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研究动态 >> 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 2022年工作情况及2023年工作安排的报告

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 2022年工作情况及2023年工作安排的报告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3-05-25      阅读数:
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
2022年工作情况及2023年工作安排的报告
任振棣
(2023年5月21日)
      各位会员:
      我受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理事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
      关于2022年主要工作
      2022年,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传承、弘扬、创新”办会方针,围绕全市发展大局,深入开展名城保护和建设的研究,积极发挥智库作用,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镇江,作出了新贡献。
      一、精心组织五届一次会员大会
      6月19日,召开了五届一次会员大会。为开好大会,会长会议专题研究换届筹备工作方案,开展研究会章程修改、人选安排、会议议程等各项准备工作。会议听取通过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监事工作报告;对四届优秀论文进行了表彰;审议通过《章程》修改草案;选举产生了五届理事会理事、监事;选举产生了会长、副会长、秘书长;通过特聘专家名单。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李健,老领导、研究会荣誉会长钱永波出席会议并讲话,对研究会第四届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研究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希望。
      二、切实加强学会建设
      新一届研究会把改进作风、提升水平,作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争创一流学会。
      加强思想引领。要求全体会员认真学习李健主任、钱永波荣誉会长在五届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增强名城保护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会工作更上一层楼。党的二十大召开后,会长会议、组长会议、理事会先后组织了专题学习,重点领会报告中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积极引导全体会员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领会大会报告的深刻内涵,努力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为实现二十大提出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市人大微信公众号作了专题发布。
      强化组织建设。会长会议讨论了第五届研究会内设机构人事安排,明确了学术部、咨询服务部、秘书处负责同志,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根据市社科联的统一部署,成立研究会功能型党支部,更好地促进党的建设与学会建设深度融合,确保研究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积极支持组长工作,充分发挥组长联系会员的纽带作用、组织活动的引领作用和课题研究的中坚作用。加强与会员经常性联系,组建以各组为单位的微信工作群,及时编印通讯录,下发各类通知、内刊等信息资料,认真听取会员的意见,热心为广大会员服务。按程序和标准吸纳新会员,增添新鲜血液。
      弘扬优良学风。研究会的办会方针是“传承、弘扬、创新”,这不仅包括对镇江历史文化,也包括对研究会历届以来好的传统、作风、精神的“传承、弘扬、创新”。要求全体会员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优良学风,切实写好“还原历史、走出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文章,在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优秀历史文化上,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服务镇江现代化建设。钱永波荣誉会长率先垂范,亲自撰写了《从西周“共和”纪元说起》一文,时任市委副书记巩海滨专门作出批示,指出“钱老共和文化研究短文,很有学术价值,也极具现实意义。特别是对我国共和文化与西方共和体制的比较研究,对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我们组织学习了这篇论文和批示,进一步浓厚了研究会的学术氛围,激励了广大会员的工作热情。
      三、有序推进《镇江通史》编撰工作
      《镇江通史》编撰是镇江市“十四五”重大文化工程。2019年,市委宣传部委托研究会负责编撰工作。研究会通过聘请专家团队,签订编撰协议,搜集地域文史资料,主持召开编撰工作会议、专家论证会等,目前已完成近50%撰稿量,计划2023年完成初稿,2025年出版发行。
      2022年,新一届研究会组织召开第五次、第六次主编工作会议,交流各分卷编撰进展情况,研究编撰质量、出版规范等问题。继续做好牵头、协调和服务,为各分卷主编查阅和提供资料做了大量工作。与《镇江日报》合作,组织专题采访,以4个专版分别报道《镇江通史》编撰进展及新的研究成果,和总主编丁福林、常务副总主编姜小青、副总主编高峰心系家乡、参与编撰工作的事迹,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反响,扩大了编撰《镇江通史》的影响。
      四、深入开展区域历史文化学术研究
      研究制定第五届研究会学术研究工作规划。在第五届任期内,我们将进一步发掘镇江的历史文化,探讨名城规划、保护、建设和利用的方法。坚持每年召开学术研讨会,编印论文集,并适时组织各小组开展专题调研、研讨活动,力争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提供高质量的调研报告。积极参与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市社科联组织的学术研讨活动,与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或市相关部门合作举办一次大型学术研讨会。
      组织2023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的论文撰写。2022年7月印发了《关于撰写论文的通知》,要求各位会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紧密联系镇江的历史和现实,围绕20多个选题认真撰写论文。11月初召开组长会议,推进、落实论文撰写。12月底截稿并编选第24集《论文集》。
      参加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市社科联的理论研讨活动。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热烈氛围里,举办了“守正创新与社团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我会任振棣的《传承、弘扬、创新》、徐苏的《坚守中传承,创新中发展》、裴伟的《文化基因和城市形象》和王礼刚的《坚定历史文化研究,为文化传承、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目标服务》等4篇论文全部入选,数量排在全省团体会员前列。任振棣作大会发言,介绍了坚持“传承、弘扬、创新”办会方针,探索社团高质量发展规律,力求把学术研究与名城保护、建设相结合,做到学术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双轮驱动”的工作经验。参加了市社科联组织的第四期金山学术沙龙活动,赵康琪代表我会围绕“全方位推动社团高质量发展,共绘中国式现代化镇江图景”的主题作交流发言。
      此外,我会会员有10多篇研究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论文被《炎黄文化》《钟山风雨》等省级刊物和人民网、扬子晚报网选用。13名会员的研究成果,分别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
