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名城保护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概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概述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9      阅读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概述

田铁民  王 正
 
 

    【摘要】镇江是国务院第二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胜众多,长江和大运河在这里交汇,历为长江下游水陆交通枢纽、军事重镇。本文根据史料和规划建设资料,系统阐述了镇江城市历史沿革和发展演变、历史文化内涵和城市特色以及名城保护和建设更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这座城市的发展脉络和轨迹,有利于我们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中传承和弘扬名城文化,丰富和彰显城市精神。
 【关键词】历史沿革 城市演变 历史文化 名城保护
 
    镇江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临江近海,东接常州,西邻南京,北与扬州、泰州隔江相望;地理座标为北纬31°37″~32°19″,东经118°58″~119°58″。镇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众多。城市滨江而立,长江和大运河在这里交汇,历为长江下游水陆交通枢纽、军事重镇。境内多丘陵,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由低山、丘陵、岗地、平原、谷地、漫滩、滩涂湿地等组成多样化的地形地貌,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城市山水秀美,“一水横陈,连岗三面”,素有“城市山林”、“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一、历史沿革与城市演变
    镇江历史悠久,商代为土著居民荆蛮族聚集之地,是吴文化重要发源地,三国东吴创业地之一,六朝之重镇,南朝宋齐梁三朝帝王之乡,隋唐以降千年漕运之江南枢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对外通商口岸和商埠,民国时期的江苏省会,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新四军茅山抗日根据地所在地。
    早在西周康王时(前1020~前996年),镇江为宜侯封地,1954年从镇江大港烟墩山出土的国宝级西周青铜器“宜侯夨簋”及其126字的铭文表明镇江至少已有3000年的文明史。“宜邑”作为西周姬姓诸候国“勾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同时也具有军事驻防性质。春秋时属吴,称为朱方,是当时吴国西部的一座重要城邑。吴国设置 “朱方之县”,这是春秋时吴国唯一见录于史藉记载的县名。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灭吴,朱方属越。楚灭越后,名谷阳。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始皇东巡时以谷阳有王气,遣赭衣囚徒,凿断京岘山,遂改称丹徒。秦灭楚后,置三十六郡,丹徒县属会稽郡(今苏州),丹徒县治设于丹徒故城。汉代丹徒设左、右尉,县城有城隍庙、东岳庙,当属万户以上大县,具一定规模,是一座古代河口城市,其形成与运河的发展密切相关。故城滨临长江,城东南即是徒阳运河(江南运河前身)入江口“徒儿浦”,是当时长江下游南北交通的主要渡口之一,也是临江踞守掌扼交通咽喉的军事要地。
    镇江今之市区,秦汉时为京口里,三国时设有京城,东汉后期即有城垣,建于何时已不可考。城垣为土城,《南齐书.州郡》称“京城因山为垒,望海临江,缘江为境”,应是较大范围的城池,《京口山水志》曰“郡城周十三里,即吴京城故基”,《三国志》载,汉献帝建安九年(204年)孙韶守京城,“缮京城,起楼橹以御敌”,筑城墙高台防备敌人进攻。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自吴(苏州)移驻京口,在北固山前峰即今鼓楼岗一带筑子城,号铁瓮城,作为治所。今铁瓮城遗址尚存,是镇江市区迄今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城池。《舆地志》载,子城周迴六百三十步,开南、西二门,内外皆固以砖甓。以后历代筑城均以北固山为中心,逐步扩展。东晋时期,刺史郗鉴曾修子城,将军王恭亦对子城进行改建。东晋初,京口为晋陵郡治,郗鉴当时出于军事防卫需要,在铁瓮城以东修筑了晋陵罗城,该城即晋陵之郡城——京口城,为子城之罗城。罗城位于市区东北的京岘山的余脉上,城垣走向随京岘山向城区和长江边的山势曲折蜿蜒,城垣大部分是依山加土夯筑而成,北城垣濒临长江,平面略呈梯形,城周长约十里。至唐、宋时期,该城废弃。今考古证实城垣遗迹尚存2000余米,有多处夯土城墙的一侧或两侧有砖砌护墙,砖上印有文字,其中有“晋陵”、“晋陵罗城孟胜”、“砖城”、“花山”、“罗城砖”、“东郭门”、“南郭门”等砖文,未发现晚至宋代的夯土城及文字砖。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县治从丹徒移至京口,此后固定于京口。开皇十五年(595年)置润州。炀帝大业六年(610年),拓开江南运河,“自京口至余杭(今杭州)八百余里”。唐开元年间(713-741年)润州刺史齐濣于江北新开伊娄河,在江南将漕路自丹徒口移至城西京口港,设京口堰,使大运河与长江在京口交会,南北运河相接,京口港成为这一交叉水系上的枢纽港,主要转运漕粮与贡品,漕运的发达极大地促进了镇江经济的发展。
