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研究动态 >> 聚焦山体•课题组在行动

聚焦山体•课题组在行动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9      阅读数:
聚焦山体•课题组在行动
编者按: 充分利用和保护好我市山体资源,是建设青山绿水工程、创建森林城市的具体体现,也是增强名城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因地制宜对我市山体资源进行研究和规划,打造山体文化,展示镇江古代文明和现代文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呼应,唱响“山水花园、美好镇江”特色城市品牌。
   

    2012年3月27日,这是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一个值得记忆的日子,在李壮云会长主持下,召开了山体文化资源研究专题会议,会议提出今明两年要完成20个山体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策化意见的目标任务。这无疑是一场保护山体的卡位战,群众企盼,政府需要,名城迫切。消息的发布,犹如命令吹响了进军号角,160多位名城人群情激昂、纷纷请缨,5大组长主动作为、勇挑重任,他们与时间赛跑,行动迅速,冒酷暑、战高温,走基层、访专家,搜集了大量史料,在短短的几个月,一座座山头留下了名城人的汗水和足迹,一篇篇文章凝聚了名城人的智慧和心血,更有那一个个山体美丽的传说,书写了“镇江---山水花园城市”的新诗篇。
 

时间篇
    这是一张工作计划表。时间之紧、任务之重、节奏之快,前所未有,这是名城人决心所在,这是名城人信心使然,这也是名城人能干事,敢担当、会操作、善创新的过硬本领和宏大气魄。   
    ---2012年4月,研究会与规划设计院签订山体资源利用和保护委托协议;
    ----5月—7月,研究会召开组长会议,布置课题任务,5个组同步展开课题调研活动;
    ----8月上旬,汇总5个组的调研情况,召开论证会,在广泛地听取各方的意见后拿出初步的方案;
    ----8月底至9月,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形成10个山体文化资源咨询策划的文本;
    ----10月下旬,组织调研组有关人员与市规划设计院,召开专题会,讨论咨询策划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形成正式文本,提交市规划设计院。
    从这张工作计划表,我们看了名城研究会焕然一新的精神状态,他们作风严谨、求真务实、爱岗敬业,他们心里装着保护和建设镇江历史文化名城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活动篇
    按照下达的时间节点,瞄准10座山头,形成了5大“作战”区域,“前线”捷报频传。
    第一组:担当白龙山、檀山山体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 7月25日,成立了以温小卫为组长,人员精干、专业齐全的调研团队。迅速研究制订了调研方案。8月上旬,课题组成员赴图书馆、规划设计院等单位查阅和搜集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及规划资料;两次到白龙山、檀山及周边地区进行勘察,并向相关单位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多次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梳理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对策。8月28日,完成调研报告,就白龙山、檀山保护利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第二组:依据项目要求,由组长王荣飞、副组长陈凯同志挂帅,抽调镇江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镇江市地景园林设计公司有关技术人员8人组成项目组。5月下旬,项目组全体成员召开第一次会议,学习项目内容要求,确立了山体保护项目的方案主要从空间结构分析、自然环境、区位入手、着重历史文化挖掘和山体保护建议;确定了山体历史文化研究思路,即历史文化内涵和地理位置的内涵。项目调研组不辞辛苦,访问了历史文化名城会的专家、勘察现场拍摄照片、查阅古旧书籍,收集相关资料,对山体周边的市民进行问卷调查。
    6月19日,项目组邀请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学者探讨阶段性研究成果。范然副会长从追溯象山合山名称来历、搞好两山体公共绿地两方面发表了意见,其他专家就如何恢复象山十景提出建议。这一次会议对象山合山历史文脉有了深层次理解,掌握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典故。为研究成果提供了大量资料和依据。
    随着研究的深入,第二组对象山合山的分析成果日渐丰满,有了基本雏形。经过2次论证、研讨,8月底,形成了《镇江市合山象山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第三组:负责云台山、玉山山体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为搞好两座山体的历史文化研究挖掘,第三小组于2012年5月10日,成立了课题组,并特邀市规划院有关同志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组在对云台山和玉山进行实地勘察、查阅《京口山水志》等历史书籍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课题研究大纲。
    6月6日下午,课题组召开第二次讨论会。提出了要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鉴别蒜山与云台山的关系;要明确保护范围和利用等级,阐述清楚围绕这些山体的各个历史文化遗迹;要给今后的山体规划建设提出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建议;不能仅局限于西津渡历史街区,要围绕云台山、玉山山体及周边来研究阐述,从三山风景区整个大局来考虑。
    7月18日下午,第三次讨论会,就已形成的《云台山、玉山山体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初稿,进行了讨论,将一些有价值的史料列入课题,如:三国时孙权在玉山需亭派员迎接刘备;北宋时苏东坡在蒜山松林乐做一房客之佳话;宋时韩世忠在玉山龙王庙设伏捉金兀术;清朝中期京江画派领军人物张夕庵在蒜山下的自坤园等。    
    8月29日下午,对修改稿进行了再一次地讨论研究。调研组意见:经过几次充分讨论、酝酿,修改稿内容比较丰富,资料详实,文化内涵厚重,保护与利用的建议重点突出,符合此次课题研究所定的要求。
    第四组:承担了老山和焦顶山的考察研究任务。及时成立了由组长任罡负总责的研究课题组,承担实地考察、文献钩沉、田野采访和综合论证等工作。在考察调研的过程中,就各类具体问题向山体附近的居民寻访,又向相关的专家咨询探讨,在形成初步意见之后,集中了全组人马,就调研稿进行全面的讨论和反复论证。
    由于古文献中没有老山、焦顶山两个名称(包括“教顶山”)有关的任何记录,因此考查它们的相关史料格外艰难,需要从京岘山、鼎石山周边的所有可能的山体、山名,从中找出这两座山的内容。因此,必须从馆藏地方方志、文史资料等入手、调研组先后对《丹徒县志》、《京口山水志》、《江南通志》、《大清一统志》、《江苏通志稿》、《镇江市志》等各类文献进行了查阅,并通过各类网络检索和电子书检索工具对可能有用的信息作了筛查。5月-7月间,调研人员又多次到老山和焦顶山打探山体位置,寻找登山路径,走访附近居民,考察山形地貌。经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排比、综合,逐渐形成老山应当就是文献记载中的釜鼎山,焦顶山则曾经被博物馆的同志证实为东晋墓葬群的所在地的认识。7月23日,组内研讨会对此进行了认真的讨论,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形成了最终的观点,拟定了保护规划建议,即将焦顶山辟为公共休闲场所,老山则同京岘山一起,整体建成一个历史文化展览园。
    第五组:承担了阳彭山、跑马山镇江城西两座重要山头的研究任务。在李金坤组长指导下,调研组成员对山体情况进行了调查与走访。通过查找地方志、地名录、诗文笔记以及网络检索、实地查勘、咨询有关机关(市地名办、国土资源局),走访居民(60岁-70岁五人,30岁-40岁4人)等,对山体地名来历、周界情况、原住民、文化遗存有了基本定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利用的具体意见。
 

成果篇
    金秋十月,果实飘香,这是一个金灿灿的丰收季节。目前,5个组已提交了10座山体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性论文。白龙山、檀山、象山、合山、云台山、玉山、老山、焦顶山、阳彭山、跑马山山体文化资源利用和保护蓝图,跃然纸上,相信来年,我们会看到被串起来的一座座山脉,婉如闪烁的珍珠,镶嵌在我们的家园—镇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土地上。我们已看到了山林城市的镇江,也看到了显山秀丽的镇江,更看到山水花园城市的新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