遗迹大部分被保留下来,整个洞内平面略呈扇形,进深约3-4米,洞口宽10米以上,高约4-5米,为镇江道教一个重要遗址。
4、大港华阳观
    华阳观建于东汉时期,重修于明正德元年(1511年),位于大港之东的仲家村和坦王村之间(今华阳路东端),占地13亩,房屋28间,宫观坐落在圌山下,面临长江,建筑宏伟,气势非凡。宫观前后三进,前进是戏楼,楼前有石拱桥,楼后为大院,院内有二棵已有300余年的银杏树。中进为灵宫殿,此殿陡直的造型和四角朝天的飞檐,别具特色。后进是仁静宫,正厅高大宽阔,古木梁柱,供奉玉皇大帝,并设有藏经阁。因当时圌山处于海湾地带,滔滔江水直泻大海,十分壮观,达宫贵人都爱登楼观望海潮,故后进大殿取名观海楼。又传唐朝名相魏征,晚年曾到华阳观修道养静,而改名仁静宫。
    在华阳观大门两侧有副对联:“八宝华阳天下闻,三清大教世界尊”。上联中的八宝是指华阳观中的物品与建筑,它们是大成圣经、青虹剑、避尘珠、唐碑、盘螺石、镇恶牌、牛皮地、龙门桥。“八宝”大部分已散失,其中唐魏法师碑,碑高2.42米,宽0.87米,碑文33行,记叙了魏法师(595——677年)生平及主持华阳观30余年的事迹,为江南地区现存最完整的初唐碑刻,有“初唐妙品”之称,对研究初唐的书法艺术具有重要价值,也为我们研究初唐的政治、军事、道教提供了珍贵史料,现为焦山碑林博物馆珍藏。盘螺石是华阳观大门两旁的座石,色青黑,有多层螺旋石刻文,石质细腻,击之有声,又称玉石鼓,现仍存在。另在华阳观前楼有一块大匾,上书“开天黄道”四字是清末丹徒知县王芝兰手笔。在灵宫殿也悬有一块大匾,上书“一气园通”是镇江知府王仁堪手笔。此二匾已散失。华阳观每年有二次庙会,农历二月十五日和七月十七日各一次。庙会期间,当地群众连唱京戏六天,每本戏从日落西山唱到翌日日出东方为止,俗称“两头红”。
    华阳观为镇江东乡各宫观之首,2004年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但历经岁月沧桑,观内文物已流失,殿房已毁损倒塌,现仅存已残破不堪的灵宫殿。华阳观当年雄伟的建筑、兴旺的香火、繁华的庙会等情景,在大港群众中还有深刻的记忆。为进一步落实宗教政策,2004年经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和新区管委会批准,决定恢复重建华阳观,大港镇成立了华阳观修复领导小组,并由南京古典园林建筑设计公司编制华阳观规划方案,新建筑采用明清江南建筑风格,经数年筹集建设资金,一期工程重建华阳观山门殿、三清殿已于2014年7月开工。今后将陆续重建观海楼、文昌殿、慈航殿、财神殿、悟道园及文化长廊,恢复华阳观全盛时期的面貌。根据规划,华阳观将建成融参禅悟道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宗教文化胜地。
5、高桥文昌阁
    文昌阁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位于高桥镇东南,为镇江东乡一带著名道教胜地,大门朝西,院内有两进楼阁,左右各有走马楼相连,前楼是灵宫殿,后楼是文昌阁,格局酷似茅山“九霄万福宫”,为砖木结构,明清风格建筑造型。文昌阁供奉三茅真君神像。两侧走马楼下镌刻着《劝世文》全文,两殿之间庭院居中有白石基座并刻有“太极图”,上置铁铸香炉,终日香火不断。
    当年文昌阁的宗教活动十分庄严,每天的法事钟磬鼓乐,丝竹箫笛,在悠扬的道乐中道士唱经如仪。文昌阁最有影响的盛事是一年一度的农历三月十八日庙会。信徒们要请殿内三茅真君出巡,赐福众生,成为高桥乡民一个盛大节日,前后三天。庙会期间,烧香拜神者络绎不绝,香客们还济济一堂,通霄不眠,俗称“做夜”。还开展多种多样的传统民俗活动:交流农副产品、看大戏、舞龙、耍狮、摇花船、踩高跷等。晚间乡民们逛灯会,观赏狮子灯、龙灯、河蚌灯等各式花灯。乡民们尽情欢乐,三茅真君出巡成为高桥人民的一个狂欢节。此外每年的端午节文昌阁的道士要挨门送“降妖捉怪”符箓,每年年底道士又逐户送上灶王爷神像,祈求来年丰收、平安。抗日战争期间,文昌阁由盛入衰,宫内建筑逐渐毁损,如今只剩断墙残垣遗址。
三、结语
    道教宫观是道士修道、祀神和作法事的场所,纵观镇江历史上的道教宫观,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道教宫观数量大密度高,数量之多仅次于佛教寺庙。如在西津渡景区不到一平方公里范围内就集中了道教宫观11座。句容、丹阳、扬中等市(区)都各有20-30座道教宫观。宫观规模大小不等,大的占地数十亩至数百亩,如茅山道院,历史上曾有宫观庵院257座,小的十分简陋,一二间草庵,立一座神像,即可用来人们敬香朝拜。
    2、宫观既有设于自然景色优美的山林、洞穴,也有散建于居民较密集的街巷之中。宫观的建筑形式和布局与佛教寺庙大体相仿,无明显差别,多采用中轴线方正院落式布局。
    3、道教宫观名称与佛教寺庙混杂互用,没有严格的界定,以宫、观、殿、庙、庵、阁取名较多,只是供奉的神像不同而已。道教在后期发展中吸收了很多佛教元素,佛、道两教有些习俗相同相似,道教信徒和佛教一样也是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在家中请道士做道场或去宫观烧香敬神,两教和谐交融在一起,都成为人们祈求幸福平安的精神依托。
    4、镇江历史上的宫观虽然大部分已消失,但在民间仍有一定的影响和吸引力,信徒之多仅次于佛教,道教文化资源如医药、养生、音乐等方面十分深厚,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镇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深入研究镇江道教的起源、演变过程,要挖掘、展示道教文化积极的一面,消除封建迷信色彩的一面,有效释放道教的正能量,使道教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对进一步弘扬镇江名城文化,提升镇江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对发展镇江旅游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丹徒县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  丹徒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1997
[2]镇江市政协文史委员会  镇江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2003
[3]董晨鹏  西津渡道教教研究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
[4]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  镇江历史文化大辞典  江苏大学出版社 2013
                   (作者为镇江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