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研究动态 >> 把论文写在名城镇江的锦绣大地上

把论文写在名城镇江的锦绣大地上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0-11-19      阅读数:

把论文写在名城镇江的锦绣大地上

——建会20年来应用性研究成果概述

范 

在千古江山、江河之滨的名城镇江,集合着的一群志同道合、热爱镇江历史文化的人们,这是一群人人握灵蛇之珠,个个抱荆山之玉的各行业的文化精英。过去他们各自为战,形单影只,常有独本难支、孤掌难鸣之慨。2001522日,经中共镇江市委批准,成立了以老领导钱永波为会长的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这是一支研究镇江历史文化的自愿军,是一支热爱名城,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勇挑重担,团结合作,有高度文化自觉,特别能战斗的部队。20年来,研究会为镇江城市规划和建设服务,为优化人文生态环境服务,为开发旅游资源服务,为提高镇江知名度、美誉度服务,相继完成了89份专题研究报告,其中多数研究成果已展示在镇江的大地上,历史文化与名山胜水相辉,成为镇江新的亮丽名片。

一、围绕深化名城规划开展研究。建会之初,受市规划局委托,进行名城保护专题规划修编、名城风貌区历史文化专题研究及保护利用方案。课题组用半年时间调查研究,形成2.6万字文本主件和5.8万字附件,得到规划部门赞扬。2006年,完成了铁瓮城遗址保护和利用起步工程建议方案;编写了城市规划展示馆历史文化名城部分的规划展示意见,并帮助规划部门布展。对国家级文保单位新河一条街的保护和振兴开展研究,提出方案。

受市规划院委托,研究会把镇江城区22座山体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作为2012年、2013年研究课题。会长会议要求学术委员会和咨询服务部密切协同,动员全体会员参加。研究会组织5个课题组,近40名会员实地考察,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每座山头的基本状况和历史文脉。通过访问居民、问卷调查和走访相关街道、居委会,了解对山体保护建设的要求和意见,形成初稿。在各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咨询服务部组织专家合成了《镇江山体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项目的实施建议方案》(上下编),提交市规划部门,为市委、市政府实施推进市区山体公园和街头绿地建设提供了可靠资料和建设性意见。方案在京江晚报连载四个整版,引起了市民的关注。根据报告建议,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完成了大部分山体的植被修复,增设休闲设施,成为市民游园。研究会还将山体文化编撰成专著《城市山林》。

受市规划院委托,研究会相继完成了《镇江江河文化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运粮河、四明河水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研究》、《镇江西南片区部分山体资源保护利用的研究》、《镇江市传统村落文化课题研究》等。规划是建设的蓝图,我们的许多建议方案融入规划设计后,得到了实施。

二、围绕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园林景点建设开展研究。南山招隐景区面积36公顷,研究会参与了前后延续十年分三期进行的修建工程。主要修建项目有:文心阁、梁昭明太子读书台、增华阁、萧统生平砖雕长廊、听鹂山房和“为天地奏鸣”铜雕、山水清音池、鸟外亭、飞云阁等数十个景点。南大有关专业的教授,已将南山文苑、招隐景区和《文心雕龙》资料中心作为实验基地,连续多年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考察。

京口区委托充实古城文化公园内涵。研究会组织人员为他们提供了花山湾古城简介、古城平面示意图、考古图片资料、东城门考古展示方案、园门和廊亭等楹联匾额、园记,以及文保单位标志牌文字修改等,建成为周围居民晨练、娱乐、休闲的场地。

受市园林局委托,负责北固楼、多景楼等景点的楹联匾额创作。研究会分6个专题进行研究,组织相关专家、教授逐项落实,完成了6个专题的文稿任务。楹联匾额实施后,中华诗词学会和省楹联协会专家来北固山考察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受市水利部门委托,研究会先后数次提供古运河风光带建设方案。在丁卯公园、焦顶烟雨、运河广场、夹岗览胜、许浑纪念馆等节点做文章。可贵的是搜寻丁卯桥遗石复建于许浑纪念馆附近,保护了文物古迹。

