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研究会
图文推荐
从优秀儒商文化视角看镇江儒商文化的鲜明特色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4-06-05 阅读数:
从优秀儒商文化视角看镇江儒商文化的鲜明特色
钱永波
中共二十大部分修定的党章总纲中指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我们党首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国具体实际”中专列出来,突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的重要性。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 其中优秀儒商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优秀儒商文化, 弘扬现代企业家精神,是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所谓儒商,简言之,就是“儒魂商才”。孔子的学生子贡是儒商的鼻祖,他的经营之道是“诚信、义利、仁和、乐施”。但是,在历史长河中,儒商文化又是动态的。不仅儒学本身在发展,还有道学、法学以至中西融合的成分。近来,我研究了学木界关于儒商文化的阐释以及南大出版社出版、匡亚民作序的《中华箴言》,对优秀儒商文化有了进一步认识。优秀儒商文化的基本内涵有六:一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法者是天下之公器也”,牢固确立正确的义利观、法治观,在遵守道义和法制的前提下谋取盈利;二是“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立志创业,一往无前,愈挫愈奋;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诚实守信,有补无失,始于作伪,终于无恥;四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荒于随”,“会通中西之长,不主一偏之见”,“谋贵众,断贵独”,科学决策,谦虚谨慎,谨防富贵骄淫;五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有爱才之心、识人之智、容人之量、用人之艺,团结合作,赏罚分明;六是“仁者爱人”,好善乐施,回报社会。
镇江这座地处沪宁线上的山水城市,是周康王封宜侯的地方,丹阳延陵季子碑据传是孔子亲自题写的碑文,丹徒是秦统一后最早建的县。汉以后到民国时期,京口是六朝都会,隋、唐至清中期为江南漕运和商运咽喉,清末设租界为对外通商口岸,直至解放前为民国江苏省会。镇江的地理、历史条件,使儒商文化的共性与地方性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镇江儒商文化的鲜明特征。我们查阅了《镇江历史文化大辞典·人物部》和《江苏历代名人录·实业卷》等历史资料中的四十位镇江儒商,从北宋天圣四年到民国末年(1026-1949 年),历经九百二十多年,各有不同时代的印记,可归结为六大特色:
一、民间水上救生会的最早发祥地
长江镇扬河段地势复杂多变,汉时是海口,隋代成为江河交汇处,唐以前是南坍北涨,唐以后是南涨北坍,随着漕运和商运的发展,风大浪急时翻船伤亡事故越来越严重。北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 年),宋仁宗纳谏命长江沿岸润州金山等七处设置救生船,从此镇江的江上救生事业迅速兴起,先是官办义渡红船救生,接着就是民间避风馆、救生会陆续创建。民间创建者有僧人、绅士和儒商。明末清初,盐商闵象南(约1605 ~1677 年后)就创设了金山、瓜洲救生红船。而创建和接办京口救生会的是蒋氏一族先后七代十人,一直坚持大江救生163 年。蒋元鼐及其叔父、堂弟等十五善士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在西津渡成立的京口救生会,是长江最早成立的救生会。第二代继承人之一的蒋理(1707-1763 年)则是儒商的代表人物。蒋理因祖业裕和堂衰落,父母年迈,家庭人口众多,即弃儒服贾,重振裕和堂,家业兴盛后,即开始从事账灾、救生和牵头其他慈善事业。他在西津渡捐造了两艘大船,招募十多名水手、值守,水手每遇风浪时出江巡航救助,而值守则在蒜山高麓救生会所瞭望指挥,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规章管理制度。第七代继承人蒋磏(1791-1866 年),也是儒商,逐商贾于江淮间。他三十四岁接手京口救生会后,救生会馆整饬一新,更新添置救生红船四艘,救生经费得到盐院襄助,在瓜洲设立了救生分会。
