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化遗产 >> 五柳堂(陶宅)的抢救保护及建筑历史文化考

五柳堂(陶宅)的抢救保护及建筑历史文化考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9-03-08      阅读数:
五柳堂(陶宅)的抢救保护及建筑历史文化考
王重迁

  “一水横陈、连冈三面”的京口,气候温润,四季分明,是宜居之风水宝地。从古至今,南来北去商旅、骚客过往频繁。由于又是长江与运河黄金十字水道,独有的地理位置,吸引着本埠和外乡人群在这里定居,繁衍生息,筑造了许许多多屋宇、殿堂、寺庙、私宅民居,形成了城市之形态。也因历史变迁、朝代更迭、自然损毁、战争破坏等多层原故,真正能够留存下来的优秀私宅古民居并不多见,孑遗残留需要建筑学家、考古学者、有识之士去调查、勘察。为此,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建筑研究室张步骞、朱鸣泉二位专家对京口古民居展开调查。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先生在中国民居研究开山之作《中国住宅概说》中论及二位专家调查结果,书里列举了北固山脚下洗菜园林宅的图文、照片,并作为江南民居三合院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可惜的是洗菜园林宅未能保护下来,只能在书中看看而已了。之后,京口——镇江古民居调查研究保护工作处于停顿状态。1984年镇江市开展了文物普查工作,也发现了一些名人故居、优秀古民居,而如五柳堂(陶宅)这样具有典型意义,代表性的古民居住宅群未曾见有,可偶巧的是,1992年5月在京口演军巷旧房改造中发现,市政府决定予以就地抢救性保护。京口遗珍,重现天日。幸哉!喜哉!!
  一、简要回顾五柳堂(陶宅)的抢救与保护
  1、1992年5月11日,镇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笔者本人与杨瑞彬先生,根据当地市民反映在京口区演军巷16号内发现了以楠木厅、游经楼为主体的陶氏住宅群及其附属建筑——五柳堂(以下简称陶宅)。由于建筑地处旧房改造区内,亟待需要抢救性保护。为此,5月12日市文管办杨奎主任特邀请市老领导、市有关部门领导、名城专家咨询组成员以及建设、规划部门专家到现场察看论证。5月14日,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向市政府作了书面请示,5月16日,又邀请省文化厅文物处长、古建专家蔡述全,省文管会古建专家戚德耀考察鉴定,两位专家还撰写了书面鉴定保护意见。5月18日,市文管会再次向市政府请示,5月21日,市政府姜启才副市长对陶宅作了“应就地保护,请中房公司作出贡献”的批示。7月11日,姜启才副市长还亲自主持了专门为研究解决市区演军巷楠木厅古建筑群保护等有关问题会议,会上决定:“总的原则是基本上要完整地保存下来,至于第一、第七进在拓宽道路的规划内,应服从规划。鉴于第五、第六进与中房镇江公司片区改造安排有很大困难,经充分会商,同意拆除最差的旧宅第五进,第六进由中房镇江公司负责先予拆除,必须完好地保管原建筑材料,于该片区改造工作结束前在原第五进位置上予以复原,修复后的使用权归市文化局。”
  2、1993年6月30日,市政府公布“楠木厅暨陶氏住宅群”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6月,市文管办在省文化厅文物处和省古建专家戚德耀、方长源的支持帮助下,共同努力,完成了楠木厅,后大厅的测绘工作,制订了维修方案,召开了方案论证会,确定了下一步维修计划,将重点保护四座主要建筑。1995年4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楠木厅暨陶氏住宅群”更名为“五柳堂”并且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文管办还会同市规划部门初步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省文化厅又先后三次下拨专项维修经费,由于那时大市口街道办事处临时在此办公,维修工作还不能进入实施阶段。1996年5月10日,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合视察了该文保单位,并对下一步的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6月28日,市政府又批准同意市文管会与市规划局“关于要求审核批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五柳堂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请示”,市文管办又将批准文件上报省文管会,得到省政府批准。
  3、1999年12月——2000年11月,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在王玉国主任的领导下,笔者本人与彭卫城副主任负责现场施工。办公室还聘请了苏州古建维修能工巧匠,按照“修旧如旧”之原则,将楠木厅、后大厅不落架整体提升加固,三合院落架提升加固,游经楼也提升到位。小木作方面:楠木厅原样失传,按明式做,后大厅、三合院、游经楼参照原样做。楠木厅东边磨砖门也照原样恢复,门额上砖雕部分参看了陈庆年故居大门做法。屋脊瓦面也按京口明清古民居样式做脊、覆盖。为此,四座主体建筑依照镇江古民居基本特点、风格,予以恢复。同时整治了院落。维修后的五柳堂(陶宅)得到专家、社会一致好评。这组建筑今为梅庵派古琴艺术馆使用,对外开放。
  二、五柳堂(陶宅)地理方位,宅主何人?
