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红色文化 >> 盘活红色文化资源 奋力推进镇江城市精神的互鉴互动

盘活红色文化资源 奋力推进镇江城市精神的互鉴互动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4-06-05      阅读数:
盘活红色文化资源 奋力推进镇江城市精神的互鉴互动
时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镇江作为长三角重要的经济文化城市,又独处长江大运河十字交汇的优越位置,曾在江南地区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阶段留下了浓墨重彩印记,革命遗址(迹)、纪念场馆、名人故居以及重要档案、资料、手稿、文献等等红色文化资源都一一见证了党的每一步前行的足迹,也承载着镇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精神。在书写打造“东亚文化之都” 的创建工程中,探究镇江红色文化源头,解析其在镇江不同历史阶段中的流变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外文化交融互鉴,应是我们必须加以关注的一大课题。
      一、镇江城市精神孕育的红色文化资源特性
      镇江的文化生成发展史与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处于长江与大运河十字交汇之特殊位置,又具有“城市山林”自然风貌的特点,使得古城镇江自有人类足迹开始便具有了开放、包容的特质。镇江地区近代以来陆续发现的大港烟墩山山墩墓、句容浮山土墩、谏壁油库墩墓址等等考古发现以及大量的史籍,证明了镇江文明生态的源远流长与丰富多样。尤以近代以来镇江作为最早开埠的沿海城市之一,还承担着对外通商、扩大内陆与世界文化、经济交融发展的窗口作用,因之包容开放、互鉴互动亦成为镇江城市精神最为亮丽的一大特色。习总书记2014 年12 月视察镇江时指出“镇江很有前途”,正是国家领导人对镇江3000 年历史文化的回望,也是对镇江现代化进程的期待,我们必须极度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而从文化角度而言也正好借此重描镇江红色文化资源的多彩底色,更好地体现镇江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特征,其表现在:
      1 敢为人先的源头性
      镇江的近代史是从商业上开埠和政治上设置租界开始的。随着1858 年的《天津条约》的签订,镇江由此成为江南沿江地区东西方商贸的集散地,更成为借助传教势力而深入中国内陆的西方经济、文化流布的主要窗口;租界的设立使得镇江开始形成“华洋共治”的格局,不仅造就华洋杂处的居住形态和城市建设管理格局,也使中外经济、文化乃至生活习俗等等领域的生成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也因为如此,镇江已成为江南地区反帝反殖民与反封建军阀盘踞的发源地,至今仍保存完好的伯先公园“五卅演讲厅”、圌山、焦山古炮台遗址、韦岗伏击战场旧址和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暨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等等,不仅记载着镇江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不断革命进取的足迹,也充分彰显了镇江作为苏南地区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源头的历史地位。
      2 开放包容的都市性
      与国内众多城市相比,镇江红色文化资源的又一特征在其“都市性”。近代以来,镇江就一直以南北商品集散、对外通商繁华都市的样貌于世,进而使得浸润其中的红色文化基因呈现出都市形态。作为全国第二批对外开放的沿江城市,镇江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和奋然开拓的步伐行进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区。镇江的今天正以自身的奋进赓续着红色文化的传承,展示出中国式现代化成就的重要成果 。
      3 融通中外的国际性
      一百多年前,镇江开埠打开了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通道,也推动了江南地区与国际社会沟通交流的步伐。
      曾为民国江苏省会的镇江,作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前沿城市就设有韩国临时政府官邸、成为国际反日本军国主义的重要营地和前哨阵地。更早时期、1925 年5 月上海爆发“五卅惨案”,镇江人民掀起如火如荼的声援活动:商人罢市、工厂与码头工人罢工,继而成立“镇江外交后援会”,号召全市百姓罢市、抵制日货,还在城西设立救济所,开创了苏南地区战时平民自救、自保的救济模式,成为当时与国际惯例相同的范例。如今,“五卅”旧址已被列为镇江市不可移动文物,向世人讲述那段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历史;西津渡“红船”见证了济世救民的人道主义在镇江的践行;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里一件件珍贵文物也生动再现了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同舟共济的艰辛岁月,这些具有时代传承特性的红色文化资源就是镇江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城市精神的不息印记与映照千秋的生动见证。
      二、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性构成镇江城市精神的有形外化
      进入新时代以来,一批批镇江历史文化传承和红色文化资源名录相继颁布,反映着镇江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丰富、规模宏大且类型多样,不仅在内容上涉及政治、军事、工运、统战、文化组织架构,在表现形态上也呈现出层次分明、多元立体的特点。当下我们探究、阐释红色文化资源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广大民众能够跨越历史鸿沟真切体会在风雨如磐的艰苦岁月中,抱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前辈是如何开天辟地、敢为人先、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也是要充分发挥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伟大建党精神,对当前和未来镇江现代化建设发挥精神引领作用。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建党时的每件文物都十分珍贵,每个场景都耐人寻味,我们要经常回忆,深入思考,从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不忘初心”正是红色文化为当代城市精神所凝聚的“精、气、神”,也是镇江在新征途上不竭的精神动力。
      三、镇江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路径
      近几年,市政府曾出台专门文件,提出了“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镇江城市软实力”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据此,我们可以说,镇江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为弘扬镇江城市精神赋予了时代使命,不仅是镇江宣传文化战线也是镇江全体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推进:
      一是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城市建设、更新。对外传播形象、对内凝聚人心,是弘扬镇江城市精神的内在要求。要在现有基础上改造和创建更多更好用以弘扬红色文化的场馆,革新展陈方式,引入AI 高科技手段,努力推广形式新颖、广大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把这些凝聚着伟大建党精神、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与城市开发建设同频共振,从而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价值作用。
      二是进一步加强与推进红色文化资源的叙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己经证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红色文化如何构建与此相适应的叙事架构和手段创新,正是摆在我们面前不能回避的重要课题。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增强全球叙事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红色文化资源的叙事能力不断推陈出新、叙事主体不能局限于官方媒体、叙事内容不能局限于一城一地,叙事对象不能受限于国内群众,而要放眼世界、立足镇江历史文化,用全媒体、多视角的传播形式和手段奋力推进,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努力寻求中外价值共识、话语互通、情感共鸣的最为优化的路径,不断推进镇江乃至全国红色资源效用最大化的进程,用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新步伐。
(作者为镇江市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兼市社科联主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