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研究动态 >> 名城研究期刊2017年第1期

名城研究期刊2017年第1期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6-15      阅读数: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创作,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摘自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
     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会长会议纪要

2017年1月3日下午,李壮云会长主持召开会长会议。会议研究了以下工作。
共收到投稿74篇,根据评审专家意见,按照会员二篇选一、非会员择优用稿的原则,围绕名城保护建设与文化自信、文化旅游与生态建设、文化遗产保护、文史研究、城市品位提升研究等方面,共遴选58篇编入18集论文集。会议同意论文集按专家组审读推荐意见编辑成册。
论文评审委员会根据会长、副会长不参加评选、每位会员获奖不超过一项、评选内容不重复的原则,从第13—18集论文集中,共评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20篇。会议研究同意评审专家的评审意见,由学术委员会起草表彰决定,并在研究会换届大会暨十八次学术研讨会上颁发证书和奖金。
四届将围绕发掘历史文化,探讨名城保护;深入学术研究,推动成果转化;拓展应用研究,提出对应措施等方面,召开五次学术研讨会暨年会、开展五次专题调研活动、拟举办一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参加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的学术研讨活动。就旅游开发、历史文化展示、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等,与有关方面合作,积极开展应用性研究。争取编著一套与名城有关的系列丛书。会议建议四届期间组织两次报告会,邀请国内有较大影响的专家作学术报告;每年完成3—4个应用性研究课题。会议认为研究规划是未来5年的研究方向,是一个总的构想,要有高度,宜粗不宜细。会议决定由学术委员会对规划修改完善后,交理事会讨论决定。
通过讨论,会议认为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围绕“全、精、效”的要求,工作的重点、特色、亮点得到了充分体现。会议决定由报告起草小组根据讨论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报告进一步修改完善,提交理事会讨论通过。
根据中组办〔2014〕11号文件、民政部提供的社会组织章程模板,结合三届的实践,对《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章程》的部分条款及文字作了修改。会议讨论后决定,由修改小组进一步修改,并提交理事会讨论通过。
会议还听取讨论了研究会四届理事人选的按排、新入会会员名单及理事会、换届大会召开时间等事项。会议决定2017年2月下旬召开理事会,2017年5月中下旬召开换届大会暨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
副会长范然、赵顺凌参加了会议。




会长会议纪要
2017年2月9日上午,李壮云会长主持召开了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会长会议,会议研究讨论了召开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理事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及本年度各应用性课题组组成人员的安排。
会议讨论后决定:由报告起草小组作适当修改后,提交三届七次理事会讨论通过。
会议讨论后决定:由章程修改小组根据会长会议讨论的意见修改后,提交三届七次理事会讨论通过。
会议讨论并确定了各课题组组长、副组长及成员,要求咨询服务部召开各课题组组长会议,明确目标任务,抓紧时间开展现场踏勘、搜集资料,进行研讨论证,按时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文本。
会议讨论后决定2月19日上午召开三届七次理事会,会议议程:讨论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讨论研究会章程修改稿;讨论新入会会员;报告第三届优秀论文评选情况。
副会长赵顺凌、王玉国参加了会议。

会长会议纪要

3月16日上午,李壮云会长主持召开了研究会会长会议,专题听取2017年应用性研究课题工作进展的汇报,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并确定了工作目标。
该课题是跨年度研究项目,自2016年10月12日组成课题组以来,根据委托书内容,对宁镇快速通道镇江段沿线进行了两次踏勘,并对进城段的线型方案进行反复研究,先后召开了6次研讨会,目前已完成报告文本初稿。会议认为该项目进展顺利,重要的进入城区的线型、结点既要考虑宁镇扬一体化,北上扬州、南至禄口机场线的衔接,也要考虑与城市轻轨的衔接。会议要求课题组3月底完成文本初稿;4月10日前,会长会议看投影听介绍;4月10日后请交通部门领导一起看线路、召开座谈会征询意见; 4月底完成正式文本,并交委托单位。
2月9日会长会议确定该项目课题组,2月23日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分工,两次到现场进行调研、踏勘,课题组已召开了四次座谈会讨论,计划4月底完成调研,5月底完成讨论稿,7月份完成初稿,并征求委托方意见,8月底前正式文本移交。会议认为课题组班子结构好,提出的以特色产业作支撑,保护利用传统村落的思路是科学的。会议指出,今后研究会的研究思路要作适当调整,不能满足于历史文化的挖掘,更要花力量去研究近现代历史和镇江的著名人物,拓展思路,更好的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使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课题组已完成现场踏勘、部分材料搜集工作,形成二个讨论大纲。会议研究后决定由范然副会长召开委托方负责人与课题组成员会议,商定课题撰写大纲,明确分工,抓紧工作,6月份完成课题文本初稿,并征求委托方意见,7月底前形成正式文本并交付委托方。
由于委托时间紧,课题组春节前踏勘现场,春节期间做案头工作,2月份两次赴委托方征求意见的同时,分别征询了三位熟悉竹林寺历史和旅游的专家意见。现文本已交付委托方。     
课题组于2月17日召开了会议,拟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分工,计划4月25日左右乘船考察京杭运河镇江段,5月底完成文本初稿,并征求委托方意见,6月底前完成文本并交付。会议认为该课题进度较快。会议决定文稿形成后在小范围内讨论一次,修改完善后定稿。
已要求专人准备文本的基本观点、基本内容、基本材料及基本对策,并搜集相关原始资料。会议讨论后决定4月底完成初步材料及素材搜集工作,请徐强同志和铁路办副指挥参加,该课题 6月底形成初稿,打印初稿后组织讨论,7月底交付正式文本。
课题组春节前踏勘了现场,2月中旬形成文本,已两次征求委托方意见并根据意见进行了修改,等委托方召开专家论证会,文本将根据专家意见建议修改完善。会议决定4月上旬文本交付委托方。
最后,王玉国副会长汇报了参加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六次常务理事会议的有关情况。
副会长赵康琪参加了会议。




竹林寺历史文化内涵
及修复后的利用方案(摘录)



竹林寺位于镇江南山风景名胜区夹山北麓,原名夹山禅院,建自东晋法安大师。明崇祯年间,僧林辠结草庐居二年,创成名蓝,名以竹林寺。寺内有洛浦基、狮子崖、夹源井、放生池、百尺松、林公泉、普同塔、如来祖师塔、祖堂、钳锤室、卧佛楼、一佛居等。
康熙帝南巡时曾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三十八年(1699)两次来到竹林寺,并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御书寺额《竹林禅寺》,并御制《竹林禅院》诗和《竹赋》,勒石寺中。
雍正十一年(1733),雍正帝敕建竹林寺。重建的竹林寺计有殿宇259楹。寺前建有大山门,内有两座御碑亭,后面依次为天王殿和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两侧为钟鼓楼。大雄宝殿后为大法堂、大藏阁,阁名由清成亲王书。大藏阁之右为方丈室,大藏阁之左有山廊。此外还有观音殿、地藏殿、伽蓝殿、祖师殿、药师殿、历代祖堂、臥佛楼、一佛居、僧寮、客方丈、山廊、禅堂、斋堂、客堂、尊客堂、藏寮、士地祠,以及塔林、养生堂、画廊等等。重建之竹林寺,庄严辉煌,铜瓦飞檐、雕梁画栋、殿阁凌霄,金光耀野,巍乎壮丽、轮一新。《京口夹山竹林禅寺志》赞颂重建之竹林寺:“诚震旦灵山东南之首剎也!”咸丰六年(1856),寺毁于太平军战火。咸丰八年(1858),僧雪峰仿旧寺重建,砌成百间,两年不到又毁。同治三年(1864),僧旭雯率徒回山再次重建,规模已不及从前。1928年秋,霭亭法师创办竹林佛学院。1937年日军占领镇江时停办,1939年复办,以后到1949年停办。竹林佛学院共招收5届学僧,培养了200多名僧才,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震华、雪烦、东初、圆湛、超尘、真禅、慈舟等。
竹林寺依山而建,一组石阶,一层平台,上下五层,层层登高,竹林繁茂,古木参天,曲径通幽,引人入胜。寺前有月牙河,周边数株银杏树己有400余年树龄,依然虬奇苍劲。寺门前原有凝翠亭,背山面水,风景优美。山腰有林公泉,为明代林皋禅师开凿。
竹林寺的特色为幽而秀,夹山有万竿修竹、千株松,楓、栎、柏、银杏等杂错其间,竹林寺更显得幽深而韶秀。“夹山霜叶”成为清代镇江十二景之一。清代曾任镇江府同知的吴云写有《夹山霜叶》诗:


