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化遗产 >> 镇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研究

镇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研究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6-15      阅读数:
镇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研究

邵国平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诉说着人类古老的历史,是地区文化的集中显现,是人类文明的成果结晶。但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城镇化的发展,滋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土壤正发生着众多变化,越来越多的非遗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镇江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远古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摇篮,古代是商业繁荣的商埠码头,近代是较早开放的通商口岸,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的烙印深深地刻在镇江城、镇江人、镇江事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本文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依据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从镇江本地特色入手,通过深入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路径方法,并研究政府在其中的职能定位,为我市、全省乃至全国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主题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镇江 保护 传承 发展

  近年来,非遗保护成为世界性热点话题,镇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也搭上“顺风车”、驶上“快车道”,取得新成就。伴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传承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正冲击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精湛的传统技艺濒临灭绝、口授身传的遗产消失加快、珍贵的实物资料遭到破坏、滥用滥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象时有发生,等等;与此同时,由于未能完全厘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的肌理,导致对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载体、路径等方面含糊不清,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正面临着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镇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该定义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性、多元性和开放性,也决定了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涉众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我市在非遗保护方面的基础较为扎实,自1987年以来,组织了8次较大规模的民间文化田野作业和13次大规模口头文学田野作业调查,102篇镇江民间故事入选国家重点艺术科研项目《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江苏卷》,名列全省之最。目前,我市主要通过建立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保护体系和推动地方立法等方式,进行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
  (一)非遗代表性项目情况。自2006年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以来,我市已形成国家、省、市、区(市)四级非遗保护名录,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项(包括人类非遗梅庵派古琴艺术),省级名录31项,评审公布了5批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66项,辖市(区)级名录208项,建立起完整的四级保护体系。
  (二)非遗法律及制度情况。编制省级以上非遗项目中长期保护规划,建立非遗项目资金使用绩效考评制度,并以“人”和“传承”为核心,推进地方立法,颁布了《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条例》,自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成为全国范围内第一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地方立法,具有较强地方特色,在非遗保护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三)非遗传承人保护情况。通过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法律援助,鼓励传承人进行生产性保护,授予传承人荣誉称号等方式,对非遗传承人进行保护,并选派非遗传承人参加国家、省级非遗传承提升培训和进修,积极推荐非遗传承人参加国内外非遗文化和产品展览、展销会。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已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4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65名。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正发生急剧变化,资源流失严重,传承后继乏人,非遗保护面临重大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土壤遭到破坏。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机械化普及,非遗赖以生存的生态和土壤遭到破坏。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市城镇化率已达69%,2016年我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922元,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比例为64.3:21.6:3.7:10.4,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农民已不再简单依赖于非遗技艺带来的收益,更倾向于在城市创业、打工、学习,传统文明所遗传的文化符号、信息资源正逐渐被扭曲变异。
