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研究动态 >> 坚守中传承 创新中发展

坚守中传承 创新中发展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3-04-06      阅读数:
坚守中传承      创新中发展
——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发展述略
徐苏
      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2001 年5 月成立后,以传承历史文化、服务名城建设为主线, 在创新中求发展,取得了“依靠专家学者,发挥会员作用 ;坚持学术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咨询服务相结合”的成功经验。尤其是近几年来,研究会把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不断焕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活力,为名城保护和建设做出了贡献。省炎黄文化研究会陈宝田会长在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称赞“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是我 们团体会员单位中的先进典型,他们的办会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一、坚守传承初心
      22 年来,在钱永波、李壮云、任振棣三任会长带领下,研究会上下同心“,各显其能”,积极应对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名城保护和建设难题,把发掘镇江历史文化遗产、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城市建设、园林建设和发展旅游经济服务作为重点,在“求真务实” 上下功夫。
      1.重大问题,建言献策,发挥智库作用。在名城研究方面主动作为是研究会展示特长的惯用手法。如研究会接受市西津渡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开展对“西津渡、伯先路和龙王巷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研究和振兴繁荣的建议”课题研究,经过搜集史料、调查走访、征询专家意见、召开座谈论证会等,形成报告文本。文本就现存的民国文化、商贾文化、名人文化、民居文化、宗教文化等众多建筑遗存,阐述了街区民俗和影响以及保护的意义与价值,提出了街区传统商业研究及街区商业运营策划方案,受到了委托方的好评。再如研究会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委托,组织专家学者对镇江高校园区开展了文化特色展示课题研究,在全面收集资料、开展实地调研和组织专家座谈的基础上,完成了《镇江市高校园区文化展示研究报告》文本。文本就十里长山区域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园区各高校的办学特色,提出了公共空间的特色文化元素展示构想素材和特色文化元素落地空间示意图,得到了委托方的充分认可。
      2.热点问题,潜心研究,拿出应对措施。齐梁故里之争,曾是市民的热议。研究会了解后, 组织课题组分析和研究了大量历史资料,撰写了多篇论文辨明齐梁故里与镇江的关系,又出版齐梁故里研究文集,回应了社会的争论。民国时期韩国临时政府在镇江活动的经历,随着中韩交往的发展,成为外事活动的热点。研究会抓住这一点,组织专家组收集历史资料,实地走访考察,理清了韩国临时政府在镇江活动的轨迹。研究会又精心策划、设计布展了镇江大韩民国临 时政府史料陈列馆,成为镇江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
      3.疑难问题,敢于争鸣,提出一家之言。镇江建城年考是当地学术界讨论的疑难问题,众 说纷纭。研究会积极参与这一问题的研究,组织专家反复论证,与市文广新局联合举办“周康 王封宜侯有据可考的是公元前1005 年”论证会,提出了镇江建制史为3022 年的主张。镇江大运河申遗失利后,社会议论颇多。研究会策划出版王玉国编著的《镇江大运河遗产调查与研究》一书,引导社会议论,通过梳理镇江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新成果和研究镇江大运河遗产的构成, 为以后将镇江大运河遗产的有关段和点增补到中国大运河遗产项目中提供了依据。
      二、立足学术为本
      研究会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积极开展有关名城发展的学术研究和调研活动作为立足学术的体现,在重大课题研究、重要学术活动、重点工作安排上,逐步形成了会长会议总抓,分管会长牵头,部门配合协作的良性工作机制,发挥了研究会整体效能作用。
      1.定制研究规划,务求落到实处。研究会每年举行一次学术年会,出版一部学术论文集。学术年会既是对每年研究规划落实情况的检验,也是布置来年重点项目的启动。而学术论文集则是对布置的学术研究任务落实到每个会员的检验。其中,优秀论文将会获得表彰,而达不到 学术标准的论文将被论文评审小组驳回,不能入集。
      研究会定期组织会员考察,开拓眼界。如考察新区孙家村吴国铸铜遗址考古现场、丹阳南朝陵墓石刻和“镇丹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等,为会员从事学术研究提供第一手素材,让会员领略镇江深厚的历史文化,感受协调处理现代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会员名城保护建设的责任意识。
      2.精选专项研究,务求多出成果。研究会非常重视学术研究,目标确定,一抓到底,不因换届、换人而使研究项目中断《。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丛书《》名城镇江文史研究丛书《》镇江历史文化大辞典》等成果,就是几任会长接力、在上下“同心转、协作干”的基础上完成,并以较高的学术质量获得省、市哲学社会科学大奖。
