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名城保护 >> 江河文化对镇江城市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江河文化对镇江城市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9      阅读数:
江河文化对镇江城市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朱晓芳 任 道 田铁民

[摘要] 镇江这座城市的孕育和成长中,与山水有着不解之缘,江河文化对镇江产生了巨大影响,留下了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城市特色。文章从交通军事、社会经济、城市格局、人文历史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江河文化对镇江城市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关键词]  江河文化 城市发展

    镇江,依江(海)而生,依江(河)而盛。在城市发展历史进程中,与江海、河湖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愫。从军事防御的城池、江海战略要地到南北漕运枢纽、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再到长三角之重要中心城市,经济文化迭有荣衰,城市建设几度兴废,江河见证了镇江这座历史名城的兴废盛衰,城池的变迁记录着镇江这座千年古城的发展脉络。
    江河文化对镇江城市发展的影响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交通军事方面
1、渡港交通
    镇江的交通历史是一个从渡口时代——运河时代——长江时代——铁路、公路、水运综合交通时代的演变史。
镇江是一座滨江城市,处于长江下游江南的重要位置。《尚书•禹贡》说:“沿于江海,达于淮、泗”。秦始皇三十七年(210)东巡,就是走这条路线。商代末年,太伯、仲雍东奔,应在镇江江面过江后,进入荆蛮地区,再君吴的。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反抗秦朝时,陈胜的部下广陵人召平就横渡长江奔吴,动员项梁、项羽起兵反秦。三国时曹丕曾两次要征伐东吴,但他只到扬州江边,望到长江天堑,江水茫茫,不敢冒进,知难而返。
    镇江也是一座古代河口城市,其初期形成于运河发展密切相关。秦代丹徒水道(徒阳运河)的开凿改造,对镇江发展影响巨大,徒阳运河入江口“徒儿浦”,成为当时长江下游南北交通的主要渡口之一。秦汉丹徒故城即依古代江南运河而生的城邑,也是临江踞守掌扼交通咽喉的军事要地。
    自公元605年隋炀帝开凿贯通京杭大运河以来,镇江一直是南北漕运咽喉和江防要塞,交通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到了近代则成为我国对外通商贸易的重要港埠。开埠以后,镇江港的繁盛带动了城市的近代化进程,使城市的发展跳出了城墙的限制,使城市呈现哑铃式空间格局;民国时期,镇江成为江苏省省会,新一轮的城市建设重点回到老城,港口依然保持着对城市空间的巨大影响,在西津渡周边逐步形成了网络化的道路体系,是近代镇江道路系统的雏形。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的历次镇江城市总体规划都将城市性质第一定位为“长江下游重要港口”,港口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源动力,在港口发展推动作用下,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港口、电力等优势建设项目和地方特色项目得到全面实施,城市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交通体系随之调整优化,进一步带动了城市和区域的经济发展。目前的镇江港已成为具有江海河和铁公水联运的多功能综合性港口、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支线港、海进江铁矿石中转港。
3、军事要地
    镇江自古就是军事重镇,长江锁钥。军事家说这里是“西接石头,东接大海,北拒广陵,而金、焦障其中流,实天设之险”。战略家说这里是 “建业之有京口,犹洛阳之有孟津。自孙吴以来,东南有事,必以京口为襟要”。公元1118年,宋孝宗派陈亮视察镇江和南京,说这里是“连岗三面而大江横陈,江旁极目,其势大略如虎出穴”。国家统一时期,这里是南北交通咽喉,南北分裂时期,这里是战争前线。从东晋在这里驻扎规模庞大的北府兵以来,列朝列代在这里都驻有庞大的军队,晋元帝太兴(318-321年)初年,晋陵郡及丹徒县悉移治京口,晋陵郡城址位于今镇江市北固山东南花山湾。唐宋元时期,这里是镇海军、镇江军节度使驻地,东南安危系于一地,镇江这个地名就是由于军事意义而沿用至今。