山门殿。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清雍正三年(1725年)重建,1981年落地翻建。门额嵌有“竹林禅寺”石刻。
御碑亭。山门之内,建有御碑亭二座,分立左右,碑文上刻有康熙皇帝作的《竹赋》和“竹林禅寺”题额。
天王殿。殿内四大天王塑像神采奕奕,威武雄壮,尤其是那眼神,人间的喜怒哀乐、真善美丑,似乎都映在其中。
钟鼓楼。大雄宝殿的两旁,还有两座钟鼓楼,左悬大铜鲸,右悬大法鼓。每逢法会,梵声远扬,鼓声震荡,自然是一番热闹景象。
大雄宝殿。出天王殿后门,即可见大雄宝殿。此殿高大雄伟,佛光四射,是竹林寺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门前的白石栏杆相对两旁,拾级而上,殿内金碧辉煌,高大的如来佛像慈祥的目光凝视着人们,仿佛在告诫好人要继续行善,又像是劝诫恶人,要回头是岸。四周诸佛环绕,各具神态,但劝人向善的眼神却始终如一。
大法堂。大雄宝殿的后面是大法堂,规模很大,“四面同式,俱系五间门面,周围进步均以七丈为准,回廊四绕,内观纵横二十五间,两旁各连画廊三间,中造说法台高约五尺,四面各准八尺,听法者可容千众”。
大藏阁。大法堂之后为大藏阁。内藏有吴门张居士捐赠的佛经四大橱。
“碧岩”石刻。位于林公泉右崖壁上。刻“碧岩”二大字,落款有“南海康有为题”字样。
挹江亭。位于夹山高处。此亭是一个登览的好所在。古时候可远眺烟波浩渺的大江、帆影,和雄壮秀丽的京口三山;近看群山环绕,山山相连,峰峰相迎;古城建筑,鳞次栉比,历历在目。亭外,松篁掩映,杂花竞放,苍翠宜人,令人心旷神怡。原亭已毁。1982年重建,六角形,石柱,亭顶为水泥仿木结构。石柱上,有联:“来时觉幽奥,到此豁心胸”; “江流山色遥空外,笠景钟声夕照中”。登亭北望,大江如练,帆影片片,可揖可拜,“挹江”之名,可谓妙矣!
自古名山多清泉。夹山也不例外,历史上有过许多泉的记载,名声较著的有林公泉,马乳泉,夹源泉,竹林泉,龙泉,问泉,双树泉等。
林公泉。位于夹山左面的高岩下。为明林皋法师开凿。林皋禅师在结庐山中时为饮水之便,从石穴中凿出此泉,宛如一勺,因此,取水时要用竹管饮水。后来僧人为了纪念林皋禅师,称此泉为林公泉。原碑名是明镇江太守程峋题,现石额为清同治状元陆润庠书。有石砌方池,泉水清澈,过去和尚汲泉烹茶待客。泉背倚山崖,岩石嶙峋,颇具古意。每雨后泉自石缝中滴漏,其声如磬。清王士祯专门为赞林公泉写了首诗:“祖堂白云里,岧峣俯林樾,昔人不可见,岩桂花犹发,唯有林公泉,涓涓漾明月。”
马乳泉。在秦潭下面的平坦处,水源充足,长年流淌,是竹林寺周围溪水的源头。
夹源泉。在古竹林之东,为唐夹山善会禅师所凿。
竹林泉。在古竹林之东,夹源泉的上方。
龙泉。在古竹林之西,相传过去每逢天下大旱,僧人就在此泉旁祷雨,十分灵验。
问泉。在渌水潭之下,箬庵问禅师所凿,故名。
双树泉。在竹林寺左边围墙外。一巨枫树干分为两枝,分枝的地方有碗口大的树洞,里面不断涌出水来,常年不枯竭。
镜塘。古称秦潭又叫绿水潭。镜塘的水色很好,清如明镜,水面上荷叶漂浮莲花透香,引人住足。唐陆龟蒙有诗云:“松门穿戴寺,荷经绕秦谭”。
竹林寺的古朴典雅、秀丽景色曾吸引无数名人雅士前往,其中不乏帝王将相和达官贵人。
康熙皇帝南巡时就曾于康熙二十三年、三十八年两次来到竹林寺。他对竹林寺偏爱有加。据曾任竹林寺监院的著名僧人震华《夹山志稿》记载:“圣祖康熙五年丙午八月户部尚书张有誉撰重修竹林碑记”“康熙十五丙辰,总照三山例永免田地山场一应杂差”“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冬十一月圣驾南巡幸本山。”“康熙三十八年已卯,瀚如禅师接驾。”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丙辰上幸焦山、金山”(《清史稿·圣祖本纪二》),这是他第一次南巡。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金秋十月,他巡视了金山和焦山。金碧辉煌的金、焦二山固然让他喜欢,但也不免过于喧闹了。也许是他特别喜爱竹枝,于是他又选择了山深谷幽的竹林寺。第二天,他们一行人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进入竹海之中,大约走了数里远,来到竹林深处的竹林寺。竹林寺依夹山而建,山中竹林丛生,长满各种古藤花草,一条石径,顺着山势而上。山间古柏参天,修竹成林,四周烟岚袅袅,在云霓明灭之中更觉得山深谷幽。在巡游竹林寺时,似乎他对竹林寺的茂林修竹情有独锺,这是他在北方未能见到的。据《康熙南巡笔记》记载:“竹林禅院,在镇江府城南五里,曲径逶迤,茂林修竹,高者四五丈,大者围尺,青叶碧枝,阴森崖谷,实北地之所未有。”另据《夹山竹林寺志》载:“圣祖仁皇帝幸山时于狮子岩前观一巨竹,惬于宸衷,复御鑴‘隐空’二字于上,故承赐名,本山之竹皆名曰:‘隐空竹’。”由于康熙的到来,使竹林寺的竹子一下就有了品牌。同时竹林寺的茂林修竹也给他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康熙第二次到竹林寺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第三次南巡。到镇江时,他还恋恋不忘竹林寺,又去了竹林寺。据《光绪丹徒县志》载:“康熙己卯(1699年)圣祖南巡御书寺额,制竹林寺诗、竹赋,勒石寺中”。可见这次巡游,康熙更是尽兴,不仅为竹林寺题写寺额,还题写了《竹林禅院》诗一首和《竹赋》一篇。
当时竹林寺住持瀚如学禅师还率众僧至康熙“驻跸”的金山寺朝谒,并迎取御书竹林寺额。
在竹林寺,康熙一边欣赏这里优美的景色,一边还和寺僧们谈禅说偈。“幸至此,问曰:‘如何是庭前柏树子?’天笠禅师对曰:‘谷应三呼后,庭回万国春’。上大悦,问宗派字行,谕左右识之。”(《夹山竹林寺志》)
康熙还为竹林寺的茂林修竹和深邃幽静的环境所动。他回望四周的景色,只见参天的古木,枝叶摇拂;茂密的修竹,森如碧玉。自已来时乘坐的车驾停在山门外银杏树下的浓阴里,华丽的旌旗飘拂,青翠之中又增添了嫣红姹紫,显得五彩纷呈。阵阵秋风吹来,飒飒的作响,树叶飘落下来,在空中自由地飞舞,尤如一只只小鸟在轻快的飞翔。走进古寺的殿宇僧楼,万籁无声,一片寂静,使得茂林修竹里的光影显得更加清冷。这种感觉在喧闹的金、焦、北固是体会不到的,只有在这山深谷幽的竹林寺才能享受得到。康熙心有所动,情有所生,不禁诗兴大发,即兴赋《竹林禅院》诗一首,其诗云:

诗中描写了竹林寺优美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内心的感受,特别是这里的茂林修竹使这位帝王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诗经》中“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的句子来。
康熙第一次幸临时“顾视修篁掩映”,并赐名“隐空竹”。这次乃作《竹赋》一篇,以“寄予思于遥深”。在赋中,他不但赞美了竹子“其体本真坚,性为高子。款款虚中,亭亭秀越,居远俗以无尘,生自然而有列”的坚贞品质;而且还赞美了竹子“至于汉青为简,截管成声,文章彬郁,律吕和鸣,”“或垂美于九府,或呈能于五兵”的适用功能。康熙题写的竹赋,后由大学士张玉书勒石,并建御竹亭,以纪念这位一代帝王的幸临。
在(清)越伊编订的《京口夹山竹林寺志》中,记载了康熙在第二次亲临竹林寺时,钦赐寺额:竹林禅寺,由宰相张玉书.在山门之内建亭并将寺额刻在石碑上。
是出身于华严大学时任竹林寺住持的霭亭和尚所创办。上海玉佛寺第六代方丈震华法师曾任竹林寺佛学院院长。民国十五年(1926年)金山江天寺住持霜亭老和尚,见震华颖悟过人,召他到镇江,送他入镇江玉山超岸寺的佛学社,向守培法师学习经教。守培法师见震华聪明努力,是可造之才,刻意栽培。震华也埋头苦读,辛勤不辍,学问日新月异。民国十八年(1929年)春,震华到句容宝华山受具足戒,圆戒后回到镇江,霭亭老和尚闻他才学过人,聘他为竹林佛学院主讲。震师到佛学院后,改革学制,分班授课,认真教学,使竹林佛学院声誉日隆。二十一年(1932年),霭亭老和尚为震华传法授记,收他为法子,并命他出任竹林寺监院,及竹林佛学院院长。
悬壶济世是竹林寺僧的特长。现市图书馆收藏一部《竹林寺师传奇方》,内容有治疗喉疼、头疼、牙疾、腹胀、咳嗽多痰、齿疼腮肿、筋骨酸痛等数十种病症的详细药方;有健脾、养身的药剂、药丸等十多种配方。书写不仅有刻印的,还有不少是手写的,说明他们在不断研究、总结和提高。
竹林寺的匾额也大都出自名人之手,如康熙帝玄烨书:竹林禅寺、万德庄严、大机大用。康熙帝皇长子、直郡王爱新觉罗·胤禔书:弘振宗风。乾隆的第十一个儿子、成亲王爱新觉罗·永书:大藏阁。明末书画家、福建布政司范允临:会老遗风、钳锤室。清朝著名书画家、侍御笪重光书:龙文凤藻。清乾隆翰林院检讨程峋书:竹院重开、笠大法幢等。


