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名城保护 >> 以文化自信引领城镇化建设

以文化自信引领城镇化建设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9      阅读数:
以文化自信引领城镇化建设
——对旧城改造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再思考

      李壮云
  文化自信,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新的动力。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它上升了历史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发展与创新的战略地位,对健康有序推进城镇化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当前,城镇化日益加速,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成为解决城市人口膨胀、城市空间扩张的必然举措,但在旧城更新改造中,不少地方忽视了城市生态环境的联系,切断了历史文脉,丧失了城市原有的个性,因此,在文化自信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保护和利用区域文化资源,是考量旧城改造题中之义,笔者就此谈点认识和思考。
  一、全面把握文化自信的内涵,指导旧城改造。
  文化自信的本质,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不断增强的文化创新创造能力的自信。因此,笔者认为,文化自信内涵上可解构为三个层面:一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二是坚信自身文化的生命力并把握它的发展前景;三是对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扬弃中,形成中国元素的世界影响力。
  城市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城市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价值观、伦理观、生态观、审美观等,核心内容就是仁爱、民本、和合、大同,与此相行的,就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厚德载物等重要文化精髓,这既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也是中国城市个性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因此,旧城改造应全面贯彻文化自信的思想,把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贯穿始终,在积极式保护中,提升城市的人文生态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1. 必须增强对城市文化的强烈认同感。作为城市管理者,不仅要做到情感上的认同,更应把认同化作具体的行动,通过全面发掘和研究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内涵,转化运用到旧城改造实践中去。近年来,镇江把山体文化资源的应用性研究,作为旧城改造的重大课题,在原真性保护27座山体的同时,系统整合了全市山体历史文化,形成了休闲和旅游两大功能版块,不仅提升了城市质态,也为建设山水花园城市积累了宝贵的“山字经”。对城市文化的认同,基础在民,必须抓好关键环节的推进,笔者认为,只有通过规划引领、宣传教育,公众参与,才能真正形成建设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宜居城市的社会认同。商丘市在旧城改造中,突出了顺应自然、延续文脉、修旧如故的规划理念,高起点编制规划,深得市民的拥护、支持,他们把传统记忆留在城内,把现代文明放在城外,产生了强大的文化张力,塑造了城市的独特魅力。对城市文化的认同,当前必须纠正一种模糊认识,即把欧化当作城市现代化,表现在旧城改造中,片面追求“西化”,搞“洋务运动”,在“东方巴黎”“滨江威尼斯”“罗马假日”“维也纳广场”等欧化建筑和名称中,让我们联想起欧美城市的一些标志性景观,而城市自身气息却越来越淡,几乎找不到“根”的记忆,究其原因,就是对城市文化的不认同、不自信,这需要我们深刻地反思并拨乱反正。