  (二)传承环境剧烈变化。伴随着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和宁镇扬一体步伐的加快,部分传统的继承方式已不能为传承者带来相应的经济回报,传承内需的经济动力不足导致发生传承困难,如我市的上党挑花、玻璃雕绘画、铜版彩画、漆器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学习时间长、技能要求高、涉及技艺广但又不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收益,导致无人愿意学习传承。
  (三)传承链条中断破裂。非遗传承是以人为载体的静态保存为辅、动态传承为主的实践活动,最理想的境界是“活”态传承。但是,很多传承人年事已高,技艺后继乏人,众多非遗面临灭绝危险,我市入选省级非遗名录的玻璃雕绘画技艺因传承人费维本的去世而失传。正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所说“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针对如此现状,我市一直探索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的“非遗+旅游”保护传承模式,需要市城建集团、文旅集团等企业以及社会团体的实质性投入,但客观地说,大家在这方面的热情和积极性普遍不高。
  (四)保护机制有待完善。目前,中央、省财政的补助力度呈逐年递减态势,如我市古琴艺术(梅庵琴派)项目自去年起不再享受国家财政补助。市级非遗项目无经费补助,只有对代表性传承人每年1000元的补贴,且我市民资投入机制尚未建立,濒临湮灭的非遗得不到抢救,已记录整理的非遗资料和实物面临再次流失危险。同时,我市虽在市级层面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专司保护职能的民间文化艺术馆,但辖市区均未建立非遗保护部门,资金、编制成为制约我市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向纵深推进的瓶颈性因素。
  三、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路径
  当前我市正处在加快实现全面小康、建设“强富美高”新镇江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文化建设的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亟待保护、传承与发展。
  (一)发展非遗循环经济构建保护传承良性格局。我市香醋酿制技艺、肴肉制作技艺、天鹅绒织造技艺、锅盖面制作技艺、扬中河豚食俗、唐老一正斋膏药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市场为阵地,以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市场注资进行营销推广和生产经营,获得经济效益后反哺技艺研发和多样化发展,走出了非遗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目前,香醋生产除恒顺之外,发展出恒兴、恒泉、恒升、恒丰、丹和等多家企业,锅盖面店更是以行业协会为龙头遍地开花。此通过市场化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做法值得学习推广,要求在保护非遗工作中,由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牵头,深入挖掘非遗潜在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建立民间资本投入非遗保护的长效机制,搭建由企业、行业协会、非遗传承人共同组成的交易平台,为企业与传承人之间搭建合作的桥梁,并以行业协会为基本形式,丰富创新非遗时代内涵,推进非遗多样化发展,构建起企业、行业协会、非遗传承人经济效益和非遗传承、保护、发展多方互利共赢的良性格局。由政府、企业、高校、银行、民间资本等社会力量出资,共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奖励基金,以政府名义奖励为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引入现代金融运作模式,保值增值奖励基金,并对有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商业开发意向的单位和个人,从奖励基金中拨付一定数额资金给予无息、低息贷款,帮助解决非遗单位、传承人融资难题,确保非遗循环经济不在“第一桶金”面前夭折。
  (二)促进由濒危保护到融入社区发展理念转变。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有权和使用权在社区,主人是社区民众。这就要求非遗保护树立融入社区发展的理念,以“城乡民俗共同体”为基本形式进行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目前,我市民间文化艺术馆免费向公众开放,以实物、视频、音频等形式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起以社区为阵地的“月新竹编艺术研究所”“康盛剧社(扬剧)”“菊吟京剧社”等非遗传承点,举办了“第二届民俗文化周”等社区主题活动,发挥出社区场馆、文体活动在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下一步,应继承发扬既有成功经验,立足镇江本地风俗习惯,发挥社区场馆、场所、传承点在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方面的阵地作用,并通过介绍活动、政策扶持等方式,资助孙阿英谷娃艺术团、句容春城马灯陈舞表演团等民俗社团开展弘扬我市非遗类舞蹈、音乐、曲艺文化的社区文体活动,为我市非遗保护由抢救濒危向融入社区发展转变发挥助推作用。
  (三)厚实文化底蕴促进旅游发展反哺非遗保护。我市在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方面提出“非遗+旅游”新模式,主张利用本土“非遗”基因,在西津渡等成熟景区设立有品质、有内涵、有文化的非遗文化一条街,并通过对入驻的传承人给予租金优惠和资金补助等政策,使非遗能在旅游景区落地生根。这就要求非遗保护部门在下一阶段密切与城建集团、文旅集团的沟通,引入商业运作模式,尽快搭建“非遗+旅游”新模式,实现非遗保护和旅游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在构建宏观大框架的同时,要立足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追求个性化、体验化、情感化、休闲化旅游经历和非遗异质性、本土性特征能够满足体验旅游群体猎奇心理和需求的特点,发挥我市泥塑(太平泥叫叫)、乱针绣、上党挑花、秦淮灯彩、铜版彩画、蛋壳雕画等非遗技艺体验性强的优势,以非遗传承人绝招亮相、个体手工作坊体验操作等形式,吸引旅游者和本地市民操作体验和学习兴趣,让旅游者体会到地区传统文化和非遗独特魅力,形成非遗文化品牌效应。
