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研究会
图文推荐
苏轼途经润州次数考论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5 阅读数:
苏轼途经润州次数考论
喻世华
摘要:关于苏轼途经润州次数,镇江学界有11次说、12次说,其分歧主要集中在建中靖国元年苏轼北归时算一次还是算两次上。其实真正值得探究的是元丰七年(1084)八月到十月以及元丰八年(1085)五月到八月这两个时间段内苏轼途经润州的次数。考诸《三苏年谱》以及苏轼诗文集,苏轼在这两个时间段内不是3次途经润州,而是至少6次途经润州。因此苏轼途经润州的次数也就不是通常所说的11次、12次,而是15次。这对于深化苏轼研究,对于挖掘镇江历史文化名城资源,无疑是有意义的。
关键词:苏轼;苏轼与润州;苏轼途经润州
苏轼究竟什么时间、究竟多少次途经润州,镇江学界已有一些研究成果。《镇江史话》编写组认为,苏轼途经润州确凿可靠的为11次[1];沈伯素先生认为,“苏东坡至少11次到过润州”[2];乔长富先生则认为,苏轼曾12次途经润州[3]。三者关于苏轼途经润州次数的看法虽然有差异,但基本上还算一致,只是在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过润算一次还是算两次上存在不同看法。对于苏轼每次途径润州逗留多长时间,也只是或详或略而已。作者在作苏轼研究时发现,上述研究结论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对其展开拓展性研究。
一、元丰七年八月到十月苏轼“来往京口”考论
元丰七年八月到十月,苏轼“来往京口”究竟途经润州多少次,笔者认为应该从该时段苏轼给交往最密切的滕元发、佛印、贾耘老等人的书信中寻找答案,从苏轼诗、文、词集中寻找答案。这是研究苏轼最为可靠的方法。在此期间苏轼至少三次路经润州:第一次是应滕元发之邀及佛印的金山之约,从真州到润州再回到真州;第二次是从真州回到常州、宜兴,路经润州;第三次是从常州、宜兴赴汝州任,路经润州。
第一次应滕元发之邀及佛印的金山之约,从真州到润州再回到真州。这可以从苏轼与滕元发、贾耘老的书信中找到明确答案。《与滕达道六十八首》(之三十七):“闻今日渡江,恨不飞去。风逆不敢渡,又与一人期于真州,有少急切之干,度非十九日不可离真。早发暮可见,公以二十日行,犹可趁上官日也。不知能少留否?若得略见,喜幸不可言也。” [5]1487《答贾耘老四首》(之三)对此亦有回顾可资引证:“前在金山,滕元发以扁舟破巨浪来相见。” [5]1725孔凡礼关于“此次首至金山,约在八月十九日”[4]1520的估计应该是有依据的。因为此前佛印就有金山之约,《与佛印十二首》(之十一):“承有金山之召,应便领徒东来,丛林法席,得公临之,与长芦对峙,名压淮右,岂不盛哉!渴闻至论,当复咨叩。惟早趣装,途中善爱。”[5]1868-1871苏轼此次在京口与滕元发相会,时许遵知润,秦观亦至,苏轼与他们多有唱和,如《次韵滕元发、许仲途、秦少游》[6]1266-1267等。润州相会后,滕元发离开润州赴湖州任,秦观亦回高邮,苏轼也就离开润州回真州,这从《与佛印十二首》(之六)可以得到印证:“专人来,复书教并偈,捧读慰喜……公来长芦,如何!如何!某方议买刘氏田,成否未可知。须更留数日,携家入山,决矣。殇子之戚,亦不复经营,惟感觉老,忧爱之深也。太虚已去,知之。”[5]1869