    唐文宗大和年间(827-835年),观察使王璠筑子城之东西夹城。东夹城自子城延出,经东门坡到清风桥(范公桥)一带。城门有二,南曰建德,后改名朱方;西曰清风。西夹城经千秋桥、万古一人巷到高桥北一带。城门有二:东曰千秋,后改名铁瓮;西曰崇化,后改名高桥。《至顺镇江志》载:“子城并东西夹城,共长十二里七十步,高三丈一尺。”唐僖宗乾符年间(874-879年),周宝为镇海节度使,筑罗城,共设有十个城门。东西二门:新开门,青阳门;南面为三门:德化门、仁和门、鹤林门;西面二门:奉天门(又称通吴门),朝京口(后改为还京门);北面三门:来远门、利涉门,定波门。其中利涉门是水关。唐罗城平面呈不规则形,凸显依山傍水、因地制宜的城池特色,其走势大致奠定了以后镇江府城的基础。该城土筑,又名土城。
    北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升润州为镇江府,此为镇江行政建制得名之始。南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年),镇江知府史弥坚在唐城基础上重修罗城,增开城门7座,但到度宗咸淳年间(1265-1274年)已废其五,乃存城门12座:东面有青阳门,南面有南水、通吴、仁和、中土4门,西面有登云门,北面有定波门,西南有鹤林、放鹤2门,西北有还京门,东北有利涉、通津2门。唐宋时城市规模较大,《嘉定镇江志》载:“罗城周迴二十六里十七步,高九尺五寸”。宋代镇江城内有7坊:崇德坊、化隆坊、太平坊、践教坊、静宁坊、临津坊、还仁坊; 33条街巷,城市中心移到大市口一带。到理宗(1225-1264年)时,城市人口达到近17万人,其中城厢区人口达5.68万人。
宋元之际,镇江是战场之一,曾在焦山江面进行大规模水战,南宋败北。元初,“凡郡之有城廓者皆撤而去之”(元《至顺镇江志》),镇江城廓废弃。时镇江城区有7隅、28坊、5市、7街、82巷,元至顺年间(1330-1333年)镇江城区人口为9496户,共计4.85万人,比南宋嘉定年间(1208-1244年)减少4831户和8263人。元《至顺镇江志》记载:“比年以来,差调繁重,岁事不登,逃亡消乏,户数减少。故七隅并而为五,五而四,四而二,日朘月削,凋弊可想”。至元代中叶后,城市社会经济方得到恢复和发展。
    元末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占镇江,驻守镇江元帅耿再成在宋元废城的基础上开始重新筑镇江府城,明洪武元年(1368年),指挥宋礼加砌砖石。明府城较唐宋城大为缩小,城周13里,高2丈9尺,但更为坚固。有4座主要城门:东曰朝阳,西曰金银,南曰虎踞,北曰定波。四门之上各有城楼,另设水门南水关与北水关。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镇江知府吴撝谦在府署后北城墙加建虚台(即了望台)一座,突出垣外,城头高出地面6丈3尺,东西北三面共开13个门洞,称十三门,凭以御敌。清代城池沿用明府城,清康熙元年(1662年)将军刘之源重修,愈加坚固,此后亦多次修缮。志载城周2840余丈,设4个城门,内外甕城10座,城楼8座,水关水门楼各2座,其中,东门朝阳门、南门虎踞门、北门定波门为二重,西门金银门为三重,北城墙外设一非通行的防御城门十三门。
    明清之际,镇江作为北方与江南之间的漕运要道,运输繁忙,商贾云集,是粮食、棉布、丝绸、木材等商品的主要中转港,镇江遂成为一个繁盛的航运与商业城市。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仅年漕粮就有165万石,商贸盛况居江南第二位。镇江的炼铁、造船、丝织、酿酒、酿醋业相继发展。清代时,镇江是江南仅次于南京、苏州的丝织中心。“舳舻转粟三千里,灯火临流一万家”(清·査慎行),就是这一时期镇江繁荣景像的生动描写。
清代中叶,清廷为加强镇江军事防御力量,调蒙古八旗军队驻扎镇江,设京口副都统,城内近一半的面积划归八旗驻防。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期,英军进攻镇江,镇江之役是鸦片战争中决胜的一战,也是这场战争中最惨烈的战斗之一。镇江守城驻军同英国侵略军曾进行了殊死的战斗,侵略者遭到顽强抵抗,京口副都统海龄(?-1842)以身殉职。恩格斯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一文中对镇江军民的抗英斗争作出高度评价:“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英军入城后纵兵大肆焚掠,镇江街市受到严重破坏。此役对整个战局造成重大影响,同年 8月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克镇江,设镇江郡,为加强防御,守将罗大纲、吴如孝在明清府城北部沿江一带加筑外廓,称“新城”,长6里200步,共18座城门,面积约1.2平方公里。太平天国失败后,新城作用不存,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新城被清政府拆除。现尚存姚一湾小营盘残垣十余丈。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再次陷入屈辱,在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镇江与汉口、九江、南京等沿长江城市被列为通商口岸,并允许英人在城中设立租界。咸丰十一年(1861年),英国在镇江云台山取得土地156亩永租权,设租界。租界范围包括云台山下西至小码头,北至江边,东至镇屏山巷,南至银山门街。镇江辟为商埠后,长江航运兴旺,商业发展迅速,镇江很快发展成为长江下游航运和商业重地。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9年),城市街巷扩大,人口增多,光绪年间镇江城有6市、24坊、35街、154巷。到宣统三年(1911年)时,城厢区人口达12万多人,沿江市街向西发展到金山河一带。二十世纪初,镇江的城市发展因受到港口淤塞、津浦铁路及沪宁铁路全线通车的影响,镇江原有的东南交通枢纽地位渐失,经济逐步衰落停滞不前。