  五柳堂(陶宅)地理位置在东经119°28’,北纬32°13’,范围之内。所属巷地“演军巷”,宋代为建筑堤坝役兵(称堰军)营地。元代《至顺镇江志》记载称“堰军巷”,清代改称演军巷。建筑的四邻:东为四牌楼(解放路北段),南为弥陀寺巷,西为胭脂巷(旧城内五岭之一,胭脂岭),北为大西路东段(旧称堰头街)。这一街区据杨方益先生《江绸残忆》文中叙述:“大小绸号共约二十多家,除毛凤记外,大多设于堰头街,张饭店巷(今斜桥街北段)和演军巷一带,大有专业一条街之势。上述街巷一带,实为当时镇江城内最殷实地区。”
  陶宅原户主为镇江江绸四大家陶、陈、毛、蔡绸号之一陶氏“聚茂号”分支号“陶金记”陶季成的私宅。按唐质夫《江绸业四大家》文中介绍:“宅主商号——‘陶金记’创始人陶季成,名兆金,行十七,亦陶乾记之嫡系,在营口设立分庄。陶季成资金比较薄弱,子名蓬仙,精于诗词书画,家有藏书楼,但对于操奇计赢实属门外汉。陶季成接手无人、晚年惨淡经营,1919年身故后,由尤远卿经理数年,即随潮流而闭歇。”又据焦山碑刻博物馆收藏的左宗棠季子左孝同书丹并篆额《丹徒陶氏创建宗祠碑记》碑文和郑孝胥书《第六世振声公捐产兴学碑记》碑文等材料中知悉:陶氏原世居江西浔阳(今九江一带),后迁江苏江都宜陵镇,乾隆初年全家又移至镇江,孤儿寡母,凭着“络丝”手工劳动逐步繁衍到后来成为江绸业的巨擘“陶氏家族”,资金积累达白银百万两。机房、绸号分散于旧城坊各处,其各房住宅及花园也分散于镇江老城城里城外。家族堂名取“五柳堂”,寓意来源陶氏对同宗、同乡东晋浔阳柴桑人,自况为“五柳先生”——世祖陶渊明的尊崇、名号。
  三、住宅群基本布局及建筑历史文化之探讨
  陶宅院内前后共为七进,座北朝南,占地面积二千多平方米,房屋均为面阔三间硬山、穿堂式,前后进均有磨砖雕花门楼,每一进房屋高于前一进房子,步步高做法,天井院内置水井二口,还设有藏书楼、小花园,系典型儒商民宅格局。其中沿演军巷前进一进为倒座,晚清建筑;第二进楠木厅,明代建筑;第三进后大厅,清代前期建筑;第四进左右为厢房的三合院,清代晚期建筑;第五、六、七进也为清代晚期建筑,第七进还内设密室。另沿中轴线第四进房屋右旁平行处有一藏书楼,亦名游经楼,为民国早期建筑。
  由于陶宅是在旧房改造中发现的,现仅存二进楠木厅,三进后大进、四进三合院及藏书楼(游经楼),六进后花厅应由中房镇江公司复建,但至今未建,不知何因?大院内东南角还有雕花磨砖大门一座,后大厅天井内有水井一口,青石鼓形井栏,古朴敦实。维修房屋中曾淘井清淤发现有清雍正时期铜钱,似可断定此井年代不低于雍正年间,另藏书楼(游经楼)前东西二边还置有磨砖长八角门,上有石额。楼后院落中也掘有水井上置白石六角形井栏,每面刻菊花图案,生动有力。年代可能同建楼年代差不多时候。
  前面讲了住宅群基本布局、建造年代,为了进一步探讨五柳堂(陶宅)建筑历史文化,下面再就代表四个时期不同特点的四座房屋所蕴含的文物价值、个性特征、审美意义考述如下:
  1. 楠木厅为陶宅中代表性主体建筑,也是镇江市区目前尚存最早古民居之一。因镇江地理位置上的关系,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楠木厅经过清兵入关、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战争、抗日战争、历次兵燹劫难,得以幸存,实属万幸。通过陶氏后裔口碑资料,楠木厅为清道光年间祖辈从别人家购买的,但何时营造?何家建筑?现已说不清楚了。经过笔者本人实测,楠木厅系明代建筑,基本结构未作大改变,大木作基本未动,小木作已有部分不是原件了。如格扇为清代作法,装修在前檐柱位置,比原格扇向前推进了一步架(现已恢复)。木构架系七架梁,用材硕大,并采用珍稀金丝楠木材种,屋面起架平缓,屋身较低,出檐深远,梁柱坊构造均明代特征,明式做法。