第二次从真州回到常州、宜兴,路经润州。苏轼回到真州后曾有回常州、宜兴之行。这从苏轼与滕达道的通信中可以得到佐证。《与滕达道六十八首》(之三十九):“某启。别后,不意遽闻国故,哀号追慕,迨今未已……某旦夕过江,径往毗陵,相去益近,时得上问也。” [5]1488该条可证苏轼从真州过江到润州、常州是其早有的计划。《三苏年谱》“元丰七年九月”条载:“轼至常州,复至宜兴。”[4]1534“轼买庄田于宜兴,赋《菩萨蛮•买田阳羡吾将老》。”[4]1535“元丰七年十月”条载:“十月二日,轼宜兴舟中书陶潜‘丈夫志四海’诗,为跋。”[4]1538“十月六日,轼宜兴舟中书《寄题与可学士洋州园池三十首》。并跋。”[4]1539苏轼在宜兴的情况,同样可以从苏轼与贾耘老、滕元发的书信中找到明确答案。《答贾耘老四首》(之二)对于宜兴买田有明确交代:“仆已买田阳羡,当告圣主哀怜余生,许于此安置。幸而许者,遂筑室于荆溪之上而老矣。仆当闭户不出,公当扁舟过我也。醉甚不成字,不罪。见滕公,且告为卑末送相子来扬州。”[5]1725《答贾耘老四首》(之四)则对宜兴舟中为其做怪木枯石有交代:“今日舟中无他事,十指如悬棰,适有人致嘉酒,遂独饮一杯,醺然径醉。念贾处士贫甚,无以慰其意,乃为作怪石古木一纸,每遇饥时,辄一开看,还能饱人否?若吴兴有好事者,能为君月致米三石酒三斗终君之世者,便以赠之。不尔者,可令双荷叶收掌,须添丁长,以付之也。”[5]1726《与滕达道六十八首》(之三十二)对于宜兴买田同样有交代:“仆买田阳羡,当告圣主哀怜余生,许于此安置。幸而许者,遂筑室荆溪之上而老矣。仆当闭户不出,君当扁舟过我。醉甚,书不成字。”[5]1486《与滕达道六十八首》(之三十六)大致写于一年后,可以进一步坐实宜兴买田情况:“某去岁所买田,已早损一半,更十日不雨,则已矣。奇穷所向如此,可笑!可笑!耘老远去,此意岂可忘。老病憔悴,得公厚顾,翘然增气也。”[5]1487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苏轼元丰七年九月从真州回到常州,十月在宜兴买田,史料确凿。如此,苏轼从真州回常州然后到宜兴买田,从计划到实施的整个过程已经清楚,经过当时的交通要冲润州当没有疑义。
第三次从宜兴回常州赴汝州任,路经润州。《三苏年谱》对此记载相当简单:“轼回常州。至扬州。”[4]1539孔凡礼先生虽然对此记载简单,但提供了《省斎文稿》卷十九《书东坡宜兴事》证明苏轼由宜兴回常州有据,又引《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九记载苏轼到扬州的情况:“吕申公帅维扬,东坡自黄岗移汝海,经从见之。申公置酒,终日不交一语。东坡昏睡,歌者唱:‘夜寒斗觉罗衣薄’,东坡惊觉,小语云:‘夜来走却罗医博’也,歌者皆匿笑。酒罢行后圃中,至更坐,东坡即几案间笔墨,书歌者团扇云:‘雨叶风枝晓自匀,绿阴青子静无尘。闲吟绕屋扶疏句,须信渊明是可人。’申公见之亦无语。”[4]1539-1540从宜兴回常州到扬州,同样势必经过当时的交通要冲润州。
综上,元丰七年八月到十月苏轼三次途经润州应该是有根据的,苏轼在这个时间段在润州留下了大量诗文,可参见笔者《苏轼与润州有关的诗文篇目考》[7]。
二、元丰八年五月到八月苏轼“来往真州、润州间”考论
笔者认为,元丰八年五月到八月苏轼三次路经润州:一是从汝州回常州路经润州;二是从常州赴知登州路经润州后“来往真州、润州间”,其间至少两次在润州逗留。
第一次从汝州回常州路经润州。这可以从苏轼与佛印、滕达道的交往得到佐证。元丰八年五月苏轼在扬州,有《题竹西寺》可证,《三苏年谱》载:“了元(佛印)来迎,轼以偈为献。”[4]1590《与佛印禅师三首》(之一):“不必出山,当学赵州上等接人。”[5]2531《与滕达道六十八首》(之四十一):“耘老至,又辱手书,及耘老道起居之详,感慰不可言。某留家仪真,独来常,以河未通,致公见思之深。又有旧约,便当往见,而家无壮子弟,须却还般挈,定居后,一日可到也。惟深察。近日京口时有差除,或云当时亦未是实计。”[5]1488这次苏轼到扬州后留家仪真,佛印到仪真迎接苏轼相伴到润州。苏轼五月二十二日回到常州,《到常州谢表二首》(之二)也可以作为旁证:“先蒙恩授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寻上表乞于常州居住,奉圣旨,依所乞,臣已于今月二十二日到常州讫者。”[5]658
