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化遗产 >> 南外宗正司迁镇与镇江大港赵氏宗族来源

南外宗正司迁镇与镇江大港赵氏宗族来源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1-11-10      阅读数:
南外宗正司迁镇与镇江大港赵氏宗族来源
王书敏
【摘 要】 靖康祸起,宋宗室被迫南迁,建炎元年,南外宗正司迁往镇江府,建炎三年,南外宗正司迁往泉州之时,宋太祖赵匡胤六世孙赵子禠从镇江迁往大港,成为镇江大港赵氏宗族始祖。
【关键词】 南外宗正司 镇江大港 赵子褫
      靖康之祸起,大宗正司和西外、南外宗正司南迁,其中南外宗正司在镇江短暂滞留过一段时间,为了弄清楚南外宗正司在镇江的情况,遂翻检目前镇江现存比较早的两部志书《嘉定镇江志》和《至顺镇江志》。《嘉定镇江志》成书于宋宁宗嘉定年间,由镇江知府史弥坚主修,教授卢宪编纂。该志宋原刊本三十卷,现仅存二十二卷,附卷首一卷,学界认为是格式体例相对比较完备的早期志书,然遍检该志,并未见有与南外宗正司及其有关的记载,南外宗正司迁镇之事。对于当时的镇江府来说,是一件大事,该志不可能没有记载,最大的可能是与之相关的记载佚失了。遂又翻检元代《至顺镇江志》,仅仅在该志发现有“南外宗司,未详所在”的记载, 可见《至顺镇江志》的编撰者俞希鲁对南外宗正司在镇江的详细情况已不清楚。这样的记载虽然不能让我们了解南外宗正司在镇江的更多信息,但南外宗正司迁到镇江应是可信的。于南外宗正司而言,虽然地方文献无征,但与南外宗正司有关的赵氏宗族却在镇江大港一带生活了将近千年时间,是南外宗正司在镇江存在的“活化石”,今将相关问题简述如下,以求教于师友。
      一、从宗正寺到大宗正司和西、南两外宗正司
      1.宋代的宗正寺
      北宋政权建立以后,其中央制度基本沿袭唐、五代旧制,宗正寺依旧作为一个重要的皇族事务管理机构而存在。据《宋会要辑稿》记载 :宗正寺“掌奉宗庙诸陵荐享,司宗室之籍”。① 另据《宋史》,宗正寺就是编纂谱牒,“以别昭穆而定亲疏”。②可见当时宗正寺的职能就是管理宗室事务,维护宗室谱牒,管理太庙、后庙、皇家陵寝等主要祭祀场所,以及负责管理诸陵和宗庙祭祀等事务。
      2.宋代大宗正司和西、南两外宗正司的设立
      随着时代的发展,宗室人数逐年增多,宗正寺对宗室管理事务日益增多。仁宗赵祯景祐三年(1036 年),又在京都汴梁设置大宗正司,其职能是“掌纠合族属而训之以德行、道艺,受其词讼而纠正其愆违,有罪则先劾以闻 ;法例不能决者,同上殿取裁。若宫邸官因事出入,日书于籍,季终类奏。岁录存亡之数报宗正寺”, ③把本应属于宗正寺的众多职权划分出去,宗室的教育、司法、日常活动管理基本都归于大宗正司。
      熙宁三年(1070 年)正月,宋神宗针对无服宗室颁布了一项诏书 :
      近制,皇族非袒免已下更不赐名授官,只令应举。今后其所生男女及死亡者,关报逐祖下袭公爵者,置籍纂录,岁终上玉牒所。其未出官者,依旧入大小学。祖宗袒免亲外两世贫无官、合量赐田者,大宗正司今后体量有如此,即具指实以闻①。
      这项诏书明确剥夺了太祖、太宗的第五代后裔和魏王的第四代后裔的赐名、授官的权益。作为补偿,宗室成员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进而入仕,也保留了这些人进入宗室学校学习的资格。诏书指明了管理无服宗室时,宗正寺和大宗正司的权力划分,宗正寺所属玉牒所的任务是要把这些五服之外的宗室成员记录下来,大宗正司的任务则是为这些宗室成员进行土地分配、核实领取生活补助的资格等具体事务。
