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研究动态 >> 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2019年年会工作报告

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2019年年会工作报告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9-03-14      阅读数:

 

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

2018年工作情况及2019年工作安排的报告

 

201939日)

 

各位会员:

我受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理事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

 

2018年主要工作

 

2018年,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生态领先,特色发展大局,把服务名城建设和保护,推进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学术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上都取得了新成果。

  一、增强文化自信,积极开展区域历史文化研究

  全面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认真制定《2018年学术研究计划》,并扎实推进,确保年度学术研究工作任务的完成。

    (一)成功举办2018年年会暨19次学术研讨会

    19次学术研讨会共收到论文75篇,经专家评审入选65篇,内容涉及精美镇江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旅游和文史等五大类20个方面。其中,8篇论文作了大会交流,受到与会者的好评。《炎黄文化》《镇江社科》《镇江日报》等报刊相继选登了部分论文;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一书收入6 篇论文;钱永波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党政领导者的必备素养》、孙志军的《论新四军铁军精神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的现实启示》获得了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优秀论文奖。

(二)积极参与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活动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201810月,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召开了改革开放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理论研讨会。我会围绕名城建设与保护的实践,结合镇江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就,报送了6篇论文,邱隆洪的《传承亚夫精神,推进乡村振兴》作了大会发言。11月,在苏州召开的省名城保护与振兴发展专题研讨会上,钱永波的《宜文化就是早期的吴文化——兼论弘扬西周优秀历史文化》,王玉国的《正确处理五个关系,让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王永平的《镇江新河街的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祝瑞洪等作者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利用关系的再认识》等4篇论文,作了书面交流,窦晓青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工作的新问题及对策解析》,作了大会发言。

(三)深入开展名城历史文化专题课题研究

为指导和推动镇江新区宜文化学术研究活动,我会成立了以老会长钱永波为组长的吴文化课题组,重点围绕宜文化内涵及如何继承和发扬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得出了宜文化就是早期吴文化的结论,《京江晚报》整版摘要刊载了研究报告。我会与《镇江广播电视报》报联合开设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我与镇江文化专栏,刊登我会组织撰写的9篇纪念文章,赵顺凌的《南山文苑镇园三宝钩沉》、丁观加的《忆新四军征途画展》、石炜的《慈舟法师与金山寺大雄宝殿的复建》、霍义平的《镇江三山到美国》,许林的《填补镇江历史文化的一处空白》等,以及记者专访吴晓霞的《让红色基因在人民心中扎根》等文章,受到读者的好评。

2018年,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学术研究工作实现了质与量的新提升,在镇江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名城镇江文史研究丛书》获得一等奖,《京杭运河镇江服务区文化墙策划方案》获得二等奖。

    二、强化应用研究,推动名城建设保护的高质量

应用性研究是研究的生命力所在,是古为今用的体现。研究会紧紧围绕名城建设和保护的重点工作、民生工程,将学术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紧密结合,通过完善项目课题组长负责制、报告文本研讨终审制等系列制度,确保质量出精品。全年共完成应用性课题9项,跨年度课题1项,部分课题成果已得到实实在在的转化和应用。    

完成镇江长江大桥南北公路接线工程沿途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研究。镇江长江大桥南北公路接线工程全长14千米,与吴文化相关的古代遗址墓葬分布在沿线区域。受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指挥部的委托,我会和指挥部共同组成课题组,对公路两侧地面文物、重要古建筑、古人类居住遗址、古墓葬和地下文物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保护和展示的调研报告

完成《镇江方志馆展陈大纲》的编撰。受市史志办委托,课题组在搜集史料、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展陈大纲。大纲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镇江、镇江概况、建置沿革、山水名胜、经济发展、人文荟萃、社会事业、民俗风情、方志赏鉴等部分组成。目前,该馆的陈列项目已进入设计、布展阶段。

编撰《镇江名人馆展陈大纲》。受市文广旅局的委托,我会组织编撰了镇江名人陈列展陈大纲。课题组开展实地考察,全面收集资料,组织座谈讨论,从3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精选出历史名人357人。充分展示镇江历史名人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市文广旅局将依据该展陈大纲布展镇江名人馆。

完成更新镇江老旧小区环境和品位问题的研究课题。文本反映了城区老旧小区现状,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2018年正待改造的大市口西北片区、同德里山巷片区、中营片区、朱方路和九里街片区存在的共性问题,对各自的个性和特点及拥有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等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提升老旧小区环境和品位的建议。部分建议已在2018年老旧小区改造中得到落实。

    完成镇江火车站北广场文化墙策划方案。课题组在系统搜集、整理和研究镇江铁路百年大事记、镇江火车站沿革变迁、镇江铁路老照片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背景墙为镇江山水,雕塑主体为镇江铁路百年筑梦1863—2018),含开创、启程、韵动、飞跃、筑梦新时代为主要内容的策划方案。

完成中泠泉芙蓉楼历史文化研究及激活一泉景区的策划方案。提出尽快实施激活天下第一泉泉水的工程项目、展示一泉景区的历史文化、鉴亭内建王仁堪诗碑、整体提升一泉景区和芙蓉楼景观等10个方面的建议,得到委托方的肯定。目前,部分建议已在项目实施中得到落实。