第二次、三次路经润州,是从常州出发赴知登州“来往真州、润州间”盘桓近两个月发生的。元丰八年六月,《三苏年谱》载:“戊子(二十六日),司马光荐苏轼、苏辙兄弟等。是月,范纯仁、吕大防等亦荐苏轼、苏辙兄弟等。”[4]1594“本月,告下,复朝奉郎,起知登州军州事。”[4]1596苏轼何时从常州、宜兴启程赴任登州呢?《与滕达道六十八首》(之四十八)有交代:“某受命已一月,甚欲速去,而远接人未至,船亦未足,督之矣。向虽有十日之约,势不可住,愧负无限。”[5]1491《与滕达道六十八首》(之五十)则说得更为明确:“某已被命,实奖借之素。已奏候远接人,计不过七月中下旬行。伏恐知之。士论望公入觐,久未闻,何也?想亦不远。无由面别,瞻望惋怅,溽暑方炽,万冀顺时为国自重。” [5]1491苏轼对于登州任命路上的行程在《书遗蔡允元》中作过形象描述:“仆闲居六年,复出从仕。自六月被命,今始至淮上;大风三日不得渡。故人蔡允元来船中相别。允元眷眷不忍归,而仆迟回不发,意甚愿来日复风。坐客皆云东坡赴官之意,殆似小儿迁延避学。爱其语切类,故书之,以遗允元,为他日归休一笑。” [5]2262苏轼“六月被命”,“七月中下旬”才从常州启程赴登州,确“似小儿迁延避学”,这在真州、润州间盘桓近两月可以得到进一步确证。
元丰八年七月到八月,苏轼在润州逗留,确切可考的有两次。一次在七月二十五日,苏轼与杜介相遇于金山,《赠杜介》(并叙)载:“元丰八年七月二十五日,杜几先自浙东还,与余相遇于金山,话天台之异,以诗赠之。”[6]1369一次在中秋,苏轼留有《金山妙高台》[6]1368,对此苏轼在《与佛印禅师三首》(之三)曾有明确说明:“离扬州日忙迫,不复知公在郡也,但略见焦山耳……妙高诗聊应命耳……回望山水间,麾麈妙谈,岂可复得。惟千万为众自重,不尽。轼再拜佛印禅师足下。”[5]2531落款为八月二十九日。
从七月十五日与杜介相遇于金山到八月二十九日才离开扬州,是什么原因使苏轼在这样敏感的时候还“来往真州、润州间”逗留呢?笔者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苏轼对于重新出仕并不特别热衷,《与佛印禅师三首》(之二)载:“戒和尚不识人嫌,强颜复出,真可笑矣”[5]2531;二是受张方平所托《楞伽经》事需要了结:“轼晤了元(佛印),叙张方平所托《楞伽经》事,了元以为书刻为善,乃于真州及金山书之。”[4]1603-1604元丰八年九月《书楞伽经后》对此有追忆:“太子太保乐全先生张公安道……今年二月,过南都见公于私第。公时年七十九,幻灭都尽,惠光浑圜;而轼亦老于忧患,百念灰冷。公以为可教者,乃授此经,且以钱三十万使印施于江淮间。而金山长老佛印大师了元曰:‘印施有尽,若书而刻之则无尽。’轼乃为书之,而元使其侍者晓机走钱塘求善工刻之板,遂以为金山常住。”[5]2085落款为“元丰八年九月日,朝奉郎、新差知登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骑都尉借绯苏轼书”。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元丰八年五月到八月,苏轼至少3次在润州停留,其间留下了大量诗文,笔者在《苏轼与润州有关的诗文篇目考》已有罗列,不赘述。
三、结论
