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红色文化 >> 牢记使命 继承伟业

牢记使命 继承伟业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2-03-30      阅读数:
牢记使命 继承伟业
——从嵇直初心故事中学习

嵇钧生
      本文通过一位与世纪同龄,在建党初期即投入人民解放事业的共产党员、镇江人嵇直传奇的人生故事,说明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一定要遵循习近平同志的教导,不忘初心,继承革命前辈的理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走过100 个年头了。从当年的积贫积弱,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东亚病夫发展到如今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无数先烈前赴后继斗争才得来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书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值得后人纪念和学习。
      回顾历史,1840 年英帝国用枪炮打开了闭关锁国的中国大门,帝国主义资本从此大规模侵入。1861 年初,一群英国强盗以区区13 两银子“永久租用”了京口胜地银山的160 亩土地, 建立起国中之国。从此洋行纷纷建立,垄断了长江航运和贸易,引起镇江人的激烈反抗,导致1889 年火烧领事馆和洋教堂的事件。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1901 年诞生了具有逆反性格,后来被党史界誉为“镇江共产主义思想播火人”的嵇直。
      嵇直的父亲原是扬州农村的贫苦孤儿,后到镇江学习瓦木匠手艺,发家后在镇江落户。嵇直幼时在老家生活,从小就体验到农村的贫困和社会的不公。
      稍长,嵇直上了镇江求己学堂。有位吴泽湘老师常常结合中国的历史讲述“新学”,大大激发了嵇直的求知欲,产生了要了解外部世界的强烈渴望。
      民国五年,嵇直进入扬州圣公会美汉中学。学校教学严谨,但政治保守。嵇直努力学习, 吸收各种新知识,打下了坚实的英文基础。
      在美汉中学,嵇直关心时事,阅读各种社会问题书刊,还经常寄给镇江的同学。他组织学生自治会,当了会长。五四运动爆发,嵇直积极响应,发动同学罢课游行,内除国贼,外争国权。
      当时他是扬州学生联合会委员,负责查处日货和与商会协调行动,还担任了镇扬商学联合会驻瓜洲食粮检查委员会书记,监督商界抵制日货。在嵇直的带领下,学生们把日货堆在广场上烧毁,博得了百姓的支持。但运动高潮过去,校内外保守势力抬了头,把嵇直开除了。
嵇直回镇江后和陈斯白、柳建、杨公崖等组织“己未星期演说会”,到公共场所演说,宣传革新救国的道理。
      1920 年初嵇直考入了苏州东吴大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保持和镇江的联系。几十年后,陈斯白在自传中写道 :“在做小学教师的时候,嵇直带了许多社会科学的书给我——当中有费边主义的,有基尔特主义的,有无政府主义的,有工团主义的,有社会主义的, 最使我看到了对未来社会有明确概念的是布哈林所著的《共产主义ABC》”。
      由于他组织同学反对学校限制学生运动的不合理规章,又被开除了。
      嵇直回镇江后到乙种商业学校当了英文教员。他常和同事探讨中国的未来之路,建议办报刊宣传改革思想,得到陈斯白、柳建等同意。
      1922 年1 月1 日,镇江第一份传播新文化、新思想,讨论社会问题的《新镇江周报》出版了。创刊宣言申明 :“本报的目的是用最粗浅的文字做工具,看到社会上生了污点了,就做把扫帚去洗刷他 ;看到社会上生了病了,就做个郎中先生去针砭他 ;看到社会上有了怠惰了,就做根鞭子去赶进他!”这群激进青年不失为当时社会的先知先觉者。但因触犯了统治者的利益,反动势力逼迫学校解雇了嵇直。
      一年来,嵇直多次将自己对社会问题的见解投寄给上海《学生杂志》,收到杨贤江热情的回信。他告诉嵇直,上海革命洪流汹涌澎湃,进步青年应当把自己和组织结合起来,才能找到奋斗方向。嵇直于是决定去上海。