黄鹤山磨笄山历史文化研究报告(摘录)


黄鹤山,又名黄鹄山。南北朝时已驰名于世。南朝梁沈约《宋书》,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都提到它。唐代初魏征等主编的《隋书》“地理志”润州名山部分,也提及“有句骊山、黄鹄山、蒜山。”
黄鹤山高80.6米,山体保护面积20.4公顷,其中山体面积14.9公顷。黄鹤山是历史上有名的观景点,登临其上,远眺镇江,可见长江如练,群山环抱的美景。清代诗人程兆熊《秋日登黄鹤山绝顶》诗写到:“一上孤峰万木秋,江城点点乱雅投。云山四顾皆东向,寒浪千重尽北流。太傅松高余夕照,佛狸祠废剩荒丘。欲寻戴女磨笄处,烟草迷离动客愁。”山中松柏成荫,古藤缠绕,过去走在山中的小道上,还可以听到潺湲的流水声。
磨笄山位于黄鹤山东南。在今南门天桥附近。山高100.1米,规划山体保护面积24.8公顷,山体面积21.4公顷。光绪《丹徒县志》记载,南朝宋戴颙,字仲若,曾隐居磨筓山、黄鹤山一带。戴颙之女,受戴颙影响,也长于音律,在戴颙死后,为其父亲整理乐谱,终身不嫁,曾磨笄以明志,后来她磨发笄的地方称之磨笄山。清代诗人殷苑写过《磨笄山》诗:“我今蜡屐登磨笄,泉声冽洌风凄凄,竹林精舍出其右,时有黄鹤层巅栖。中有高人谈轩冕,娉婷一女随捉携。肯把长眉计宫样,忍磨丫髻誓云溪。所怜却是今人女,辞家远适随尘泥。沥谦此地太孤寂,淡云明月映山蹊。我心匪石石可转,撼之不动丘山齐,拍萝暂憩一凭吊,仿佛犹留翠黛低。”