二、百年老店的始祖
镇江恒顺醋业就是典型代表。清道光二十年(1840 年),朱兆怀秉承“恒顺众生”的经营理念,创立“朱恒顺糟坊”,用糯米和江中“龙窝水”酿造百花酒,曾作为朝廷贡品;道光三十年(1850 年),又利用酒糟和谷壳等酿制糟醋,几经试制,终成名醋;后来,又用黄豆、面粉等制酱、酱油、酱菜,恒顺的生产规模达到年产百花酒210 吨、香醋110 吨,豆瓣酱220 吨。百花酒于1910 年获南洋劝业会金奖。朱兆怀去世后,子孙挥霍无度,恒顺由盛转衰。民国十五年(1926 年),李皋宁以银元3.8 万收购,改称恒顺源记酱醋糟坊,后定名为镇江恒顺酱醋厂。1935 年在上海设分厂。民谣里说的镇江“三怪”,就有“香醋摆不坏”,存放时间越久,口味越香醇。
镇江国家级百年老店,还有宴春酒楼、唐老一正斋膏药店、存仁堂药店、鼎大祥服装店等, 都有传承、创新儒商文化不平凡的历程。
三、实业家同时又是慈善家、藏书家
这在镇江历史上也很突出。吴北海是实业家、慈善家,尽管只有中等家产,却从来乐施不倦,以至晚年也只能居住在他自己所设的留养所内。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 年),江水暴涨,便民河一带田舍淹没,他倡建恤嫠会,捐筹资金疏七渠、筑堰坝,使百姓得以安全。次年又逢大旱,瘟疫流行,他受命供粥,将病者安置于妙高僧舍,给药给饭,亲自检测,事后设留养所,以为长久计,知府为之立碑。他帮助西津渡救生会添置红船,经管三年,经费全担。清嘉庆十年(1805 年), 两淮地区因发大水,灾民饿宰耕牛,他急请立曲牛局,保护耕牛十万余头。民众称其为“吴善人”。
严作霖也是实业家、慈善家,以贡生奋起司赈事,自清光绪二年至三十年(1876-1904 年) 历赈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广西、奉天等行省,兼浚河修坝,以工代赈,前后募捐款数千万金,生活节俭,放赈余资兴扬州、镇江善举,《清史稿》为之立传。
而吴寄尘则是实业家、藏书家。清宣统三年(1911 年),吴寄尘任大生纱厂驻沪事务所所长,前后辅助张謇二十余年,帮助大生度过难关。他嗜书成癖,藏书数万卷。1930 ~1933 年,他与同乡商人创建绍宗藏书楼, 以示继承当时已毁的镇江文宗阁藏书楼。其本人藏书全部献到绍宗藏书楼中。
四、南北货、丝绸、建材、航运和信贷等特色行业起步早、规模大
镇江地处江河要津,这使产业结构也形成了特色。陈聘之(1871-1930 年),清光绪末从镇江到如皋开南货店,因其父在上海和南洋经商致富,所以他进货于上海和南洋,自备海轮, 成本低,成为如皋“南货第一”。后又投资房产,热心公益,捐资家乡创办京江小学,捐助丹徒修建南货公所,并任京江旅如同乡会和南货公会董事。吴兆恩则是以经营北货闻名,到清光绪中叶,他改创的德新源号成为镇江糖北货行业中的大型行栈。吴兆恩在商界产生了很高威望,1902 年即掌管镇江商务分局,次年任镇江商务局经理(即后来的会长)。
镇江丝绸行业历史悠久,1900-1920 年是全盛期,江绸织户五千户,织工万余人,开机一万张(架),产品行销湖北、湖南、北方五省、东北三省和朝鲜等。蔡协记、陶聚茂、陈恒顺、毛凤记并称镇江四大绸号。蔡协记主营江绸,在汉口设分号,长沙、营口设分庄。陶聚茂从清同治九年(1870 年)开绸号起,到民国八年(1919 年)创设光华织绸厂,资本白银三万两,购铁机二十张,木机八张,制花板机一部,专织云霞等缎。陈恒顺光绪初年创设绸号,在上海设分庄, 因善于经营,营业以“北邦”为大宗,几遍全国,远销朝鲜,盈利甚巨,财产百万。毛凤记的出口贸易中,独占朝鲜披风贸易的三分之一,极盛时年销十三万件,放料织机多达三百多台。
忻礼庠继承父业,任扬子轮船公司经理,航线横穿苏、皖、赣三省,轮船十九艘、总吨位超两千吨。1930 年,他捐集资金,创办航业小学。日寇侵华期间,轮船被击沉,校舍被焚, 损失惨重。抗战胜利后,忻礼庠向招商局购得三十多艘内河轮船,在上海另创江浙轮船公司,重建航小,任经理、董事长。
王敬亭于1920 年后创建大木号。后与上海美商大来洋行木部合作,兼营洋松,继而扩大到建材。1929 年春,民国江苏省会迁来镇江,润大木号大兴。直到1937 年12 月镇江被日冠占领,他举家迁往上海租界居往。
五、对内对外开放合作
镇江历史上就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从泰伯、仲雍奔吴到周康王封宜侯,再到三国东吴的建立,特别是西晋永嘉之乱直到东晋、南朝宋初期,南徐州的北方移民人数超过本地人口。近代镇江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期间,外国人在此居住高峰时有两千人。这些都对镇江的儒商文化产生了影响。
王丙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895 年)筹集资金两万银元,在镇江创办同茂永蛋厂。不久又创办同茂盛,专营制造及出口干基蛋白,沿江设收购鸡蛋店铺二十四处,出口商品行销欧、美两大市场,清廷特许专利经营。
