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研究会
图文推荐
浅析自然村落的消失和传统民风民俗的传承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8 阅读数:
浅析自然村落的消失和传统民风民俗的传承
杨 洋
自然村落,作为我国乡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风民俗“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自然村落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民族文化的传统,成为了解各地区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它们看似陈旧,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它们融自然山水、传统道德、伦理秩序、民风民俗、文化理念、建筑特色于一体,表达了人与土地、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三位一体”和谐相处的关系,展现了村落文化的亲切动人之处。传统民风民俗,是一个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传承千载的民风民俗是我们民族文化不变的根,随著社会的不断发展,部分民风民俗被保存下来,但很大一部分已被丢弃。近期,笔者搜集了镇江地区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传统民俗民风基本范式,初步分析了自然村落消失的原因和现状,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身未动、心已动的探寻心情一起走进去看一看吧。
一、自然村落消失的现状和原因
自然村落保存了中华文明最悠久、也最鲜活的记忆,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文化的魂。但这些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隆隆的推土机的轰鸣下,这些古老的遗存却遭受被损毁拆除的命运,农村的宅基地被开发,很多自然村落在这一过程中直接遭到损毁。自然村落保护要成为城镇化的一部分,不能成为城镇化的对立面,把自然村落保护看成是城镇化对立面是一种没有文化的表现。自然村落的保护与城镇化应该成为一体,这才是一个文化大国的科学发展观。当前,很多农村生活解体了,大量农村人到城里务工,形成“空巢”现象,很多房子因为年久失修垮塌了,而很多在城市长久生活的人们已经不愿意回到农村了,故土的概念已经淡薄得多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随之遭到毁灭的是附着其上、蕴含其中的灿烂文化。现在自然村落的现状简单概括就是正在迅速地消失。我们有一个调查,十年前我们的自然村落有360万个,现在则是270万个,也就是十年里我们损失了90万个,保守一点地说,我们一天消失的村落有80个到100个,这组数据让人听了不寒而栗。
自然村落消失的原因今何在?一方面是很多自然村落来不及保护,正在大量地、迅速地消失;另一方面,我们缺少对自然村落的系统的、详尽的调查。我们需要在对自然村落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类,重要的、经典的、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自然村落应该有序地保存下来,让传统民风民俗传承下来。
二、传统民风民俗的传承
(一)镇江具有代表性的民风民俗
在镇江习俗中,探亲访友,常用蔑络包扎齐儿馈赠。它“六角峥峥”整整齐齐寓意吉祥如意。携带齐儿出门有:“东门走到岘山岑,北门走到九里街,齐儿能发出阵阵幽香”之说。
1、 镇江节庆习俗
年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驱年。
年夜饭:家家都炒安豆苗——安安稳稳。每桌都有水芹菜——路路通。红烧鱼不动筷——年年有鱼(余)。后晚辈讨压岁钱——守岁。金山寺撞钟——祈求平安。
年初一:开门鞭炮——高升。吃红枣、汤圆——早发、圆通。忌动刀、剪、扫帚、忌碎碗破坛、忌打骂伢子家(小孩)。走四方,拜新年。
年初二:回娘家年初五:财神日子,踏金(骑毛驴上金山),拜 财神。
正月十一或十三上花灯,十五元宵节:有娘家给 新嫁女儿送灯之俗。十八或二十落灯,上灯圆子落灯面。
二月二:龙抬头。民谣:二月二,家家接女儿,接得家来吹笛子,接不家来哭鼻子。
二月八:家家包饺子,民谣:二月八,吃了饺子病不发。
三月三:荠菜花儿赛牡丹,农村妇女多以荠菜花插鬓角。
清明节:上坟祭祖,门插柳、放断鹞。
端午节:家家包粽子,悬挂钟馗像,门上插艾草、菖蒲,午时烧艾熏屋,用雄黄、蒜头、菖蒲根泡酒洒 墙跟,中午肴食“十二红”,小孩穿老虎鞋,额头上用雄黄酒点“王”字,脖子上系五彩线编织的蛋网,午后看赛龙舟。
六月六:民谣:六月六(镇江方言“六”读“LAO”),家家门口晒红绿(镇江方言“绿”读作“LAO”)。