    纵观历史:春秋时吴楚争霸,发生朱方之战;东晋隆安五年(401年),孙恩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镇江大战蒜山;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韩世忠率水兵8000名在江面截击金兀术的10余万大军,金兵被围困在黄天荡48天;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南下元军在瓜洲、西津渡打败宋军;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郑成功北伐直抵焦山,与清军在城下大战,后郑成功据守镇江城38天;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六月,英国侵略军侵入镇江,遭镇江军民誓死抵抗,英军虽破城,但伤亡惨重;清咸丰三年(1853年)二月,太平天国军队攻占镇江,进行了4年9个月的镇江保卫战;清宣统三年(1911年),驻镇江新军起义,光复镇江;民国26年(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攻占镇江,镇江城蒙受巨大损失;民国27年(1938年)5~6月间,新四军先遣支队和一支队、二支队进入苏南,6月17日在韦岗伏击日军车队,打响新四军苏南抗战第一枪,随后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领导苏南人民进行7年多的顽强抗战,直至取得胜利;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22日晚驻镇江城内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23日镇江获得解放。
    镇江的山山水水记录下了镇江人民英勇战斗,保卫家园的不朽精神。
二、社会经济方面
1、漕运咽喉
    公元610年(隋代)南北运河贯通,江南运河拓宽,从而奠定了镇江千年漕运之江南枢纽地位。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都要大量调运江南的粮食、物资进贡朝廷,这些漕粮,通过大运河北上。唐开元年间(713-741年)润州刺史齐濣于江北新开伊娄河,设京口堰,南北运河相接,京口港成为这一交叉水系上的枢纽港,主要转运漕粮与贡品,漕运的发达极大地促进了镇江经济的发展。两宋时期,京口堰经过几次重修被改造成多级澳闸。南宋在北固山下又开辟了一个江船避风港,并加修甘露港上下闸,通过穿城的关河南联运河,增加江船入运河的通道。于是在原京口城与运河之间形成建筑面积几倍于旧京口城的新建城区,并出现了五个市场:大市、小市、马市、米市和菜市。城市性质逐渐摆脱单一的军事行政职能,而向商业、手工业及水运转输中心发展。到了清代,漕运数额增加,长江上游各省的木材、麻、桐油等,北方的物资、山果等亦沿大运河南下,取道镇江,转运四方。明清之际,镇江作为北方与江南之间的漕运要道,运输繁忙,商贾云集,是粮食、棉布、丝绸、木材等商品的主要中转港,镇江遂成为一个繁盛的航运与商业城市。“舳舻转粟三千里,灯火临流一万家”(清•査慎行),就是这一时期镇江繁荣景像的生动描写。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镇江与汉口、九江、南京等沿长江城市被列为通商口岸,开辟商埠。此后长江航运兴旺,商业发展迅速,镇江很快发展成为长江下游航运和商业重地。
    2009年发现的宋元粮仓遗址,是镇江作为运河漕运枢纽的实证。
2、商贸重镇
    镇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商埠城市,早在秦汉时期,商贸往来就已见端倪,隋朝开通南北运河,使镇江“东通吴会、南接江湖、西连都邑、四通八达”,成为漕运枢纽、通商大埠,此后一千多年,镇江一直籍水、陆交通优势,保持着江南商贸中心城市的地位。
大业六年(公元610年),隋炀帝“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江南运河开通后,太湖流域丰富的粮食、丝绸、茶叶及浙闽等地的土特产源源运往北方。镇江作为江南运河的起点,成为南北交通的枢纽,漕运之咽喉。
   交通的优势,促进镇江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特别是与运输有关的造船、冶炼、以及与群众生活有关的丝织品等行业活跃。六朝以来,镇江的商业活动就很频繁,唐宋时期,已商户如云,有官商,坐商,行商等各个档次的大小商人,还有西域商人,海南蕃船等。他们转运商品,供应货源,把东南的茶叶,江西的瓷器,经运河北上,到北方出售,经销十分繁忙。南宋时,江西的糟米,淮南的茶盐、两浙的鱼盐,湖广的金铁羽毛,经镇江从江南运河运到临安,供应朝廷。宋代镇江的商业税额占全国第八位,成为当时一个繁华的商业城市。明清时造船业又有新的发展。战船、驿船、粮船等都能建造。造船业的发展又推动了缆索、桐油、铁木业等相关行业的连锁效应。冶炼、丝绸业等曾兴旺一时,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其他如铜器,金银加工,酿酒等行业也多有发展。运输业与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镇江在19世纪下半叶迅速发展成为新兴的航运与贸易中心,主要轮船公司怡和洋行、太古洋行、招商局都在镇江英租界及其附近的江边建造码头。许多英美商人,以及不少广东商人在镇江经营贸易。镇江成为这些地区与海上之间的一个主要转口贸易港。
