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化旅游 >> 浅议“+”模式下博物馆的融合发展之路

浅议“+”模式下博物馆的融合发展之路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6-15      阅读数:

浅议“+”模式下博物馆的融合发展之路

刘建霞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而博物馆则是能够感知城市灵魂的窗户。博物馆不仅讲述着城市的过去,也连接着今天和未来。透过博物馆,我们能清晰地触摸这座城市的脉搏,感受到它的心跳与情感。对于每一座城市来说,博物馆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同时它更丰富、深刻、优雅和有趣。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至今的整体发展历程中,不断推进式发展,不仅在数量上,更在质量上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在全球化浪潮下,受到文化政策、经济发展、信息科技多元文化运动等方面的影响,博物馆各工作环节的使命与内涵、运作,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和变革。面对这种变化和变革,促使博物馆去重新审视传统使命,思考社会功能与责任,探索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变革,谋求适应社会、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
  一、博物馆+旅游
  博物馆+旅游是指以博物馆文化及其文化衍生物为对象,利用一定资金、技术将博物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吸引游客以参观游览、假日休闲、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为目的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换句话说,博物馆+旅游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是博物馆文化的延伸,是一种高品位的文化旅游。
  根据国家文物局的统计,我国博物馆的参观人数从2014年以前的五六亿人次,已上升到2016年的9亿人次。再看旅游业:1950年,全球全年仅有2500万游客,2012年,这个数字增长到超过10亿人,而到了2016年,全球旅游总人次首次突破百亿,达105亿人次,较上年增长4.8%,为全球人口规模的1.4倍;全球旅游总收入达5.17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6%,相当于全球GDP 的7.0%;全球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增速显著高于全球GDP增速。【1】这组数据说明了旅游业在过去六十年里,经历了持续的扩张和多元化,成为我们时代最大、增长最快的经济部门之一。所以博物馆+旅游的模式,能进一步扩大博物馆为社会服务的受众面,更敞开博物馆的大门,同时依托博物馆的特性与功能丰富了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提升和推动作用。
  其实,博物馆作为游客迅速了解目的地历史文明和文化的窗口,一直以来都深受全球游客的追捧。尤其近年来,文化作为旅行中最鲜活、个性化的元素之一,散发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伴随着文化旅游在旅行市场上的逐渐升温,旅行社对开发相关产品投注了越来越多的精力。在众多文化旅游产品中,博物馆游几乎是必选项。如果说博物馆是一盘摆在游客面前“色香味俱全”的精神文化大餐,那么旅行社就是这盘大餐里那点特殊的“料”,没了那点“料”,菜也可以吃,但多了这味“料”,仿佛这“菜”品尝起来也别有风味。对于博物馆而言,旅行社超强的中介职能可为其带来数量可观的客源,而对于旅行社来讲,博物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又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博物馆与旅行社可以也应当成为关系密切的合作伙伴,共同为游客做好“文化大餐”。如何让博物馆与旅游深度合作,发掘资源,开拓市场,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以镇江地区为例,现有镇江博物馆(下辖三个名人故居:沈括故居、赛珍珠故居和陆小波故居)、焦山碑刻博物馆、镇江醋文化博物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句容博物馆、江南土墩墓博物馆、新四军四县联合抗敌总会旧址纪念馆、冷遹故居纪念馆、丹阳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共9家博物(纪念)馆及3家私人博物馆。虽说数量上在省内各市中不算多,但胜在类型齐全,综合类博物馆、历史类博物馆、艺术类博物馆甚至行业类博物馆都有,各家博物馆拥有的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建议旅游部门组织旅行社结合我市现有的旅游景点打造出特色人文旅游线路,如结合党员教育,推出红色线路游;结合生态环境,推出绿色线路游;结合名人资源,推出名人足迹游等等,同时结合各地的特色餐饮,打造出立体的旅游特色线路,这样的镇江才留得住游客。
  目前,博物馆和旅行社之间只存在自发的、个体对个体的合作模式,这些也都是以一些简单的协议联系起来,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度化管理模式,没有形成体系的长效机制,这样双方合作很难扩大规模。在如何吸引更多旅行社与博物馆加强合作方面,旅行社方肯定希望博物馆能为其提供更多优惠条件,比如,团队折扣优惠、团队客人特别通道等。建议做个本地博物馆的专题推介,旅行社可对合作的博物馆建立相关档案,分析博物馆的特色、动态展览信息、主要游客群体,有利于根据完整信息定制不同的主题游览线路,推出细分的个性化产品。同时,博物馆也可为旅行社建立合作档案,详细记录每个旅行社的签约时间、累计参观人数、财务往来及观众反馈情况等,通过建立档案,全面了解旅行社对游客的组织能力和游客的满意度。