七月七:俗称“七巧节”,看巧云,搭七巧板,女儿家穿针乞线。七月半:城乡居民轮流举行“盂兰会”街上放焰口,河里放花灯——敬祖宗。
中秋节:家家要团圆,炕饼子,吃月饼。入晚,供桌上摆放老菱、全藕、石榴、月饼,点宝塔斗香,焚香拜月。
重阳节:重阳糕送老人,白天登高(登金山、南山),晚饮“重阳酒”,持鳌(螃蟹)赏菊。
十月朝:农历十月初一为下元节,俗称“十月朝”,上坟、祭祖、送寒衣。吃红豆糯米饭、菠菜豆腐汤,民谣:红豆饭、豆腐汤,老奶奶吃了上火箱,意思是此时已到烘火季节了。
腊八:每年腊月初八,金山寺、焦山定慧寺必用大锅,选上好的芋头、花生米、红枣、白果、莲子、栗子、青菜、豆腐、胡萝卜等煮粥,馈赠善男信女。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送灶”,剪纸马、扎竹桥,供灶老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冬至:又称小年,这天要祭祖,塾馆都放假,“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汤圆,老师不放假,学生不把钱”。
2、镇江饮食习俗
早餐喜锅盖面,伴以肴肉、蟹黄汤包,早茶。中晚餐大米为主,传统家常名菜有:三鱼两头:刀鱼、鲥鱼、回鱼、清蒸狮子头、拆烩鲢子头,东乡的羊肉、扬中的三芽菜烧河蚌,还有芦篙苔肉丝,清蒸螃蟹,菊花脑蛋汤,韭菜螺蛳头等。喜事一定要有整条鲢子头——有头有尾、年年有余;丧事忌用鲢鱼——年年有丧。
3、镇江婚嫁习俗
大概的程序是:庚帖,由女方用红纸写明姑娘的生辰八字交给媒人,男方也写明了一起去“合婚”,然后开始“议婚”、下聘、择日、迎娶、回门、会亲。其中的过程有许多讲究,如:婚礼的日子要逢六,接嫁妆需要六个人,暖房要有童男子压床,开门要有开门封(红包),进门要喝三早茶,鞭炮不断催轿,姑娘出门要换鞋,舅舅背外甥女出门,到男方要新郎官背进门,近郊农村在大门前还要铺上新麦草——意为走金光大道,挑馒头——蒸蒸日上,闹公太爷——不闹不发的习俗等。
4、镇江生日习俗
小孩满月、百露、抓周、逢十、二十、三十大庆,俗语:三十不做,四十不发,花甲以上大寿要闹寿,中面晚酒,送寿幛、寿面,讨寿桃、寿碗,寓意:讨寿添岁。
(二)传承民风民俗主要存在问题
镇江民风民俗的传承离不开文化传承,没有文化传承就没有“根”,没有文化创新能力就缺乏竞争力。随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外来文化也对民俗文化产生较大的冲击,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到无情的挤压,有的民俗文化渐渐被人们遗忘。特别是随着老人的去世、传人的减少,许多民俗文化面临“人去艺绝”,因此,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应注重抢救、传承和创新。
1、陋习交织。本土陋俗陋习与外来输入陋俗陋习交织在一起,成为一道“不美”的景观。当前,一方面,城区在扩张,村庄变社区,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搬入楼房,成为市民。原生态的民俗文化越来越脱离其存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出现断流,而新的文化又没有建立起来。另一方面,外来人口数量已经超过本土居民数量,外来陋习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违反计划生育的超生、不讲公共卫生、不守公共秩序等陋习。新型的、适合经济发展和转型需要的、务实致用的乡民信仰和价值体系并未明晰,传统意义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命脉,在不经意间成为精神真空地带。
2、民俗异化。民俗文化从原本的仪式性、日常性和自娱性向展演化、市场化和节庆化迈进,腐败民俗化倾向严重。一些传统民俗成日益颓废,攀比浪费的物质较量层出不穷,如婚嫁习俗一概过去传统模式,转化为奢侈模式,一些先富起来的村民开始比车子、比房子、比票子,出现了一些“民俗异化”现象。
3、移风易俗的力度不够。移风易俗是每个时代的要求,民俗的继承应该随着社会转型的过程进行扬弃。目前移风易俗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过分强调民俗的稳定性、保守性和微调性,移风易俗的勇气不足,难以打破那种小富即安、不求发展的幸福观、生产观、消费观、伦理观等无形的墙,不利于镇江经济社会转型。另一方面则是过于急促地提倡新风尚取代或改造传统民风民俗风俗,过于生硬,过于城市化,表现形式不够圆润,难以得到百姓的认同,并造成了新民俗的拔苗助长,难以与传统民风民俗相互融合。
(三)传承和发展民风民俗的几点建议