    至解放前,镇江已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食盐、木材、粮食、五洋、百货、煤炭、南北货等“八大商品”的集散中心。
三、城市格局方面
1、山水城林
    山水是孕育镇江城市与文化的基地,也是镇江城市空间最主要的特征。大江东去,群山西来,江河交汇,流连于这方山水林涧的历代先贤与城市山林交相辉映,留下了浸透在画卷中的江山传奇。金山、焦山、北固山和南山等数千年历史留下的故事与传说数不胜数,古运河穿城而过留下了个性独特的民俗文化,“负峰峦之秀,拥江山之胜”,坐拥 “天下第一江山”美誉。优越独特的自然景观环境,集中体现在以江、山二字,以城市为广阔背景,江山交辉的特性上。总体来看,整个城市呈现“山在城中,水网交织”的景观意向,水网与山体散布于城中,景观资源较为均衡。“山在城中,城中见山、山环水绕”的山水形势,造就了山、水、城、林互为衬托,北依长江南山居中的“大江风貌、城市山林”风貌特色。
2、城池格局
    镇江城区滨江而立,运河穿城而过,江河造就了镇江独树一帜城池格局。镇江城少有规整形态,均“因山为垒”,“缘江为境”,“以山为城”,既有传统古城的方正端庄之意,又有随山河形势的自由变化之灵。与其他城市不同之处,镇江的城市聚居并不局限于城内,城外沿河两岸也聚集众多。尽管南宋镇江府主要行政机构仍然集中在旧京口城(时称“子城”)内,尽管元代镇江城市发展的速度较宋代曾有所减慢,但城市核心向运河岸侧转移及城市职能转向口岸商埠的趋势,直至上个世纪中叶,一直未有间断。正是江南运河对城市的吸引,才使历代镇江城市获得发展的机会。到了近代,长江航运兴起,镇江租界出现,铁路场站设立,城市工商业更进一步向西发展,城外工厂商埠迅速发展壮大,繁华程度不逊于城内,镇江城市沿江、沿山林发展,逐步形成中心城区沿江带状组团式结构形态,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
    镇江城市因水而兴,以山林城市而名,镇江的发展除受山脉影响外,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长江岸线、铁路线的走向。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城市结构形态呈现出一种稳定型老城结构形态,城市呈沿江带状发展态势。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镇江市提出了全面建设“南山北水”、打造“山水花园城市”的城建战略重点,集中力量建设南徐新城区和北部滨水区,取得明显进展和成效。城市总体布局结构优化为“一城两翼”“T”型发展形态。
3、江洲生态
    有较多的科学家认为,长江全线形成大致是在距今1.36亿年前晚侏罗纪末期到2300万年新生代早期的早第三纪。进入人类社会新石器时代后,全球北半球气候转为温暖湿润,造成大面积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使海水向陆地侵入,当时镇江、扬州位于溺谷式的河口地带。泥沙在河口地区沉积,在多种水动力作用下,形成了一系列的河漫滩、边滩、心滩、鬃岗和河成湖,使长江变成辫状水系,向东延伸最终形成了长江三角洲。
    镇江目前江中洲地自西向东有世业洲、征润洲、新民洲、和畅洲(今江心洲)、顺江洲(今高桥镇)和太平洲(今扬中市全境)。世业洲、和畅洲、太平洲属于长江江心洲地貌类型,征润洲、顺江洲则属于长江边滩地貌类型,都是长江近代泥沙堆积形成的。随着河床演变的逐步稳定及近代对洲滩的整治,江洲洲地对城市的建设、航运、水利、农业十分有利。作为长江留给镇江城市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世业洲、江心洲正在建设开发成绿色生态旅游度假区;征润洲东侧形成的“河成湖”如今已被改造成金山湖,北侧滩涂作为城市湿地公园,成为三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洲、高桥镇、扬中市则利用沿江深水岸线,大力发展港口产业。
四、人文历史方面
1、人文荟萃
    镇江这块灵秀的土地和悠久的历史,还孕育和造就了大批风流人物。平民出身的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363-422),曾以打击豪强,限制特权,灭南燕、后秦而闻名。南齐刘勰(约465- 532) 撰著《文心雕龙》50篇,论古今文体,是我国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文学理论巨著。南朝梁太子萧统(501-531)博学多才,擅诗文,广集书籍,曾于镇江西南招隐山筑台读书,设增华阁,编集《昭明文选》30卷,这是我国最早的诗文总集,对后世文学影响极大。曾先后三次在润州为官的唐代李德裕 (787-850),在唐武宗时居相位,很有政绩。北宋沈括 (1031-1095)晚年,定居镇江,在梦溪园里总结了毕生学术研究,写成《梦溪笔谈》。北宋米芾(1051-1107) 能诗善文,擅长书法、绘画,因喜爱京口山水,晚年定居镇江,创造出独特的“米氏云山”技法。明代杨一清(1454-1530),因带兵平乱屡立大功,官居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世宗时加华盖殿大学士,为首辅,也是明代有名的诗人。清朝张玉书(1642-1711),博学多能,熟谙水利,康熙年间任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主持修编《大清一统志》、《康熙字典》。