辛亥革命后废镇江府,民国元年(1912年)设丹徒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镇江县,国民政府定镇江为江苏省会。当时镇江县城城垣尚存,实测周长为7280米,城区面积约4.22平方公里。民国十八年(1929年),镇江英租界正式收回。同年,江苏省政府由南京迁至镇江,9月省政府成立省会建设机构,着手编制省会建设计划,先后完成省会分区计划、道路干线计划、商港计划、河道计划、沟渠计划、住宅计划、园林计划和试行建设区实施计划等,同时开始拆除城墙、填河、筑路和营建公共建筑,先后修筑中山路、中华路、金山路、林隐路等干道,初步形成新的干道网,建成了民政厅、省党部、图书馆、公共体育场等一批公共建筑。但囿与当时政治经济条件,计划仅实施了极少部分,至1937年日军侵占镇江前,城市总面积为19.2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6.75平方公里。日军侵占镇江,商业繁华地段被付之一炬,城西大西路地区包括收回的英租界在内几乎变成一片废墟,商业随之一蹶不振。抗战胜利后,市场因内战而极度混乱,从业者惨淡经营,市场萧条衰落,城市建设难以为继,规划无法付诸实施,成为一纸空文。到1949解放前夕,建成区面积为8平方公里。
    解放后设镇江市。1950年代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镇江市人民政府组织失业工人以工代赈维修原有道路并开辟新路,先后翻修了中山路、解放路。1953~1954年,建成和平路和电力路,改善了城市交通。1956年始,镇江陆续制定了《镇江市城市建设初步规划》(1956)、《镇江市分区规划》(1961)、《镇江市规划草案》(1972)、《镇江城市建设十年发展规划》(1981-1990)等系列规划,基本上以“工业建设主导,为生产和生活配套”为其指导方针。这一时期,工业化迅速发展,东郊谏壁镇作为工业卫星镇,由大型企业布点带动镇江的新城建设,1959年国家投资新建谏壁发电厂,到1987年总装机容量达162.5万千瓦,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火力发电厂。镇江港口吞吐量恢复性持续增长,1976年国务院批准大港港区建设计划,同年2月,大港工程正式开始施工。镇江城市布局和建设呈现出生机。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定,释放了城镇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1979年起,镇江的国民经济开始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建设大规模展开,特别是城市住宅、城市道路、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镇江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进入建国以来最佳时期。
   1983年江苏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镇江地区,改镇江为省辖市,辖京口、润州二区和丹徒、丹阳、扬中、句容四县。1984年镇江市编制完成省辖后第一部城市总体规划。1985年12月,江苏省政府批准《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1984-2000)》。总体规划确定镇江城市性质为“江苏省重要的内河港口,历史文化古城和风景游览城市”,城市布局采取一城两镇即镇江主城和大港、高资两镇的形态,规定老城区不再建厂,对污染工厂实施“关、停、并、转、迁”。此后,镇江城市建设按总体规划推进,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港口、电力等优势建设项目和风景、旅游等地方特色项目得到全面实施。1985年市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4.42平方公里,市区非农业人口32.52万人。
    1986年12月国务院批准镇江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弘扬和尊重,名城保护工作开始全面开展。
进入1990年代,镇江经济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长江沿岸拥有高资、龙门、谏壁、大港港区,对外开通了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远洋外贸运输航线,相继设立了丁卯和大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江苏省重要港口、新兴工业城市、旅游发展重点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地区。
