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化遗产 >> 从家谱里考证溱潼李氏与镇江状元李承霖的关系 ——溱潼院士先祖源流考

从家谱里考证溱潼李氏与镇江状元李承霖的关系 ——溱潼院士先祖源流考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6-15      阅读数:
从家谱里考证溱潼李氏与镇江状元李承霖的关系
——溱潼院士先祖源流考

马阿林 章晓斌


  【提 要】 李承霖是镇江唯一一个状元,泰州溱潼李氏曰其先祖是镇江状元李承霖,但是,李承霖于清光绪四年所修《新纂李氏宗谱》未载溱潼这支李氏。据李氏家谱及《家世回忆录》等资料,溱潼李氏不是李承霖后裔。故作文旨在纠正民间误传,避免其族人误认祖先。
  【关键词】 李承霖 家谱 祖先 后裔
   
  泰州的溱潼古镇有座院士旧居,因其出了一门兄弟三人五院士(其中有两人为双院士)而闻名遐迩。旧居相传建于清乾隆年间,主人名叫李贞发,李氏后人和当地人都传说他做过溱潼商会会长,其先祖是镇江状元李承霖,旧居里还挂有主人亲笔书写的《李氏家训》。
  那么旧居主人李贞发到底何许人也?相关资料没有太多记载,就连南京大学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的《古镇溱潼风情录》中都没有记载,仅在“李姓”一文末提到其子李卫泉和全以佃二人接任商会董事。    
  笔者曾在泰州市政府门户网站望海楼论坛上见过当地文化名人缪荣株的《溱潼院士兄弟祖上是状元》一文,文中提到:李贞发曾任溱潼商会会长。李贞发处事精明,长于经商,不仅担任商会会长,更因为精神品德高尚,民国八年获民国大总统徐世昌褒赠的“孝德永彰”黑漆金字匾额,十分荣耀。2009年《南方测绘杂志》刊载袁小荣的《李德仁是怎样炼成的——双院士小传》一文,其间才说院士的六世祖是镇江状元李承霖。文章这样记述:李家世代书香门第,据后来流失台湾的李德仁的叔叔保存的资料记载,李德仁祖上第六代乃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文科状元,名曰李承霖,专门负责编辑各地奏章呈交给皇帝,并施教两个皇太子,后到地方整治考风,遇到考秀才屡试不中的洪秀全,李承霖秉公圈点洪秀全中秀才,以致后来洪秀全当了农民造反的头仍不忘当年恩师的知遇之恩,甚至执意劝解恩师到南京帮他打天下。李承霖相信农民造反有理,但其父母为此甚为着急,认为荼毒生灵,于是规劝他向皇帝提出告老还乡一并照顾年老双亲,皇帝准奏并派他到江苏当了盐都使。李氏家族从此落脚苏北……李德仁的高祖那一辈也曾出了两个探花,只是不够显赫,最显赫的时候是曾祖父、曾外祖父那一辈,曾祖父是溱潼商会会长,曾外祖父是泰州商会会长。
  李承霖是镇江的唯一一个状元,笔者对此颇感兴趣。偶然的机会在南京图书馆发现了状元李承霖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版)所修《新纂李氏宗谱》,经过仔细查阅,并没有发现李承霖家族中有一个叫李贞发的人。
  据该家谱记载,李承霖为李氏第十七世,生有三子,其后第十八世为“慎”字辈,第十九世为“寿”字辈,第二十世为“葆”字辈,第二十一世为“汝(学)”字辈,第二十二世为“乃”字辈。按理说李贞发如果是李承霖的后人,该家谱应该是有记载的。但《新纂李氏宗谱》却没有记载,从讳、字、号中都没有发现李贞发其人,那就有可能李贞发本来就不是李承霖后裔。
  根据所见《新篡李氏宗谱》(1878年版)记载:李承霖,字雨人,一字仰严,号果亭,行五。道光辛卯克优贡生,己亥科本省乡试中式第十名,庚子科会试中式第二名,殿试一甲第一名,赐进士及第、翰林院修撰、右春坊右中允、翰林院侍讲、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学士、癸卯科广西正主考、广西学政、国史馆协修、纂修、文渊阁校理、起居注协修、方略馆纂修、上书房行走、丁未、庚戌科教习、庶吉士、记录十二次、加一级军功、随带加二级、诰授通议大夫。生于嘉庆十三年(1808)。
  溱潼院士旧居李氏以李贞发为曾祖,还说李承霖是溱潼李氏六世祖。按这种说法,李贞发即是李承霖孙辈。不过泰州《望海楼论坛》上曾经有人发过一篇《家世回忆录》,其间所述:祖父星垣公,讳贞发,行三,生于一八四零年……这篇《家世回忆录》4页纸近1800字的全文,并没有提到祖上是李承霖一说。仅就此记载,再根据李氏家谱所提供信息,李承霖有三子:长慎传,生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次慎儒,生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三慎维,生于同治九年(1870年)。如果李贞发为李承霖孙辈,那么李承霖长子李慎传时年7岁、次子李慎儒时年4岁、李慎维生于1870年。如此,李贞发无论如何也与李承霖对接不上。即使李贞发是李承霖的儿辈,似也说不通。李承霖编纂的《新篡李氏宗谱》是1878年版,其时李承霖71岁,李贞发38岁,此时的李承霖该不会忘记有李贞发这么个儿子,而忘记记载吧。