    近一百年多年来,镇江人民为反帝反封建,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在斗争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在鸦片战争中,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镇江京口副都统海龄(?-1842)率守城驻军同英国侵略军进行了殊死的战斗,海龄以身殉职。恩格斯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一文中对镇江军民的抗英斗争(镇江保卫战)作出高度评价:“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辛亥革命先驱赵声(赵伯先) (1881-1911),同盟会重要成员,广州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共产党人嵇直,早在20年代即在镇江传播共产主义思想。抗日战争镇江沦陷期间,新四军挺进江南,在陈毅、粟裕等直接领导下,创建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
2、名胜古迹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吸引多少游人前来寻奇、探胜;“甘露寺刘备招亲”、“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白娘娘水漫金山”,曾使多少人为之神往。“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的李白诗句,是镇江风光的最好写照。“三山”沿江屹立,风姿各异,犹似一幅壮丽的山水长卷,陈毅元帅在登北固山多景楼时说:这里是万里长江画卷的缩影;南山风景区群山层叠连绵,古木曲径幽深,环境幽雅静秀,被北宋大书画家米芾誉为“城市山林”;东郊圌山滨江而立,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句容南端的茅山胜境,峰峦叠翠,气势雄伟,古称“第一福地”、“第八洞天”,集道教圣地、革命根据地、旅游胜地于一体;北端的宝华山,历来是全国佛教传戒的地方,历称“律宗第一山”,自然风景峻秀,引人入胜。
    镇江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南朝宋齐梁三代帝王的故乡,有三千年城市发展史,文物古迹十分丰富。截止到2014年12月,镇江辖区内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96处,其中国家级13处,省级42处,市级121处,县(市)区120处,另有市政府公布登记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240处。镇江的文物古迹具有历史跨度大,内涵丰富,门类齐全,个性鲜明的特点,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
3、诗賦文学
    千百年来,秀美壮丽的镇江山水,广博深厚的江河文化,壮怀激烈的历史演译,吸引了天下的文人墨客。从南北朝时期的鲍照、何逊,到清朝晚期的查慎行、龚自珍,在镇江留下名诗名作的诗人绵延不绝,灿若星河。唐朝的著名诗人骆宾王、孟浩然、王湾、王维、李白、刘长卿、王昌龄、刘禹锡等都在镇江留下了千古绝唱,产生了许多至今仍广为传唱的名句,如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许浑的“山雨欲来风满楼”,张祜的“两三星火是瓜洲”,王湾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等。到了宋代,范仲淹、王安石、曾巩、苏轼、米芾都来镇江吟诗填词,苏轼曾前后十一次来到镇江,在这里留下了一百多首诗词篇章。南宋时期镇江作为抗金前线,吸引了伟大的爱国诗人辛弃疾、陆游来镇江任职,在镇江写下了慷慨激昂,文采风流,传诵千秋的不朽华章。如辛弃疾在任镇江知府期间,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南乡子.登京江北固亭有怀》二首著名的宋词,陆游在任镇江通判期间写作了著名的《水调歌头.多景楼》,陈亮在视察镇江时写作了《念奴娇.登多景楼》。焦山住持高僧茗山与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之间吟诗唱和,亦为人称道,传为佳话。这些诗词大家都很熟悉,可以说在镇江已是家喻户晓。同样,镇江的山水之间留下了传唱千年的爱情故事,如白娘子故事中的水漫金山,北固山刘备招亲留下孙刘联姻千古佳话。
这些名人、名篇、名句、名故事给镇江山水增色,为镇江文化添彩,已成为镇江历史文化宝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朱晓芳为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任道为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田铁民为研究员级高级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