    1992年5月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全面修编,1994年12月修编规划经省政府批准施行,对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进行了适当适时的修正:“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下游重要的港口、工贸、风景旅游城市。”城市布局结构为一城两区,由主城和大港、高资两区组成中心城,主城与两区之间以生态农业用地相隔,以快速交通干道相连的空间布局形态。1992年市区总面积23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35.3平方公里,市区非农业人口38.63万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宏观形势发展变化,改革开放继续向纵深迈进,区域经济战略架构已经全面形成并向一体化发展,2002年镇江市撤销丹徒县,建立丹徒区,2003年市委市政府决策再度进行总体规划修编,2005年4月省政府正式批准《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该轮总体规划提出的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新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确定之后,城市的空间布局结构、功能分区、交通体系等随之调整优化:中心城区城市形态由原来“一城两区”的沿江组团型发展为“一城两翼”、T形发展的“橄榄型”;主城环绕南山风景区划分为老城核心区、丁卯科技区、南徐新城区、谷阳新城区等四个功能分区;两翼为现代化港口、基础产业带,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新城区。
    至2008年末,全市行政区面积384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8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8.18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304.07万人,户籍人口268.77万人,其中市区102.81万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408.14亿元,其中市区地区生产总值629.69亿元,三次产业的比重为3.6:59.9:36.5,产业序位由1949年时的一三二变为二三一的顺序,城乡经济趋向协调发展。全市拥有2个国家级、6个省级开发区、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逐步成为以机械、化工、造纸三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交通设备、食品、电力五大优势产业为主体的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二、历史文化与城市特色
    在镇江城市发展历史中,经历了兴盛、衰落、复兴,创造了无数辉煌,留下了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城市特色。
    镇江山水风景名胜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奋发激越的千古绝唱道出了镇江山河之壮美,“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的李白诗句,是镇江风光的最好写照,曾使多少人为之神往。宽阔的大江江面,繁华的城市,黛绿的诸山群峰,组成不同空间层次,形成镇江丰富的城市自然景观,独特的“江河交汇”、“城市山林”的自然风貌、城市构图,历来为世人所称颂。著名的三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长江下游镇江市区南岸,主体由滨江金山、北固山、江中焦山构成,临江鼎立,风姿各异,并称“京口三山”,犹似一幅壮丽的山水长卷,与镇江千年古城相映成辉。自古至今,历受赞誉,南朝梁武帝肖衍赞三山为“天下第一江山”;明《一统志》称颂三山“胜概天下第一”,乾隆誉三山景色“为江南诸胜之最”,今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在城市老城区以南有南山风景名胜区,属宁镇山脉余脉,群山连绵,诸峰叠翠,绿树葱茏,古木幽深,鹤林、竹林、招隐等古寺掩映在绿树丛中,环境幽雅静秀,被北宋大书画家米芾誉为“城市山林”,今为江苏省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东翼大港有圌山风景名胜区,五峰山、圌山矗立江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镇江西南有茅山胜境,峰峦叠翠,气势雄伟,古称“第一福地、第八洞天”,集道教圣地、革命根据地、旅游胜地于一体;西北端有宝华山,历称“律宗第一山”,山中隆昌寺为律宗名刹,是全国僧尼受戒圣地,自然风景峻秀,以“林麓之秀、峰岳之奇、烟霞之胜、洞壑之深”称为四大奇秀而引人入胜。
    镇江城市格局与建筑风格 镇江城市滨江而立,城内低山微丘众多,水系发达,城池格局独树一帜,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不规则城池之一。老城在传统城池方正布局基础上灵活多变,城墙依山就势,少有直墙,“因山为垒”,“缘江为境”,“以山为城”,既有古城的方正端庄之意,又有随山势河道变化、利用自然地形的自由格局。由于唐代漕路西移,漕渠自丹徒口向西从镇江城南入城,蜿蜒穿城而过,经北水关出城折西由大小京口入江,漕渠与城内三条市河相沟通,构成城内外水网。在城外漕运港口、商肆作坊区形成自由式鱼刺型的道路网系统,在城内则形成与水系相适应的棋盘式路网,漕渠沿岸“民居商肆夹渠而列”,两岸形成繁华街市,成为城市生活带、商业带和商旅中心。由于水运渡口码头在城外,城市聚居并不局限于城内,城外沿河也有长足发展。到了近代,长江航运兴起,镇江租界出现,铁路场站设立,城市工商业更进一步向西发展,城外商埠迅速扩展,今老城区西门外大西路、伯先路、西津渡一带仍保留有传统街巷格局和以商肆作坊命名的老地名。