杨济川(1881 ~1952 年)幼读私塾,爱好球算,十六岁到上海洋布店学徒,任帮账、账房, 自学英语、数学。清宣统元年(1909 年),洋布店歇业,杨济川回镇江开电镀店。不久,因生意清淡,再回上海,到犹太商人裕康商行做账房。业余专攻电器原理和电机构造。1914 年与同事试制成第一台电扇,1916 年2 月与人合办华生电器制造厂,1917 年又设计制造出第一台三相交流变压器和直流发电机,产品种类发展到变压器、发电机、各种配电盘及电灯厂所需全套配电设备;1924 年生产一千余台华生牌电风扇,远销南洋、印度;1929 年年生产达万台,并拒绝美商收购;1935 年华生发展为股份有限公司,下设十个分厂;1936 年年产电扇三万余台;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 工厂内迁;抗战胜利后,工厂返回上海,更名华生电扇厂;1949 年后,杨济川年老体衰,回归故里,生活俭朴,除工资外,红利均作投资。
李韧哉(1902-1960 年),1930 年任镇江自来水公司经理兼总工,1935 年兼任江苏银行镇江分行经理。1937 年内迁四川,相继任交行香港办事处专员,重庆交行处长、代理副理。抗战胜利后,任交行上海分行首席副理。1949 年上海解放后回镇江,专任镇江水电公司经理,公私合营后任副经理。
六、参与社会变革
镇江儒商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较多。冷遹(1882-1959 年)早年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中华民国陆军第一军第三师师长。讨袁失败后流亡日本。孙中山在广东成立军政府,冷任总参议、代理内务部长。护法运动失败后,回到家乡兴办实业和教育。1921 年,集资创办盐垦公司,又与严惠宇、陆小波在四摆渡、高资、桥头、黄墟等地创办蚕种场。1026 年,与黄炎培、唐儒箴等创设私立镇江女子职业学校。1928 年,与省农垦厅合作,在黄墟筹建农村改进试验区,修筑道路,兴修水利,改良品种,推广新式农具,办学校、医院等。全面抗战爆发后,任江苏省会民众组织委员会主任、委员,组织抗日救亡。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水利部长、江苏省副省长和省政协副主席以及中国民建常委、省民建工委主委等。
陆小波(1882-1973 年),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与胡健春等共建镇江水电公司,任总经理。
1924 年,主动联系扬州商界创办民营镇扬汽渡公司,被推举为董事长。1931 年,任镇江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还投资创办了仁章绸厂、益民蚕种场。先后任茅麓公司董事长、镇扬长途汽车公司董事长、南京大同面粉厂董事长。被推选为镇江商会会长,江苏省商会联合会理事长。捐资兴办润商小学和京江中学。参加接收英国领事馆和英租界。支持新四军东进抗战。迎接解放军渡江。新中国成立后,陆小波担任市工商联主委、全国工商联常委、省民建和省工商联副主委、省政协副主席等职。他将收藏的书画、青铜器和古籍图书捐献给了镇江博物馆。
张怿伯(1884-1964 年),原在清北洋海军海琛巡洋舰任正电官,1916 年转从实业。1925年秋,与上海家庭工业社创始人陈栩园在镇江设无敌牌镇江分厂,生产蛤油,后又生产无敌牌蚊香,销往苏、皖、赣、湘、鄂、蜀、鲁、豫、晋等省。1931 年,改组成立无敌牌镇江工厂股份两合公司,任无限责任股东和总经理,并在镇江发行股票。1933 年,派员参加南洋商业考察团,将产品推销到香港、澳门、南洋群岛等地。抗战胜利后,集资创办金山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恢复无敌牌产品。著有《镇江沦陷记》《守厂记》,揭露日寇在镇江烧杀、掠夺、奸淫的罪行,还著有《辛亥海军举义记》等。
如今,我们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现在企业家精神是优秀儒商文化的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尤其是现代科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赋与的高品质,因而更为丰富多彩。继承优秀儒商文化,弘扬现代企业家精神,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和重要保证。
(作者为中共镇江市委原书记、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荣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