      崇宁元年(1102 年),徽宗接受了宰相蔡京的建议,将太祖远支宗室子孙迁徙到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将秦王子孙分居到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分别为其创立南、西外宗正司来管理地方宗室,作为大宗正司的分属机构,并设立敦宗院,建造房屋,以供宗室疏属之愿徙两京者居住,置学立师加以训导。这种宗室管理格局真正做到 :“宗正有籍,玉牒有名,宗学有教。”②
晁根池先生认为,从秦汉开始,宗室管理家、国分离趋势较为明显。西周宗室的管理与宗法制度紧密结合,小宗伯则负责管理宗室属籍,庶子则管理事务。小宗伯这种职能,发展到秦汉,便成了九卿之一的宗正——管理皇室亲族内部事务的中央行政部门。从小宗伯到宗正寺,更多的是管理宗室的属籍、帝王陵寝及其祭祀等 ;宗室日常管理的实际职能沿着西周庶子——汉代中后期的宗师——晋大宗师的道路发展,到宋代设立大宗正司以宗室成员身份管理宗室事务,可谓水到渠成。大宗正司的设立,完成了宗室管理机构的最终转型。大宗正司虽属于中央行政机关序列,但职能独特,不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仅仅受皇帝委派管理皇帝宗族。从行政学角度看,皇帝宗族之事不属于国家政务,因此,神宗元丰五年(1082 年)明确规定“大宗正司不隶六曹”①。
      大宗正司与宗正寺不存在隶属关系,而是共同管理宗室的不同机构,关于宗正寺和大宗正司之间的关系,汪圣铎和刘迪也都有很好的研究②。要而言之则“凡宗室事大宗正司治之, 玉牒之类宗正寺掌之”。③西、南两外宗正司作为大宗正司的衍生、分属机构,分别负责对地方宗室的管理,其职能与大宗正司较为相似。
      二、南外宗正司迁镇与泉州
      1.南外迁镇的时间和背景
      1126 年,靖康之祸,在京宗室无得免者,而睢(宋之南京,即今河南商丘)、雒(宋之河南府、西京,今河南洛阳)二都得全。建炎初,上将南幸,先徙诸宗室于江、淮,于是大宗正司移江宁,南外移镇江,西外移扬州,④钦宗靖康二年(1127 年)八月,宗室成员渡江以后进入淮南寻求安置,但在淮南路,只有扬州有足够的地方和物资来维持宗室的日常需求,时任知南外宗正事赵士㒟上奏言明这个状况,宗室成员可以迁往镇江府,不再单纯依靠扬州,随后,高宗下令, 来自南京(今河南商丘)的宗室迁往镇江,来自西京(今河南洛阳)的宗室迁往扬州,来自开封的宗室在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安置①。从以上记载来看,南外宗正司迁镇的时间当在靖康二年、建炎初年,即公元1127 年的八月。
      2.外宗正司从镇江府迁往泉州时间
      关于南外迁往泉州的时间,文献有不同的记载 :
      (1)宋李心传在《建炎以来纪年要录》卷五建炎元年五月戊午条末有“南外今年八月移镇江府,三年又移泉州”的按语,同书卷八建炎元年八月戊午条也记有“南外,三年十二月又移”。同书卷三十建炎三年十二月甲午条“(建炎三年十有二月,1129 年)甲午皇叔右监门卫大将军、眉州防御使、知南外宗正事士樽言 :自镇江募海舟载宗子及其妇女三百四十余人,至泉州避兵,乞下泉州应副请给。许之。”
      按李心传所记,则南外由镇江迁往泉州的时间当在建炎三年的十二月,即公元1129 年, 南外宗正司在镇江府的滞留时间为将近三年。
      (2)宋熊克《中兴小纪》卷十一绍兴元年 :“是年,西外宗居福州,南外居泉州”。②按熊克所记,则南外迁往泉州的时间当在绍兴十一年,即公元1131 年,南外居镇江时间为五年。
      (3)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二十七《秩官诸司附》:“绍兴三年,西外置于福州,南外置于泉州。”①按黄仲昭,则南外迁泉州的时间是绍兴三年,即公元1133 年,南外在镇江滞留时间为7 年。
