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名城保护 >> 浅谈竹林寺遗址的维修保护与利用

浅谈竹林寺遗址的维修保护与利用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6-15      阅读数:
浅谈竹林寺遗址的维修保护与利用

张炳文

  【摘 要】 通过基建维修,保护历史遗迹,修复历史建筑,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展示竹林寺佛教人文,使竹林景区成为传播正能量、集健康养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场所。
  【关键词】 文化遗迹  遗存  保护  修复  完善   利用

  1  夹山的来历
  清《夹山志》记载:“夹山,镇江府治城南五里而有夹山,其峰峻拔,由长山马鞍回龙莲花峰过峡崛起,戴公山与九华分干盘走珠连顿起,绝顶面正北拱而两肩开嶂叠,黄鹤菊花屏峙左右,回龙磨笄为对案胸开椅,抱长江,对面三山鼎峙而立,唐善会禅师始说法此山,后因禅客问答,机缘于道吾,一笑之下遂脱颖而至华亭,参船子之后,仍住澧阳夹山,其道大行于世,此山之名原因会公而著,故云京口夹山,会公尝说法于天雨宝华堂,因僧问云如何是夹山境,答云:猿抱子归青嶂里,鸟衔花落碧岩前,其语大振。”
  清《丹徒县志》记载:“夹山在城南六里,竹林寺在山下。”山高145.2米,山上植有松、槐等,已成林。山西有谷,名夕阳窝。上有狮子岩。竹林寺建于山腰。原楼宇栉比,林木繁茂,内有祖堂、卧佛楼、一佛居,还有千尺松、林公泉等。清朝王士祯有《林皋和尚塔院观林公泉》诗:“祖堂白云里,苕嶢俯林樾。昔人不可见,岩桂花犹发。惟有林公泉,涓涓漾明月。”
  《京口山水志》记载:唐时山上有夹亭,唐宰相李德裕曾写一首《夹山亭月夜独宿,对樱桃花有怀伊川别墅》诗:“皎月照芳树,鲜葩含素辉。愁人惜春夜,达曙想岩扉。风静阴满砌,露浓香入衣。恨无金谷妓,为我奏思归 。”亭早已废圯。赵伯先墓在山下。
  2  竹林寺的沿革
  《至顺镇江志》记载:“竹林寺,在鹤林门外三里。”
  竹林寺位于夹山山麓,因四周修竹环拥,故名竹林寺。建于东晋,法安大师(东林远公高弟)于大兴四年始创竹院;因唐善会禅师(青原第五世乃船子诚禅师法嗣)住而名夹山禅院,唐时鹤林寺发展鼎盛,夹山禅院成为鹤林寺下院。
  宋圆悟佛克勤禅师果在此开堂,有开堂法语;元德巷岩禅师重创竹林精舍,塔建于本山青龙内麓之凹处,即放光塔;明崇祯年间(公元1635年前后),林皋禅师,独居二年,重创法席,栽松柏名曰“戒子松”、凿泉曰“林公泉”。
  清代箬庵问禅师、宋晓禅师、蘧(qu)夫禅师、箬庵禅师、汝汾禅师、涵中禅师(有新夹山“案还扬子长江水,座拥回龙万朵山。”)等在此广传临济法语。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帝南巡曾驻跸竹林寺,亲题寺匾,作《竹赋》,后建御碑亭、御竹亭等。雍正十一年昭令重建,最兴时有房屋259楹。咸丰六年焚于在平天国战火;咸丰八年和尚雪峰仿旧寺重建,砌成百间,咸丰十年又毁。同治三年僧旭雯率徒回山修建,规模已不如前。民国初时尚有僧人数百,并设有佛学院。已故的上海玉佛寺真禅师是竹林寺的最后一位主持,据说茗山师、慈舟师、台湾的星云师等均出于此。抗日期间又被日军烧毁一部分,“文革”中破坏殆尽,瓦砾一片。1981年恢复重修了金刚殿、东西客堂、林公泉和挹江亭等。
  3  竹林寺遗址保护方案
  现存的竹林寺遗址与建筑,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原有的地基基础上修复后留下的。
南山风景名胜区最早的总体规划,是同济大学的陈从周老先生在85年带着他的弟子们编制的,总规划面积为18平方公里,并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是江苏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当时,碧榆园没有现在这么大,仅仅在南山大牌楼西北侧,八角亭周围,因此陈老先生与他的弟子是建议修复竹林寺的部分建筑的,详见规划图。
  1995年和2006年市园林局与镇江市规划设计院合作,对南山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进行了两次修编和完善,我有幸参加,主要是对南山的植物景观方面展开了研究,但随着碧榆园的改造扩建,慢慢地将竹林寺前的山林和土地开发利用了,景区又建设了一条游览通道,将竹林寺的范围箍死了。规划的总面积一减再减,最后变成了13.14平方公里。在这一期间,有关竹林寺的建设、保护与利用方案一直争议不休,因其破旧不堪而成为许多电影拍摄的影视地基。 
  2010年曾一度准备将竹林寺遗址改建南山棋院,邀请著名建筑师杜顺宝教授进行规划设计。复建时保留竹林寺原有的大树、平台、地基、廊院、殿堂等历史风貌,中间的殿堂改建为比赛主场馆,四周廊院改建为连续的一间间棋室,主场馆后建两层楼副场馆,西侧建比赛用房,东侧建亭台、棋文化展示馆和茶室。比赛场地达2000平方米。主场馆保留南朝风貌,建筑内部采用现代棋牌比赛场馆制式,副场馆兼容入其他历史年代建筑风貌,使得棋苑整体建筑风格多元化,能够承办大型全国赛事。详见规划设计图,因意见不一而搁浅。