      1922 年1 月底,嵇直到上海进入了东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他通过杨贤江结识了张秋人、罗亦农、俞秀松、宣中华、恽代英、沈雁冰等许多革命者,积极参加支援香港海员大罢工等革命运动。他的表现引起了组织的注意,3 月初被吸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一个有组织的职业革命者。
      嵇直进入东南师专不久,发现学校质量很差,校长办学实为赚钱,学生们不满现状。嵇直在请示组织后,发动群众,成立学生自治会,担任了会长。通过斗争,驱逐了市侩校长。
      为了把学校维持下去,经张秋人同意决定先请于右任出任。于到校后,请来李大钊和陈独秀。李大钊就介绍邓中夏到校当总务长,瞿秋白任教务长,主持实际工作,并改校名为“上海大学”。从此这所大学就成为党培养干部的重要阵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厚重的一页。上海大学成立后,嵇直奉派到沪西南方大学建立团组织,开展工人运动。嵇直到南方大学后,首先致力于开展工人运动。
      沪西小沙渡是产业工人集中地。日本人在这里办了许多纱厂,对中国工人进行残酷剥削。早在1921 年春,李启汉就在这里办了一个补习班。但不久他调走就停办了。
      嵇直到沪西安顿后,到工厂周围设法接近工人。他发现工人写信都是花钱由工头代写, 便摆了个免费书信摊,引起大家的注意。嵇直借机宣传,办起了识字班。他从《新青年》《劳动周刊》,以及工人生活现状找活的教材,编成一个个课题讲授,工人都很满意。
      来学习的工人愈来愈多,于是嵇直发展同学徐玮扩大办了两个补习班。
      1924 年一个初冬早晨,嵇直正在做饭,忽然闯进一个穿制服的人打听李启汉。他就是孙良惠,原是纱厂工人,因参加五一游行被开除,在银行当门警。嵇直便动员他参加补习班。此后,孙良惠果真常来,表现很好。
      为了加强力量,嵇直向张秋人提出发展徐玮和孙良惠的想法。张秋人和两人谈话后非常满意,接受他们入团,并代表中央宣布成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第四支部,嵇直任书记,成为沪西最早的团组织。
      徐玮、孙良惠入团后,思想觉悟提高很快,为革命做了很多工作,不幸先后牺牲在敌人屠刀之下,忠实履行了为革命献身的初心誓言。
      周恩来在1941 年给嵇直的证明信中证实 :“工人党员孙良惠为嵇直同志所介绍,当时确有此人,而且还是一个很好的同志。”
      不久,嵇直向团中央建议把补习班扩大为工人补习学校。张秋人带着任弼时和邓中夏调查后,肯定了团支部的工作成绩,同意支部建议。
      团支部随即在小沙渡路、槟榔路拐角租下三间房屋作为新校址,并利用推行平民教育的机会,名正言顺地挂了“小沙渡沪西工人补习学校”的牌子。
      学校规模扩大,工作出现了新气象。为了适应做工时间,分成了日、夜两部,分别由嵇直和徐玮负责。学校还组织了一个新剧团,自编自演反映工人生活的内容,深受欢迎。
      从此,沪西地区最初由李启汉和嵇直先后创办的识字班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发展成为当时上海地区最大的工人学校,为提高工人文化水平和阶级觉悟起到了很的好作用。邓中夏、张秋人、恽代英、任弼时等领导同志都不止一次到校指导工作。
      嵇直到上海后仍继续关注镇江的革命活动,介绍恽代英、沈泽民、徐玮等给《新镇江周报》写稿,陪同恽代英到镇江进行社会调查。在他的联系,和恽代英、侯绍裘的直接指导下,在镇江建立了国共合作时期最早的国民党组织。
      1924 年项英到上海任中央工人运动委员会书记。他调研了补习学校后,建议成立工友俱乐部。在他的指示下,团支部积极宣传,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嵇直拟订了“沪西工友俱乐部草章”。
      俱乐部成立大会在九月一个星期天的上午举行。孙良惠宣布开会后由项英演讲,着重说明俱乐部的目的是“联络感情,交换知识,互相扶助,共谋幸福”,希望能团结更多的工人群众, 为争取工人权益做好工作。
      嵇直回顾两年多来,由开始几个人参加的识字班,发展到几十人的补习学校,如今又进一步创建工人俱乐部的过程。希望大家把俱乐部当成自己的家,使它不断发展壮大。
      接着选举工人孙良惠为俱乐部主任,嵇直任秘书委员,徐玮和两位工友为干事。上海沪西工友俱乐部就这样成立了。周恩来在1941 年写给嵇直的信中肯定 :“1924 年夏,项英同志确曾领导过小沙渡工作。”
      俱乐部成立不久,嵇直被党中央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此后俱乐部经过许多同志的努力,在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中,起到了桥头堡的作用。