2013年,水投委托进行“白蛇传传说”展示馆历史文化研究。课题组多次赴现场踏勘,查阅历代有关“白蛇传传说”的书籍,研究国内外大量关于白蛇传研究的文稿,编写了《“白蛇传传说”展示馆陈列展览方案(大纲)》,多角度展示“白蛇传传说”与镇江的关系,反映“白蛇传传说”的传播和演变的艺术,受到委托方的赞扬,并得以实施。

受交投委托,开展南山“烟雨鹤林”建设方案的研究。课题组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突出刘裕、米芾等重点人物的景点恢复和建设意见,文本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可喜的是鹤林寺大殿、杜鹃楼、苏公竹院等,交投已完成修缮,社会反映很好。

受市文旅委托,提出竹林寺修复利用方案,课题组深入挖掘竹林寺文化内涵,提出多项保护文化遗址的措施,都在修复中被采纳。

2014年,应市园林局邀请,研究会两次组织专家学者到南山北部景区调研,对景区如何更好地体现生态、便民,融入历史文化原素,南山景区的总体保护利用等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2017年、受有关部门委托,老会长钱永波担任王仁堪纪念馆课题组组长,历经6个月建成开馆。2018年,受有关部门委托,对“中泠泉”和“芙蓉楼”历史文化研究。课题组多次深入现场考察调研,提出实施激活天下第一泉泉水、展示一泉景区的历史文化、整体提升一泉景区和“芙蓉楼”景观等10个方面的建议,部分建议已在项目实施中得到落实。      

完成新区大港银山公园主景点建设。新区委托名城研究会牵头,建设银山公园。研究会组织历史文化、地质工程、规划、建筑、园林设计等方面的人员研究认为,银山公园既要揭示吴文化发祥地的文化特性,也要突出了山水生态园林和现代港口公园的特色。这里本来没有水面,组织勘探后,在银山西麓建成了7000平方米的映山湖。在银山顶上,设计建设了三层楼的凤凰阁,为古今结合的现代中国园林建筑风格。公园分为四大块:第一块是昌平广场,主要展示大港烟墩山出土的宜侯簋,园碑上冠以放大十倍的宜侯簋,园碑正面写园记,背面刻宜侯簋内底上阴刻的铭文并附以释文,左右两面刻“周康王册封宜侯”和“泰伯、仲雍奔吴”两块浮雕作品;第二块是港口文化,映山湖建有船形水榭、音乐喷泉、“大港之恋江南少女”圆雕、曲桥、和合亭,银山顶上建有现代民族风格的凤凰阁,通过一到三层的楹联匾额和美术作品展示长江港口风貌(一层画作是“港城新貌”,二层画作是“天然良港”,三层画作是“长江万里”);第三块是“江南小院”,展示吴国开始纪元前后的早期吴文化,包括吴国的开创者泰伯、仲雍,吴国开始纪元后从寿梦到余昧四位吴王和三让王位的寿梦四子季扎,并陈列有新区范围内出土的荆蛮族男女青年化石的复员头像以及从西周到唐代的六件青铜器和鎏金银器;第四块是放歌亭廊,展示近代大港三杰赵声、李竟成、解朝东的事迹。研究会不仅组织规划设计,而且进行全程服务,为建设单位节约了许多费用。

三、围绕名城现代化建设开展研究。2009年为庆祝新中国六十华诞,研究会举办了镇江市“名城新星”座谈会。次年,与市住建局、规划局联合举办了“看世博、学先进、论镇江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名城保护专题研讨会”。

受市干道办委托,研究会开展云台山路段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研究。研究报告被评价为“全面、详实、丰富。”

研究会还相继完成《海绵公园规划及概念设计》论证报告;大西路(西段)片区历史文化调研报告和太古山路网工程历史文化研究;考察论证了生态新城尚湖湿地的策划方案;北固山前峰和中峰的连接方案;西津音乐厅设计方案;更新镇江老旧小区环境和品位问题的研究方案;其中部分得到落实。