黄鹤山、磨笄山历史上人文积淀丰厚,自然风景美丽,在南山风景名胜区占有重要的地位。黄鹤山、磨笄山历史遗存以鹤林寺最有盛名,其中又以鹤林八景为盛。八景即逢僧处(古竹院)、香花桥、寄奴泉、杜鹃台、濂溪祠、米芾墓、马祖塔和太傅松,现虽多湮没,仍有遗迹可考。
初名“竹林寺”,俗称:“古竹林”,创建于晋元帝大兴四年(321年),是南山景区最古老的寺院之一。杨棨《京口山水志》载:“竹院因竹林以名”,故又称古竹院。永初年间(420—422年)古竹院改名鹤林寺。
鹤林的由来也有典故。《鹤林寺志》“纪异”中说:“晋王恭建万岁楼,有僧自西域来,指其他谓曰,百年后当有异僧驻此说法。后果有素禅师据此说法,听众千余人。说罢众退,惟缟衣百人侍立不去。师诘曰,众退汝延立谓何?应曰:我等仗师圣法,各脱缟衣矣。遂谢师翔空而去,因曰鹤林。”
鹤林寺过去背依青山,前有溪流,风景极佳。在画家的心目中,这里的景致是创作的源泉。如米友仁创作的《鹤林烟雨图》就非常有名,是描绘南山景致的最佳代表作之一。后来仿效米友仁《鹤林烟雨图》描绘南山景致的画家也很多,渐渐地“鹤林烟雨”成了渲染南山景致的代言词。
鹤林寺唐代最盛,规模很大,东至鸿鹤坊、天福山、菊花山,南至石人桥、招隐山、小九华山、黄山,西至龙目湖、黄峰岭,北至唐塠山、鹤林门。故有“出了山门,就到城门”的说法。
鹤林寺开山之祖是谁?长期以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东晋时的法安禅师;另一种说法是唐代的马素禅师。宋高宗时,鹤林寺被赐名:“报恩光孝禅寺”,可没过了多久,又恢复了原名。
历史上鹤林寺以幽取胜,几经兴废。唐末薛郎、刘浩之乱,鹤林寺被毁,北宋绍兴年间(1145年前后)重建,改名报恩光孝禅寺。后毁,南宋绍兴年间重建,咸淳年间僧庆清重修,寺在山南。明成祖永乐年间(1412年前后)又毁,僧得月将古竹院稍加修葺,即今址。明弘治中(1495年前后),僧了心始建殿宇。明万历年间(1596年前后)僧人德乘主持佛寺时,吏部尚书陆光祖、寺僧明贤等又捐金修复了元素法堂、天王殿、方丈廊和静室等建筑。鹤林寺大为改观,“前后梵宇,焕然复新”,清康熙四年(1665年),僧净能、无怠重修。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同治、光绪年间分别进行重建和修缮。“文化大革命”中破坏严重,仅存空空的大雄宝殿与杜鹃楼等极少建筑,1982年市政府公布其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镇江市政府对大雄宝殿进行了整修。今存大殿为同治年间复建,硬山式、面洞五间,座落在石台基上,屋脊较高,置吻兽,山墙两垂脊上砌瓦花,前檐两侧樨头用磨砖浮雕菊花图案。
传说是唐代诗人李涉与鹤林寺僧闲话的地方。李涉写过一首《题鹤林寺壁》诗。诗云:“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这首诗原来描写诗人被贬流放后的苦闷心情,终日如醉如梦,勉强登山游览,也觉得春光已尽,没有乐趣。只有在下山经过竹院时,通过与寺僧的一番闲谈,才感到一点轻松。没想到在纷扰的社会中,还有这么一块静土能获得半日清闲,给自己麻木的心里增添一点欢悦。可诗人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的这首诗给鹤林寺增添了一景。他当日在竹院中与寺僧聊天,无心说了一句“因过竹院逢僧话”,这“逢僧话”的地方就演变成了后来的“逢僧处”景点,成了苏东坡南山最留恋的地方。
李涉的这首诗还为鹤林寺增添过一些趣事。宋代有几个有钱的达官贵人,结伴而行,带了不少歌童舞女来鹤林寺游春。对酒当歌,欢声笑语,快乐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有一位贵官自命风雅,忽然高声朗诵起李涉的这首诗来。和尚一听,忍不住笑了起来。达官呆了一下,便问和尚为什么笑。和尚笑着说:贵官可以偷得半日闲,我们和尚却要忙三天。达官又问是什么缘故。和尚答道:第一天我们要替老爷准备,第二天我们要伺候老爷,第三天老爷走后我们要整理打扫。这不就是老爷偷得半日闲,和尚却要忙三天了吗!
与马素传奇说法有关。相传有一次马素在鹤林寺中说法,来听的信徒有许多人。他说着说着,忽然天空中出现了奇异的彩霞,五颜六色,非常美丽。又有许多仙鹤,在他的头顶上盘旋飞舞。过了一段时间,天空中纷纷地落下无数鲜艳的花朵,这些花朵,落在他的法座和听众头上,散发出阵阵花香。当时有人觉得奇怪,就问他这是哪一种花。他答道,这就是佛界称之的“天花”。于是后人在他说法的地方挂起了一块匾,上书“天雨宝华”四字,向世人喻示马素禅师说法天降宝花的故事。又把附近的一座溪水桥称为“香花桥”。
香花桥又叫升仙桥。传说是司杜鹃花的仙女,往返天上人间的一座桥。因为杜鹃花是仙花,天上仙女司完杜鹃花后,就从这座桥上返回天庭。这座桥就在靠近杜鹃花附近的寺外。
香花桥又叫过“濂溪桥”。可能因为仙花杜鹃花回归阆苑,又可能因为杜鹃花毁于战乱,濂溪池扩大,莲花开到了香花桥下,而更名“濂溪桥”。
相传与宋武帝刘裕有关。刘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其先彭城人,后寄籍镇江。按照古人的说法,凡为帝王者,生时多有祥瑞之征,所以传说刘裕出生的那天,有神光照室,黄昏时,天降甘露。其父因他出生时有奇异现象,给他起了个小字叫“奇奴”。刘裕幼年时母亲就去世了,寄养于舅舅家,于是改名叫了“寄奴”。史书上说,宋武帝刘裕未发迹时和黄鹤山关系密切。他曾在山中打柴,又在山下种田。为了饮水和灌溉之便,刘裕决定在山中开凿泉眼。他硬是从石缝中一点一点地挖掘,终于打出了泉水。当他看见泉水清冽,流淌不息时,非常高兴,就用自己的外号“寄奴”做了泉名。
传说中寄奴泉曾出现过白龟,人疑其为龙种,所以,寄奴泉又称之“龙泉”。此泉为黄鹤山增添了美景,大隐士戴颙到京口的第一站,就相中了黄鹤山的林壑清泉之美,在山北的竹林精舍安了家。在寄奴泉旁还建过一个亭子,供取水的人休息之用。诗人赵醉侯在《访寄奴泉》诗中说:“吾乡泉好数中泠,虎鹿争流亦可惊。何物寄奴传轶事,又留遗迹负英名。六朝事业余芳草,百斛珠玑浅野亭。乞取一瓶烹玉茗,壮亭诗胆吸蓬瀛。”
又名杜鹃台, 位于鹤林寺大殿后侧、杜鹃花前,为观赏鹤林寺杜鹃花而建。始建于元延祐三年(1316年),历史上屡建屡毁,清乾隆年间重建,现存的杜鹃楼为清代鹤林寺僧福登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再建,楼为二层,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七檩,东立面上下二层各有窗户四扇。杜鹃楼1987年由镇江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鹤林寺的杜鹃花,又名映山红。《鹤林志》上说“杜鹃花高丈余,春日花开,倾城游赏”非常的壮观。到了元代,为观花之便,就在花前建起了杜鹃楼。虽然历史上杜鹃楼同杜鹃花一样,屡遭不幸,但最终还是以极强的生命力延续了下来。
由于杜鹃花非常有名,杜鹃楼又建得巧夺天工,文雅精致,历史上,楼与花相映成趣,成为历代文人的吟咏对象。一些诗人还喜欢留宿杜鹃楼中,倾听花丛中的黄鹂鸟语,品味散发的杜鹃花香,在一种闲适而优雅的环境中找到生活闲趣。清代书画家笪重光迷恋杜鹃楼。有一次,他和友人张湘晓对饮其中的时候,谈了自己“读书曾爱杜鹃楼”的事。
杜鹃楼环境优雅,常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不知不觉地融入大自然的原生态当中,可以忘却世间的烦恼。清代康熙刑部尚书龚鼎孳,是屈指可数的几个汉人宰相之一,为人放旷,洽闻博学,诗文尤佳,与吴伟业、钱谦益齐名,称为“江左三大家”。他在被贬官八级时,寻访过杜鹃楼,在登楼后写诗抒发了自己的感悟:“武帝草犹绿,空堂迥不关。日斜何代寺,松冷一楼山。往事随花尽,浮生让竹闲。登临宽战伐,旅鬓未应斑。”诗中借武帝的逝去、古寺的兴衰等自然变化,来告诫自己要乐观地看待宦海中的浮沉,让心中的不快象花谢、花落一样随它去,要像苏东坡那样潇洒面对人生,失意时在鹤林竹院中闲步,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自己的兴衰,表现了诗人应变自如、心胸豁然的心态。
清代诗人戴纯到南郊古寺探幽时,也喜欢留宿杜鹃楼中,倾听山中飘过的梵音,观赏秋夜空中的明月,他留下的小诗缠绵而又抒情,仿佛在弹奏着一曲美妙的旋律:“林外啼鹃苦不休,我来独倚杜鹃楼。数声清磐山云破,一树奇葩劫火收。阆花只今应伴月,僧居从古最宜秋。美人空忆良宵梦,披拂松风与散愁。”
在鹤林寺的左边,相传是宋朝周敦颐(字茂叔)所凿,因池中栽种莲花,故称“茂叔莲池”。周敦颐(1017—1073), 北宋理学家,道州营道人(今湖南道县),曾官至大理寺丞、国子博士,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的小溪上,取营道故居濂溪名之,后人遂称之“濂溪先生”。周敦颐幼年丧父,随母亲来镇江,寄居于润州黄鹤山精舍的舅父龙图学士郑向家,时年15岁。在镇江时,他和鹤林寺僧寿涯关系很好,曾借住寺中读书,受寿涯的佛家思想影响也不小。《鹤林志》云:“宋寿涯禅师与胡武平、周茂叔交善。茂叔尤依寿涯读书寺中,每师事之,尽得其传焉!其后,二程之学本于茂叔,皆渊源于寿涯云”。“茂叔莲池”,又称“爱莲池”。起名爱莲池,有一层深义隐含其中,那就是周敦颐认为莲花在佛教中是最纯洁、清净的象征。莲花在污泥中挺出而立,一尘不染,所以佛教以莲花来比喻“成佛”。周敦颐专门写过一篇《爱莲说》,为世人传诵。
鹤林寺僧和游寺的文人都喜欢爱莲池,为了纪念这位北宋大哲学家, 后人在鹤林寺西还建立濂溪祠堂。明万历年间丹徒县令庞时雍还自己捐钱在池边围上白栏杆,又种植了花柳松等。