民俗文化的特质在于它是一种“活态”文化,随着社会发展,部分优秀传统民俗,如传统节庆习俗、饮食习俗不仅可以继续传承发展,而且是建设本土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营养。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的根本办法,就是使其在人、群体、社会中得以现实延续和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推进自然村落移风易俗。第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完善村规民约,“管制”陋俗陋习。第二是建设“民俗文化村”和“农村民俗园”等集中展现优秀传统农村民俗文化的场所,来引导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丰富农村精神生活。第三是要通过科技手段以及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等方面知识对有些陋俗陋习进行有说服力的揭示,必要时制定地方性法规,如《镇江传承民俗民俗办法》或是《严防自然村落消失的条例》,开展执法行动,帮助农民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使得自然村落保持稳定与和谐。
2、培养文化自觉,落实民风民俗保护措施和投入机制。第一是更新理念,与当地草根民俗传承人、专家学者一起,共同进一步普查与梳理镇江传统民俗,完整记录和保存,在对待一些文化精神认同性较强的民间信仰活动在观念上要实事求是,用科学发展眼光来正确对待、保护、更新,要从“神权迷信”到“民俗活动”再到“文化资源”和“文化瑰宝”的价值转变和引导,管治方式要从原来的“查禁”、“革除”到“改善(进)”再到“辅导”的政策转变。第二是出台相应的政策或意见,落实良俗的保护措施,设立民俗文化资源保护基金,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建设,使民俗文化保持“活色生香”的物质空间和土壤。动员社会力量建设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或是博物馆。加强民俗文化资料抢救、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民俗文化资源数字化。第三是认知和研究民风民俗的作用和价值,丰富新的内涵,使民风民俗在思想道德观念、审美价值和文化形式上产生新的引领力和传播力。第四是强化活态保护,开展生活形式的有效保护,充分依托生活、生产和民间传统开展保护和传承,充分依托民众的广泛参与做好保护,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传承人,使之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3、建设保护利用平台,使镇江民俗文化能够大放光彩。第一是进一步建立民俗民风文化工作者管理制度。进行民俗文化传承实践的业务指导,以及民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服务,将崇德、乐善、守信、重礼等品质转化融入民俗行为,变成鲜活的文化凝聚力。确立“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开发方式和开发原则,树立保护、发展和传播文化的价值取向,摈弃伪民俗,挖掘真民俗,打造富有镇江民风内涵与镇江民俗精神的文化品牌。第二是科学规划,促进乡村民俗文化村建设和文化旅游业发展,让民俗文化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形成乡村与城市互动的文化结构,产生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创新的农村参与者,提高被都市文化所同化的抵御力,同时把民俗文化内容进行时尚化、现代化,推进镇江民俗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走好原生态的“观光化”和“节庆化”,也衍生出让民俗文化走出去的机会。
4、加强研究教育,采集新的民风民俗表现形式。第一是加强青少年的教育。要精心编辑镇江民风民俗文化学习教材,增加优秀民俗文化课程内容,加强镇江自然村落、民俗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第二是重视组织民俗文化学术活动,加强对优秀民俗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述,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第三是积极开展采集工作,对传统民俗在现代的新的、哪怕是微小的变异,以及一些新生的民风民俗,哪怕还处于萌芽状态,尚未成俗,只要包含民俗因素的事物,就应该敏感地加以更新和改进。
自然村落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每一座都是一部装载厚重历史的典籍。民风民俗文化是母亲文化,承载了人们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审美情趣,包含了广阔深厚的生活经验和文化内涵。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自然村落是历史的根、是文明的根、是道德的根,它不仅起到了弘扬文化、规范道德、稳定局势的作用,更加有传承民风民俗的积极作用。因此,只要有自然村落在,就有历史在、就有文化在、就有民风风俗在。