  2. 必须在保护中不断推进城市文化创新发展。文化自信的落脚点,是文化的创新创造能力。对城市文化的保护传承,目的是推动创造创新,如果离开了发展谈保护,毫无意义。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担负起历史的责任感,保护城市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杜绝推倒重来式的旧城改造;另一方面,要整体创造,实现城市文化的创新,把历史文化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同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活化保护,融入当代生活,在利用中进一步诠释和丰富它们的综合价值。上海对石库门片区改造就是一个很好范例,他们利用石库门深厚的老上海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向往老上海生活场景的现代人,奠定了这一商业空间的市场基础,将石库门从居住空间成功转换成了商业空间。
  当然,城市文化的创新发展是以固有的城市文化、生态为基础和前提的。近几年,城市“第一”高楼频现,似乎成了现代都市文化的重要标志,但结果对城市保护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以南京为例,有216米的金鹰国际商城,218米的商茂世纪广场,249米的新百主楼,还有目前公认的南京第一高楼紫峰大厦,有专家认为,南京高楼林立,对城门、山湖之间的视线通廊已造成影响,尤其是玄武湖紫金山一线南京代表性景点,周边楼群,高过了城墙,让湖光山水失色。这种现象,在许多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镇江北部滨水区作为长江与古运河的交汇处,“三山一水”的滨江风光与古城风貌交相辉映,构筑了我市一道靓丽风景,北部滨水区其独特价值就在于,它的群山之巅,永远是树梢、山和天空,而不是冒出来的高楼大厦,但由于江河汇、招商北固湾以及水城等高建筑群拔地而起,完全割断了古城、山水之间的天际线,破坏了整个自然景观,这是大煞风景的败笔。笔者认为,城市的新建筑,仍应以城市的整体秩序为重,既要保持和发展城市建筑群原有的文化风范,又应使新建筑赋有时代风尚,实现有机更新,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 必须增强“制造”精神,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文化自信最终体现在文化的开放上,能够走出去,对其他区域、民族产生影响。因此,在旧城改造中,要有城市文化的“城市制造”。目前,我们许多城市缺少吸引力、影响力,关键是我们仍处在城市文化加工阶段,并没有真正步入城市文化制造而形成的有创意的城市品牌高段,尽管这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如何整合扬弃、创新创造,需要城市管理者超前谋划,虽然现在不少城市也提出了一些品牌,但总的看,与城市文化吻合度不高,且多变,也没有形成推进的系统性、长远性规划和制造措施。笔者认为,城市品牌是城市的内涵和形象的综合体,能够形成代表城市、易于被人们所指认的形象表述,这个形象可以是自然景观或人文精神,也可以是某个产品,如西湖之于杭州、孔子之于曲阜、“三山”之于镇江等等,因它包容了这些城市的性格,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当然,城市品牌的制造,比单一文化产品的打造复杂得多,但创新创造、系统整合、讲究文化本身的包装和宣传推广是普遍规则。以广州为例,该市商贸方面有广交会、广博会、美博会等优质品牌,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文化方面有南越王墓和南越王宫苑、西关大屋、北京路千年古街、骑楼、洋房建筑文化、岭南画派艺术、发达的传媒业、发行业等,其城市内涵的基本要素,就是重商性、开放性和平民性,以此为基调,广州通过城市制造,形成了“商都”这一特色城市品牌。
  因此,只有通过城市制造,形成凝结城市文化精华的城市品牌,才能走出去,影响着周边乃至整个区域,才能吸引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反哺城市,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建设和发展。   
  二、系统挖掘整理镇江优秀历史文化,做实改造基础。
  镇江依山伴水,山、水、城一体的城市空间格局,极具特色。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它拥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元朝,城区已有“隅7、坊27、市5、街7、巷28”,清光绪年间发展成6市、24坊、35街、154巷。悠久的城市历史,不仅蕴育了铁瓮城文化、“三山”文化、津渡文化、长江运河文化,而且,也形成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将这些散落着的各种历史文化资源整合起来,通过城市制造,形成品牌效应,这既是旧城改造面临的首要问题,也关系着镇江未来发展的方向,笔者已注意到《镇江市城市空间特色规划》提出的“三山鼎立俯江城、江河交汇揽西津和山水连城入画来”城市发展思路,可以说,文化自信的思想得到充分体现,关键是要在规划引领下全面抓好落实。这里,笔者就旧城改造中,需要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几个重点课题,谈点思考认识。