与唐玄宗年间鹤林寺马素禅师相关。马祖塔是马素的墓塔。马素,字道清,又称玄素禅师,延陵人。少年时就归依佛门,在江宁长寿寺出家,后入牛头山学佛,了悟佛法,成为大师,是一位很有道行的高僧。他佛学精深,以顿悟为特色,在传法时,讲究以心传心,不落文字,无迹可求,以独特的神韵和魅力征服或影响过许许多多的人。他在鹤林寺讲经说法时,听众逾千余人。马素禅师在鹤林寺僧人中威信很高,曾培养出国一欣禅师、法镜禅师等一班高足弟子。国一欣禅师剃度于鹤林寺,得马素禅师亲授佛法,佛学益精,后出任径山寺方丈。他去径山寺后,仍与马素禅师书信往还不断,其中颇多趣闻。有一次,马素禅师派人给国一欣方丈送信,信送到后,国一欣打开一看,只见信中没有任何文字,只有一个圆圈。众僧人不解,只见国一欣略一思索,即在圆圈中点了一点,将信封回,其中究竟什么意思,至今也无人清楚,唯有马素禅师和国一欣两人自明。高足法镜也学有所成,被推为“吴中上首”。
马素禅师主张:“佛性平等,贤愚不一,但可度者,吾即度之”。他不仅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有一次,当地有一个屠夫,自认一生罪恶深重,闻禅师大名,来鹤林寺请马素为之超度。当时,马素禅师已名声很大,一般僧人都认为马素禅师不可能见他,而马素禅师闻之后,欣然而至,为他讲授佛法,众僧十分惊讶,敬佩禅师言行一致。
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马素禅师提倡以和为贵,主张人与人应和睦相处。他曾写《简族弟》诗一首,云:“同气连枝个自荣,此须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兄弟”。劝诫兄弟之间应相互体谅,不要为了一点小事伤害感情。
北宋著名画家米芾之墓。米芾居鹤林寺多年,在鹤林寺养老堂后有他的住宅。相传他曾对寺僧说,死后魂灵愿为鹤林寺的伽蓝神,永守山门。《避暑录话》载:“米元章爱鹤林寺松石沈秀,誓来生为寺伽蓝,永护名胜。公殁后,鹤林寺伽蓝无故塌下,里人知公欲还宿愿于此,乃祠于寺之左隅。道光中,李观察彦章更立祠于寺前对山之麓,今毁”。明代鹤林寺住持在鹤林寺前发现过明书法家米万钟于米芾墓前书写的“宋礼部员外郎米芾元章之墓”碑。此墓多次修复。晚清翰林高觐昌日记说:“米元章墓,在城南鹤林寺西南百余步。寺僧福登拄锡募辄,探寻寺中古迹残碑断碣,爱护维谨,名胜稍复旧观。”米芾墓1946年7月重修,解放后再修。上世纪60年代中毁,1987年又易地在黄鹤山东北麓重建,占地700平方米。从山脚到墓坟有台阶60级,长约60米左右,分4段,中有平台3座。在第二平台台阶两侧有石坊一座,上方横额刻有“米芾墓”三个大字。石坊有四根石柱,其中两根淡黄色,是原墓残存的石坊柱,上面刻有楹联:“抔土足千秋襄阳文史宣和笔,丛林才数载宋朝郎署米家山。”墓的外围用块石砌成,坟包直径4米余,周围有柏树。墓前竖着石碑,上面刻的碑文是:“1987年重修,宋礼部员外郎米芾元章之墓,曼殊后学启功敬题。” 米芾墓于1982年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以明代宰相杨一清的名字命名。杨一清,字应宁,号邃庵,祖籍云南安宁人,其父死后葬丹徒,为守墓之便,就在丹徒落籍。官至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等职。杨一清非常喜欢鹤林寺的环境静幽,山清水秀。当时,在古鹤林寺前曾有许多大松树,十分壮观,“松复山殿阴,花藏溪路迷”,写的就是唐代鹤林寺山门前的景象。但到了明代,岁月沧桑,大片的松林已不复存在,只剩下十三株巨松护持在门前了。杨一清常到鹤林寺来,也很喜欢寺前那高大挺秀的十三株巨松,专门写过《十三松记》。有一次,他听说寺里不争气的和尚,准备将十三株古松砍去换钱用,心里非常着急,马上找来和尚,自己出钱把古松保了下来。以后,此松就被称为“太傅松”。可惜,杨一清逝去,这十三株古松还是被毁坏了。
位于黄鹤山顶,是一座仿古建筑。阁楼高三层,飞檐斗拱,俊秀辉煌,虽没有华丽的雕饰,却显得古朴典雅。楼檐上翘像黄鹤展翅,最高处的圆顶像黄鹤昂头。阁楼的台基高约1米,边长约15米,四边环有汉白玉栏杆,内有20根朱色立柱环绕。二层带阳台,边长约12米。
位于鹤林寺右边大院中,有一大片苍翠的竹林,相传为苏东坡所栽,所以此院叫“苏公竹院”。苏东坡《游鹤林寺》诗云:“郊原雨初霁,春物有余妍。古寺满修竹,深林闻杜鹃。”竹园的东部还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叫“白莲池”,池上建有斗鸡庵。相传苏东坡曾培莲池上。与之相邻的鹤林寺放生池上也有一景点叫“南山亭”。
明代大学士杨一清别墅,是当时文人聚会场所。从别墅主人笔下的“鸿鹤山庄”诗文来看:“鸿鹤冥冥事已遥,清溪曲曲下通潮。镜中白发谁能变,江上青山可待招。兴到登临随短屐,客来倾倒醉长瓢。郡城相望无多路,也得幽居远市朝。”似乎鸿鹤山庄是建在一处山水相依,且非常幽静的佳处,远离城市的喧闹,这样别墅的主人可以安心的读书会友,又可以纵情山水,登高望远,观赏城市山林的风光。所以无论是杨一清在世,还是到杨一清死后的百余年间,鸿鹤山庄在一班文人的心目中,都是值得怀念的地方。清代诗人李御曾到鸿鹤山庄访旧,题诗:“昔贤留古柏,异代启柴扉。鸿鹤坐相对,读书人未归。板桥因雨坏,水鸟贴荷飞。吟望几回首,高楼好夕晖”。
清代书法家王文治到鸿鹤山庄访问一位暂住在那里的友人陈怡亭时,对那里的幽静、古朴留有深刻的印象,他写道:“访君便抵作清游,读书敲诗意未休。绿野惯为名相墅,黄鹤合傍隐人楼。树藏古庙微含暝,山带斜晖易作秋。步出柴门新月上,又劳相送过溪头。”这次的寻访或许也可能就是他后来自己构筑“黄鹤山庄”的缘由吧!
清代书法家王文治别墅。王文治效仿杨一清当年修建鸿鹤山庄的做法,在这里建起了黄鹤山庄。据说王文治对自己精心营造的山庄是颇为得意的,他亲自写过《题黄鹤山庄》诗,“何处寻幽墅,苍苍万竹中。柴扉人外掩,春水路旁通。树密常疑雨,窗虚恰受风。晚来霞色起,高咏忆兴公。”来表达自己高兴的心情。以后他虽然生性好动,常常到外地去看看走走,浪迹于山水之间,心里对黄鹤山庄仍然是念念不忘。他在自己的诗集中记有秋日归黄鹤山庄的快意。“东南山水处,随意成林薮。我为恋西湖,乡园别来久。当年信宿地,石坏松亦朽。荒寒正复佳,丛簿樵苏走。篱外日沉山,池边潮到牖。繁华过眼频,佳日开怀偶。归途尤可爱,明月挂衰柳。”
清代诗人陈金波对黄鹤山庄的观察很细致。在他的《卧间诗存》中说,这里有过八景,分别是:看鹤楼、木樨香馆、水乐轩、醉月廊、话雨阁、娱石山房、暗香亭和浴云溪。他应该是到过这些景点的,因为他抓住了景中各自的特点,为八景配过小诗,写得有声有色。诗人的眼力是很准的,他抓住了楼、馆、轩、廊的精妙处。如点评看鹤楼云:“青山四望开,点点绝尘埃。楼高忆黄鹤,犹是破空来。”木樨香馆云:“秋月淡无影,木樨香在空。前身金粟否?疑近梵王宫。”水乐轩云:“流水鸣涓涓,中有琴鱼跃。嵇康广陵散,溪上时一作。”醉月廊云:“碎影动溪头,寒光孕山骨。人醉我独醒,孤负此明月。”诗人的笔力也是出众的,他扣住了阁、房、亭、溪的特色。评说话雨阁是:“客从巴上来,酌酒话离绪。蓦地天作云,推窗看时雨。”娱石山房是:“峭势削芙蓉,青青一片石。颇笑米老颠,研山持易宅。”暗香亭是:“菲菲林际芳,冉冉入瑶席。春事未阑珊,落英点窗格。”浴云溪是:“飘飘溪上云,宛转随溪曲。溪流云亦流,云影就溪浴。”
过去鹤林寺中的一个著名景点。鹤林寺中的碑刻很多,寺里的僧人为了妥善地保管好这些碑刻,就把它们集中起来,砌在壁间,称为“古墨林”,又为鹤林寺添了一景。在古墨林中,名人之作甚多,最具代表性的有宋大书法家米芾的“城市山林”匾额,今仍藏于镇江焦山碑刻博物馆内。此匾字体丰腴遒劲,纵逸浑脱,于痛快沉着之中表现出来米芾风神萧散,倜傥不群的性格,是公认的书法精品。古墨林中重要的碑刻还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游招隐鹤林的诗文,岳珂题的古竹院僧房诗,米友仁为其父米芾自画护法小像写的像赞文字,明大书法家董其昌写的马素禅师《简族弟》诗,刘光祖《书呈鹤林宗山长老》文,镇江府《濂溪先生书堂记》等。
古墨林中佛经文字也不少,有宋高宗书写的《佛经》七通,有鹤林僧人如瑶书写的观音碑文,有《金刚经》的碑文等。古墨林中还有一块碑值得注意,就是唐代文人李华撰写的鹤林开山祖师马素的塔铭。马素禅师不仅佛理精深,诗文也写得不错,当时有许多文人乐于和他交往,著名的《吊古战场文》的作者李华就是他的密友,二人十分投缘,马素圆寂后,塔铭就是李华撰写的。
黄鹤山宋代寺庙之一,据说是专门为宋高宗谢皇后建的功德寺。在寺建成时内有石渠,上有小亭,并有墨竹的石刻。宋高宗曾经亲赐了七佛画像藏于寺中。后来清代诗人李慎传在吟咏古迹时,还提到过这件事情,诗云:“赵家寺院寄山陉,七佛曾经赐内廷。宝墨纵随人世改,不同山鬼哭冬青。”寺内还藏有大藏经卷和颜鲁公的字画。因为谢皇后的父亲和母亲的墓葬于此,谢皇后为了尽孝心,“自愿报德巨万。故其寺极巨丽,佛像庄严,东南第一。”鼎盛时寺中有良田万顷,收成可供上千个僧人用饭。
磨笄山和黄鹤山一带是太平天国镇江保卫战时的重要战场之一。太平军占领镇江后,为加强守卫,开始修筑新城,自北固山以西,沿长江至运河口,然后沿着运河向南,到西门外,建立了一条长达六里多的新城墙。太平军在城南的虎头山一带重兵把守。清军围攻镇江时,在磨笄山和黄鹤山上建造了炮台营垒,安放了万斤大炮三尊,从山上轰击城垣。和春统军时,在镇江城南、城西、城东一带挖掘了“宽度长濠”,以加强对太平军的围困。清军都司王瑞图还在黄鹤山筑营,后来被太平军吴如孝率兵从磨笄山进攻击杀。
位于黄鹤山东北麓, 1948年6月,义士路燮源昌桐油栈失火,有5名市民因奋不顾身救火而英勇牺牲,镇江各界为纪念不幸遇难的5名市民救火英雄,于1948年9月8日举行悼念大会,将他们葬于黄鹤山,立五义士墓。原墓“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93年重建。
位于靠近磨笄山顶处。在镇江磨笄山上,有一座倒伏的柱子,经过辨认,柱上有“十二角星”的标记和撰写的“江苏省胜利复员纪念塔”文字。柱子上的文字说“塔”,表明柱子下面原来是有基座的。此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基座用旧城砖筑。柱上的文字说明,这座纪念塔是是历史的见证物,是纪念“抗战胜利后,各地政府和重要单位开始‘复员’。即江苏省恢复原地、恢复正常运转。” 该塔见证了镇江作为民国省会的历史、抗战胜利的历史,具有较为重要的历史价值。应在原址重新竖立进行保护。