  那么李贞发先祖到底是谁呢?
  笔者后来在镇江新区一位家谱爱好者手中查找到一部溱潼李氏的家谱,这部家谱与李承霖的家谱不是一支,竟从其中发现了李贞发的名字,从而发现溱潼李贞发确实不是李承霖的后裔。家谱记载:“贞发,字实甫,号星垣,国学生。生于道光二十年。”道光二十年即一八四零年,与上述那篇《家世回忆录》中的记载相吻合。溱潼李氏是镇江九李十三张中的另外一支,与宝堰李氏同宗,从始祖至二十三世一直都是同一支。该家谱记载:李贞发祖父系溱潼李氏第三十九世,名墉,字崇如,号石卿。邑庠生。生于乾隆四十年乙未正月二十八日寅时,卒于道光十九年己亥十一月二十三日戌时。与孺人合葬城南焦石山枝。生子森华;父亲森华,字云轩,号鹏若,例授修职郎议叙八品。生于嘉庆五年庚申十月十七日辰时,卒于同治七年戊辰十二月十五日午时。与孺人合葬城南焦石山墉公圹内左穴。生三子:涟发、祥发、贞发。由此可以更加明确溱潼李氏不是镇江状元李承霖后裔。
  该支李氏世系为一世祖李熙,重耳独子,金门镇将,唐追谥献族宣皇帝;二世祖天赐,唐追谥懿祖光皇帝,生三子起头、虎、乞头;三世祖虎,周柱国大将军,追谥太祖景皇帝,生八子延伯、真、昺、蔚、璋、绘、祎、亮;四世祖亮,与唐太宗李世民祖父昺是堂兄弟。亮封隋兴太守,长社郡公,追封大郑孝王,生二子神通、神符;五世祖神符,仕隋,封吉安郡,公唐武德为宗正卿兼光禄大夫,封襄邑王,生四子仁鉴、德懋、义范、文暕;六世祖义范,封魏国公,生一子暹;七世祖暹,袭广川郡公,生一子朝;八世祖朝,议宣郎兼云骑尉,生一子仪;九世祖仪,吏部尚书,生二子叢、翦;十世祖叢,登广德进士,擢湖广观察使转潭州刺史兼御使大夫,赐紫金鱼袋,上柱国,生四子良史、文彬、再思、文徵;十一世祖再思,大中举进士,授凤翔天兴典尉,迁湖州录事参军,生一子宏义;十二世祖宏义,即大能公,光化中登第,任济源尉,差摄句容令,后居金沙西岡,生三子虬、乾、允。大能公由河南迁金坛之西岡,人称为金坛李氏。湖水汜溢,朂哉公由西岡迁五巷,人别为五巷李氏,其初迁金坛也。大能公三子分三大支,其一也。二十五世松坡公,由五巷迁镇江,镇江李氏又其一支;三十一世小山公,明末由镇江迁扬州,占籍已历七世,而人之称者必曰镇江李氏,仍合江南北为一支。
  李贞发先祖明迁扬州始祖大化公,字圣可,号小山。常以维扬人物之盛甲,于天下广陵有涛、平山有堂,先儒每低回流连不忍去,因徙居焉。其后人多葬镇江望城岡、东古山、马鞍山、回龙山、焦石山等处。
  从上述家谱及资料中,我们不难发现溱潼李贞发先祖与镇江状元李承霖毫无关系,坊间所传也无事实依据。
  那么李承霖的后裔今在何方?
  镇江李氏未见有人直接称其为状元后裔,笔者寻访过镇江几位李氏后人,由于这些后人都很低调,不愿意与笔者交流,但根据他们所说的世系,可以确认目前还没有哪一位是李承霖的直系后裔。其中一支为李葆莱支,为李氏十四世四房士錡后;另一支为李葆盛支,为李氏十七世李承霈后,李承霈和李承霖系同胞兄弟,过继给其父胞弟锦林,此为最近发现的与李承霖最为接近的一支后裔。
  而泰州、扬州都有人说是李承霖后裔,扬州李氏更说其为李承霖直系后裔。扬州李为扬曾在《时事论文》一文中写道:在近现代亲人中,唯一见过并相处过的是李为扬的父亲李寿铨(属19世),是状元的侄孙。按其所述,李为扬是状元的重孙。
  据民国20年版《李氏宗谱》记载:十三世元顺有五子士镛、士铭、士锟、士錡、士铣。李为扬为二房士铭后裔,士铭有四子,长为德,德有二子,承熙为士铭长子德的二子桂林之长子。承熙有一子慎保,孙寿铨(生於咸丰九年1859-1928),寿铨有三子,长为为光(吴氏生,1886),次为为扬(1916-2013)、三为为章(侧室彭氏生,1924);为光子汝强(1927,年24卒)。李为扬先世第十三世和李承霖同祖,李为扬为十四世祖二房之后,李承霖为十四世祖五房之后,故不能称其为状元重孙,至多只能算是同宗侄孙罢了。
  扬州还有李氏后人,据说也是李慎传后人,曾经登门拜访,但笔者未见到其提供的家谱信息,故不能推断其是否为李承霖直系后裔。据其父所说,他为舅家孔氏过继给李氏。
  泰州城内也有李氏称其为李承霖后裔,根据他们提供的资料,其为李承霖-慎儒-寿开-葆缃-学汾支,其后人李乃刚现居南京。
  本文旨在纠正民间误传,还其历史原貌,也是对该族族人的负责,免使其族人误认祖先。

(作者马阿林为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会员,章晓斌为镇江市城建档案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