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研究会
图文推荐
提高名城镇江“电脑换笔”的水平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9 阅读数:
提高名城镇江“电脑换笔”的水平
———论有些汉字用电脑为什么打不出来?
童文经
写稿子过去是“爬格子”,现在是“打电脑”,这是“汉字文化”与“电脑文化”的交织,平日经常有朋友问,有些汉字用电脑为什么打不出来?笔者经研究归纳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有些汉字不是“国家规范字”:
有些汉字因为不是国家通用规范汉字,收字再多的字典,也寻找不到的,这些汉字用电脑也就打不出来。
试举两例:
㈠ 镇江“京江儿”中的“”字故事::
我探问朋友,“”字是出自何处,朋友说是从《镇江掌故》一书见到的,文中有故事两则:
一说,是在清康熙年间,宰相张玉书过生日,说今年生日不收礼,收礼只收“京江儿”。我想这毕竟是在讲故事,否则我就要问张先生,张先生既然如此酷爱“京江儿”,张先生在编《康熙字典》时,为何不将“”字编辑到字典里去呢?
另一说,是在清咸丰年间,有个反清复明的人,是用吃“”儿”的谐音,来影射吃掉“八旗”。我想这毕竟又是在讲故事,我又要问, 清咸丰年间还没有推行简化字,那时写的“”字,,还是繁体字“”字。“”字在如今出版的《中华字海》第1613页上有解,“”字不读“齊”,而读“餈”,“餈”释义是用糯米做成的食品,而“儿”是用面粉做成的食品,所以“”与“”两者就不是一码事了。
“京江儿”在上海人称“老虎脚爪”,是以形取名的,在镇江人称“儿”,此名是地方方言,它的来历就不清楚了。
㈡镇江“”肉”中的“”字故事::
我又问朋友,“肉”外地人称“狮子头”,镇江地方方言称“肉”,这个“”字我也纳闷,古人是否用这个“zān”字,当我想到《水浒传》上有故事“鲁智深醉打镇关西”,查书才发现,古人是不用“zān”字的,而用的是“剁”字,“剁”字是通用规范汉字,在超市广告上就有,介绍“剁椒”商品的,一看就明白“剁椒”,即大椒经过剁也。
《中华字海》在第50页上有这个“”字,说“”字在汉代《说文》就有此字,但是它不读zān(簪)音,而是读diàn(玷)音,“”与“玷“在古代是通用的。另外在《国际标准汉字大字典》中也有这个“玷”字,其义解释是白玉上的斑点,比喻人有缺点。那么,镇江人所说的“肉”,岂不叫外地人费解否?
第二种情况是:有些汉字已超过了电脑字库。
有些汉字虽然是通用规范汉字,字典中也收集了这个字,但是,电脑GBK字库只有20902个字,尚没有包含这个字,自然用电脑就打不出来了。
试举一例:
㈠ “”字的故事:
2007年5月10日,南京电视台“零距离”节目主持人孟非说:有一个村,由于“”字用电脑打不出来,以致整个村的身份证都没有。
朋友问我,此情况属实否?我回答说情况属实,“”字,在《中华字海》字典,第1356页,有这个“”字,它读音:驼,释义:车疾驰也,确实是通用规范汉字。但是,在电脑GBK汉字字库中,尚没有收集到这个字,因此目前用电脑还不能打出来。
第三种情况是:有些汉字虽然是“国家规范字”,也是电脑GBK字库字,但是,由于打字人员操作技术单一,即音码,形码不全会,这样就不能做到“音,形互补”。
这就是说,当用音码打不出来时,就改用形码来打,反之,用形码打不出来时,就改用音码来打,这就好比是“两条腿走路”。
试举两例:
例㈠ “卍”字的故事:
我陪朋友游焦山,在“定慧寺”大雄宝殿处,朋友问我,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的胸前都有“卍”的标志,是否是德国“纳粹”的标志?用电脑能否打得出来否,我回答说,“卍”字是“国家规范字”,用电脑是打得出来的,这不是德国“纳粹”的标志,德国“纳粹”的标志是“”,这不是字,而是符号。
朋友接着问,为什么“卍”字很多人打不出来呢?我回答说,这是因为很多人,打字人员操作技术单一,不会运用“音形互补”的方法。也就是说,只会用“音码输入法”,要再多学会一种用“形码输入法”,反之,会用“形码输入法”的,要再多学会一种“音码输入法”。