综上所述,元丰七八年间苏轼至少六过润州,与镇江前辈学人公认的苏轼三过润州结论不同,每次都与正主持金山寺的佛印禅师有交往[8]。从苏轼与佛印的交往,参照《三苏年谱》苏轼的行踪及苏轼诗文,大致可以为苏轼该时段途经润州理出头绪。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苏轼途经润州的次数既不是镇江学人公认的11次或者12次,而是至少15次。这对于深化苏轼研究,对于挖掘镇江历史文化名城资源,无疑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镇江史话》编写组.苏轼在润州的交游与创作[J].教学与进修,1981(2):53-57.
[2] 沈伯素.苏轼与镇江[G]//《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编.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论文集•第8集. 镇江:内部资料,2007:147-154.
[3] 乔长富.苏轼12次至润州事迹系年考述[J]. 镇江高专学报 2009(1):9-13.
[4] 孔凡礼.三苏年谱[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
[5孔凡礼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 冯应榴辑.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 喻世华.苏轼与润州有关的诗文篇目考[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20-27.
[8] 喻世华. 苏轼与佛印交游考[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4):104-108.
(作者为江苏科技大学副教授、《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编审、副主编)
喻世华
摘要:关于苏轼途经润州次数,镇江学界有11次说、12次说,其分歧主要集中在建中靖国元年苏轼北归时算一次还是算两次上。其实真正值得探究的是元丰七年(1084)八月到十月以及元丰八年(1085)五月到八月这两个时间段内苏轼途经润州的次数。考诸《三苏年谱》以及苏轼诗文集,苏轼在这两个时间段内不是3次途经润州,而是至少6次途经润州。因此苏轼途经润州的次数也就不是通常所说的11次、12次,而是15次。这对于深化苏轼研究,对于挖掘镇江历史文化名城资源,无疑是有意义的。
关键词:苏轼;苏轼与润州;苏轼途经润州
苏轼究竟什么时间、究竟多少次途经润州,镇江学界已有一些研究成果。《镇江史话》编写组认为,苏轼途经润州确凿可靠的为11次[1];沈伯素先生认为,“苏东坡至少11次到过润州”[2];乔长富先生则认为,苏轼曾12次途经润州[3]。三者关于苏轼途经润州次数的看法虽然有差异,但基本上还算一致,只是在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过润算一次还是算两次上存在不同看法。对于苏轼每次途径润州逗留多长时间,也只是或详或略而已。作者在作苏轼研究时发现,上述研究结论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对其展开拓展性研究。
一、元丰七年八月到十月苏轼“来往京口”考论
元丰七年八月到十月,苏轼“来往京口”究竟途经润州多少次,笔者认为应该从该时段苏轼给交往最密切的滕元发、佛印、贾耘老等人的书信中寻找答案,从苏轼诗、文、词集中寻找答案。这是研究苏轼最为可靠的方法。在此期间苏轼至少三次路经润州:第一次是应滕元发之邀及佛印的金山之约,从真州到润州再回到真州;第二次是从真州回到常州、宜兴,路经润州;第三次是从常州、宜兴赴汝州任,路经润州。