      杨文新先生对上述三种记载进行详细研究后认为,李心传所记建炎三年南外宗正司由镇江迁往泉州的记载较为可信②。
      3.南外迁镇以及由镇迁往泉州的原因
      我们认为南外迁镇的原因有两个 :首先,镇江府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镇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控扼长江与运河, 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易守难攻。关于这一点,李心传说的非常明白, 他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里写道 :“大江之南,上自荆、鄂,下至常、润,不过十郡之间,其要紧处不过七渡 :上流最急者三,荆南之公安、石首,岳之北津 ;中流最急者二,鄂之武昌,太平之采石 ;下流最急者二,建康之宣化,镇江之瓜州是也。”③镇江与瓜州之间是重要的渡江孔道,当然镇江也就是扼守这条渡江孔道的重要军事堡垒。宋人林駉曾言 :“长江可以固吾国也,长淮可以窥河南也,川陕可以捣关中,而荆襄可以图宛洛也。昔者有蜀无荆,蜀卒不能举魏,而今日荆蜀险隘,吾实有之 ;昔者有江无淮,陈卒不能以拒隋,而今日江淮表里,吾实兼之。则天下 之势,今日固得之矣。三险虽可恃,而形势殊不侔,当得中兴之所以守者守之,则退可以卧护吾境,进可以扫清朔庭尔。”④后来南宋统治者从西向东建立起川陕、荆襄、江淮的军事防线,镇江就是江淮防线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此后宋金在镇江一带多次发生交战,如建炎三年,“金兵至瓜州”。①四年,南宋与金战于镇江,韩世忠凭借镇江地形优势,在龙王庙设计俘敌,以击敌军。史载:“俘获杀伤甚众,敌所遗辎重山积,又获龙虎大王舟千余艘。”②宗室迫于金兵的压力,南迁到长江沿线,其北面尚有淮河可守,金兵退则宗室可返回中原,如金兵继续南压,宗室则可继续向南迁徙到相对安全之地。
      其次,分散、减轻淮南一带财赋钱粮的压力。前文所引知南外宗正事赵士 奏言,已经很明确的说明了这个问题。靖康之难以后,金人议立、扶持伪政权,高宗匆忙继位,改元建制以后,带领宗室南迁于淮南一带,大宗正司、西外、南外等一干宗室人员全部集中在淮南一带,财赋钱粮供应自是不菲,因此,知南外宗正事赵士㒟奏言被采纳,将大宗正司、西外和南外分处安置。
      然而南宋政权在江淮一带也只能是稍作喘息,建炎三年,金人又再次兴兵,史载 :“上于瓜州镇,得小舟,即乘以济,次西津口。”③宋高宗仓皇出逃,从瓜州南下至镇江西津口,可见,位于长江南岸的军事重镇镇江也处于金兵的威胁之下了。建炎初年宗室迁往长江沿线重镇, 如江宁、镇江等地,是因为这些重镇据长江天堑,有险可守,相对比较安全,且水陆交通比较便利,易于钱粮财赋聚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兵不断南侵,江淮一带成为宋金拉锯、交战的重要区域,原来比较安全的区域,现在成为危险之地,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南外宗正司迁往泉州。
      三、南外宗正司迁镇与镇江大港赵氏宗族来源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认为,南外宗正司是在公元1129 年12 月,在知南外宗正事士樽的组织、带领下,由海路乘舟到达泉州,随行的有南外宗子及其妇女三百四十余人。然这三百四十余人并非当时在镇江府南外宗正司居住的全部宗室人员,还有一部分南外太祖支系的宗室人员滞留在镇江附近。
      今镇江东部约20 公里之外的大港(古称洪溪)一带,聚集着一支赵氏家族,是当地著名的望族,他们尊崇赵子褫为其始祖,且自称为宋太祖赵匡胤后裔,如担任广州起义总指挥的赵声,就曾用“宋王孙”为名。