  (四)借力新媒体延伸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触角。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满足现代人对民族艺术、精神回归、生态环保的追求,而新媒体拓宽了非遗的传播范围,加速了非遗的传播速度,二者之间本质特征的趋同性及发展中的依存性决定了可以实现融合发展。我市已在市级门户网站设置非遗专栏,要求非遗保护单位、场馆、场所等设立各自的网站开展宣传;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取材于我市“白蛇传”传说的动画连续剧《水漫金山》以及反映恒顺香醋酿造业发展历程的电视剧《血色沉香》;民间艺术资料片《南乡田歌》、扬中竹编《梅兰竹菊》等20多件作品分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群星奖、蒲公英奖等国家级大奖。以上是我市利用新媒体工具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优秀案例。下一步,我市应当充分发掘微信、微博、电视、电台在传播非遗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智慧镇江”建设为载体,利用“智慧镇江”传播非遗文化,搭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平台,并依托电子商务发展“B 2C”、“C2C”商业模式,组织保护单位、传承人将具有商业价值的非遗产品通过“天猫”“亚马逊”等网站进行销售,提升、扩大我市非遗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五)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宣传非遗浓厚保护氛围。我市在开展非遗主题文化活动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10名传承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民间艺术大师”及“一级民间工艺家”;6名艺术家分赴日本仓敷、德国曼海姆等地开展国际民间艺术交流;古琴艺术(梅庵琴派)还多次赴欧洲多国巡演。我市应充分借鉴以上活动的成功经验,以“西津渡元宵灯会”、“金山庙会”、丹阳“季子庙会”、扬中“河豚美食文化节”、句容“秦淮灯会”、新区“圌山庙会”、“金山水陆法会”等民俗节庆活动为平台,组织非遗展示活动,宣传我市非遗类文学、音乐、舞蹈、曲艺、美术、技艺、民俗;发挥我市白蛇传传说、董永传说、华山畿传说等爱情故事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优势,通过演艺活动、影视作品等,推进镇江非遗文化“走出去”,扩大我市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开展“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利用江南中学、崇实女中、香江花城小学、桃花坞小学等已建成的中小学非遗技艺传承基地,组织非遗传承人入校开办非遗兴趣班,使非遗保护从娃娃抓起,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向更深层次、更高维度迈进。
  四、地方政府在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中的职能定位
  我国自古就是“大一统”架构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政府自始至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政府理应根据本地实际,发扬本地特色,担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重任。
  (一)科学制定保护政策。随着我市非遗经济发展,各种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运用流水线、标准化、现代技术生产的非遗产品成本低、销路广、经济效益好,发挥出保护、传承非遗品牌的重要作用,而传统工艺因成本高、周期长、程序繁琐、对人的技能要求高等特点,导致传统工艺制作的非遗产品市场竞争力差,现代工艺对传统工艺的挤压效应逐渐显现,传统非遗技艺仍存在失传风险。目前,我市恒顺集团全面掌握传统香醋酿制技艺的员工不到10%,肴肉制作技艺基本为现代工艺取代。现实警醒我市必须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政策,硬性规定企业、个人在享受非遗经济利益的同时,切实承担社会责任,拿出非遗产品经济效益中一定比率的资金用于扶持非遗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二)优化整合社会资源。我市有“三山”、西津渡等一批文化积淀深厚,在区域内有影响力的景点,特别是由文旅集团主持开发的西津渡景区已初具规模,且部分商业用房处在空置状态。我市从事非遗保护的单位、传承人多次提出希望政府搭建平台,用于展示非遗产品、技艺、舞蹈、音乐、文学。市政府应协调文旅集团,将西津渡尚处于空置状态的商业用房在一定期限内无偿提供给非遗单位、传承人用于非遗展示和商业运营,可在西津渡景区设立传统演艺和非遗产品演示展销体验区(如古戏台可作为传统演艺区,鉴园广场可作为民俗民间文化展演区,原工人影剧院可作为非遗节目演艺和实景演出区),待商业氛围浓厚并产生一定经济效益时,由文旅集团抽取一定比率收益,实现非遗保护、旅游开发、景区繁荣、文旅获益的共赢目标。
  (三)促进区域良性互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在传承,价值在于传播,且非遗类文学、音乐、舞蹈、曲艺、戏剧、民俗、技艺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离开了滋养非遗的地域土壤,非遗往往得不到较好地传承与发展。我市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扬剧传播于镇扬淮一带,秦淮灯彩流行于宁镇地区。文化部门应发挥“白蛇传传说”“董永传说”“梅庵古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优势,以建设区域性文化生态中心为龙头,协调省内乃至全国具有相同或类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区联动开展非遗类交流活动,给不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交流、学习、借鉴搭建平台,赋予非遗新时代内涵,促进非遗多样化发展,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发展新格局。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是政府职能,也是社会责任,有赖于传承人,根植于人民群众,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大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成为人们怀念过往、追忆历史,在喧闹繁华的当代生活中寻求心灵慰藉、内心安宁的港湾。守住一件件、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们以及子孙后代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作用重大、影响深远。

(作者为镇江市地矿局原局长、教授级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