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名城保护 >> 镇江地方历史文献亟待保护

镇江地方历史文献亟待保护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8      阅读数:
镇江地方历史文献亟待保护  
乔长富

 内容提要:文章概述镇江地方历史文献的保护现状,略述保护镇江地方历史文献的意义及建议。
 关键词:镇江地方历史文献、保护

    最近几年,在查阅镇江古代方志、古代作者著作等文献时,碰到了一些情况,值得我们重视。其一,有些镇江地方历史文献藏于外地图书馆,在镇江查不到。例如,据《江苏艺文志·镇江卷》记载,清代丹徒人张九徵等所篡康熙《镇江府志》,藏于首都图书馆,镇江图书馆未见著录。其二,有些文献属于“善本”、“珍本”之类,“养在深闺”,一般人不好查阅。例如清代丹徒人陈庆年的《横山乡人类稿》,就属此类,一般人只能望书兴叹。这样的文献自然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其三,大多数方志、著述都是木刻本,线装本,不少是百年以上,存在程度不同的“老化”现象,有的相当严重,翻阅时只能小心翼翼,否则难免损坏。而且据说个别读者不珍爱,用红笔乱划,更加速其老化程度。其四,有些地方历史著述过去虽然刊印在丛书之中,有的在上世纪80和90年代还出过校点排印本,但在镇江本地却不易寻觅。以《嘉定镇江志》和《至顺镇江志》为例,前者在上世纪80年代由中华书局出过校点排印本,但在图书馆古籍部查到的却是木刻本;最近几年我在镇江也未查到校点本,可见数量不多。后者在上世纪90年代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过校点本,好不容易在旧书店淘到一部,经常翻阅,收获不小。但今天看来,这个校点本也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完善,而且这部书现在镇江也不容易找到了。
    以上情况,,令人深为忧虑不安。地方历史文献是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本身也是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地方的无价之宝,是不能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即使它的有些平时“沉睡”着的看来不起眼的记载,有时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会澄清一些历史的疑团。比如,清代沈三白《浮生六记·中山记历》中关于钓鱼岛的记载,成为钓鱼岛自古以来主权属于中国的有力证据。再比如,如果没有《咸淳毗陵志》所引《智宝寺记》以及《至顺镇江志》等所载,我们能够比较顺利地确定齐梁故里东城里以及齐高帝萧道成墓是在丹阳么?这些记载的价值能用金钱来衡量么?
上世纪以来,镇江的城市面貌不断变化,80年代以来变化尤大。城市的不少“记忆”已经或正在消失,不少地方已面目全非,表现在街巷、建筑等方面的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正在被割断,连长期身居其中的“老镇江人”也有“迷路”之感。在这种情况下,你要了解镇江的过去,你不能不借助于地方历史文献(当然还有其它的方式)。如果若干年后(也许不要100年),当不少地方文献由于得不到很好保护,因而逐渐“老死”,最终消失以后,我们又能凭什么样的“第一手资料”去“寻觅”镇江的过去?而如果不知镇江的过去,我们又怎样面对镇江的未来?若干年后,当我们的子孙无法看到我们今天还可以看到的一些地方文献时,他们又会怎样看待我们呢?这里所说,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杞人之忧,而是合乎逻辑的必然后果。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一个全面、系统、伟大而又长期、艰巨的工程,需要我们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深入细致、坚持不懈地去做。镇江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就对于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地方历史文献的保护而言,则似乎显得相对滞后。这一点,从上文所举一些情况中可见一二。比较起来,隔江的扬州前几年曾出版过一套“扬州地方文献丛刊”,镇江所辖丹阳市上世纪80年代也曾出版过线装本的光绪《丹阳县志》。可镇江在这方面却未见有什么明显的作为(《至顺镇江志》虽由镇江学者加以校点出版,但却属于“江苏地方文献丛书”)。诸如此类,都可以看出镇江在这方面的差距。
    鉴于上述情况,个人以为保护镇江地方历史文献刻不容缓。我们需要由有关方面牵头,采取政府给一点、企业赞助一点、私人捐一点等办法筹集一定基金(在出版有关文献时中注明赞助者),征集一些不图名、不谋利、肯干事、能干事的老年、中年和青年志愿者,全面深入地弄清楚镇江地方历史文献的现状,然后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保护整理规划。对于本地或外地保存的镇江地方历史文献,重要的应校点出版,散佚的应辑佚成篇;现存所有的历史文献最好能全部录制成光盘,既便于查阅,又利于保存。如果能这样,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当然,这些事说来容易,做起来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正如前人所说,天下事之难易,在为与不为;不为则易者亦难,为之则难者亦易。只要我们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坚定不移地做下去,不愁不会做不成功。这种惠及子孙后代的工作,其意义远比当前所建的一些楼、阁之类要大得多,相信一定会有人去做并且做得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