  除了线路、主题、推介游客等方面的合作,博物馆讲解员与旅游导游的工作有很多相通之处,在很多地方,博物馆都是培养优秀导游的重要课堂,很多出色的旅行社导游都是从义务讲解员成长起来的。建议博物馆可以开设导游课堂,对导游在讲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博物馆应建立畅通的答疑、沟通渠道。博物馆的讲解员也应全面了解本地的旅游资源及历史人物、故事、民俗等,使专业的讲解更具人性化和趣味性。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顾问Woo Jin Yung先生说:旅游是文化间的和平与对话,如果说文化是人类故事的作者,那么旅游则是这本故事书的出版商。旅游以创造性和可持续的方式带回了世界曾经的文化和文明,从而振兴了过去的历史和传统,并为未来奠定基础。世界上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和他们在旅行中遇到的数十亿人之间的对话是非常神奇的故事,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也可以打破跨文化障碍,促进宽容、尊重、相互理解与和平,最终使我们生活在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二、博物馆+互联网
  互联网作为当今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已经全面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利用网络媒介有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目前博物馆领域正在探讨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介已经成为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使整个文化传播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字化、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迅猛发展,必将引起文物展示与传播在思维上与方式上的革新,一些新趋势已经显现出来,如内容从单一变为多元、方式从知识灌输转为兴趣激发、服务从普适到个性、渠道从线下到综合等。同时,博物馆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研发,已经成为博物馆文化传承创新的有效途径。如今许多博物馆通过利用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和设备,让观众在虚拟的文化遗产空间漫游,了解文化遗产的整体效果,复原和再现一个全面而完整的意义空间,充分发挥了文化遗产的教育作用。博物馆与互联网的结合,让沉闷、古老、庄严的博物馆变得更亲近。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博物馆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方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互联网在带来博物馆发展新机遇的同时,也对博物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上博物馆陈列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解决博物馆陈列形象的扁平状与维度缺失、博物馆陈列解读的碎片化与整体性的矛盾等问题。不难发现,现在的博物馆基本都有网站,但是在特色上不够凸显。网站做什么、怎么做都是相互参考,自身馆藏特色体现不足。
  博物馆面向公众的互联网应用类型可以分为门户信息类,导览服务类以及展览辅助类。而互联网展览辅助类型实现的四种功能就是:场景呈现、资料、媒体、重建,与展示终端的互动以及手机平台和平板电脑之间的互动。博物馆需要借助信息化来全面提升其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品质。全面提升绝不是应用了一些新的技术手段,而是文化体系重构的一个过程。在这个新的文化体系中,电子信息文化将成为主体之一,它将突破时空限制,扩大人们智力活动的范围,为人类创造能力的无限发挥提供条件。信息化带给博物馆的改变,使资源走向开放、整合与共享,突破时空限制和封锁壁垒。这也使得去中心化去权威化成为趋势,要求博物馆做到以人为本,细化受众和个性化的服务。在互联网的新趋势下,观众的观展方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线下与线上、实体感与虚拟感,都将成为重要的观感体验。而博物馆的陈列方式也会随之发生转变。博物馆+互联网不仅是技术的更新换代,更是解读方式的不同。
  我们的博物馆+互联网,可以结合实际,按照2016年由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印发的《“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执行。一是由政府积极支持构建信息对接平台。通过大数据建立资源库,引入线上线下活动,为各博物馆的管理者建立互动对接平台,资源共享,进一步推广宣传各博物馆的相关情况,打造树立镇江历史名城的博物馆品牌形象。二是各博物馆运营者可以积极运用互联网,开发数字化产品。开发各式各样的App,来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在自有开发设计的基础上,可以和社会力量合作,利用网上平台开放内容授权给其他App开发科技公司和宣传运作的经纪公司,进而开发设计出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的新产品,达到扩大参观人群,从而提升博物馆消费力的作用。 博物馆+互联网的融合探索,不但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实现体验、购买和收藏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而且也通过文创产品这个载体传承传统文化、传播中华文明。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给博物馆带来了营销渠道的拓展、经营理念的改变,让过去似乎高高在上的博物馆变亲切了,接地气了。
  如镇江博物馆,一直致力开拓数字化管理、展示的平台。在网站上,展览咨询、导览服务、门票预订、文创产品购买等功能都十分健全。大量的馆藏珍品分门别类,并配有图片和文字解说。微博、微信不断推送及时更新。此外,针对每年引进的十多个临时展览,即将推出临时展览虚拟展厅,让不能及时参观临时展览的观众在网上轻松观展,不留遗憾。互联网能帮助博物馆延伸基本的社会职能。一方面,互联网新技术的使用加强了博物馆与公众的联系;另一方面,互联网也将博物馆打造成一个公众教育的平台,让更多的人可以借助网络从博物馆汲取知识。正如原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先生所说:互联网+是未来博物馆发展的方向。博物馆使用新技术手段的终极目标在于最大限度、更大范围地吸引公众走进博物馆,让全社会了解、认识博物馆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地位和作用。