(作者为镇江军供站综合科科长、社会工作师)
杨 洋
自然村落,作为我国乡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风民俗“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自然村落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民族文化的传统,成为了解各地区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它们看似陈旧,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它们融自然山水、传统道德、伦理秩序、民风民俗、文化理念、建筑特色于一体,表达了人与土地、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三位一体”和谐相处的关系,展现了村落文化的亲切动人之处。传统民风民俗,是一个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传承千载的民风民俗是我们民族文化不变的根,随著社会的不断发展,部分民风民俗被保存下来,但很大一部分已被丢弃。近期,笔者搜集了镇江地区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传统民俗民风基本范式,初步分析了自然村落消失的原因和现状,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身未动、心已动的探寻心情一起走进去看一看吧。
一、自然村落消失的现状和原因
自然村落保存了中华文明最悠久、也最鲜活的记忆,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文化的魂。但这些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隆隆的推土机的轰鸣下,这些古老的遗存却遭受被损毁拆除的命运,农村的宅基地被开发,很多自然村落在这一过程中直接遭到损毁。自然村落保护要成为城镇化的一部分,不能成为城镇化的对立面,把自然村落保护看成是城镇化对立面是一种没有文化的表现。自然村落的保护与城镇化应该成为一体,这才是一个文化大国的科学发展观。当前,很多农村生活解体了,大量农村人到城里务工,形成“空巢”现象,很多房子因为年久失修垮塌了,而很多在城市长久生活的人们已经不愿意回到农村了,故土的概念已经淡薄得多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随之遭到毁灭的是附着其上、蕴含其中的灿烂文化。现在自然村落的现状简单概括就是正在迅速地消失。我们有一个调查,十年前我们的自然村落有360万个,现在则是270万个,也就是十年里我们损失了90万个,保守一点地说,我们一天消失的村落有80个到100个,这组数据让人听了不寒而栗。
自然村落消失的原因今何在?一方面是很多自然村落来不及保护,正在大量地、迅速地消失;另一方面,我们缺少对自然村落的系统的、详尽的调查。我们需要在对自然村落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类,重要的、经典的、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自然村落应该有序地保存下来,让传统民风民俗传承下来。
二、传统民风民俗的传承
(一)镇江具有代表性的民风民俗
在镇江习俗中,探亲访友,常用蔑络包扎齐儿馈赠。它“六角峥峥”整整齐齐寓意吉祥如意。携带齐儿出门有:“东门走到岘山岑,北门走到九里街,齐儿能发出阵阵幽香”之说。
1、 镇江节庆习俗
年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驱年。
年夜饭:家家都炒安豆苗——安安稳稳。每桌都有水芹菜——路路通。红烧鱼不动筷——年年有鱼(余)。后晚辈讨压岁钱——守岁。金山寺撞钟——祈求平安。
年初一:开门鞭炮——高升。吃红枣、汤圆——早发、圆通。忌动刀、剪、扫帚、忌碎碗破坛、忌打骂伢子家(小孩)。走四方,拜新年。
年初二:回娘家年初五:财神日子,踏金(骑毛驴上金山),拜 财神。
正月十一或十三上花灯,十五元宵节:有娘家给 新嫁女儿送灯之俗。十八或二十落灯,上灯圆子落灯面。
二月二:龙抬头。民谣:二月二,家家接女儿,接得家来吹笛子,接不家来哭鼻子。
二月八:家家包饺子,民谣:二月八,吃了饺子病不发。
三月三:荠菜花儿赛牡丹,农村妇女多以荠菜花插鬓角。
清明节:上坟祭祖,门插柳、放断鹞。
端午节:家家包粽子,悬挂钟馗像,门上插艾草、菖蒲,午时烧艾熏屋,用雄黄、蒜头、菖蒲根泡酒洒 墙跟,中午肴食“十二红”,小孩穿老虎鞋,额头上用雄黄酒点“王”字,脖子上系五彩线编织的蛋网,午后看赛龙舟。
六月六:民谣:六月六(镇江方言“六”读“LAO”),家家门口晒红绿(镇江方言“绿”读作“LAO”)。
七月七:俗称“七巧节”,看巧云,搭七巧板,女儿家穿针乞线。七月半:城乡居民轮流举行“盂兰会”街上放焰口,河里放花灯——敬祖宗。
中秋节:家家要团圆,炕饼子,吃月饼。入晚,供桌上摆放老菱、全藕、石榴、月饼,点宝塔斗香,焚香拜月。