镇江是我国南北交通重要节点,也是历史上较多接纳北方移民的江南城市,又是近代江苏唯一设立英租界的城市,在镇江城市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城市建筑不仅继承和传扬江南传统文化,还融入北方文化,近代更接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形成具有南北中西兼容并蓄的镇江地方建筑风格和特色。传统建筑以宗教建筑(寺庙院观)、公共建筑(会馆、公所)、重院式三合院民居为主,其分布多在风景名胜区和老城区内,以江南、徽派风格相融合为特色;近代镇江被迫开埠、英国在镇江设立租界后,西式建筑传到镇江,受西方外来建筑形式影响,仿西式建筑和中西合璧建筑成为镇江建筑新特色,主要集中在银山门英租界周围伯先路一带,如西洋建筑英、美领事馆、仿西洋建筑和中西合璧的镇江商会、京几路邮局、蒋怀仁医院、崇实女中等近现代建筑。民国建筑相对集中的有西津渡古街附近民国初年建的棋盘式街坊,城外伯先路、大西路商业建筑、里弄建筑和城内省会办公建筑及公共建筑(体育场、图书馆),以中西合璧的折衷主义风格为特色。
    镇江文物古迹  镇江辖区内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18处,其中国家级4处(15个点),省级23处,市(县)级191处,另外有市政府公布登记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240处。镇江的文物古迹具有历史跨度大,内涵丰富,门类齐全,个性鲜明的特点。主要有:
    古文化遗址:从七里甸至大港沿江一带,分布着众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湖熟文化”遗址。莲花洞、丁沙地、断山墩、城头山、戴家山、磨盘墩、龙脉团山、枕山、马迹山等文化遗址对于古代长江下游史前考古和吴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古渡遗址:位于城西云台山下有始自春秋战国时期的西津渡遗址。
    古城墙遗址:建于三国时代的铁瓮城遗址、花山湾东晋古城墙遗址。
    古墓葬:全国闻名的有大港烟墩山西周土墩墓,曾出土带有长篇铭文的青铜器——“宜侯夨簋”,上面记载了西周初年井田制与奴隶制的一些情况,周康王改封虞侯为宜侯的经过,并且成了“吴为周裔”的实物佐证。还有母子墩土墩墓,青龙山春秋贵族墓,古楼岗西汉荆王刘贾墓,北固山东吴太史慈墓,黄鹤山宋米芾墓,京岘山宋代抗金名将宗泽墓,夹山辛亥烈士赵伯先墓等。
    古石刻艺术:焦山碑林有400多方自六朝至明清的碑刻,焦山西麓沿江有100多方摩崖石刻,尤以六朝摩崖石刻号称“大字之祖”的瘗鹤铭最为著名。
名人遗迹:南山有南朝宋戴顒听鹂山房、梁昭明太子萧统读书台,唐李德裕杜鹃楼;金山有宋苏东坡写经处楞枷台、佛印山房,焦山别峰庵有清郑板桥读书处等。在北固山的北固楼、多景楼,南朝梁萧衍、唐李德裕、李白、王湾、宋苏东坡、米芾、陆游、辛弃疾、元萨都剌等均在此写有不朽诗篇。抗日战争镇江沦陷期间,新四军挺进江南,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在陈毅、粟裕等直接领导下,创建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在镇江城郊韦岗,粟裕亲自指挥伏击日军运输队的战斗,为新四军挺进江南后的第一仗。陈毅赋诗云:“故国旌旗到江南,终夜惊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近现代革命历史遗迹:鸦片战争时期焦山抗英炮台遗址,清道光年间圌山大矶头炮台,大沙炮台,孙中山先生演讲处广肇公所,五卅运动反帝斗争纪念建筑五卅演讲厅,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江南第一仗韦岗战斗纪念碑等。还有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侵华的历史见证:租界内英国领事馆、工部局、税务司以及洋行、教堂等。
    古树名木:在册登记184株,其中一级古树33株、二级151株,名木9株。
    镇江历史名人 镇江这块灵秀的土地和悠久的历史,孕育和造就了大批风流人物。平民出身的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363-422),曾以打击豪强,限制特权,灭南燕、后秦而闻名。南齐刘勰(约465- 532) 撰著《文心雕龙》50篇,论古今文体,是我国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文学理论巨著。南朝梁太子萧统(501-531)博学多才,擅诗文,广集书籍,曾于镇江西南招隐山筑台读书,设增华阁,编集《昭明文选》30卷,收秦汉以来诗、文、赋、论等各种文体共700余篇,这是我国最早的诗文总集,对后世文学影响极大。曾先后三次在润州为官的唐代李德裕 (787-850),在唐武宗时居相位,很有政绩。北宋沈括 (1031-1095)晚年,定居镇江,在梦溪园里总结了毕生学术研究,写成《梦溪笔谈》,现代英国著名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者李约瑟博士称这部书是“十一世纪的科学坐标”。北宋米芾(1051-1107) 能诗善文,擅长书法、绘画,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因喜爱京口山水,晚年定居镇江,创造出独特的“米氏云山”技法。明代杨一清(1454-1530),因带兵平乱屡立大功,官居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世宗时加华盖殿大学士,为首辅,也是明代有名的诗人。清朝张玉书(1642-1711),博学多能,熟谙水利,康熙年间任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主持修编《大清一统志》、《康熙字典》。