  1. 要深入开展以“一街”“一河”为代表的老城区历史文化研究。
  在镇江老城区,散落着各种历史文化遗迹,规划建设七里长街和古运河,就是要将这些文化串起来、亮起来,让人们可以遍览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文化遗迹,这是旧城改造的重中之重。“一街”,包含西津渡历史街区、伯先路历史街区、大龙王巷历史街区及杨家巷、薛家巷、新河街传统风貌区等。最近,我们结合“一街”改造,对老城区暨84处传统建筑开展了应用性课题调研,形成了《镇江传统建筑文化研究调研报告》。笔者认为,目前“一街”改造的当务之急,是要抓紧制定老街区控制性详规,有序推动老城区保护与利用,要在原址原貌保护的基础上,对超岸寺、西津渡、昭关石塔、英国领事馆、广肇公所、小街、大龙王巷、陆小波故居等4街3巷16景重要的历史资源整合到位,集中体现“一街”的商业、贸易、文化、宗教、生活气息。要积极打造老城区新亮点。一是恢复民国春街的风貌。将原来镇江公寓、苏北公寓等旅馆建成具有民国风格的精品客栈,恢复历史上著名的民国春大酒楼和茶楼、旧馆,沿街开设与“民国春街”相匹配的小吃店、小百货店(如胭脂、花粉店等),建设一批民俗旅店等。二是展示节孝祠堂牌坊及碑刻。牌坊今砌在现穆源小学西北墙上,另校园内还有碑石80多块。节孝祠,清雍正元年(1743)始建于银山之麓,后建于山巷后今址,同治9年(1870)落成,此处于1993年由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应将此处打造成为旅游景点。三是开辟民国建筑旅游线。上世纪20年代末,随着国民政府定都南京,镇江一度成为江苏省省会,留有许多民国时期的优秀建筑,应将这些建筑结合在一起,形成民国建筑旅游线。
  “一河”,即为古运河。古运河作为黄金水道,沿途有许多古建筑,目前,规划已经明确,将平政桥至新西门桥打造“人文之河”,新西门桥至塔山桥打造成“绿色之河”,塔山桥至丹徒闸打造“休闲之河”,形成城市文化、休闲风光。笔者认为,建设好的整条古运河都应体现人文、生态与休闲,古运河的改造关键是将各点连成线,要划出保护区。应重现南水关和北水关,让已消失的一条美丽的关河走进城市记忆,据1879年绘制的地图显示,关河从南水关流向市区,经寿邱山、凤凰岭,沿第一楼街,穿过千秋桥,经过高桥北、万古一人巷,由北水关出城。丹徒县志记载关河是“画舫云集,两岸酒肆林立,楼店栉比,笙歌达旦,十分繁华”,可以建造古运河博物馆,突出运河、关河对镇江城变迁及发展的重要性;在沿河重点展示新河街、宝塔山公园、虎踞桥、南水关石闸、丁卯桥遗址等。通过“一街”“一河”的激活,焕发老城区历史文化的魅力。
  2. 要深入开展以文保单位为基础的文物和古建筑的保护研究。
  镇江博大精深的文物资源是名城的重要支柱,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更好地为名城建设服务,需要作深度的研究,今年,我们对市区140处文保单位保护与利用现状,开展了课题调研,总的看,保护成果明显,“国保” “省保”和68.5%以上的“市保”得到修缮;两线划定及时,对文保单位本体及周边环境起到了依法保护的作用。如元代石塔进行落架修缮,恢复了原貌;五柳堂内建立了古琴博物馆并对外开放;宝堰四县抗敌总会会址、黄墟冷御秋旧居、赵伯先故居,修缮后均作为纪念馆向公众开放;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活动地遗址建立了纪念馆,成为了中韩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但也需看到,还有一些文保单位亟待抢救,如龙脉团山几个考古探方、探沟处在露天下,已逐步毁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铁瓮城遗址,被大量破旧民居包围;赛珍珠故居所在登云山,到处是断壁残垣,严重影响省级文保单位的形象。一些修缮后的文保单位还存在如何利用的问题,如:广肇公所、蒋怀仁诊所、世界红卍字会江苏省分会旧址等。
  文物保护对传承历史文脉,扩大城市美誉度、知名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市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利用方案,通过实施改造,增强文物的“活”化功能,进一步丰富名城底蕴,彰显城市的个性特征。
  3. 深入开展以名镇和古村落为重点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
  历史文化名镇和古村落是不同时期城市和村镇发展的重要见证,也是让我们记得住乡愁的情感载体,必须在旧城市改造中,积极策划名镇和古村落保护利用方案。