  2015年底,终于确定了竹林寺遗址保护计划,竹林寺遗址的维修、保护和利用的方案,是在综合2012年、2013年镇江地景、常州园林、苏州园林等方案的基础上确立的,其宗旨是尊重历史,修复现存建筑,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做到修旧如旧,还原历史风貌;展示竹林人文魅力,传承历史文脉,放大正能量,做好特色旅游的开发利用。
  4  竹林寺现存建筑与景点的维修、保护与利用
  现存建筑与景点有天王殿、五观堂、净业居、挹江亭等,其维修与保护是在保留其原有建筑风貌、建筑形式、建筑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地基和墙体加固,梁柱更换,屋面落地重建等,达到能够抗震防灾、安全使用的要求。
  同时,竹林寺遗址的修复和利用应该与大南山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风景资源等相协调,努力将竹林寺佛教人文有机地融合到南山的旅游发展中,让竹林景区成为传播正能量的集健康养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场所。
  4.1天王殿的利用
  旅游就说讲故事,看你的故事是否生动形象,是否能吸引人,能够吸引人就算成功了,否则就是失败。我们认为竹林寺遗址的利用,应该利用佛教等特色文化讲一些吸引游人的故事。按照中国传统佛教的要求,进行室内装修。内部布置仿造十八罗汉堂的样式,打算将竹林寺历代高僧的生平事迹用故事和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如法安禅师为虎说法图,可以是画卷、或者是瓷板画、或者是雕塑、或者是木雕;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可以是方形的,也可以是弧形的,总之,将镇江南山竹林寺在佛教界的地位作用,以及对社会和谐等方面所作的贡献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让人们了解历史,增长知识,并且心存敬畏。应该指出的是:竹林寺最后一任方丈是已故上海玉佛寺的主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而茗山、慈舟以及星云大师等多与之有关。
  4.2五观堂的利用
  陶弘景山中问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可赠与君”。我们反其道而为之“南山何所有,林木多葱荣,鸟语花香境,愿与世人同”。一人乐不如众人乐。大家都知道南山是个好地方,其单位体积的负氧离子在10000个左右,是镇江城区内最高的,被称作天然氧吧一点也不过分。健康长寿是人们永远追求的主题,而“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又是一个脍炙人口的品牌,应该确立南山 “寿文化”或者“健康文化”主题。我们打算将五观堂布置成南山祈福堂,将“仁者寿” “长生”“无量寿”放在正堂之中,与堂外的雍正三教说碑刻相对应。附三教说碑拓。
  我们知道,百善孝为先。因此,我们打算将五观堂即祈福堂作为南山宣传“孝文化”的基地,开展孝行天下活动。让人们参与到南山旅游活动中来,来南山为子女祈福、为父母祈福、为自己祈福,把健康带回家,把美好带回家。值得称道的是,这几年镇江中山路小学每年都来南山组织学生开展“我带爷爷奶奶游南山的活动”,很好地将德育融入平常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来。
  4.3净业居的利用
  打算与镇江收藏协会、民间收藏协会合作,作为收藏协会的活动场所,定期开展镇江藏品的研究、交流和展示,将镇江的特色地域文化、特色藏品展示出来,大力宣传镇江历史文化,为镇江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
  4.4清风轩的利用
  人们旅游主要是为了看好的风景、听好的祝福、享受好的服务,得到身体感官与精神的愉悦。南山有好的风景、有良好的服务,我们还应该给每一个游客一个美好的祝愿。因此我们准备利用清风轩,开辟一项人人可以参加的免费抽签、解签旅游活动。依据“上天说好话,下界保平安”的说法,给每一个来竹林景区游玩的游客带走一个美好的祝愿、愿望。
  4.5挹江亭的修复
  挹江亭位于山腰,有联:“来时觉幽奥,到此豁心胸”;“江流山色遥空外,笠景钟声夕照中”。按照原有的样式修复,并对周围树木等进行整形修剪,重现过去人们“登亭北望,大江如练,帆影片片,可揖可拜”的意境。“挹江”之名,可谓妙哉。
  4.6碧岩与竹林石刻景点的打造
  石刻“碧岩”,位于林公泉东侧崖壁之上,落款是“南海康有为题”。我们对周围环境进行清理,突出石刻和景观意境;同时打算利用历史名人苏轼、米芾、王文治以及现代大家沈鹏(赞南山“天人境界”)形成新石刻与之呼应。