辛亥革命先驱赵声(1881-1911),字伯先,同盟会重要成员,辛亥广州起义副总指挥,被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追授为上将军。茅以升(1896-1989) 字唐臣,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上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在镇江度过了童年、少年,直到青年时代,前后长达18年之久,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一生创作了115部作品,其中凭借以镇江农村为背景的小说《大地》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镇江的历史名产 传统手工业制品有清代江绸、文绫织品、五洲山云雾茶等;土特产品有色浓味正、久存不坏的镇江香醋和脆嫩可口的镇江酱菜,温醇浓郁的丹阳封缸酒等。镇江菜肴是淮扬菜系中的主要流派之一,以富有特色、兼收并蓄、长于创新、口味适中、适应性广而闻名遐迩,著名的有清蒸鲥鱼、红烧刀鱼、白汁鮰鱼、水晶肴蹄、蟹黄汤包等。此外还有针法细腻立体感强的正则绣,古朴典雅的汉白玉插屏,琢工精良富有传统特色的玉雕,精致美观的各式灯彩,优雅柔软的绒花制品等传统手工艺制品等。
三、名城保护与城市更新
     镇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全面保护工作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1986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包括镇江在内38个城市为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名城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独特的城市风貌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得到高度重视和保护。
    名城保护规划 1987年3月开始,根据国务院对历史文化名城的要求,镇江市政府组织规划、文化部门共同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于1988年9月编制完成了《镇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于1989年7月20日报市人大九届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镇江第一部名城保护规划。其后在1993年城市总体规划中纳入为专项规划。2003年编制《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时,对名城保护规划作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于2005年5月获省政府批准。
    名城保护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非常明确:突出体现镇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性质,保护镇江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具特色的山水城市风貌,充分挖掘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函,使保护古城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相协调,把镇江建设成为富有文化特色、传统风貌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规划框架由物质要素保护和非物质要素保护两部分组成。物质要素的保护综合考虑保护环境风貌、城市格局、文物古迹、建筑风格和发掘历史文化内涵五个方面,按照城市整体空间环境、历史街区和文物古迹三个保护层次,在全市范围内划出老城区、历史街区等重点保护区,划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以历代城垣、山林水系和现代林荫大道为骨干,形成保护性的绿化网络,连接各个片、区、点,充分发挥山、水、城、林交融一体的名城特色,形成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城市整体空间环境体现在历代城垣遗址、古城格局和风貌、河道水系和环境风貌等四个方面;历史街区包括近现代建筑群、成片传统民居等类型;文物古迹点包括文物保护单位、文物控制单位、有历史价值的近现代优秀建筑、古树名木等。非物质要素的保护通过博物馆、标志物、口述及非物质文化三大系列,展示镇江历史演变、历史沿革以及特有的传统文化、传统工艺和民风民俗等,重点挖掘镇江六朝、唐宋、明清和民国文化。