      五卅运动发生后,嵇直奉调回国,转为中共党员,担任小沙渡部委宣传委员和国民通讯社记者。在刘少奇、李立三等人领导下,他和宣中华一起把因罢工失业的工人从上海送往广东参加国民革命军,并和阮仲一一起组织中国济难会。
      1926 年,党中央把一批基层工人送到苏联学习,派嵇直担任教员,说明两年后轮换。不料次年发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届时没有人接替,而根据中、苏两党的协议,嵇直于1928 年转为苏共党员,以至长期滞留下来。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不断侵扰苏联远东地区。苏联便成立了远东特种红旗军。嵇直应征入伍,在一次与日寇的遭遇中,腹部被刺伤,险些丧命。
      1934 年为防止国土分裂,嵇直化名栾宝亭和一批与他有同样经历的早期的中共党员俞秀松、任岳等被派往新疆帮助标榜“反帝、亲苏”的盛世才建设新疆。嵇直历任哈密专区保安分局中校副局长、新疆边防督办公署交通处上校处长、新疆青海电政管理局局长,为发展新疆的通信事业做了很多工作。西安事变期间,由于延误了盛世才发给张学良的电报,盛世才以为是嵇直搞鬼,查无实据后便以“礼送”名义把嵇直逐出新疆。
      为避免盛世才明放暗杀的伎俩,嵇直迅即从西部伊宁出境去到阿拉木图。嵇直到苏后, 在安全部反间谍部门工作。卫国战争期间,他积极参加莫斯科保卫战,获得红星勋章,以及战斗勇敢、工作优秀、战胜德国法西斯等多枚奖章。然而在苏联肃反扩大化的不正常年代,他也曾受到迫害,被开除党籍,解除公职,生活极端困难而危险。幸好时在重庆的周恩来亲笔给他写了证明信,使他免于灭顶之灾。
      1950 年,为能早日回国,嵇直以战争伤病为由提前退休。他被聘为莫斯科东方语言大学中文系教授。同时参加了《毛泽东选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令选集》,以及《茅盾选集》、《华俄大辞典》等书籍的译校工作,积极从事中苏之间的文化交流工作。
      1946 年中共七大李立三当选为中央委员,奉召回国。嵇直在送行时,请他带回致中共中央要求回国工作的信。1949 年刘少奇访问苏联,嵇直在拜访老战友时又表达了要求回国的愿望。1952 年在陪同访苏的中国农民代表团时,他请代表团成员李万新带回给中共中央要求回国的信。1955 年7 月,嵇直终于得以回到梦寐以求的祖国。
      嵇直回国后,周恩来、刘少奇、蔡畅、李富春、李立三、聂荣臻、陈赓等同志为他的历史作证。党中央承认他1922 年入团,1925 年转为中共党员的历史。
      根据刘少奇的建议,他担任了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然而由于中苏关系的恶化,加上康生的迫害,他被调离公安部,此后曾到农机部、北京图书馆、内务部、民政部等单位任职,文革后他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但无论受多大委屈,他始终任劳任怨,为实现青年时代就追求的社会主义理想努力奉献。
      文革中,他以年近古稀之身,入秦城监狱七年。由于嵇直漫长的革命历史,中央专案组和造反派便采取逼供信的手段,“勒令”他交待几十年来曾共事过的同志之间的“黑关系”,似乎要把他们通通打成叛徒特务而后快。他们怀疑一切的态度让嵇直十分痛心。但他宁愿受冤,也不陷害好人,以至在一次审讯中,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党性纯,冤死老嵇直,莫再害好人” 的诗句,充分表现了一位历尽磨难的老共产党人在反动逆流中坚持实事求是、无畏无惧的崇高品格。
      “四人帮”倒台后,加之于他头上的种种莫须有罪名终于全被推翻,冤案得以彻底平反。
      1983 年1 月3 日,嵇直在北京病逝。《人民日报》刊登配发遗像的“嵇直同志逝世”消息, 称他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为促进中苏两国人民之间文化和思想交流及互相了解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回国后“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随后由治丧办公室发布的讣告中说 :“嵇直同志入党以来,忠于党,忠于人民,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党的纪律,坚持党的原则,无论处在怎样的逆境中,他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兢兢业业,艰苦奋斗,忘我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关心同志,对同志热情、坦率,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他生活简朴,严于律己,从不追求个人生活上的享受。