第一次应滕元发之邀及佛印的金山之约,从真州到润州再回到真州。这可以从苏轼与滕元发、贾耘老的书信中找到明确答案。《与滕达道六十八首》(之三十七):“闻今日渡江,恨不飞去。风逆不敢渡,又与一人期于真州,有少急切之干,度非十九日不可离真。早发暮可见,公以二十日行,犹可趁上官日也。不知能少留否?若得略见,喜幸不可言也。” [5]1487《答贾耘老四首》(之三)对此亦有回顾可资引证:“前在金山,滕元发以扁舟破巨浪来相见。” [5]1725孔凡礼关于“此次首至金山,约在八月十九日”[4]1520的估计应该是有依据的。因为此前佛印就有金山之约,《与佛印十二首》(之十一):“承有金山之召,应便领徒东来,丛林法席,得公临之,与长芦对峙,名压淮右,岂不盛哉!渴闻至论,当复咨叩。惟早趣装,途中善爱。”[5]1868-1871苏轼此次在京口与滕元发相会,时许遵知润,秦观亦至,苏轼与他们多有唱和,如《次韵滕元发、许仲途、秦少游》[6]1266-1267等。润州相会后,滕元发离开润州赴湖州任,秦观亦回高邮,苏轼也就离开润州回真州,这从《与佛印十二首》(之六)可以得到印证:“专人来,复书教并偈,捧读慰喜……公来长芦,如何!如何!某方议买刘氏田,成否未可知。须更留数日,携家入山,决矣。殇子之戚,亦不复经营,惟感觉老,忧爱之深也。太虚已去,知之。”[5]1869
第二次从真州回到常州、宜兴,路经润州。苏轼回到真州后曾有回常州、宜兴之行。这从苏轼与滕达道的通信中可以得到佐证。《与滕达道六十八首》(之三十九):“某启。别后,不意遽闻国故,哀号追慕,迨今未已……某旦夕过江,径往毗陵,相去益近,时得上问也。” [5]1488该条可证苏轼从真州过江到润州、常州是其早有的计划。《三苏年谱》“元丰七年九月”条载:“轼至常州,复至宜兴。”[4]1534“轼买庄田于宜兴,赋《菩萨蛮•买田阳羡吾将老》。”[4]1535“元丰七年十月”条载:“十月二日,轼宜兴舟中书陶潜‘丈夫志四海’诗,为跋。”[4]1538“十月六日,轼宜兴舟中书《寄题与可学士洋州园池三十首》。并跋。”[4]1539苏轼在宜兴的情况,同样可以从苏轼与贾耘老、滕元发的书信中找到明确答案。《答贾耘老四首》(之二)对于宜兴买田有明确交代:“仆已买田阳羡,当告圣主哀怜余生,许于此安置。幸而许者,遂筑室于荆溪之上而老矣。仆当闭户不出,公当扁舟过我也。醉甚不成字,不罪。见滕公,且告为卑末送相子来扬州。”[5]1725《答贾耘老四首》(之四)则对宜兴舟中为其做怪木枯石有交代:“今日舟中无他事,十指如悬棰,适有人致嘉酒,遂独饮一杯,醺然径醉。念贾处士贫甚,无以慰其意,乃为作怪石古木一纸,每遇饥时,辄一开看,还能饱人否?若吴兴有好事者,能为君月致米三石酒三斗终君之世者,便以赠之。不尔者,可令双荷叶收掌,须添丁长,以付之也。”[5]1726《与滕达道六十八首》(之三十二)对于宜兴买田同样有交代:“仆买田阳羡,当告圣主哀怜余生,许于此安置。幸而许者,遂筑室荆溪之上而老矣。仆当闭户不出,君当扁舟过我。醉甚,书不成字。”[5]1486《与滕达道六十八首》(之三十六)大致写于一年后,可以进一步坐实宜兴买田情况:“某去岁所买田,已早损一半,更十日不雨,则已矣。奇穷所向如此,可笑!可笑!耘老远去,此意岂可忘。老病憔悴,得公厚顾,翘然增气也。”[5]1487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苏轼元丰七年九月从真州回到常州,十月在宜兴买田,史料确凿。如此,苏轼从真州回常州然后到宜兴买田,从计划到实施的整个过程已经清楚,经过当时的交通要冲润州当没有疑义。