  三、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2】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博物馆作为“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上的作用责无旁贷。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物及博物馆系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严建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管理部门——文物部门负责处理物质文化遗产,组织建设以物质文化遗产为展品的博物馆,而文化部门的非遗机构负责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组织非物质文化博物馆。认知观念——一个被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文化遗产由具有三度空间属性的“物质构件”和蕴含其间的“文化意义”两部分构成。在一些情况下,承认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意味着认同文化遗产可以无需物质载体。感知方式——对可移动、不可移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种不同的遗产形态,人们的感知方式是不同的。对可移动文化遗产的感知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对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可超越时间却无法超越空间;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知,我们既不能超越时间,也不能超越空间,必须满足“在地”与“即时”两个条件。对博物馆的影响与挑战——非物质文化的进入对博物馆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与深度带来重要的积极影响,也对传统的物质化展览体系构成巨大挑战。展览必须透过展品,进入展品制作的那个时代以及工匠的精神世界。【3】
  博物馆收藏文物不仅在于它们本身固有的特征,更在于这些藏品反映了它们所处历史时代的社会意识、审美意识、文化传统等。从这些凝固了的文物身上,我们可以追溯遥远的过去,去解读遥远年代精神方面的东西,让静止的文物呈现其所蕴含的无形意蕴。因此,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以相融的。博物馆可以充分利用上述优势,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自己的工作范畴中,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自身的业务之一。
  博物馆应积极探索有效的传播方式,尤其是寻找能够呈现、阐释过程性现象的技术手段,为非物质文化的博物馆展示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支持。我市博物馆中将非遗与展示结合做的比较好的是醋文化博物馆,因为是专题性博物馆,其将已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镇江香醋酿造技艺贯穿了整个展览之中,使观众直观的了解、体验、感受。即使现在陈列条件、手段有所限制,不能改变现有的展厅,但可以通过展览互动、社教活动、文创产品等,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进去,比如焦山碑刻博物馆,可以把拓片的制作作为展览的互动项目,观众自己动手完成的拓片作品就是展览的衍生产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模式,要求博物馆界需怀抱更加包容的姿态,打破原先过分依赖器物的物质外壳的局面,增强对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文化意义的重视,把信息传播方式与现象再现置于更重要的地位。
  综上所述,“博物馆+”是博物馆要素与社会各领域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的融合创新,是实现结构优化,提升博物馆发展内含的生命力。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融合创新,从理念内涵到发展路径,“博物馆+”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老思维”向“新思维”的转变。“博物馆+”要求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不断增强文化认知,运用大融合思维、一体化思维、艺术化思维、受众者思维来谋求博物馆发展。“博物馆+”并不是仅仅重视基础建设、资本投入和先进技术,还要加上必要的“软件”思维,才能适应更高层次的融合创新要求。二是从“浅融合”向“深融合”的推进。推动“博物馆+”,就是加大资源挖掘、要素整合,在各种业态之间架起桥梁,实现博物馆由初级阶段表层融合向高级阶段深层融合的过程。
  “博物馆+”的融合趋势,决定了“+”的后缀丰富多样:跨要素融合、跨行业融合、跨平台融合……融合发展,“融”乃要义,“合”为路径,“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遵循博物馆发展规律,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融合发展,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融合过程的核心应该是博物馆的影响力如何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如何提高。“+”模式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有利于激发博物馆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17)》。
  【2】UNESCO.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aris, 17 October 2003
  【3】《博物馆界新潮流来袭,看中国博物馆如何走好未来之路》2017-10-16弘博网

(作者为镇江博物馆产业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