“卍”这个字,在古印度佛经中“卍”和“卐”是通用的,皆是宗教的吉祥标志,佛教的创建是在公元前5世纪,距今已有2500多年了。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是在西汉后期(公元1世纪),直到唐代武则天当皇帝时,才下令将“卍”和“卐”两字,规定成读其音为“万”,释其义为“吉祥万德之所集”。这说明中国在历史上,“卍”和“卐”两字是通用的,距今也有1300多年了,今日“卍”和“卐”都是“国家规范字”,电脑是打得出来的。“定慧寺”释迦牟尼等佛胸前的“卍”标志,乃沿用的是数千年来佛教的传统标志,理所当然。
至于德国“纳粹”的标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才使用,距今尚不足百年。况且德国“纳粹”的标志,又不同于佛教的标志,您只要对照一下就能区别开来。佛教“卍”和“卐”的标志,外形都是正方形的,而德国“纳粹” 的标志“”外形是菱形的,显然,这两者就不是一码事。
例㈡“夨”字的故事:
“宜侯夨簋”是著名青铜器,1954年6月在大港烟墩山出土,现藏国家历史博物馆,“宜侯夨簋”证明镇江有三千多年文字历史的实物资料。“夨”这个字是规范汉字,电脑字库中也包含这个字,所以用音码或形码,电脑都能打出来。
当然,印刷厂是不会采用 “电脑造字”这个方法的,你想,要印一本《康熙字典》,就要化费多少时间去“电脑造字”呢?他们的措施是,向北京中易电子公司,购买《超级郑码》软件,它能打出8.6万个“国家规范字”。至于对于个人来说,有些汉字用电脑打不出来,只有用电脑造字”了。至于如何进行“电脑造字”,这是另外的一个话题了。
注:文中的“”、“”、“”、“”计4个汉字和1个符号“”是作者用“电脑造字”完成的。
(作者为镇江市园林管理局高级工程师)
———论有些汉字用电脑为什么打不出来?
童文经
写稿子过去是“爬格子”,现在是“打电脑”,这是“汉字文化”与“电脑文化”的交织,平日经常有朋友问,有些汉字用电脑为什么打不出来?笔者经研究归纳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有些汉字不是“国家规范字”:
有些汉字因为不是国家通用规范汉字,收字再多的字典,也寻找不到的,这些汉字用电脑也就打不出来。
试举两例:
㈠ 镇江“京江儿”中的“”字故事::
我探问朋友,“”字是出自何处,朋友说是从《镇江掌故》一书见到的,文中有故事两则:
一说,是在清康熙年间,宰相张玉书过生日,说今年生日不收礼,收礼只收“京江儿”。我想这毕竟是在讲故事,否则我就要问张先生,张先生既然如此酷爱“京江儿”,张先生在编《康熙字典》时,为何不将“”字编辑到字典里去呢?
另一说,是在清咸丰年间,有个反清复明的人,是用吃“”儿”的谐音,来影射吃掉“八旗”。我想这毕竟又是在讲故事,我又要问, 清咸丰年间还没有推行简化字,那时写的“”字,,还是繁体字“”字。“”字在如今出版的《中华字海》第1613页上有解,“”字不读“齊”,而读“餈”,“餈”释义是用糯米做成的食品,而“儿”是用面粉做成的食品,所以“”与“”两者就不是一码事了。
“京江儿”在上海人称“老虎脚爪”,是以形取名的,在镇江人称“儿”,此名是地方方言,它的来历就不清楚了。
㈡镇江“”肉”中的“”字故事::
我又问朋友,“肉”外地人称“狮子头”,镇江地方方言称“肉”,这个“”字我也纳闷,古人是否用这个“zān”字,当我想到《水浒传》上有故事“鲁智深醉打镇关西”,查书才发现,古人是不用“zān”字的,而用的是“剁”字,“剁”字是通用规范汉字,在超市广告上就有,介绍“剁椒”商品的,一看就明白“剁椒”,即大椒经过剁也。
《中华字海》在第50页上有这个“”字,说“”字在汉代《说文》就有此字,但是它不读zān(簪)音,而是读diàn(玷)音,“”与“玷“在古代是通用的。另外在《国际标准汉字大字典》中也有这个“玷”字,其义解释是白玉上的斑点,比喻人有缺点。那么,镇江人所说的“肉”,岂不叫外地人费解否?