第三次从宜兴回常州赴汝州任,路经润州。《三苏年谱》对此记载相当简单:“轼回常州。至扬州。”[4]1539孔凡礼先生虽然对此记载简单,但提供了《省斎文稿》卷十九《书东坡宜兴事》证明苏轼由宜兴回常州有据,又引《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九记载苏轼到扬州的情况:“吕申公帅维扬,东坡自黄岗移汝海,经从见之。申公置酒,终日不交一语。东坡昏睡,歌者唱:‘夜寒斗觉罗衣薄’,东坡惊觉,小语云:‘夜来走却罗医博’也,歌者皆匿笑。酒罢行后圃中,至更坐,东坡即几案间笔墨,书歌者团扇云:‘雨叶风枝晓自匀,绿阴青子静无尘。闲吟绕屋扶疏句,须信渊明是可人。’申公见之亦无语。”[4]1539-1540从宜兴回常州到扬州,同样势必经过当时的交通要冲润州。
综上,元丰七年八月到十月苏轼三次途经润州应该是有根据的,苏轼在这个时间段在润州留下了大量诗文,可参见笔者《苏轼与润州有关的诗文篇目考》[7]。
二、元丰八年五月到八月苏轼“来往真州、润州间”考论
笔者认为,元丰八年五月到八月苏轼三次路经润州:一是从汝州回常州路经润州;二是从常州赴知登州路经润州后“来往真州、润州间”,其间至少两次在润州逗留。
第一次从汝州回常州路经润州。这可以从苏轼与佛印、滕达道的交往得到佐证。元丰八年五月苏轼在扬州,有《题竹西寺》可证,《三苏年谱》载:“了元(佛印)来迎,轼以偈为献。”[4]1590《与佛印禅师三首》(之一):“不必出山,当学赵州上等接人。”[5]2531《与滕达道六十八首》(之四十一):“耘老至,又辱手书,及耘老道起居之详,感慰不可言。某留家仪真,独来常,以河未通,致公见思之深。又有旧约,便当往见,而家无壮子弟,须却还般挈,定居后,一日可到也。惟深察。近日京口时有差除,或云当时亦未是实计。”[5]1488这次苏轼到扬州后留家仪真,佛印到仪真迎接苏轼相伴到润州。苏轼五月二十二日回到常州,《到常州谢表二首》(之二)也可以作为旁证:“先蒙恩授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寻上表乞于常州居住,奉圣旨,依所乞,臣已于今月二十二日到常州讫者。”[5]658
第二次、三次路经润州,是从常州出发赴知登州“来往真州、润州间”盘桓近两个月发生的。元丰八年六月,《三苏年谱》载:“戊子(二十六日),司马光荐苏轼、苏辙兄弟等。是月,范纯仁、吕大防等亦荐苏轼、苏辙兄弟等。”[4]1594“本月,告下,复朝奉郎,起知登州军州事。”[4]1596苏轼何时从常州、宜兴启程赴任登州呢?《与滕达道六十八首》(之四十八)有交代:“某受命已一月,甚欲速去,而远接人未至,船亦未足,督之矣。向虽有十日之约,势不可住,愧负无限。”[5]1491《与滕达道六十八首》(之五十)则说得更为明确:“某已被命,实奖借之素。已奏候远接人,计不过七月中下旬行。伏恐知之。士论望公入觐,久未闻,何也?想亦不远。无由面别,瞻望惋怅,溽暑方炽,万冀顺时为国自重。” [5]1491苏轼对于登州任命路上的行程在《书遗蔡允元》中作过形象描述:“仆闲居六年,复出从仕。自六月被命,今始至淮上;大风三日不得渡。故人蔡允元来船中相别。允元眷眷不忍归,而仆迟回不发,意甚愿来日复风。坐客皆云东坡赴官之意,殆似小儿迁延避学。爱其语切类,故书之,以遗允元,为他日归休一笑。” [5]2262苏轼“六月被命”,“七月中下旬”才从常州启程赴登州,确“似小儿迁延避学”,这在真州、润州间盘桓近两月可以得到进一步确证。
元丰八年七月到八月,苏轼在润州逗留,确切可考的有两次。一次在七月二十五日,苏轼与杜介相遇于金山,《赠杜介》(并叙)载:“元丰八年七月二十五日,杜几先自浙东还,与余相遇于金山,话天台之异,以诗赠之。”[6]1369一次在中秋,苏轼留有《金山妙高台》[6]1368,对此苏轼在《与佛印禅师三首》(之三)曾有明确说明:“离扬州日忙迫,不复知公在郡也,但略见焦山耳……妙高诗聊应命耳……回望山水间,麾麈妙谈,岂可复得。惟千万为众自重,不尽。轼再拜佛印禅师足下。”[5]2531落款为八月二十九日。