四、围绕交通工程配套建设开展研究。2012年初,市交投委托,研究官塘地区历史文化。我会组织规划、文博、交通、城建等方面的20多位专家,深入到官塘新城开展调研活动,广泛查阅搜集有关历史资料,经过深入研究,反复论证,提出《官塘地区历史文化概述和保护建议》。方案对官塘新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2013年,开展对官塘新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方案的研究。课题组先后考察了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金山公园、白娘子文化园等展馆;请教了南京大学非遗研究所和南京博物院相关专家。经交投、文广新局和研究会有关专家论证,完成了《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内部设置策划方案》,受到委托单位的肯定。

2014年,受市公路管理处委托,进行312国道城区改线段历史文化与景观设计研究。会长李壮云几次与课题组成员踏勘工程全线,并与委托方座谈,听取工程建设的意见。4月下旬再次赴施工现场和市公路管理处,听取绿化单位介绍绿化方案。课题组认为,312国道是一条连接省内外的重要的交通动脉,将镇江城区改线段建设成一条集交通、生态、智慧、低碳为一体的景观路,意义非凡。经过多次深入现场调研,与建设单位商量,课题组对312国道城区改线段绿化方案、历史文化小品配置提出了策划方案文本,得到建设单位肯定和认可,部分己实施。完成宁镇快速通道镇江段历史文化及景观方案。重点围绕宁镇快速通道镇江段走向、技术标准和节点的设想;沿线历史文化及其遗存遗迹;沿线道路绿化、美化和植物配置;沿线两侧山体田园风光整治等,提出策划文本,得到委托单位的充分认可。2015年,受市公路管理处的委托,进行城市进出口公路生态文明建设对策研究。城市进出口公路是我市的对外窗口,代表了城市的文明形象。课题组通过对6条主要公路的逐一考察,专题论证, 数次修改,完成文本,受到委托方的高度评价。同年,受市五凤口高架工程指挥部委托,对观音山隧道敞开段装饰浮雕设计方案论证。我会组织园林、雕塑、史学等方面的专家研读方案,并召开了两次专家论证会,与苏州设计单位面对面的交流。我会专家对苏州设计方案提出了书面的修改意见。设计单位根据我会意见全面修改了方案。我会还派专家赴施工现场指导。该工程竣工后,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受市航道管理处委托,进行京杭运河镇江服务区文化墙方案研究。李壮云会长带领研究会班子到实地考察调研,报告文本报省交通厅得到好评。

完成镇江长江大桥南北公路接线工程沿途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研究。受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指挥部的委托,我会和指挥部共同组成课题组,对公路两侧地面文物、重要古建筑、古人类居住遗址、古墓葬和地下文物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保护和展示的调研报告,得到委托方的充分认可。

完成《镇江港历史文化及当代港产城融合研究报告》。受市港发集团委托,课题组对“镇江港历史文化及当代港产城融合”开展了深入研究,提交的报告文本从镇江港的演变历史、文化遗存、港口建设对城市发展历史贡献等方面,揭示了镇江港发展的历史轨迹,分析了镇江港口发展现状,提出了港口发展及“港产城”融合的对策建议。组织开展宁镇快速通道镇江段沿线历史文化及景观设计方案课题研究。

2020年,我会受交投委托,为镇江东站站前广场雕塑提出艺术设计方案,与南京某高校方案竞标。会长任振棣带领课题组反复讨论,形成了三套方案,提交市分管领导组织的专家评审会评审。专家评审会从两方提供的方案中各选取一个方案在网上公布,征询意见。令人高兴的是,我会的“镇江印记-城市山林”方案,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认可和广大网民赞扬而被采用。目前,雕塑已施工。

五、围绕对外文化交流和科普开展研究。在市政府的关心下,研究会协助润州区完成了韩国临时政府在镇江遗存的旧址——穆源小学旧址(今润州区文化馆内)的修复布展工作。研究会负责为图文及音像等提供编排和翻译工作。课题组赴上海就展览内容请教有关专家,用三年时间,主动、持续、深入研究,完成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镇江时期史料陈列方案”和布展设计方案。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20127月,研究会与市对外友协联合举办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镇江时期史料陈列馆筹建情况介绍会”,镇江韩企协会和韩资代表参加会议。8月上旬预展;9月下旬移交润州区管理。市政府对陈列布展给予了充分肯定。镇江市民、韩国游客都反映较好。韩国驻上海领事馆总领事参观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在201212月中韩建交20周年之际,还特意邀请镇江外办和名城研究会的代表去上海参加“韩中友好交流之夜活动”。