第二种情况是:有些汉字已超过了电脑字库。
有些汉字虽然是通用规范汉字,字典中也收集了这个字,但是,电脑GBK字库只有20902个字,尚没有包含这个字,自然用电脑就打不出来了。
试举一例:
㈠ “”字的故事:
2007年5月10日,南京电视台“零距离”节目主持人孟非说:有一个村,由于“”字用电脑打不出来,以致整个村的身份证都没有。
朋友问我,此情况属实否?我回答说情况属实,“”字,在《中华字海》字典,第1356页,有这个“”字,它读音:驼,释义:车疾驰也,确实是通用规范汉字。但是,在电脑GBK汉字字库中,尚没有收集到这个字,因此目前用电脑还不能打出来。
第三种情况是:有些汉字虽然是“国家规范字”,也是电脑GBK字库字,但是,由于打字人员操作技术单一,即音码,形码不全会,这样就不能做到“音,形互补”。
这就是说,当用音码打不出来时,就改用形码来打,反之,用形码打不出来时,就改用音码来打,这就好比是“两条腿走路”。
试举两例:
例㈠ “卍”字的故事:
我陪朋友游焦山,在“定慧寺”大雄宝殿处,朋友问我,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的胸前都有“卍”的标志,是否是德国“纳粹”的标志?用电脑能否打得出来否,我回答说,“卍”字是“国家规范字”,用电脑是打得出来的,这不是德国“纳粹”的标志,德国“纳粹”的标志是“”,这不是字,而是符号。
朋友接着问,为什么“卍”字很多人打不出来呢?我回答说,这是因为很多人,打字人员操作技术单一,不会运用“音形互补”的方法。也就是说,只会用“音码输入法”,要再多学会一种用“形码输入法”,反之,会用“形码输入法”的,要再多学会一种“音码输入法”。
“卍”这个字,在古印度佛经中“卍”和“卐”是通用的,皆是宗教的吉祥标志,佛教的创建是在公元前5世纪,距今已有2500多年了。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是在西汉后期(公元1世纪),直到唐代武则天当皇帝时,才下令将“卍”和“卐”两字,规定成读其音为“万”,释其义为“吉祥万德之所集”。这说明中国在历史上,“卍”和“卐”两字是通用的,距今也有1300多年了,今日“卍”和“卐”都是“国家规范字”,电脑是打得出来的。“定慧寺”释迦牟尼等佛胸前的“卍”标志,乃沿用的是数千年来佛教的传统标志,理所当然。
至于德国“纳粹”的标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才使用,距今尚不足百年。况且德国“纳粹”的标志,又不同于佛教的标志,您只要对照一下就能区别开来。佛教“卍”和“卐”的标志,外形都是正方形的,而德国“纳粹” 的标志“”外形是菱形的,显然,这两者就不是一码事。
例㈡“夨”字的故事:
“宜侯夨簋”是著名青铜器,1954年6月在大港烟墩山出土,现藏国家历史博物馆,“宜侯夨簋”证明镇江有三千多年文字历史的实物资料。“夨”这个字是规范汉字,电脑字库中也包含这个字,所以用音码或形码,电脑都能打出来。
当然,印刷厂是不会采用 “电脑造字”这个方法的,你想,要印一本《康熙字典》,就要化费多少时间去“电脑造字”呢?他们的措施是,向北京中易电子公司,购买《超级郑码》软件,它能打出8.6万个“国家规范字”。至于对于个人来说,有些汉字用电脑打不出来,只有用电脑造字”了。至于如何进行“电脑造字”,这是另外的一个话题了。
注:文中的“”、“”、“”、“”计4个汉字和1个符号“”是作者用“电脑造字”完成的。
(作者为镇江市园林管理局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