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研究动态 >> 华山村的历史文化与乡村振兴

华山村的历史文化与乡村振兴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0-08-13      阅读数:

华山村的历史文化与乡村振兴

                     

杨俊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由此可见,文化是无形的生产力,是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也离不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笔者围绕华山村的历史文化的话题,就华山村的“乡村振兴”,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华山村的历史文化

 

华山村位于镇江以东28公里处,隶属镇江新区姚桥镇。

现有村民小组32个,居民1310户,人口3450人。村域面积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5.2公顷。

经考古专家考证,华山村起源于3000年前吴文化发源时期,在历次考古挖掘中,先后发现巨型西周中晚期贵族土墩墓、西汉和六朝时期大型墓葬群,以及较多的唐、宋墓葬和水井,并陆续发现了一些古建筑遗址以及窑址。

2013年,华山村入围“中国传统古村落”、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和”镇江最美乡村”名录。

华山村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华山畿》女主人“神女冢”遗址;华山“八宝”,村西的“举人门”、村东的“朝阳门”等6座形式各异的圈门;民国时期的“农民教育馆”、山北县33乡民兵大检阅遗址;还有马脊墩西周贵族墓遗址等历史遗存五十余处。江南明清古典建筑群,至今仍是雕梁画栋,砖雕、石雕上的花鸟人物雕纹细腻,栩栩如生。

古银杏树,距今1500多年。高33.8米,胸径1.94米,是我省乃至全国银杏之最,被村民们视为“神树”。它的神奇之处有三:神奇一,树庙同庚,庙被烧,它却安然无恙。1937年12月,日寇久保田部队杀了8人后,放火烧了张王庙。烧了三天三夜,十里外的姚家桥都能看到,它却毫发无损,还有仙人掌扇替树灭火之说。神奇二,树被雷击,屹立不倒。神奇三,自古以来,成千上万人以红绳缠树“过继”给古树,祁福平安。

华山村的古街至今风貌尚存,它长约200米左右,因古街上高低不平的石板似龙脊,故名“龙脊街”。街中石板路是用3条红黄相间的麻石石板竖拼而成的,麻石来自遥远的广东和四川。麻石路从街南山下蜿蜒而上,北连张王庙。道路中间的一条条独轮车车辙依然清晰可见,仿佛吱吱的独轮车声就在耳边。据《丹徒县志》记载,古街虽然短小但繁华之极:有日杂小百货、旅社、茶馆、布庄、工艺绣品铺、酒坊、油坊、饭店、绸布店等商店30余家。商铺一家紧接着一家。药店、布店、客栈、酒楼、小吃、土特产等,应有尽有。五个庙会及逢年过节,人山人海、商贾云集,人流如潮,热闹非凡。

古街上有许多历史建筑保存完好,“明代庙碑”和千年“无字碑”,1500年的“银杏树”和“银杏山房”,“张王庙”圈门和“无草地”,“万年台”和“过街棚”;“百年老店”和辛亥革命将军冷御秋的出生地“鸿飞堂”,“迎驾门”和“奈何桥”,“老当铺”和新四军“山北县政府”,“栓马桩”和“禹王井”,像一颗颗灿烂的明珠镶嵌在一条项链上,令人拍案叫绝。

华山村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非遗项目十多个。最有名的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山畿》的故事:

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相传南朝时,南徐(镇江)读书人,从华山畿(丹徒)往云阳(丹阳),偶见华山女子,相思成疾,缠绵病死,遗言葬在华山。当棺木素车白马,迤逦而行,至女子的家时,拉车的牛不肯向前。女子见了棺木,没悲伤,梳洗、沐浴,盛装而出,咏唱着《华山畿》纵身入棺合葬。故事被华山人称为“小梁祝”,是古典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雏形。

爱情悲歌、悠悠传唱,千年银杏、葱茏向天,烂漫田野、古屋旧祠,古道遗痕今犹在,千年繁华烟消去;说不完的老故事,品不尽的旧情怀。华山庙会、太平泥叫叫、虎头鞋、吉祥肚兜、堆花糕团以及舞龙灯、跳马灯、荡湖船等民间技艺传承和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构成了华山村悠久的历史文化。

 

二、政府民间共谋保护大计

 

华山村悠久的历史文化能得到较好的保护,得益于政府积极作为,民间广泛参入。2004年起,市、区主要领导都亲临华山村调研指导,召开座谈会,解决有关有碍乡村保护的事件。2004年华山村民自发成立了“华山民间古文化保护协会”,2018年6月,华山村党总支、村委会组织社会贤达及华山村民成立了在政府主导下的“镇江新区姚桥镇华山村历史文化保护协会”社团组织。与此同时,民间组织效应也以多种方式在华山村放大、辐射,先后成立了“华山老年书画社”“华山文艺演出队”“华山振华教育基金会”“村史”博物馆等。自2009年书画社成立以来,每年为村民书写春联;多名古稀老人在暑假免费开办少儿书画培训班,至今免费培育了800多名少儿书画人才。“华山振华教育基金会”坚持29年,奖励华山村优秀小学生。正是政府与民间的通力合作,才保护了文化遗存,传承了乡风精神,促进了文化繁荣。在此方面有五件事件值得一提:

(一)关停砖瓦窑。2007年之前,华山村的6个砖瓦窑在取土过程中,对华山村西周、六朝古墓群造成了毁坏,地下文物被盗。

2007年政府发文督查,民间组织积极呼应,对砖瓦窑进行了专项整治,关闭了华山村的六个砖瓦窑,保证了地下文物的安全。

(二)保护砖石雕。2011年,800年古井栏被盗,丽华堂雕花门楼被盗,3块砖雕一块石雕被破坏。市文保单位张家老宅先后被盗14次,百年牡丹也无踪影,冷家祠堂的一对吨把重的石门当被盗,弃至野外。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和民间组织力量予以严历打击,建立治安巡逻队,有效地刹住了文物盗抢风。