名城研究会应邀考察南山

应南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的邀请,1月4日上午,李壮云会长带领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一行,考察了南山的文苑和竹林寺。    
上午9点半,研究会一行来到正在修缮中的竹林寺,该寺历史悠久,因位于夹山山麓,四周修竹环拥,故名竹林寺。寺院始建于东晋,唐改名夹山禅院,唐时鹤林寺发展鼎盛,夹山禅院成为鹤林寺下院。明林皋禅师重修竹林寺,栽松柏名曰“戒子松”、凿泉曰“林公泉”。康熙三十八年南巡曾驻跸竹林寺,亲题寺匾,作《竹赋》,后建御碑亭、御竹亭等。竹林寺最兴时有房屋259楹。咸丰六年焚于太平天国战火;咸丰八年仿旧寺重建,砌成百间,咸丰十年又毁。民国初年尚有僧人数百,并设有佛学院。抗日期间又被日军烧毁一部分。现存建筑仅有天王殿、五观堂、净业居、挹江亭等。南山管理处陈宁华主任介绍,2015年底市政府及有关方面决定按遗址公园进行修缮。
接着研究会一行考察了维修后的文苑。 “文苑”位于竹林寺之东,1997年12月1日竣工,占地四公顷,依山傍水,为纪念我国南朝著名文学理论评论家刘勰及其文学评论巨著《文心雕龙》而主题造园。园内有成片的竹林、香樟树,环境幽雅,景物奇秀,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魅力迷人的景色。2016年南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对文苑进行了全面维修,总领全苑的文心阁,以及学林轩、选亭、水榭舞台、紫滕花架等己油漆一新,楹联匾额及室内的画作也已重新装裱,游园道路近期内将进一步修复,文苑将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游客
考察结束后,研究会一行与三山南山管委会、南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负责同志一起,就修缮后的竹林寺如何利用,南山在镇江建设旅游目的地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等进行了座谈。研究会专们认为竹林寺历史积淀深厚,因长期失修,已频临倒塌,这次作为文化遗址公园修复,这是基础,一定要做到修旧如故,同时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厘清文脉,将文化精髓展示出来,并在生态环境整治尤其在“竹”字上做文章,既优雅清静,又独具亮点,以吸引游客。    
老会长钱永波就南山的建设指出:要有整体规划设想,保护好生态,打响国家森林公园的品牌,做好古寺名泉区、跨越林海区、淘春沥水区的建设,做好东西南北的植物配置和林向改造,及主干道沿线、景点周边植物配置,使人造和自然有机溶合。竹林寺修缮后,对历史文化要精选留存,要研究游客需求,增加现代内容,做到传承与时尚结合。同时南山要增加寿文化的内容。
副会长范然、赵顺凌、王玉国、罗福春参加了考察活动。

震 撼 之 旅

镇 名

阳春三月,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一行8人,参观学习考察了在建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中国革命圣地——古田、世界建筑奇葩——永定土楼、开闽进士第一村——廉村 、人鱼同乐的现代桃源——鲤鱼溪、鹤发童颜的千年古镇——霍童。一路听介绍看实景,给考察组成员留下一次次听觉、视觉和心灵的震撼。



23日下午,在建设方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港珠澳大桥岛隧联合体刘副总的陪同下,考察组乘上交通艇考察了在建的港珠澳大桥,并登上连接桥梁和海底隧道的西人工岛考察。
据刘副总介绍:“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2009年12月15日在珠海举行开工仪式。大桥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工程。大桥的起点是香港大屿山,经大澳,跨越伶仃洋海域至珠江口,最后分成Y字形,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大桥全长为49.968公里,大桥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达35.578公里,桥长约29.6公里,海底隧道长6.7公里。海中桥隧主体工程及珠海接线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时速每小时100公里。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将于2017年年底建成通车,界时从香港到珠海的公路交通将从4小时缩短到30多分钟。
港珠澳大桥将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大桥往珠海方向通过隧道穿越拱北建成区域,最先与建设中的京港澳高速广珠西线相连,再通过延长线接驳,与珠海境内的京珠高速、西部沿海高速、江珠高速,建设中的机场高速、高栏港高速等一系列干道连通,直贯整个珠江西岸地区乃至泛珠三角区域。
据介绍连接桥梁和海底隧道的东、西人工岛岛体结构,采用深插式大直径钢圆筒和抛石斜坡堤组合结构,钢圆筒沿人工岛岸壁前沿线布置,西人工岛使用61个钢圆筒,东人工岛则使用钢圆筒59个。每个钢圆筒直径22米,高40.5米至50.5米,重约500吨。
穿越伶仃西航道和铜鼓航道段是6.7公里海底隧道,海底隧道采用两孔一管廊截面形式,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埋深最深、规模最大、单节管道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沉管全部采用工厂法流水预制,完成舾装后拖运至施工地点进行安装。整条隧道由33个巨型沉管组成,每节管道长180米,宽37.95米,高11.4米,单节重约6.9万吨。
大桥主体由青州、江海、九洲三座通航孔桥和约20公里非通航孔桥组成,深水区15公里采用110米跨径钢箱连续梁桥,浅水区约5.4公里采用85米钢混组合连续梁桥。港珠澳大桥的3个通航孔均可防3万吨冲击力,防撞墩可防30万吨撞击。大桥抗震达8度(地震烈度),能抗击每秒51米的风速,相当于最大风力16级。
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和隧道设计施工中,解决了岛隧无缝接合,超长隧道的通风、安全,复杂海洋条件下预制沉管的浮运和沉放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
登上西岛,施工方介绍,西岛隧道现浇暗埋段CW1顶部是迄今为止大桥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难度最大的一次,这既是隧道,也是西岛地面建筑的基础部分,施工质量要求极高。现浇隧道与沉管对接端头截面近400平方米,要求误差控制在5毫米内;模板高11米,墙厚1.5米,巨型模板支立要靠吊塔来实现,技术要求高,难度非常大;为保证整体性,侧墙与顶部必须一次性浇筑成型,工艺方面的要求更高。
大桥施工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1.最长。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全长5664米,由33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沉管对接而成,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2.最大。沉管隧道浮在水中的时候,每一节的排水量约75000吨。3.最重。沉管预制由工厂化标准生产,使用钢筋量相当于埃菲尔铁塔。在这75000吨重的沉管下面,是预先安装好的256个液压千斤顶。4.最精心。工程方一年多前就与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合作,做精细化、小区域的海洋环境预报,每天坚持监测预报,花费达3000万元,只为每个沉管找两三天的作业时间。5.最精细。在沉管隧道安装之前,还要在挖好的基槽中做碎石基床基础,即要在40米深的海底,铺设一条42米宽、30厘米厚平坦的“石褥子”, “石褥子”的平整度误差要控制在4厘米以内。6.最精准。堪称世界最大难度的“深海之吻”需33次,沉管在海平面以下13米至44米不等的水深处无人对接,对接误差要控制在2厘米以内,沉管连接处橡胶止水带要可用120年,。
在船上一看去,一条22.9公里长的巨龙已经绵延驰骋在仃伶洋海面上,三座航道桥设计各有特色,青州航道桥为双塔空间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主梁采用扁平流线型整体式钢箱梁,索塔采用横向H形框架结构,163米的塔上端采用象征港珠澳三地紧密相连的“中国结”;珠江口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栖息地,江海直达船航道桥设计上反映了这一海洋生态,桥为索面钢箱梁斜拉桥,索塔采用顺桥向“海豚”造型,珠澳口岸的九洲航道桥为截面钢箱组合梁斜拉桥,索塔采用顺桥向“风帆”造型。远远看去“中国结”熠熠生辉,“海豚”栩栩如生,“风帆”扬帆矗立。如从高空俯瞰,港珠澳大桥犹如长虹卧波,蛟龙出水,在云卷云舒的海天之间,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港珠澳大桥作为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大桥施工建设以来,已有60多个国家的专家和团队前来参观。。
考察中,大家被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许多“第一次”深深震撼:外海大型深水沉管隧道施工在中国是第一次,大型钢圆筒成岛施工在世界是第一次,重达8万吨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工厂法施工在世界是第一次……大家深深感到:作为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港珠澳大桥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被英媒《卫报》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当之无愧的。


古田,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一支伟大军队的涅槃之地。25日上午,考察组一行到中国的革命圣地——古田参观学习。走近古田,首先映眼帘的是熠熠生辉的“古田会议永放光芒”8个大字,牵引着我们回顾1929年的那段历史。
1929年12月28日,被誉为“中国革命里程碑”的“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在这里召开。毛泽东代表前委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政治报告,朱德作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中央九月来信”。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以来丰富经验的总结,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标志着毛泽东建军思想的形成和确立。
古田会议会址位于上杭县古田镇溪背村,原系廖氏宗祠,建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砖木结构平房,建筑面积826平方米。毛泽东主持的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白墙青瓦的古田会议会址庄重古朴,凝望着廊柱上富有鲜明战斗性的标语,注视着当年会议代表取暖留下的斑斑炭火印迹,大家被先辈们探寻革命道路时虽筚路蓝缕,仍艰辛奋斗的精神深深震感。
走进悬挂着“古田会议纪念馆”的匾的大厅,一件件文物、一组组数字,再现了党领导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峥嵘岁月,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支部建在连上、党指挥枪的原则,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任务,人民军队从此扎深了根,铸牢了魂,从而迸发出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磅礴力量。人民军队从古田出发,历经坎坷而不散,遭遇挫败又奋起,在血雨腥风中坚不可摧、在艰难困苦中勇往直前,创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奇迹,创造了八年浴血抗战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奇迹,创造了横扫国民党八百万军队如卷席的奇迹……当年,从古田出发,党领导我们这支军队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业。
赖坊村协成店是名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诞生地。这封信中毛泽东指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在农村地区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理论。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大发展,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八甲村松荫堂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土木结构,一进二厅楼房,占地898平方米。1929年12月,为红四军前委机关及政治部驻地。前委书记毛泽东、政治部主任陈毅均住在此。毛泽东在此起草《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
苏家陂村树槐堂是一座建于明末清初的土木结构民居。1929年下半年至1930年春,中共闽西特委设在这里。1929年10月,毛泽东和贺子珍随闽西特委机关来到苏家陂,指导特委工作,创办平民小学,住在树槐堂。在树槐堂的左侧有座树木蓊郁的小山,山上有个圳背岩洞,毛泽东经常在这个岩洞中读书、休息,当地人称为“主席洞”。
中国的革命圣地——古田镇,2006年被评为福建省第九届文明村镇;2008年被国家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2014年2月,古田镇荣获“中国十大最具国际影响力名镇”。
为寻根溯源、饮水思源,接受思想和精神的洗礼,接受党和军队性质宗旨的教育,重整行装再出发!2014年10月30日,习近平主席亲自提议在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整风精神,研究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的重大问题。习近平主席31日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是,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会议指出,当前政治工作最紧要的是把4个带根本性的东西立起来,把理想信念在全军牢固立起来,把党性原则在全军牢固立起来,把战斗力标准在全军牢固立起来,把政治工作威信在全军牢固立起来。重点抓好5个方面,着力抓好铸牢军魂工作,着力抓好高中级干部管理,着力抓好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抓好战斗精神培育,着力抓好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政治工作对强军兴军的生命线作用。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
山峦含黛、层林尽染,血脉传承、暖意萦怀。大家感到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文化遗产,所确立的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不仅对红军当时的发展壮大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我们党和军队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习总书记曾经强调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能够为我们增添许多正能量。我们要更好的继承、弘扬古田会议精神,让我们党的文化遗产能够保护好,代代相传。