重阳节:重阳糕送老人,白天登高(登金山、南山),晚饮“重阳酒”,持鳌(螃蟹)赏菊。
十月朝:农历十月初一为下元节,俗称“十月朝”,上坟、祭祖、送寒衣。吃红豆糯米饭、菠菜豆腐汤,民谣:红豆饭、豆腐汤,老奶奶吃了上火箱,意思是此时已到烘火季节了。
腊八:每年腊月初八,金山寺、焦山定慧寺必用大锅,选上好的芋头、花生米、红枣、白果、莲子、栗子、青菜、豆腐、胡萝卜等煮粥,馈赠善男信女。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送灶”,剪纸马、扎竹桥,供灶老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冬至:又称小年,这天要祭祖,塾馆都放假,“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汤圆,老师不放假,学生不把钱”。
2、镇江饮食习俗
早餐喜锅盖面,伴以肴肉、蟹黄汤包,早茶。中晚餐大米为主,传统家常名菜有:三鱼两头:刀鱼、鲥鱼、回鱼、清蒸狮子头、拆烩鲢子头,东乡的羊肉、扬中的三芽菜烧河蚌,还有芦篙苔肉丝,清蒸螃蟹,菊花脑蛋汤,韭菜螺蛳头等。喜事一定要有整条鲢子头——有头有尾、年年有余;丧事忌用鲢鱼——年年有丧。
3、镇江婚嫁习俗
大概的程序是:庚帖,由女方用红纸写明姑娘的生辰八字交给媒人,男方也写明了一起去“合婚”,然后开始“议婚”、下聘、择日、迎娶、回门、会亲。其中的过程有许多讲究,如:婚礼的日子要逢六,接嫁妆需要六个人,暖房要有童男子压床,开门要有开门封(红包),进门要喝三早茶,鞭炮不断催轿,姑娘出门要换鞋,舅舅背外甥女出门,到男方要新郎官背进门,近郊农村在大门前还要铺上新麦草——意为走金光大道,挑馒头——蒸蒸日上,闹公太爷——不闹不发的习俗等。
4、镇江生日习俗
小孩满月、百露、抓周、逢十、二十、三十大庆,俗语:三十不做,四十不发,花甲以上大寿要闹寿,中面晚酒,送寿幛、寿面,讨寿桃、寿碗,寓意:讨寿添岁。
(二)传承民风民俗主要存在问题
镇江民风民俗的传承离不开文化传承,没有文化传承就没有“根”,没有文化创新能力就缺乏竞争力。随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外来文化也对民俗文化产生较大的冲击,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到无情的挤压,有的民俗文化渐渐被人们遗忘。特别是随着老人的去世、传人的减少,许多民俗文化面临“人去艺绝”,因此,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应注重抢救、传承和创新。
1、陋习交织。本土陋俗陋习与外来输入陋俗陋习交织在一起,成为一道“不美”的景观。当前,一方面,城区在扩张,村庄变社区,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搬入楼房,成为市民。原生态的民俗文化越来越脱离其存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出现断流,而新的文化又没有建立起来。另一方面,外来人口数量已经超过本土居民数量,外来陋习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违反计划生育的超生、不讲公共卫生、不守公共秩序等陋习。新型的、适合经济发展和转型需要的、务实致用的乡民信仰和价值体系并未明晰,传统意义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命脉,在不经意间成为精神真空地带。
2、民俗异化。民俗文化从原本的仪式性、日常性和自娱性向展演化、市场化和节庆化迈进,腐败民俗化倾向严重。一些传统民俗成日益颓废,攀比浪费的物质较量层出不穷,如婚嫁习俗一概过去传统模式,转化为奢侈模式,一些先富起来的村民开始比车子、比房子、比票子,出现了一些“民俗异化”现象。
3、移风易俗的力度不够。移风易俗是每个时代的要求,民俗的继承应该随着社会转型的过程进行扬弃。目前移风易俗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过分强调民俗的稳定性、保守性和微调性,移风易俗的勇气不足,难以打破那种小富即安、不求发展的幸福观、生产观、消费观、伦理观等无形的墙,不利于镇江经济社会转型。另一方面则是过于急促地提倡新风尚取代或改造传统民风民俗风俗,过于生硬,过于城市化,表现形式不够圆润,难以得到百姓的认同,并造成了新民俗的拔苗助长,难以与传统民风民俗相互融合。
(三)传承和发展民风民俗的几点建议