法制建设与管理  依据《国家文物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市委市政府依法加强管理。先后公布了1-7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保护范围,出台了《镇江市文物保护办法》(1998年)、《镇江市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若干意见》(1998年)、《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使用保护修缮管理暂行规定》(1998年)、《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1999年)等规范性文件。针对市区古运河、西津渡历史街区保护,镇江市政府专项颁布了《镇江市古运河风光带管理暂行规定》(1995年)、《镇江市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2007年),这些综合措施使镇江的城市环境风貌和历史文化遗存在城市建设中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发展。市政府在制定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财政预算时统筹考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为保证城市建设重大项目的正确决策,1991年市委发文设立“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保护、建设专家咨询组”,咨询组由文化、建设、规划、园林等各界专家组成,就镇江涉及名城的各项重要规划建设项目进行咨询论证,慎重以对。2001年成立“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组织各界专家对城市建设和名城保护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研论证,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为更好地推进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2011年7月市政府颁布了《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根据名城保护规划,镇江老城区先后划定古城风貌区和西津渡、伯先路、大龙王巷三个历史文化街区。
    古城风貌区:范围西起迎江路,东至宝塔路,北至长江路,南至宝盖路,面积为0.6平方公里,是以江南古城传统街市风貌见长的风貌保护区。计有文保单位4处,历史建筑30个多处。有古运河入江故道大小京口及因河而成的传统街坊;有以开埠通商发展而成的大西路传统商业街;有反映传统民俗、民风、民情的火星庙戏台、清真寺、节孝祠牌坊等历史建筑;有布业、钱业、油业、米业等行业公所及商贾官僚的私宅馆舍;还有不少江南重院形式的民间居住建筑;这些建筑形式多样,风格协调,是古城风貌的缩影。2001年镇江编制了《镇江古城风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2年3月,风貌区内传统商业街大西路改造工程启动,定位按民国风格整治出新。
    西津渡历史街区:镇江古代津渡文化保护区,位于镇江市城区西北部,北濒长江,南临云台山,西起玉山大码头。南朝以降,西津渡历经唐、宋、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胜迹,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是历史文化名城镇江的“文脉”所在。街区内现存有昭关石塔、英国领事馆旧址2个国家级文保单位,观音洞、救生会、待渡亭、超岸禅寺等14个省市级文保单位,虽然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变使西津渡逐渐失去了作为渡口的功能,但它活化石般的风貌却奇迹般的基本完整保存了下来。1987年镇江市即着手保护西津渡古街,组织编制了西津渡保护方案,并进行道路等基础设施整治。1998年编制《西津渡古街区保护规划》,2001年完成《镇江西津渡历史风貌区保护与整治规划》。规划将西津历史街区提升为4个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层:津渡文化层、租界文化层、民国文化层和工业文化层,提出完整保护该区云台山、西津渡街、长江相互依存的空间格局;保护好各类古渡遗址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恢复传统民居、商肆店铺及有特色的历史景观和环境;保护该区特有的渡口文化、宗教文化、商业文化等多元文化。实施对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修复,将普通居民生活也作为“津渡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修复、更新、改造危旧民居,保持街区的社会生活传承延续。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修复工作在保护规划设计、整治实施途径、政策措施方法上均有所创新。
    伯先路街区和大龙王巷街区也分别编制了保护规划。
文物古迹保护  根据《国家文物法》等法律法规,镇江市对国家、省、市级文保单位共1-7批均划定必要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予以公布,同时制定了维修、利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政府不断加大文物修缮保护力度,落实措施,鼓励社会各方广泛参与,成功抢救和维护了一大批文物遗存,其中省级文保单位张云鹏故居、国家重点文保单位昭关石塔(含观音洞、救生会)整治保护分别荣获2000年和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中的“杰出项目奖”。同时还制定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方案包括全面保护铁瓮城遗址的方案。多年来考古部门坚持对城市历史、城池演变、文献史书记载的历代重要遗迹进行重点探查,为保护和揭示名城历史文化提供必要的依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在认真做好非遗普查工作的同时,着力加强和完善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建设。