永定土楼以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25日下午,考察组一行来到永定参观考察,据介绍土楼种类繁多,除圆楼外,还有长方形、正方形、八角形、椭圆形、前圆后方形等,它们与秀丽的山河景色互为映衬,充分表现了楼与山水、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龙岩地区共有著名的圆楼360座,著名的方楼4000多座。圆形土楼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它就像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又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在冷战时期,它曾被西方国家认为是我国的核反应堆。
永定土楼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建于1419年,直径66米的集庆楼等5座圆楼与其它土楼依山势而建,与青山、绿水、梯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神奇古朴、美丽的画卷。
振成楼最为富丽堂皇,是客家土楼的精品,被称为“土楼王子”,该楼建于1912年,占地约5000平方米,费时5年建成,耗资8万银元。振成楼按八卦图结构建造,分内外两圈。外圈4层,每层48间,八卦每卦6间,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并设拱门,门闭自成院落,门开院落相通。楼内圈2层30个房间,用砖木仿西洋式装修。形成“外土内洋,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内环的中心大厅为祖堂,以4根周长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支撑。主楼左右两侧分别建有学堂和其他附属建筑,使整体造型像“乌纱帽”。该楼雕梁画栋,装饰秀丽,古朴典雅,内有众多名流名家楹联,充分展示了土楼的文化内涵。1986年4月,在美国洛杉矾举办的世界建筑模型展览会上,振成楼与雍和宫、长城并列为中国三大建筑,模型作为中国南北圆形古建筑代表在建筑展览会展出。
承启楼是圈数、居住人口最多的土楼,1981年被收入中国名胜辞典,号称“土楼王”。 该楼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全楼直径73米,走廊周长229.3米,全楼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层,高11.4米,每层设72个房间;第二圈二层,每层设40个房间;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全楼共计400个房间。整个建筑面积为5376.17平方米。“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鼎盛时期住过800多人,像一个热闹的小城市。深圳锦绣中华有承启楼模型。1986年,中国邮电部发行一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其中福建民居邮票就是以承启楼为图案。
永定每一座作为单体的土楼都各自形成独特奇异的审美客体和艺术魅力。而以自然村落为单位,以圆楼为主体形成的方圆土楼群,青山怀抱,绿水环绕,田园烘托,既壮观,又抒情,其诗情画意和豪迈气概,让人留下许多遐思和无穷的想象空间。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1年09月永定旅游景区获得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授牌。
永定土楼以它高大、厚重、粗犷、雄伟的建筑风格和庭园院落端庄丽脱的造型艺术,融与如诗的山乡神韵,令人震撼。



被喻为开闽进士第一村的廉村,旧名富溪津、石矶津。廉村之名由唐肃宗敕封。据记载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光禄大夫薛贺由江南迁入福建,辗转定居于石矶律。他的第六代孙薛令之勤奋读书,在唐神龙二年(706年)终成为八闽第一位进士,及第后授官左补阙、太子侍讲。时宰相李林甫弄权,东宫官受冷遇,薛令之愤懑不平,题《自悼》诗于墙上曰:“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饭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只可谋朝夕?何由度岁寒?”表示对唐玄宗做法的不满。唐玄宗见诗后,岂能容得?当即在旁和诗一首:“啄木嘴距长,凤凰毛羽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薛令之便称病,辞官还乡。后唐玄宗闻其家贫,让长溪县每年拨给赋谷,薛令之总是酌量领取,从不多要。唐肃宗即位后,感念昔日师生之谊,旨召薛令之入朝,是时薛令之已去世。为嘉许他的廉洁清正,肃宗敕封他所在村为“廉村”、水为“廉水”、岭为“廉岭”。
踏着光亮的鹅卵石铺设的古官道步入廉村,让人感受到一股浓厚凝重的文化气息。宋代朱熹与其父朱松都曾在此讲过学。在文化交流和村内诗书相承的家学渊源相互影响下,廉村历代人才辈出,自唐至清,获取各种功名者50多人,宋大观三年(1109年)到南宋宝祐三年(1255年)146年间,有进士23人,出现(陈雄)一门五进士、父子兄弟三代俱登高第的奇迹。最让全村人引以为傲的是,他们都是为官清廉、造福一方的好官员。
1992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福建省博物馆的专家学者考察了廉村的村容村貌和古文化遗迹。对保护完好的古建筑、古码头、古雕刻、古官道、古城堡赞不绝口。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廉村筑城墙以御倭寇。城墙环村而筑,全长1400米,墙厚3.6米,现有高度4.4米。城堡原有8个门,现仍存6个,在沿溪的一段城墙中,两座用条石构筑的完好拱顶墙门巍然屹立,和门前清流明净的廉溪流水、近旁繁茂蓊郁的古榕秀色相互映衬,平添许多景致。
城堡内面积达10万平方米,古官街由3条纵向平行铺排的光洁条石组成,中间细小鹅卵石精心拼嵌成八卦、太极、麦穗等图形,祠堂前面的场院则用鹅卵石拼嵌成数个圆形图案,共同构成线条流畅、气派庄严的图画。官道长500米,横贯城堡东西。
官道两侧、巷陌深处翘然高昂的粉刷院墙,则是建于明清时代的古民居,现尚存大型明、清民居26座,清代祠庙4座。不少民居大厅至今仍完好地摆设着昔日造型古朴、雕镂精致的大型木刻屏风。据传宋代廉村鼎盛时,官道两旁耸立十六座气势显赫的进士府第,因为岁月递嬗和战争兵火,现已不复存在。但在薛令之故居遗迹前两尊尚存的小石狮,应是廉村历史的最明显的见证。
沿溪城墙南边,有保留完好的明代古码头2座,用硕大的鹅卵石一级一级铺排,缓缓地伸向溪流。过去这里河床很深,溪流开阔,海潮涨起可直抵村头。因此,它既是直通大海的内港,又是沟通闽东北和浙南的水陆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沿溪是一条鹅卵石铺就的5米宽的古通道,路旁并立着几方苔迹斑驳的古碑,这些充分印证了昔日“海舟鱼货并集,远通建宁府诸县,近通县城及各村”的繁华。
廉村,这个远近驰名的进士名村虽然在闽东山水里低调地隐藏着,但这里的一景一物,却无不映照出这个古老村庄久远岁月里积淀的辉煌。廉村,那掩不去的璀璨光芒依然在经年遗存里熠熠闪亮,令人神往。近年来,依托在挖掘与保护中弘扬“三廉”精神,大力建设美丽乡村,努力让每个走进廉村的人能感触到文化,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廉村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生态文化村和福建最美乡村、3A级景区等称号。
廉村那孕含的千年古韵,典雅整齐的古官道、巍然屹立的古城墙、苔迹斑驳的古道碑、气派庄严的祠堂,那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透出幽然静肃之气,无不令人震撼。