  4.7塔林的修复
  在竹林寺遗址修复过程中,在夹山附近发现多出高僧塔林遗址,而且又有一些社会人士捐献了古物,我们打算结合现有塔林,集中修复展示。
  4.8大雄宝殿等遗址的展示
  有计划地将原竹林寺遗址中的大雄宝殿、大法堂、大藏阁、钟鼓楼的柱础按照原有的形制展示出来。
  4.9林公泉石壁的维修加固
  林公泉,为明林皋法师开凿,故有此名。原碑名是明镇江太守程峋题,现石额为清同治状元陆润痒书。有石砌方池,泉水清澈,过去和尚汲泉烹茶待客。泉背倚山崖,岩石嶙峋,颇具古意。每雨后泉自石缝中滴漏,声如磬。
  目前,山崖石壁已呈危崖,而且林公泉的泉脉堵塞,我们结合山崖治理,疏通泉脉,再展林公泉胜景,同时我们准备在林公泉与塔林之间建一拱门,进行分割,有意地加深景观意境。
  4.10放生池的改扩建 
  夹山下的放生池又称镜塘、秦谭、绿水谭,镜塘的水色很好,清如明镜,水面上荷叶漂浮莲花透香,引起驻足。唐时曾开并蒂莲于谭中。宋绍兴年间,郡守将秦谭改名为放生池。唐陆龟蒙有诗云:“松门穿戴寺,荷经绕秦谭。”我们建议对现有放生池进行扩建改造,恢复历史本来面貌和景观意境。
  4.11竹林景区面貌景观提升
  我们知道,旅游景点建设与发展,不仅仅要有内涵,外表形象也很重要,目前,南山招隐景区、文苑景区和竹林景区的大门的景观面貌很不好,与国家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的形象不符,建议景观提升。
  5  新建竹林景区景点
  5.1御碑亭
  修复中,我们发现一些碑刻,最重要的有一块完整选佛堂的碑额和一块康熙皇帝的残碑,初步考证为其竹赋残碑片段,我们建议在天王殿外建一座御碑亭,将康熙皇帝御赐的竹林寺匾额与选佛堂、残碑突出出来集中展示。
  5.2佛眼
  竹林景区雨季山泉汩汩,形成水涝,而旱地缺水,花草干枯,我们结合其地形地貌的位置与特色,在天王殿东北侧山坳间挖池收水积财,并根据佛陀在菩提树下参禅时,落下一枚树叶,化为一眼甘泉,命其名曰佛眼,似佛眼观天看世界之意。
  5.3“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文化墙
  在竹林景区第三节台基上,利用原有的挡土墙,在其外侧加砌凿一片新的景观文化墙,对原有挡土墙进行加固与保护,新墙上刻“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与第四节台基平台上的两株古柏形成一个富含人文意义的景观,把南山寿文化展示出来,给人们提供一个留影的地方,给人们一个值得回忆留念的地方。寓意:人们站在文化墙上面留影,做福上人,“大福”;做寿上人,“高寿”。
  5.4造像
  结合南山祈福堂的布置,建议在适当的位置,造一尊像。佛教看像无量寿尊、道教看像无极寿尊、儒家看是仁者寿。
  5.5钟楼
  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一首《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让竹林寺名垂千古,蜚声海内外。建议在老山头最高处建设竹林寺钟楼,让竹林寺的苍苍钟声响彻云天。
  5.6双树泉发掘
  在清理建筑垃圾时,在两株梧桐树旁发现有一汪清泉,于是开挖成池,用竹林古泉“双树泉”名之,又曰凤凰池(凤凰餐竹栖桐)。一方面平常蓄水以防干旱,一方面下雨又能形成瀑布,实为竹林景区新添一景,值得说道的是,1985年陈从周先生曾准备在此建筑竹影湖,似乎冥冥之中注定的一般。
  5.7展示竹文化,寓教于乐。
  5.7.1用趣味问答形式让游人参与其中,寻找答案。如:
  A、竹子的“根”是什么?根或茎。
  B、竹笋的形成时间?一年或三年。
  C、竹笋一天的最快生长速度?10厘米或150cm。
  D、今年的竹子与去年的竹子是什么关系?母女或姐妹。
  5.7.2展示有关竹子的诗句,如:
  A、未出土时先有节。
  B、咬定青山不放松。
  C、虚心直节向青天。
  5.7.3展示有关竹子的成语:如
  青梅竹马、势如破竹、茂林修竹、竹苞松茂、竹马之交、青竹丹枫、金石丝竹、丝竹管弦、竹烟波月、名垂竹帛、竹罄南山、着于竹帛。
  5.7.4竹子的寓意
  虚怀若谷、厚积薄发、节节高、报平安、开三泰。
  总之,我们以保护历史文化遗存为己任,殚精竭虑、尽心尽力做好修复完善工作,这里把我们的一些做法、想法撰写出来,一方面抛砖引玉,倾听好的见解,一方面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将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更完善。

(作者为镇江南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副主任、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