为了支援国家四化建设,将补发的工资一万元作为党费交给了党。他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誓言。”
不久,《人民日报》刊登了由刘复之、凌云、姚艮等同志写的长篇纪念文章《忆共产主义战士嵇直同志》。苏联《远东问题》杂志也发表专文,悼念这位历经坎坷,为中国革命和苏联革命都作出过卓越贡献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嵇直1955 年回国时留下了在苏联出生成长的两个儿子,原想等工作安定后接回来。不料由于中苏关系的恶化,又一次造成了亲人的长久隔离。直到文革结束后,二儿子嵇道良从《人民日报》上看到了父亲的名字,得知父亲仍然健在,便两次给邓小平写信请求帮助与父亲联系。终于获得中、苏两国高层批准,在离别25 年后,嵇直在临终前终于看到了已成为著名汉学家的大儿子嵇辽拉、汽车专家二儿子嵇道良,孙子宝梁以及孙女娜达。谁也没有料到,这次普通的民间交往,竟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关注,认为这是中、苏两国寻求恢复关系正常化的一个信号。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一再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要求大家“不要忘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不要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
      那么在了解具有传奇色彩的嵇直人生后,我们不妨举几个实例来看嵇直是如何践行自己的初心誓言的。
      嵇直1926 年被党中央派往苏联时,没有告诉家人。后来到新疆时,他曾请人打听“朋友” 家的情况,没有获得确切信息。1955 年回国时原以为已无亲人了。不料他刚到北京,帅孟奇就 告诉他,有一个叫嵇荫梅的女孩寻找父亲嵇直。嵇直喜出望外,原来这是他走后才出生的女儿。在中组部的安排下,嵇直终于见到女儿。荫梅讲述了父亲走后,祖父母、妈妈不久都因思念过度而去世,哥哥也因无钱治病而亡故,从此只有她和姐姐艰苦度日。抱头痛哭伤感之余,嵇直在给女儿的照片背后题了一首小诗 :“我是你们的父亲,但也是革命底士兵!我对你们未尽父亲之职,但对革命已无愧于心!”这是多么伟大、为革命无私奉献的胸怀!
      后来嵇直回到镇江,在家门口遇见大女儿荫雪拉着小板车回来。原来她因幼时只上了几年小学,现在只有做小工维生。当陪同的地方领导说要帮助时,嵇直谢绝了。他表示自己参加革命就是为了千千万万劳苦大众,怎么能谋私利呢?但是女儿确实生活困难,从此他每个月都给女儿寄钱。后来又出资300 元,让荫雪投资街道建立布鞋厂,生活总算有了转机。这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很值得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
      嵇直回国不久,有一次谈起他20 年代老战友王秋心,说他是早期的共产党员,曾任北伐军某部政治部主任,一家中有多人大革命时期是江西省委的重要干部,可惜后来都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之下。
      我当时是个年轻的共产党员,思想比较幼稚,便问 :“那么,历史书上有记载吗?”
      嵇直沉默一会后说 :“你太天真了! 中国革命的历史是千百万革命志士和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但是写进历史,像毛主席和周总理这样有代表性的领袖人物能有几个?我们这些人不过是整个历史环节中很小的一点,虽然都占有它的地位,但如果都要写进历史书,那历史就将不成其为历史,而成为功劳簿和人名录了。更重要的是,如果当初我们冒着生命危险参加革命,是为了把名字写进历史,那么,我相信中国的革命也就决不会取得今天的胜利了!”