全市有1个项目列入世界级名录,6个项目列入国家级名录,17个项目列入省级名录,71个项目列入市级名录,208个项目列入县级名录;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5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6人,全市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已基本形成。一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利用。其中,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二批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古琴艺术,其重要的派别梅庵派在我市艺术大师刘景韶和他创建的梦溪琴社的带动下,得到很好传承和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展示 全市现有政府兴办的公益性博物馆、纪念馆15个,社会团体兴办和民办博物馆、纪念馆7个。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面的博物馆体系,它们成为陈列文物资料、宣传文物保护、展示镇江历史文脉的重要窗口。
    名城更新发展  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镇江市注意把保护与更新发展同时纳入视野。从1985年开始,依据城市总体规划,镇江市对“文革”期间遭到侵占和破坏的风景名胜区进行大规模修复与保护,全面停止南山开山采石,陆续迁移风景区污染工厂,对严重影响焦山、北固山、南山景区的焦化厂、造船厂、水泥厂等成功实施搬迁,有效地调整了工业布局。为强化“城市山林”特色,对城区山体进行了全面规划保护,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建设成为诸个城市公园绿地如宝塔山公园、狮子山绿地、老虎山公园等,尽管公园设计水平参差不齐,但在保护山体,凸显城市山林特色方面功不可没。在城市建设中,优化城市布局的同时,重视和加强对老城的保护,明确老城保护重点,完善保护措施,加快老城污染企业搬迁,改善老城的交通状况,加大对老城基础设施的改造与更新力度,提高老城居民居住环境质量,实现在保护中建设发展和有序更新。2005年,当铁瓮城保护与城市道路建设冲突时,政府组织有关规划、建设、旅游、考古、文化等方面专家学者几经论证,采取调整道路,全面保护铁瓮城遗址的方案,以确保历史文化遗址得到原真性、完整性保存和展示。
镇江位于江河交汇处,流经城市历史悠久的大运河,积淀着城市的历史,传承着地域的文脉,是镇江城市历史文化真实性、完整性和多样性的典型代表。实施古运河整治和保护利用,也是名城保护的重要举措。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即分别对对大运河丹阳陵口段和老城区古运河段进行整治。二十一世纪以来,大运河申遗提到议事日程,镇江开展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地调查,制定保护利用规划,规划充分考虑到镇江段运河的自然特色、人文个性,注重彰显江河交汇特有内涵,提出了科学的规划分期和保护措施,并在镇江主城区段付诸实施。
 镇江是滨江城市,又是山林城市,山、水、城、林是构成镇江优美的生态山水花园城市格局的主要元素。因此,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加强城市设计,实施统一规划,综合开发,突出“显山、露水、透绿、现蓝”原则,力求做到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修复与城市环境建设相结合,保护城市空间轮廓和城市传统风貌特色,使历史文化得以充分展现,从容彰显“山水城林”相融的环境特色。“南山北水”是镇江城市重要的特色风貌,近年来,镇江市主城区以全面建设“南山北水”为城建战略重点:打造建设南山风景区为城市生态绿肺,依托南山风景区建设南徐新城为花园式生态宜居城区,承载城市的行政、体育、会展、商务、居住功能,凸显“城市山林”特色;北部滨水区以建设长江流域最具特色的复合型城市滨水区为目标,振兴滨水区的旅游服务、休闲娱乐、文化展示、商务办公等功能,打造长江最美的城市港湾,展现滨江城市的独特魅力。
     当下中国,正值城市化发展高峰期,既充满活力,又矛盾凸显。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而言,如何妥善处理保护与建设的关系至关重要。在城市快速建设的同时,要十分注重文化内涵和品质的追求,特别要注意防止优秀历史文化遗存被愚昧或利益追求而毁坏,这也是名城发展中各级执政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镇江,期待她展现更加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嘉定镇江志》
2、《至顺镇江志》
3、《乾隆镇江府志》
4、《光绪丹徒县志》
5、《镇江市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6、《镇江交通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
7、《江苏省会建设》民国 江苏省建设厅1931年
8、《江苏省会辑要》民国 贾子彝 1936年
9、《民国江苏省会镇江研究》镇江名城研究会 江苏大学出版社 2010年
10 《镇江市城市建设资料汇编》(一、二、三)镇江市建委 方志办  1988年
11 《镇江市城市建设志》镇江市建设局 2009年
12、镇江市相关城市规划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