完成镇江近代租界历史的调研报告。报告分镇江英租界的设立、发展与结束,镇江英租界的权力机构,镇江租界的城市基础建设及影响,镇江租界经济发展及对城市经济影响,中西文化融合,近代镇江英租界被收回的原因等方面。系统介绍了镇江租界史,为西津渡历史街区的进一步修复,提供了历史依据。

完成西津渡、伯先路和龙王巷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商业研究及街区商业运营策划研究报告。文本研究了该历史文化街区历史上商业繁荣的状况、业态类型,剖析了该街区商业现状,提出了振兴街区商业的策划方案。委托单位表示在该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中将充分吸取文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使修复后的街区保持传统风貌,并根据游客及市民的需求,发展现代商业。

    编撰镇江文旅故事汇编。汇编含人物、三国、传奇、名胜、掌故、地名故事共136篇。委托方认为该汇编系统准确地反映了镇江的人文故事,为导游提供了具有丰厚人文特色的解说词,更有利于吸引游客,激发游客对镇江深厚历史文化探索的兴趣。    

与此同时,研究会还完成了跨年度课题《新河街历史文化亮点》的现场调研、历史资料搜集工作,按照委托要求,20195月底完成研究报告。

    三、加强学会建设,为提升研究水平夯实基础

新一届研究会把改进作风,提升水平,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争创一流学会。

加强理论武装。坚持个人自学、集中学习和调查研究相结合,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改革开放40年的重要论述,切实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全面增强做好名城保护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会长会议积极发挥示范引导作用,组织开展学习交流,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指导研究的行动指南,保证研究的正确方向。

密切联系会员。加强与会员经常性联系,热心为广大会员做好服务,及时下发各类通知、刊物等信息资料,认真听取会员的要求和意见,帮助解决学术活动中的问题和需求,指导和组织小组开展活动。2018年,5个小组在论文撰写、专题调研和课题研究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强化阵地宣传。充分利用研究会网站、会刊、论文集以及新闻媒体,加强宣传。20186月,网站全面改版后,内容更鲜活、信息更及时、浏览更方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分享研究会学术成果。进一步加强与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的联系,加强与兄弟市相关研究社团的工作交流,拓展思路,取长补短

 

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和市两会要求,推进名城规划、建设和保护工作,实现传统和现代融合发展,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民记住乡愁,为建设富有特色的强富美高新镇江,再作新贡献。

  一、召开2019年年会暨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

  会议围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课题,展开学术研讨和交流,并通过论文集、会刊等多种途径,加强宣传推介,使研究成果更多地转化为实际成效。研究会网站将陆续刊登和发布论文,向《炎黄文化》杂志等报刊推荐论文,扩大影响。与此同时,积极做好2020年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征集工作。

    二、继续参与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的专题学术活动

    自换届以来,我会积极参加省炎黄研究会专题研讨活动,报送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受到省会领导和专家的好评。今年,我们要继续保持这一态势,发动、组织会员撰写专题研讨会的论文,让新人新作、优秀论文脱颖而出,力争报送数量和质量在全省继续领先,扩大我市学术研究成果的影响。同时,努力完成向《炎黄文化》刊物供稿任务。

  三、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高层次学术研讨活动

  我会曾分别与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中国文选学研究会在镇江联合举办过国际学术研讨会,产生了较大影响,促进了镇江优秀历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2019年,我会将与江苏大学、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文选》与《文心雕龙》国际研讨会。此次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近百位专家学者来镇参会,通过对名人名著的研究和成果交流,进一步推动优秀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建设的融合。

四、进一步开展应用性课题的研究

全面完成跨年度项目《新河街历史文化亮点》,同时,根据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委托,组织专家课题组,开展镇江西南片区部分山体及周边区域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镇江港口历史文化和港产城融合发展等课题研究,形成报告和策划方案。同时,围绕名城建设和保护,积极做好其他应用性课题研究。

此外,我会接受市委宣传部的委托,将组织《镇江通史》的编撰。

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进一步加强会风和队伍建设。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自20005月成立以来,已历经一、二、三届,第四届也进入第三个年头。前三届为名城保护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并为我们这一届开展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担当意识,紧密联系镇江历史和现实的学风,个人钻研与团队攻关的协作精神等等,这些,本届研究会都要进一步传承发扬光大。全体会员要按照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宝田同志的要求,学习老会长钱永波同志的按需补缺的好学精神、担当作为的使命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躬行践履的务实精神、汇聚才智的合作精神。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者、传承者、建设者,集聚精气神,弘扬正能量,奋力新作为,做出新成绩。我们要积极倡导严谨务实的学术之风。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密切与政府部门、高等院校、文化单位及相关企业的联系,扩展学术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范围。精心组织小组活动,重点围绕名城保护和建设开展调研,提出建议。进一步提升日常管理水平,热忱为全体会员服务。系统整理建会以来的图书及各类档案资料,建立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资料室;积极参与市社科联、民政局的相关活动,争取工作的指导和支持。    

各位会员,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作为从事名城研究的学术团体,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办会宗旨,围绕全市发展大局,认真研究、回答名城建设和保护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