      针对社会需求和城市特性开展研究,也是研究会的重点。原镇江三山管委会梳理三山的文化资源,研究会就组织“三山”文化研究,编撰出版《镇江三山文化》丛书,分《古城名街映金山》《天开胜境话焦山《》千古风流雄北固》三册,反映“三山”的文化底蕴、观光景点和发展新貌,为景区建设提供借鉴。市里复建文宗阁,研究会除了会员王亚南负责建筑设计和本人负责布展文献保障外,又和市园林局合作,举办首届文宗阁学术研讨会,出版《文宗阁暨〈四库全书〉与镇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和《文宗阁与中国藏书文化全国有奖征文论文集》,加深了市民对镇江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针对镇江城市个性编撰的《民国江苏省会镇江研究》,展示了镇江地域文化的特色。
      3.强化实地调研,务求建言有据。以课题组和会员组形式来组织学术活动,有利于调动每一个会员的积极性。研究会利用5 个会员小组专业特长,围绕“打造南山主题文化景区“”基于公园城市理念的镇江公园绿地规划布局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旅游开发“”镇江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利用“”镇江地域文化进校园情况”课题,组织调查研究,形成了 5 篇调研报告报送市委、市政府,供决策参考。再如课题组调研完成的《镇江市历史文化名镇(村)、古村落调研报告》,分管副市长批示“报告很有价值,将完善镇村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规划,列入明年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工作,加以推进”。报告中许多意见和建议,被列入了市政府工作报告,并获省政府社科成果三等奖。
      4.加强学术交流,务求知识共享。研究会积极参加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加强与兄弟市相关研究社团的工作交流,发挥理事单位和团体会员的应有作用。2017 年10 月,配合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在镇江市举办“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内政治建设”学术研讨会。2021 年5 月, 与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扬子晚报社在镇江市联合主办“城市更新和文化传承——新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讨会。
      研究会还进一步扩大学术交流的范围,与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中国文选学会合作,在镇举办文心雕龙和文选的国际学术研讨会。2019 年与江苏大学、市文旅局、市社科院联合举办“昭明文苑 增华学林——《文选》与《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扩大了镇江的影响。
      三、注重研用结合
      围绕名城建设和保护中的重点工程,将学术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相结合,依靠专家学者,集中会员智慧,提升课题研究质量是研究会的努力方向。研究会把应用性研究作为服务城市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抓手,在“质”字上做文章,在“用”字上见成效,让研究成果“活化”在城市建设中, 是研究会工作的新亮点。
      1.研究“有的放矢”。研究会倡导“古为今用、学以致用”,要求所论“言之有物”,切忌空谈, 对对口承接的研究项目高度重视。如受镇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委托,研究会承担了《镇江东乡地区历史文化研究》课题。专门成立课题组对东乡地区的文保单位、文控单位、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单位和登记在册单位进行了全面梳理,对区域内的古树名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普查分类,提出了该区域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及旅游开发利用的建议,为委托方制定修改区域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再如受市港发集团委托,组织课题组对“镇江港历史文化及当代港产城融合”课题开展研究,提交的报告文本从镇江港的演变历史、文化遗存、港口建设对城市发展历史贡献等方面,揭示了镇江港发展的历史轨迹,分析了镇江港发展现状,提出了港口发展及“港产城”融合的对策建议,得到了委托方的认可,为镇江港的加速发展提供服务。
      2.对接建设项目。2020 年4 月,研究会受市交产集团委托,承担了为镇江东站(丹徒站)广场创作雕塑任务。镇江东站是连淮扬镇铁路的重要配套设施,是镇江铁路东西南北的十字交汇点。研究会成立了专家课题组,经过10 多次反复讨论,选定研究会创作的镇江印记、江河交汇、汇聚融通、中流击楫等4 件作品与南京艺术学院专家提供的3 件作品一起参评,经专家评审、网上征询网民意见,市领导最终选定《镇江印记》作为镇江东站(丹徒站)广场雕塑方案。建成后的雕塑以中华文化的瑰宝印章的表现手法,以北宋大书法家米芾题写的“城市山林”为立意, 以中国红为色彩,给市民和旅客留下深刻印象。市委书记马明龙对雕塑作品点赞,他说 :不仅宣传了镇江,也宣传了中国文化,为游客增加了想象的空间。
      为方志馆制定布展文本,完成《镇江方志馆展陈大纲》编撰,是研究会对接建设项目的又一力作。应市史志办委托,研究会成立了课题组,在搜集史料、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展陈大纲,主要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镇江、镇江概况、建置沿革、山水名胜、经济发展、人文荟萃、社会事业、民俗风情、方志赏鉴等部分组成。又应市史志办的邀请,派专家指导并参与镇江方志馆布展《。镇江方志馆展陈大纲》被评为镇江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市政府表彰。
      3.承接咨询服务。研究会先后承接社会咨询项目百余项,研用结合取得显著成效。如研究会受镇江市水利局委托,编撰镇江市水情教育基地( 水文化展示馆) 展陈文本,组织多方面专家参与研究论证,撰写了水文化展示馆展陈方案。内容包括镇江自古以来特别是当代水利基本情况、水系变化、优秀传统水文化、河湖治理、长江大保护、河长制及未来展望等。受到委托方的好评。