鲤鱼溪原名东洋溪,源于海拔1448米的紫云山麓,山上丛林密集,长年云雾缭绕,汇数十条山涧清泉奔流而下,峰回水转,至浦源村口水势顿减,五弯六曲穿村缓流而过。这条长500多米、宽仅数米、水深及膝、清可见底的村庄溪流,就是闻名遐迩的“浦源鲤鱼溪”, 上万尾彩色斑斓的鲤鱼在悠然自得地游弋,“闻人声而至 ,见人形而聚”,“竟相觅食, 彩鳞翻飞”,温顺如驯,诚如“神鱼”,婀娜之姿,活泼可爱。
鲤鱼溪并非仅靠景点的独特壮美吸引游客,而且向游客展示了人与鱼之间和谐共处、融为一体的美好画面,构建了一幅人鱼同乐的现代桃源美景,以及人与鱼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爱戴的“人鱼”文化,能让你真切感受到与自然亲近和自我心灵的净化。
据介绍鲤鱼溪源自宋代,南宋嘉定年间,郑氏一支从河南迁到这里,被浦源的青山绿水、花香鸟语以及清澈的溪流深深吸引,于是他们就临溪而居,为了防止饮用水源被污染或投毒,郑氏祖先就在这条溪流中放养鲤鱼,一则去污澄清,二则预防外人投毒。这鱼儿便成了村人饮用水的哨兵和守护神。为了保护溪中的鲤鱼,族长郑晋十公召集村民订了乡规民约,保护鲤鱼。他还借助宗教神话,向村民讲述了溪中鲤鱼乃是“三仙姑”的化身,并称该鱼还有林公庇佑,捕捞者将会降灾得疾。为了服众,晋十公还设下苦肉计:诱引孙子去偷捕鲤鱼,并当场抓获。然后,在郑氏祠堂里,当众将孙子打得皮开肉绽,还自罚宴请了全村人三天。自此,村民恪守宗法乡规,绝不捕食,他乡之客更不敢觊觎偷捉。近千年传承,浦源人出门在外,也从不食用鲤鱼。就这样,代代相传,先人的佳话成了后人的信仰,东洋溪也就成了鲤鱼溪。至今郑氏子孙仍不食鲤鱼,也不允许外人来这里钓鱼、偷鱼,明代词人王鸿来游咏出了“羡鱼休唱钓鱼歌”的千古绝唱。
浦源村的村民敬鲤如神,在岸边种蒲草,修L形下水道,以便洪水来时鲤鱼藏身。每年雨季,洪水漫上街道,鲤鱼蹦进家门,主人就养着它们,等水退了再放生。山洪暴发,鲤鱼便会乖巧地紧咬岸边蒲草或藏身石洞以求存身,不愿随波逐流离村而去。纵使洪水冲至数里之外,仍会成群结队地逆流而上。
溪畔的郑氏宗祠,始建于宋代,由郑氏八世祖晋十公所建,清道光二十年(1814年)重修,1996年大规模整修。宗祠造型独特,前窄后宽,形同古船。祠堂呈长方形,梁木石瓦古朴沉静,房屋结构巧妙,堂内由两处天井调节光线,明暗过渡自然。祠堂四壁供着众多郑氏祖先的牌位,新旧不一,有些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祖牌均为手工雕刻,顶部为镂空龙头木刻,底座图案为龙凤花叶,花纹细致美丽,堪称民间艺术精品。
位于鲤鱼溪尾的鱼冢,冢旁有两株参天拥抱的杉树,枝叶相连,村民称为“鸳鸯树”, 两树之间立着一块石碑,上书“鱼冢”二字,这就是全国唯一的一座鲤鱼之墓。衰亡和遭遇意外的鲤鱼,举行过葬礼之后,就被投入鱼冢中安息。2008年,以唯一的鱼冢、唯一的葬鱼祭文、唯一的鱼葬礼俗,获世界吉尼斯之最——年代最久的鲤鱼溪称号。
溪尾还有造型独得的观鱼亭台和水榭小桥,让人移步见奇,涉目成赏,古迹新姿相映成趣,人游画中,人鱼同乐,构成一幅异彩纷呈,竞秀争辉的天然画卷,成为令人神往的观鱼胜景。时代赋予古老的鲤鱼溪以特有的魅力,而古老的鲤鱼溪也焕发出绚丽的风彩。
鲤鱼溪所在的浦源村是中国乃至世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历史文人墨客为之赋诗作画,吟诵不止。迄今为止,已有130多家海内外新闻媒体争相报道鲤鱼溪,中央电视台誉之为“中华奇观”。2012年荣获“中国十佳和谐乡村”和“中国五十佳最美的乡村”称号。
浦源村近千年的经历,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中华奇观,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有人类的康庄大道。浦源鲤鱼溪固然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业迹,也没有博大精深的文物遗产,但同样给我们留下深深的震撼。从这特有的自然现象得到的启示,就是“厚德载物”。因为,人类只有把大地母亲情结系牢并见之于行动中,那么,走进“山水相连永相亲,天人合一家园兴”的和谐社会,将不再是一种奢望,更不是一种浪漫了。



“霍童溪畔古村落,山环水绕映碧波。古树遮荫好衬景,只待游人入画轴。”28日上午,考察组来到依然保持着几百年来清幽典雅古韵的霍童镇。
霍童镇历史悠久,据《寰宇》昔有仙人霍桐住霍桐山,在唐天宝六年(747年)改霍桐山为霍童山。霍童镇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精湛的民俗文艺、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光荣的革命历史。
霍童溪自西向东贯穿整个镇域,丰富而秀丽自然景观林立两岸。其水纯,风清水碧,远山近林,视野宽阔,超凡脱俗,尤阳朔之于桂林;其山活,山形山景错落有序,层层递进,弯延曲折,老君岩、双鲤朝天、狮子峰、睡美人等栩栩如生;其林幽,柏步知青林、邑坂生态植物园,树种繁多,树形怪异,树龄最大的达1400多年,最高的达40多米,周长最大的需七、八个环抱。其中还有国家濒临绝种的珍稀树种竹柏等。
霍童那条古屋夹道的300余米老街、深巷,两旁的店铺依旧保留着半人高的柜台,店面、作坊、住宅三位一体,展示古代商家“店前后坊”或“前铺后户”的特色。店铺墙体上当年粉刷的石灰虽已斑驳,但毛笔书写的店名却依稀可辨,见证着曾经商贸业之繁荣。几百年的光景过去了,镇区那80多幢民居宅院,布满浮雕、楹联、名匾、石刻、木雕、灰塑,集工艺、美术、雕刻、书法、文学等于一体。穿行老街中,许多旗杆立石显示着当时的自豪炫耀。街尽头有象征文运昌盛的文昌阁、武运昌盛的武胜庙。进入一家江夏黄氏的老宅,内堂梁柱上方那纂刻着“选魁”、“椿荣萱茂”、“瑶池春永”等牌匾虽已斑驳脱落,但大门前那道“永绥吉劭”的牌匾,体现了一个读书人的情感。老宅的雕刻,大到屋柱梁架,小到掌拱铆钉,无论是花、鸟、虫、鱼,还是人物、山水均玲珑剔透,栩栩如生。梁柱、匾联、回廊、门窗等建筑上的雕刻故事大多取自《三国》、《水浒》、《西游记》等。一幅雕刻一段历史故事,这些绝美的雕刻既见证了老宅的历史,也见证了主人家族曾经的辉煌。
雕栏玉砌应犹在,青苔阶痕述沧桑。穿行在雕花墙栏、厅堂楼阁,内心的浮躁会被一股幽静之气抚平;徜徉在百年石阶、雕梁画栋之中,令人忘却了时光的流淌,仿佛历史就在眼前。霍童溪畔的这些古民居,拥有着独特的历史景观,承载着特殊的文化标本,尘封着当地历史记忆,让人看不够,难舍弃!
堪称中华绝活的霍童线狮,通过绳索操纵狮子表演各种动作,集文功、武功于一身。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实践性创造,线狮的表现力越来越丰富,能表演坐立、蹲卧、苏醒、伸展、登山等各种不同姿态,仅狮子戏球就有寻球、追球、得球等动作。如今,线狮表演的影响力已冲出国门,在东南亚一带广受欢迎……。2006年5月20日,霍童线狮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霍童还拥有流传至今的八果糕、软糕、粉干、光饼、“仁记”剪刀、岩草席等传统老行当。
霍童拥有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隧道水利工程。据黄氏族谱记载,1300年前,身为隋朝谏议大夫的黄鞠,来到霍童,见到霍地广袤,霍水如带,于是定居于此。为开渠引水,在那个既缺乏爆破材料和设备,更无现代测量仪器的情况下,黄氏先人用火烧水浇的原理开凿引水隧道。现存的隧道有长约80米,宽1米(人称“度泉洞”),最高处约2.5米,有专家考证,这一隧道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隧道水利工程。
霍童拥有光荣的革命史,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诞生地、宁德中心县委的重建地、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地。清山依旧在,绿水东流去,流去的只是岁月的风霜,红色的记忆永远留在人们的脑海。
霍童,多彩的民间风情,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令人震撼。霍童,一座古老而现代的生态历史文化旅游名镇,拥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级生态乡镇”等闪亮品牌。霍童,在恪守传统血脉的同时,顺应时代的脚步,寻求历史与现实最完美的对接,摸索古老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使这座千年古镇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镇  江  美

王玉国

镇江美,美就美在山和水。“三山”竞秀大江边,“南山”云岚沁心扉;城内有山山拱城,长江运河喜相汇。
镇江美,美就美在人文荟。泰伯仲雍建吴国,六朝都会群星萃;《梦溪笔谈》诞生地,水漫金山传说醉。
镇江美,美就美在舌尖味。香醋肴肉锅盖面,汤包溢香蟹黄肥。京江“三鱼”盛名传,扬中河豚全国最。
镇江美,美就美在交通位。黄金水道通四海,西津古渡贯南北。京沪铁路穿城过,长江三桥彩虹飞。

注: “三桥”指润扬大桥、泰州大桥和镇江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