在市政府支持下,研究会曾经和市科协、市地学会合作,举办过“镇江市地学科普展览”,展示镇江山水城市、江河交汇、两大山脉、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土壤植被、天气气侯、环境保护等地学方面的内容。20103月到20111月又组织课题组,为南山莲花洞景区的“镇江市古人类科普园”进行专题研究,及时给市风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提交了建议方案。与此密切相关的“镇江市古人类化石综合研究”项目。研究会成立了规划、地质、城建等方面专家组成的课题组,先后赴北京、南京、苏州等地参观考察。经过深入研究,反复论证,数易其稿,形成报告文本,又与市国土局共同组织地质矿产、规划、城建等方面20多位专家进行论证,与会专家认为方案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经过修改完善,于20137月正式形成方案文本,送市国土局。

六、围绕重点文物和历史街区保护开展研究。受京口区政府委托,研究会对宗泽墓保护方案进行论证,提出了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并协助京口区政府申报方案,省文物局及时批准实施。

2015年,完成西津渡创新发展课题研究。课题组通过现场踏勘,了解情况,召开相关专家、部门负责人多场座谈会,听取意见;调阅近千网民对西津渡建议留言,收集全国十大著名历史街区经验,就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提交了《打造镇江文化旅游的明媚月亮》策划文本。城建产业集团认为,文本深挖了文化内涵,提出了解决方案,有利于打造新西津、大西津,让西津渡再上新的台阶。次年,又完成西津湾长江渔村和旅游开发研究报告。完成西津渡、伯先路和龙王巷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商业研究及街区商业运营策划研究报告。完成《镇江新河街及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报告》。值得一提的是,受市科技局委托,进行的京江柳氏与同善堂研究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和联想集团原总裁柳传志的高度评价,为联想集团与我市的一系列经济技术合作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研究文本被镇江图书馆珍藏。

受市史志办委托,完成《镇江方志馆展陈大纲》的编撰。课题组在搜集史料、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展陈大纲,主要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镇江、镇江概况、建置沿革、山水名胜、经济发展、人文荟萃、社会事业、民俗风情、方志赏鉴等部分组成。目前,该馆建成后,参观者络绎不绝。

受市文广新局的委托,编撰了《镇江名人馆展陈大纲》,从3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精选出历史名人357人,为建设镇江名人馆打下了基础。

受市文旅集团委托,编撰“镇江传奇”故事136篇,为导游提供了具有人文特色的解说词。  

20年来,研究会应用性研究得到了市领导、相关部门和广大市民的肯定,也得到省炎黄研究会的多次表扬推广。

20年的经验和体会概括起来主要是:一、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优良学风,将应用性研究作为办会方向和办会特色紧抓不放。弘扬镇江优秀传统文化,实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二、会长重视,班子协同,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市建设、名城保护重点工作,精心选择研究课题。203任会长都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班子各成员也都各展其能,密切配合,抓好落实。三、树立服务意识和精品意识,确保高质量完成研究课题。坚持会长会集体研究,选配合适的课题组长和成员。研究会每个课题都是咨询服务部从合适人选中提出建议名单,提交会长会议讨论后确定。研究文本都经委托单位论证,会长审阅同意后定稿。由于用人得当,反复研究论证,保证了各课题都能高质量完成。四、坚持唯物史观,深入实际调研考察。按照课题所涉及的领域,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不断补充新知识。不仅了解过去,而且了解现在和未来,在占有充分资料的基础上“加工制作”,实行转化创新。提倡严谨的治学态度,求真务实,提倡立题有新意,提出新问题,挖掘新材料,确立新观点,不“炒冷饭”,“常研常新”。坚持与委托单位“无缝对接”,确保应用性课题质量得不断提升,做到领导、群众、委托单位“三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