立柱呈梭柱状,均有收分、侧脚,所侧方向也不一致,立柱顶部有卷刹,上置斗拱,如意形棹木。明间正中采用减柱造,做“抬梁”,次间山面无脊柱,两山七架梁以上还用木板封护,并装有镜屏式框架,离这儿不远处大西路98号明代严氏住宅楠木厅堂,也有类似做法。这种山面实例,尚为宋元遗制,甚为可贵。检阅明崇祯年间人氏计成,择居润州(京口)时完成的造园名著《园冶》图录中提及到山面梁架这种做法为“七架酱架式”,其用途是要达到“不用脊柱,便于挂画”之功能。计成的论述为明代江南民居、园林建筑的断代等方面提供了印证资料,而楠木厅“七架酱架式”成为重要实物资料,互为参见。
  楠木厅大木作,三架、五架做成扁作“月梁”,五架月梁为二块整木料,上下镶接而成,实叠,即用二木叠軿。又据《营造法原》一书中说:“大厅位于茶厅之后,其富丽宏伟为全屋之冠,备款待宾朋及婚丧应酬之用。其结构,富有之家,俱用扁作;小康之家,则用圆堂。”三架,五架扁作又作成琴面,“留二分作琴面相似”,犹如古琴琴面一般,古雅幽远之美。“殆亦宋之遗制欤。五架月梁底部有阳刻佛教常用图案“忍冬花(金银花)”,象征着连绵不断、渊源流长。五架梁以上木构架不加髹漆,露出木纹,以显用料之珍贵,主人的地位。三架梁上荷叶墩上大斗托住山雾云顶住脊檩。大木作方面:月梁、如意形棹木、荷叶墩、大小斗拱、山雾云,做工精细、圆润、比例协调,堪称古代建筑工艺之精品,审美情趣盎然。石磉、柱础也采用白大理石质地,做法讲究,素面覆盆式。椽上望砖也为明代大望砖铺成与清代小望砖明显区别。总之,此厅房建筑手法为典型“明式”做法,它与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颂布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有着落干差异。据明代官方对官民房屋建筑规模所作具体规定看,“明代阶级之制甚严,宫室服用,均有等差。”《明史·舆服志》载:“……六品至九品,厅堂三间,七架,梁、栋饰以土黄。门一间、三架、黑门、铁环。”据此推断楠木厅相当于六至九品人家的私宅厅房。通过上述分析、考证,据笔者多年观察,镇江辖区内所见楠木厅堂如:句容张家祠堂楠木厅、丹阳束家祠堂楠木厅、大港古镇赵定邦楠木厅堂、大西路98号严氏楠木厅堂以及苏州、扬州等处楠木厅堂相之比较,陶宅楠木厅优雅秀美,古朴简约,可算是江南地区民宅楠木厅堂中上乘之作。民之福,国之宝。
  2. 第三进后大厅,为七架梁,从梁架用料,柱础、石磉等处鉴定,建筑年代清代前期。五架、三架均有拔亥,最具个性特征地是整个屋身梁架呈斜形,明间罗里砖也随之墁地斜铺呈菱形状,与前进楠木厅又不在一条中轴线上。这一建筑现象,据省古建筑专家戚德耀先生认为:“过去只是听说有这种做法,我是第一次见到实例,它可能于风水有关,具有一定研究价值。”虽然风水说这一古老的学科有着浓厚的迷信色彩,但同时里面仍还存有不少科学道理。理论上宠杂繁琐,带来了研究上的难度。当初在后大厅营建时,房主人一定要对风水走向进行卜卦,经推测,算命打卦先生大概运用了清代盛行的《八宅周书》中以“大游年”变爻的方式来推导“宅”与“命主”的配属、吉凶的理论,根据主人的生辰八字,采用三元法即以六十甲子为一元,共上、中、下三元,查出宅主人的八卦属性,定出建筑走向,梁架宽窄。由此,这一建筑的存在对研究“阳宅”风水学说、“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研究,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更有待于进一步加以探求。当然,广州南海神庙头门、仪门,有在中轴线上整体偏斜现象,而屋架、地面不歪闪。潮州某宅也有风水歪门案例。可以这么说,古老深奥的风水说,是有点让人迷惑,让后来者研究吧!