      五、进一步强化应用性研究
      受相关部门和单位委托,我会组织专家积极开展应用性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已得到转化和应用。
      做好水情教育基地(水文化展示馆)布展工作。受市水利局委托,我会于2021年成立课题组,组织专家参与研究,撰写的展陈文本古今融合、特色鲜明,受到委托方好评。2022年,在布展过程中,课题组多次就展出形式和风格、实物及多媒体的展出方式等事宜,积极为设计单位提供智力支持和照片等资料,力求最大程度地展现镇江的水文水情、节水成果,响应国家节水倡导,启迪受众节水意识,构筑融水情教育、水文化教育和水生态教育为一体的水情教育新窗口。
      完成镇江城市更新对策研究课题。受市住建局委托,我会组织专家成立课题组,围绕城市更新的当代价值、更新中的发展与成就、老城西片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和利用、城区有关文化遗存的保护更新和利用分别开展对策研究,并形成了报告文本。提出在城市更新中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指示,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历史文脉的传承,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更多地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修复历史文化街区,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使历史与当代相得益彰。文本交付后受到委托方的好评。
      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研究课题。为贯彻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及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精神,经会长会议讨论,成立两个课题小组,分别对镇江新区姚桥镇儒里村和丹徒区宝堰镇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开展对策研究。课题组全面收集资料,特别是近年来研究会对我市部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古村落开展课题研究的报告,并结合新的要求,组织实地调研,开展座谈走访,征询专家意见,形成了两份调研报告。马明龙书记、李健主任分别作出重要批示,马书记专门到儒里村进行了视察调研。
      多次组织专家参与有关项目的论证。应邀参加市文广旅局、自规局、文旅集团和规划设计院召开的专题会议,研究落实市领导对我会“打造南山主题文化景区”调研报告的批示,共商南山规划大计。应市自规局邀请,结合西部城市更新和大西路商业街区振兴,就大西路、伯先路、大龙王巷片区振兴进行座谈,发表了意见。为贯彻中央、省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文件精神,市自规局会同市住建局组织编制了镇江市的《实施意见》。根据分管副市长工作要求,我会组织专家参加了《实施意见》征求意见座谈会,进一步完善相关内容。应邀派专家参加京口区监察局“新河街一条街文物保护座谈会”,阐述了新河街的发展历史、文物建筑保护的原则及新河街、西津渡旅游连片开发的意义与措施,并提出了当前保护意见建议,受到主办方的赞赏。我会关于“新河街及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报告”,被主办方留存为工作参考材料。
      市纪委监委整合全市廉洁文化资源,绘制了《镇江市廉洁文化地图》,推出若干廉洁文化建设精品路线,研究会牵头建设的王仁堪纪念馆、苏颂纪念堂名列其中。省纪委网站播放了关于苏颂的视频。
      换届至今不到一年的时间,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研究会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应用性研究上都取得了新成绩。李健主任在审阅研究会工作报告后作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很好!新班子新气象,在过去工作的继承过程中,有的与时俱进。新年工作内容比较充实,希新年再有新气象。”这是全体会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会长,我对全体会员干事担当、积极作为的工作精神,深表敬意;同时,更十分感谢钱永波、李壮云两位老会长及各位老领导对我们近一年来工作的指导、关心和支持,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关于2023年工作的安排
      2023年是新一届研究会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二十大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的要求,按照市委八届四次全会和“两会”的工作部署,深入开展名城保护、规划、建设方面的研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召开2023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66篇,经专家评审收入论文集62篇,内容涉及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20多个方面。其中,王川、祝瑞洪、霍义平的论文已被省第四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智库峰会暨镇江长江大运河文化论坛选用。研究会将通过编印专刊等形式,将年会上好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报送市领导及相关部门决策参考,推动成果转化。研究会也将通过网站、会刊以及新闻媒体,及时发布优秀论文,进一步扩大成果的社会影响。   
      2.继续做好《镇江通史》编撰工作。认真做好牵头协调、跟进服务和经费保障工作,积极稳步推进,按序时进度完成初稿。切实组织好主编工作会议,加强与总主编和各分卷主编等编撰专家的联系与沟通,强化精品意识,提高编撰质量。坚持确保准确,确保规范,兼顾学术性与可读性,切实将《镇江通史》打造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高质量地方史学精品。
      3.筹划2024年年会暨第二十五次学术研讨会。根据2023年学术研究计划,结合工作实际,把研讨重点放到“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山水花园名城建设”上。7月将下发《关于撰写论文的通知》。广大会员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力求新意,拟定选题、多出精品。全体会员、各小组要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紧密合作,把论文共同写在名城保护与建设的实践中。
      4.积极参与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的专题研讨活动。按照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确定的主题,认真组织会员撰写论文,争取在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上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同时,努力完成向《炎黄文化》刊物的供稿任务,鼓励会员主动投稿,充分展示我会的研究成果,传播镇江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
      5.进一步开展应用性课题研究。从名城保护建设的需要出发,围绕全市重点工程、城市建设项目和民生改造工程,主动与市有关单位加强联系与沟通。根据委托方要求,开展深入研究,通过挖掘与提炼文化内涵,提出保护和利用的策划方案,努力将宝贵的文化资源,整合上升为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城市文化品牌,更好地展示名城镇江形象。
      在市人大党组的领导下,研究会作为从事历史文化名城研究的学术团体,我们将不忘初心,坚持办会宗旨,围绕全市发展大局,认真研究名城保护和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推进镇江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继续发挥智库作用,努力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为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