从七月十五日与杜介相遇于金山到八月二十九日才离开扬州,是什么原因使苏轼在这样敏感的时候还“来往真州、润州间”逗留呢?笔者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苏轼对于重新出仕并不特别热衷,《与佛印禅师三首》(之二)载:“戒和尚不识人嫌,强颜复出,真可笑矣”[5]2531;二是受张方平所托《楞伽经》事需要了结:“轼晤了元(佛印),叙张方平所托《楞伽经》事,了元以为书刻为善,乃于真州及金山书之。”[4]1603-1604元丰八年九月《书楞伽经后》对此有追忆:“太子太保乐全先生张公安道……今年二月,过南都见公于私第。公时年七十九,幻灭都尽,惠光浑圜;而轼亦老于忧患,百念灰冷。公以为可教者,乃授此经,且以钱三十万使印施于江淮间。而金山长老佛印大师了元曰:‘印施有尽,若书而刻之则无尽。’轼乃为书之,而元使其侍者晓机走钱塘求善工刻之板,遂以为金山常住。”[5]2085落款为“元丰八年九月日,朝奉郎、新差知登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骑都尉借绯苏轼书”。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元丰八年五月到八月,苏轼至少3次在润州停留,其间留下了大量诗文,笔者在《苏轼与润州有关的诗文篇目考》已有罗列,不赘述。
三、结论
综上所述,元丰七八年间苏轼至少六过润州,与镇江前辈学人公认的苏轼三过润州结论不同,每次都与正主持金山寺的佛印禅师有交往[8]。从苏轼与佛印的交往,参照《三苏年谱》苏轼的行踪及苏轼诗文,大致可以为苏轼该时段途经润州理出头绪。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苏轼途经润州的次数既不是镇江学人公认的11次或者12次,而是至少15次。这对于深化苏轼研究,对于挖掘镇江历史文化名城资源,无疑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镇江史话》编写组.苏轼在润州的交游与创作[J].教学与进修,1981(2):53-57.
[2] 沈伯素.苏轼与镇江[G]//《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编.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论文集•第8集. 镇江:内部资料,2007:147-154.
[3] 乔长富.苏轼12次至润州事迹系年考述[J]. 镇江高专学报 2009(1):9-13.
[4] 孔凡礼.三苏年谱[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
[5孔凡礼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 冯应榴辑.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 喻世华.苏轼与润州有关的诗文篇目考[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20-27.
[8] 喻世华. 苏轼与佛印交游考[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4):104-108.
(作者为江苏科技大学副教授、《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编审、副主编)
- 上一篇:陈光甫为抗战筹款4500万美元
- 下一篇:祖冲之生平与人文科技成就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