  3. 第六进房屋,后花厅、七架梁,木料粗硕。三、五架梁与第三进后大厅一样刻有拔亥,荷包梁端刻有如意图案,底部刻万字海棠图案,中部刻成扇形花卉图案,鹤胫轩卷棚上为磨制望砖,大木作整体上用料讲究,工艺精细。小木作方面,廊檐内为木制万字海棠槛墙,格扇、窗也较前进有所不同。后门为磨砖雕花门楼,有着较高的青石门槛,两旁是白大理石长方形石砷,图案雕刻生动细腻。从这座建筑用料装修情况分析,与房主这一时期经济比较丰裕有关。
  4. 藏书楼亦名“游经楼”为陶氏私人藏书、读书写作之所,取名陶渊明著名《饮酒》组诗中一首:“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诗意。藏书楼楼主为陶季成子陶绍莱,字庾庵,又字蓬仙。不善经营,喜好读书,曾在此楼自编自刻《润州唐人集》《游经楼初学稿及续稿》《游经楼间关迭韵唱和集》《历代陶氏诗集》等,其中《润州唐人集》有较高学术价值。这里曾藏书达二万多卷,是民国时期京口知名藏书楼之一,今藏书无存。它也是镇江地区范围内唯一还存在的,具有传统意义上的私人藏书楼。据徐苏先生著作《京口书史》中记,游经楼曾收藏的《珠渊异宝》《林屋山人漫稿》,这二部书已被选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民国时期楼主还将部分藏书捐赠给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和省立镇江图书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和国家公共图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人去楼空、书香散尽,故址仍在,弥足珍贵。
  游经楼经实测,为上下二层砖木结构。一二层多有前后檐廊,从楼东边绕置背面有一狭窄楼梯旋转到后檐廊进入二层。楼西侧毗邻三合院处有一通道连接后院。一层一大间为会客写作厅房,朝西有西洋圆形彩玻窗,图案为菊花样式。楼上共三间,次间与明间之间用镜屏式格扇阻断,可装裱字画。前后檐廊栏杆为民国年间通常做法,车木而成,上有桂落,在此可凭栏眺望。其余门窗、格扇天花有传统做法的,也有民国之风的。东山墙面还复原了观音兜式封火墙,以防火灾侵入。朝南前檐廊上下均雕刻本制裙板,花卉、几何纹等图案,均有层次感,工艺讲究。楼南天井内东西两边砌筑磨砖长八角门,上置磨砖边框,白大理石门额。东门额石镌刻“涵芬”,西门额石镌刻“览秀”,均为小篆。从字迹看,很有可能是楼主陶蓬仙亲笔题书,笔力不凡。天井前部,原有一小花园,后废,但隐约还能体味道这里幽静的读书环境。从圆窗设计到后院井栏雕刻,磨砖门额题书,藏书楼题名,处处都反映楼主陶蓬仙对先祖“五柳先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士精神风貌的体悟和认同。正如楼主所言:“余不善经营,又耻向人折腰,惟家居购书,聊以自如。”嫘祖传人,商人之术,在这里一扫而空。物是人非,睹物思情,似乎还能闻到楼主尚留存的那么点士大夫文化气息,世外桃园般的清静无为,自如人生,无拘无束,魏晋风骨。
  四、结语:
  历史上的京口经过三次大的民族融合过程,在古器物、官式古建筑以及古民居上均有印痕。依笔者观察,京口古民居建筑上特点是:具有北方古建筑的雄浑、敦厚,也兼有江南水乡的秀美、灵动,由此,形成镇江古民居建筑的独特之处——六朝遗风,质朴简约之美。具体到五柳堂(陶宅)这组住宅群,除有四个时期江南古民居建筑的共性外,尚有明显个性,朝向自由、收敛、不张扬。其中三进后大厅平面及梁架呈棱形状,结构斜面突出,这种拓朴式的建筑图形处理,极为少见。封闭性院落东门进北门出,从中也反映陶氏家族生活的私密性及东方人“紫气东来”的民俗观。山墙采用五峰马头墙,五岳朝天式或为三峰,屋面覆以小青瓦,整个住宅群显得古朴清雅,不失为京口闹市区的一颗明珠。由此,京口古民居五柳堂(陶宅)的发现与保护是市民保护意识,专家学者、责任部门保护意识,领导决策者保护意识,这三个层面保护意识的具体体现。也是对镇江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又一重要补充,亦于地方史学、建筑学、民俗学、美学、文化学等诸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京口之宝,永世传承! 

(作者为镇江市文管办原文博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