民俗文化的特质在于它是一种“活态”文化,随着社会发展,部分优秀传统民俗,如传统节庆习俗、饮食习俗不仅可以继续传承发展,而且是建设本土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营养。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的根本办法,就是使其在人、群体、社会中得以现实延续和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推进自然村落移风易俗。第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完善村规民约,“管制”陋俗陋习。第二是建设“民俗文化村”和“农村民俗园”等集中展现优秀传统农村民俗文化的场所,来引导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丰富农村精神生活。第三是要通过科技手段以及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等方面知识对有些陋俗陋习进行有说服力的揭示,必要时制定地方性法规,如《镇江传承民俗民俗办法》或是《严防自然村落消失的条例》,开展执法行动,帮助农民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使得自然村落保持稳定与和谐。
2、培养文化自觉,落实民风民俗保护措施和投入机制。第一是更新理念,与当地草根民俗传承人、专家学者一起,共同进一步普查与梳理镇江传统民俗,完整记录和保存,在对待一些文化精神认同性较强的民间信仰活动在观念上要实事求是,用科学发展眼光来正确对待、保护、更新,要从“神权迷信”到“民俗活动”再到“文化资源”和“文化瑰宝”的价值转变和引导,管治方式要从原来的“查禁”、“革除”到“改善(进)”再到“辅导”的政策转变。第二是出台相应的政策或意见,落实良俗的保护措施,设立民俗文化资源保护基金,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建设,使民俗文化保持“活色生香”的物质空间和土壤。动员社会力量建设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或是博物馆。加强民俗文化资料抢救、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民俗文化资源数字化。第三是认知和研究民风民俗的作用和价值,丰富新的内涵,使民风民俗在思想道德观念、审美价值和文化形式上产生新的引领力和传播力。第四是强化活态保护,开展生活形式的有效保护,充分依托生活、生产和民间传统开展保护和传承,充分依托民众的广泛参与做好保护,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传承人,使之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3、建设保护利用平台,使镇江民俗文化能够大放光彩。第一是进一步建立民俗民风文化工作者管理制度。进行民俗文化传承实践的业务指导,以及民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服务,将崇德、乐善、守信、重礼等品质转化融入民俗行为,变成鲜活的文化凝聚力。确立“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开发方式和开发原则,树立保护、发展和传播文化的价值取向,摈弃伪民俗,挖掘真民俗,打造富有镇江民风内涵与镇江民俗精神的文化品牌。第二是科学规划,促进乡村民俗文化村建设和文化旅游业发展,让民俗文化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形成乡村与城市互动的文化结构,产生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创新的农村参与者,提高被都市文化所同化的抵御力,同时把民俗文化内容进行时尚化、现代化,推进镇江民俗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走好原生态的“观光化”和“节庆化”,也衍生出让民俗文化走出去的机会。
4、加强研究教育,采集新的民风民俗表现形式。第一是加强青少年的教育。要精心编辑镇江民风民俗文化学习教材,增加优秀民俗文化课程内容,加强镇江自然村落、民俗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第二是重视组织民俗文化学术活动,加强对优秀民俗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述,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第三是积极开展采集工作,对传统民俗在现代的新的、哪怕是微小的变异,以及一些新生的民风民俗,哪怕还处于萌芽状态,尚未成俗,只要包含民俗因素的事物,就应该敏感地加以更新和改进。
自然村落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每一座都是一部装载厚重历史的典籍。民风民俗文化是母亲文化,承载了人们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审美情趣,包含了广阔深厚的生活经验和文化内涵。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自然村落是历史的根、是文明的根、是道德的根,它不仅起到了弘扬文化、规范道德、稳定局势的作用,更加有传承民风民俗的积极作用。因此,只要有自然村落在,就有历史在、就有文化在、就有民风风俗在。
(作者为镇江军供站综合科科长、社会工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