      据镇江大港《赵氏族谱》,(按,赵氏族谱始修于1400 年,其后经多次增补),镇江东郊大港的赵氏宗族,其始祖为赵子褫,查赵子褫的谱牒世系可知,赵子褫应为太祖六世孙。
      宋代,为了明确区分宗室内部的上下尊卑贵贱关系,即“别昭穆,辩亲疏”,在宗籍管理上制定了严格的撰名办法。宋初太祖三兄弟之子,按传统习惯,名字均以“德”字相连。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 年),整顿诸子、侄、孙名字,为显示自己独尊,改诸子之名,统以“元”字相连, 太祖、秦王诸子,仍以“德”子相连。太祖孙以“惟”字相连①。
      “熙宁二年(1169 年)十一月甲午,诏非袒免以下亲罢赐名授官,而天支训名皆无定制, 元祐七年(1191 年)九月甲午,宗寺建言,于是联名之制始定”。②根据《宋史•宗室表》,太祖三兄弟后代诸代均以一字行第相连,分别为 :
      太祖支:——德——惟——从(守)——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晋)——
      太宗支 :——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
      秦王支 :——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嗣——次——
      查大港《赵氏族谱》,太祖一支联名行第 :—德—惟—守(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顺——
      《赵氏族谱》联名行第与《宋史•宗室表》太祖联名行第完全相同。依据《赵氏族谱》,赵子禠的族谱联名行第、世系依次为 :燕王德昭——冀王(燕王次子)惟吉——丹阳王守节—— 南康王世永——防御使令郢——赵子褫,则可知赵子褫应为太祖六世孙。
      再查镇江大港《赵氏族谱》,(赵)子禠为南外居宗室,靖康末,以南徙命,渡江居京口(即镇江),建炎乙酉迁居大港,是为大港之始祖。
      据族谱记载,赵子禠应是随着宗室渡江,与南外一起居住在镇江,建炎乙酉即建炎三年, 公元1129 年,又迁居到镇江以东约20 公里的大港一带。而建炎三年12 月正是知南外宗正事士樽组织、带领客居在镇江的南外宗室迁往泉州的时间。按宋代制度,京外宗子一般集中居住在外宗正司所在地的敦宗院,宗子集中住在敦宗院,便于集中管理,也便于在宗学接受文化教育。至于赵子禠为何没有随着南外宗正司一起迁往泉州,目前尚不得而知。
      滞留在镇江大港的赵氏,与南迁到泉州的南外宗正司赵氏宗室,同为太祖支系,据《赵氏族谱》卷一记载,明代成化年间,泉州清源宗赵宪带领其堂弟到京师(今南京)参加乡试,路过镇江大港,大港赵氏族人取出家藏谱牒。赵宪阅览以后,认为大港赵氏谱牒考校若合符节,并说“太祖六世孙子禠之后,则镇江与吾泉之赵推溯其源,实同一气”。算是大港赵氏与泉州赵氏交往的一段花絮。
      依《赵氏族谱》,赵子禠为宋太祖赵匡胤六世孙,生于元祐乙巳六月初二日,卒于绍兴丁丑八月初六日,寿六十九,南宋绍兴二年,赵子褫“授朝散大夫,赐田百顷为食邑”,娶戴氏早卒,诰封贞懿夫人。继娶仲氏,诰封淑毅夫人,生二子,长子伯鉌,授承务郎,次子伯鍠,授承信郎。
      赵子禠死后葬在大港仙墓山(今乔木山),即今“赵氏佳城”,2011 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感谢镇江大港新区区志办赵金柏先生、档案馆孔咏梅女士为查阅大港《赵氏族谱》提供方便。
(作者为镇江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