  去年,我们重点开展了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宝堰和传统村落九里村、儒里村、华山村及柳茹村、大港旌德里历史街区的调研,应该说,这些镇村历史悠久,底蕴丰厚。旌德里磨盘墩是吴国贵族的土墩大墓,墓下重叠着新石器文化遗址,山下明清建筑构成大街小巷。华山村古风遗俗很多,流传《华山畿和华山畿传说》、华山太平泥叫叫等,是一个典型的古老村落,历来有“江南第一村”美誉。宝堰水乡堪称湖镇,从商周时先民就已在此生息,宝堰镇旧为丹徒县八大集镇之一。柳茹村始建于宋代,是古城堡式村庄,有“九圈十三井”之说,作为古吴文化的发祥地,季子庙有“江南第一庙迹”之名。儒里村是有近700年历史的古老村落,朱熹嫡裔八世孙朱亨三,在元朝末年来此落户渐成村镇。村内有“儒里明清古建筑群”,总面积达3800平方米。
  尽管这些村落整体风貌尚存,古建筑的格局、主体建筑及体现其风格的砖雕、石刻等大都保留,但街巷大部分房屋比较破旧,像宝堰古镇很多老建筑岌岌可危,保护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在旧城改造中,必须切实加强古村落保护应用性研究。首先,要深入开展全市乡村文物调研,逐一核准并登记在册,保证在旧城工作中避免文物流失,以保持和延续原有的村镇历史文化特色,宝堰就有很多建筑既非文保,也未经政府公布核准为不可移动文物,因而缺乏保护依据;其次,要科学编制古村落保护利用规划,按照“一村一档”,明确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分类保护;第三,要尊重古村落传统格局、自然风貌和历史文脉,实行整体保护,如街区内复建建筑的风格要与保留的历史建筑风格相融合,保持原汁原味,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深入发掘和传承历史文化典故、风土人情和个性特点;第四,要注重活态传承,科学整治村落人居环境,鼓励原住民在古村落内生活和生产经营,有序发展特色性的乡村文化休闲旅游业,实现古村落打造与城市建设的双赢。
  4. 深入开展以重要街巷为代表的老地名文化的研究。
  地名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历史文化和精神情感的根。我市有众多以历史人物和文化命名的街巷,如中山路、伯先路、将军巷、张家巷等,以及御带桥、七星巷等以故事为地名和青云门、演军巷等以文化军事为特点的地名。还有许多是反映历史上重要建筑的,如镇江著名的“三山、五岭、八大寺”等古建筑,这些老地名诉说着古老镇江太多的历史传说,但随着规模城市开发,大片住宅小区林立,许多老地名、街名被废弃并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据统计,清真寺巷、荷花楼巷、大小爸爸巷、黄花亭、东西城根、西成里、余福里、西家湾、潮岸池巷、吴园对巷、拖板桥、三阳巷、大小盛家巷、胭脂巷等40多个镇江老地名即将消失。因此,旧城改造中,如何保护好老地名,尊重历史文化,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
  笔者认为,保护好地名文化,地名普查是前提。要全面了解掌握地名资源的存量,摸清地名的历史和现状,理清保护范围,确立保护内容;地名规划是关键。要制定全面的、近期的、中长期的保护规划,建立保护名录,并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和方案,我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专门设置了一章“地名文化保护”,提出在对我市的老地名、古地名深入研究、考证的基础上,将切实保护和继承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地名,尽可能地保证地名文化遗产的原真性。规范命名是保证。地名具有社会公共产品属性,约定俗成,一旦更改,其历史事件、典故、文化就随之消失,因此,必须规范地名命名,杜绝随意性、盲目性,对一些确需改变的,重要的地名命名应采用民主程序,尽可能让市民参与其中,只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新地名才有广泛认同并传承。近10年来,我市新小区、新道路层出不穷,从新地名文化内涵认同的调查看,有53.8%的受访者认为完全没有文化内涵,如江滨路、滨江路,还有纬七路、经五路等等,确确实实存在文化底蕴不够的问题,不如老地名那样有感觉。宣传教育是基础。切实增强全社会保护地名文化的责任意识,地名管理职能部门可以通过举办展示、论坛、讲座以及互联网等,使市民更多地了解地名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拍摄相关电视片等方式,介绍宣传本地地名文化;也可以通过公交站台不改名、同址新建筑继承命名、著书立碑留名等传承方式进行宣传,形成全社会保护地名文化的良好氛围。

(作者为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