      又如受市文化旅游集团的委托,完成《镇江新河街及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报告》。通过对镇江新河街及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展开研究,系统梳理了新河街及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地上地下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提出了保护利用的策划方案。委托方认为,该报告文本为区域的保护利用,拓宽了视野,指明了路径。
      四、务求创新发展
      面临时代的挑战,研究会把与时俱进、探索未来发展之路作为出发点,突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式,在变化中求新,在发展中开拓,用创新之举寻求工作的新突破。
      1.学术研究社会化。为应对形势发展的需要,研究会对传统办会模式进行改革,引进了“开门办会”的新机制。如用研究会与其他部门联办形式,围绕名城保护与建设主题,开办名城论坛等手段,邀请全国著名古建专家来镇讲座,拓宽会员的视野。在老会长钱永波带领下,会内专家与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朱杰人等8 位正副会长、秘书长合作,举办了京口文化高层论坛。又与润州区联合举办“镇• 台学者南宋刘宰史料研讨会”。会内专家与台湾著名宋史专家黄宽重教授以及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的有关学者展开研讨 ;与《镇江高专学报》联合开设京口文化专栏,共同打造学术品牌。
      对某些社会关注度高的重大研究项目,研究会开展了学术研究社会化的大胆尝试。以《镇江通史》编撰为例 :研究会采用聘请社会专家和会内专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聘请各高校学者担任主编和分卷主编。按照中共镇江市委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我们要怀揣对历史的敬重,用心去挖掘、感知、领悟故事背后承托的人文基因和时代价值,完成《镇江通史》编撰”的要求,与主编和各分卷主编签订了编撰协议,并约请市文广旅局、市史志办、档案馆、图书馆等部门和单位,为专家提供相关史料。研究会还建立起与各主编之间的联络与服务机制,确保该书按序时进度完成任务。
      2.智库作用多元化。研究会重视发挥会员在学术研究和术业专攻上的人才优势“,多点开花”,支持他们在各个领域发挥智库作用。其中既有宏观指导 :如为推动镇江新区“宜文化”学术研究活动,以老会长钱永波为组长的吴文化课题组,重点围绕“宜文化”内涵及如何继承和发扬等,组织专家进行研讨,得出“宜文化”是早期吴文化的结论,为新区打造文化品牌提供了依据。为迎接北宋科学家苏颂千年诞辰,研究会成立由钱永波、李壮云、刘建生为顾问,会长任 振棣任组长的课题组,开展对苏颂“弘扬科技创新、勤奋、公廉的传统风范”研究,提出的“加快制订五州山生态园林建设总体规划、重建宋故相魏国公苏颂祠、对苏颂墓址作进一步勘探” 等方面建议,被采纳写入2020 年市政府工作报告。
      又有微观借鉴 :如道路建设方面 《:云台山路段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课题《》城市进出口公路生态文明建设对策研究》报告文本,被相关单位采纳 《;312 国道城区改线段历史文化与景观设计研究》中提出“,将312 镇江城区改线段建设成为一条集交通、生态、智慧、低碳为一体的景观大道,在道路节点配置5 组小品”建议,建设单位予以落实。山体改造方面 《:关于镇江完成22 座山体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调研报告》,为建设方采纳。水体保护方面 《:镇江江河文化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运粮河、四明河水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研究》等课题,受到规划设计部门的肯定。
      3.服务手段一体化。以王仁堪纪念馆建设为例。从开始收集史料,到馆之设计方案,到竣工后布展,全部由研究会一手承担,老会长钱永波亲自策划,历经6 个月完工开放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为纪念北宋科学家苏颂诞辰1000 周年,研究会又积极策划、推进苏颂纪念馆的建设。该馆的前期调研,方案设计,施工安排,布展文案由研究会包揽。该馆建设也为苏颂大型纪念活动增添了光彩。2020 年12 月10 日,研究会与市科技局承办了“纪念苏颂千年诞辰、弘扬科技创新精神”活动,副省长马秋林,市委书记马明龙、市长徐曙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省科技厅副厅长蒋洪、研究会荣誉会长钱永波等领导,会长任振棣和来自国内100 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纪念活动,提高了镇江的知名度。
      4.网站建设现代化。研究会除了对资料进行分类归档,建立系统资料目录和对会刊改版增容,增强其学术性、可读性外,特别重视网站建设,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栏目设置,及时上传更新研究会开展的各种活动和会议内容、学术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成果,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来扩大研究会的社会影响。先后有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老师或研究生因浏览了名城研究会网站而与研究会联系,有的需要引用文章,有的前来探寻学术信息。研究会还为湖北省科协段正澄院士资料采集组提供了资料,为苏州市冯梦龙研究会提供了资料,为省纪委提供的王仁堪研究资料被《江苏历代贤吏为官之道》书籍录用《。中国纪检监察报》专题介绍了王仁堪勤政廉政的事迹。
(作者为镇江市图书馆原副馆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