(三)加强安全措施。华山村有部分明清优秀古建筑(当铺等)濒临倒塌;连接龙脊街的宗教历史文化遗存的奈何桥急待维修;清末民初的优秀古建筑——华山东门张(地名),称之为最豪华最精致的“华山第一楼”被焚毁,龙脊街上的3间门面房失火。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了多项保护修复和防火措施的同时,发动群众参与其中,确保了其他遗存免遭破坏和火灾。

(四)制定保护规划。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出台的《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对保护对象实行挂牌保护,严禁拆并中国传统村落。根据《意见》,2014年8月,我们请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制定了《江苏省镇江市华山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根据规划,华山村规划范围内的建筑,分为修缮、改善、整治、拆除等四种方式进行处置。将华山村分为核心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和核心协调区。核心保护范围内包括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历史街巷等,对各类历史遗存进行严格保护和控制,对华山村进行了挂牌保护。该规划经省政府批准后,各级政府和民间组织依据规划修缮了文保单位张家老宅,修建了朝阳门停车场,修缮了南宋古井、华山古寺、冷家祠堂的后进房屋。

(五)保护清代古碑。2016年2月,华山保护协会对明清古碑刻《邑候杨公清理华山庙基碑记》石碑(1621年)进行了抢救与修复。此碑由明代天启元年邑侯杨公等人勒石刻文,记载众邻里乡亲当时捐款修缮张王庙之事。在碑额的中间可以看到,有十二个篆字——“邑侯杨公清理华山庙基碑记”,此碑的碑额与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有一定渊源。2019年3月,华山村历史文化保护协会邀请省文物保护专家和文史学者对无字碑进行现场研讨,专家们围绕无字碑形制规格能否达到皇权级别;石碑原有文字,后被凿除,原来是什么文字?为何凿除?等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虽然没有对所有问题达成共识,但有一个问题意见一致,即此碑是唐代以前的文物,是华山村历史悠久、文化辉煌的见证。

正是由于政府的积极作为和民间的广泛参入,才使华山村这些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为华山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留了良好的基础,铺平了前行的道路。

 

三、华山村的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增强乡村美誉度,构建新时代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华山村的乡村振兴,出路何在?笔者认为,华山村的“乡村振兴”应在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上下功夫。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是华山乡村振兴的基石。提高认知、大力宣传、共同参与、无私奉献,是实现华山乡村振兴的先决条件。

(一)制定振兴规划。根据中央和省市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文件和精神,在《江苏省镇江市华山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出台《江苏省镇江市华山村乡村振兴规划》,然后逐步实施。

(二)建设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树立淳朴的乡村民风,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十分重要。要提高华山村民对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意义的认识,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教育、激发华山人内生动力,把群众从思想上引领到乡村振兴上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良好的乡风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和旅游环境。在此方面,要特别注重党员及退休干部,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加强生态治理。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保持人与自然的融合,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不使垃圾、污水、畜禽粪便、秸秆焚烧等问题影响居住环境,形成“生意人愿意进住、本地人愿意留下”的宜人居所。特别是核心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商店、饭店、卫生间等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成为生态宜居村庄。

(四)开发旅游产业。以此产业带动其他产业。旅游产业主要围绕以下内容打造:《华山畿》女主人“神女冢”遗址、龙脊古街、古银杏树、张家老宅、华山“八宝”、村西的“举人门”、村东的“朝阳门”等“三宫六门”、“栓马桩”和“禹王井”明代庙碑和千年“无字碑”、“银杏山房”;“张王庙”圈门和“无草地”、辛亥革命将军冷御秋的出生地“鸿飞堂”、“老当铺”和新四军“山北县政府”。

修缮历史古街,还原历史功能,将龙脊古街变为东乡美食街或镇江市非遗产业一条街。

利用非遗项目,发展非遗产业。如拓展华山庙会、太平泥叫叫、虎头鞋、吉祥肚兜、堆花糕团以及舞龙灯、跳马灯、荡湖船等民间技艺和产业。

改造完善《华山畿》爱情文化园。该园虽建成多年,但文化元素尚感不足,受到网友的责疑。我建议可增加一些内容:如建一个非遗博物馆(代书画馆),恢复一座神女祠(神女庙),史书《丹徒县志》上有记载,建造一组华山畿故事雕塑。《华山畿》本身就是古代诗词,可展示十余首古今中外著名的《华山畿》的诗词。

(五)吸纳资金投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资金的投入,除政府投入资金外,要出台相关优恵政策,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参入到乡村振兴的建设中来。对于有关项目,在修缮保护方面可按照规划要求实施,可采取个人修缮、政府和个人共同修缮、多方合作修缮等投资修缮模式。在经营方面可实行政府收购,社会资金合资、个人和业主合伙等模式。还要采取多种方法,解决因私人产权束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阻碍乡村振兴方案实施的相关问题。

(六)实现家庭经营。拓宽多样化的就业渠道,提高广大村民的积极性,让大家感受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享到更大的振兴收益、增加经济收入,走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乡村振兴”战略方针为华山村的繁荣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充分利用华山村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在广大村民的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下,戮力同心,砥砺前行,华山村的振兴,华山人的梦想,定能尽早实现。

(作者系镇江新区姚桥镇华山村历史保护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