      嵇直重病卧床时,留下了遗嘱。他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为个人积累财产,也不希望子女在物质上对我有所依赖。我希望我的子孙后代也应该兢兢业业,自强不息,依靠自己的劳动和本领建设祖国,并独立创造自己的生活。应当和人民大众一致,做一个道德上、精神上高尚的人,继承祖辈的革命事业!”
      这就是一个老共产党员从参加革命之初,到生命结束,一辈子坚持的初心。这正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嵇直一生多次出生入死,历经坎坷,在漫长的60 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在不同时期和他在同一战壕里战斗过的战友,有的在20 年代牺牲于蒋介石的屠刀之下,有的在30 年代被盛世才直接间接地杀害,有的在40 年代屈死在苏联的劳动营中,也有的在对德、日法西斯的斗争中丧命于异国他乡,更有的在六、七十年代“文革”中死在了“四人帮”手里的。这一切说明革命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而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更是任重道远。因此我们一定要响应习近平同志的号召,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增进群众感情,践行群众路线,锤炼忠诚干净担当政治品格,当好人民的勤务员,为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目录
1.《周恩来致嵇直信》,(1941.10.19,重庆),原件存中央档案馆。
2.嵇直,《关于上海小沙渡沪西工友俱乐部成立经过的回忆》,《五卅运动史料 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1。
3.嵇钧生,《风雨人生路——嵇直纪实传奇》,香港文学报社出版公司,2001 年12 月。
4.《新镇江周报》创刊号。1922 年1 月1 日,原件存镇江博物馆。
5.陈斯白,《我的自传》,原件存镇江史志办。
6.王秋心关于上海大学的回忆,原件存镇江史志办。
7.嵇直,《嵇直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早期情况》,《青年资料与研究-2》,中国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1983.3.
8.嵇直,《我所知道的俞秀松)》,《青年资料与研究-3》,中国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青运史研究室,1983.10.
9.《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共产国际苏联在新疆的活动》,新疆中共党史研究室,新疆大学出版社,1996 年9 月
10.包尔汉,《新疆五十年》,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 年
11.中国上海市普陀区党史研究室,《孙良惠》,《普陀区党史资料丛书》第一辑,2002 年。
12.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党史征集办等编,《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组织史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0。
13.上海普陀区地方志办公室主编,《上海市普陀区志》。
14.陈以同,《沪西地区早期的工人补习学校》,《普陀区地方志通讯》,上海普陀区地方志办公室主编。
15.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五卅运动史料 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1。
16.傅道慧,《五卅运动》,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3。
17.任建书、张铨,《五卅运动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5。
18.姜沛南,《五卅运动前后沪西工人的革命斗争》,《文史资料选辑1978 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革命史资料 1》文史资料出版社,1980.10。
2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8。
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6。
22.唐纯良,《李立三全传》,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10。
23.刘复之,凌云,姚艮,于浩成 :《忆共产主义战士嵇直同志》,《人民日报》1983.5.23
24.黄克家、李之,《访嵇直同志记录》,《镇江革命文史资料》第二期,1982.3。
25.镇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镇江市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12。
26.中共镇江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中共镇江党史大事记》,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6。
27.《Памяти товарища КИ ЧЖИ》,《ПРОБЛЕМЫ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 纪 念 嵇 直 同 志 》,苏 联《 远 东 问 题 》杂 志),2(46)1983 年。
28.嵇直,《旅莫中国共产党支部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党团员调查表》,1925.4.10。
29.苏联档案馆资料 :БИОГРАФИЯ(自传),1927。
30.苏联档案馆资料 :АВТОБИОГРАФИЯ(自传),1937.10.10。
31.苏联档案馆资料 :АНКЕТНЫЙ ЛИСТ(履历表),1940.7.17 。
32.苏联档案馆资料 :АНКЕТА(履历表),1952.9.17。
33.苏联档案馆资料 :АВТОБИОГРАФИЯ(自传),1952.9.18。

(作者为镇江人,1960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任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