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研究动态 >> 关于赴皖南等地考察的报告

关于赴皖南等地考察的报告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9      阅读数:
关于赴皖南等地考察的报告

                  张   俊
    为在研究中更好地借鉴外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古村落保护的成功经验,2015年5月7—10日,李壮云会长带领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的部分专家学者,赴皖南等地学习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为了增强考察的全面性、针对性和可借鉴性,我们选择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地区,即新安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婺源古村落以及乌镇进行调研。通过实地考察、访问原住民、座谈交流,我们总的印象是:三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山水特色优势明显,尤其皖南山区,群山连绵;水资源丰富,新安江在徽州境内达230公里,其中10公里以下支流有57条,山水之精华,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徽州历史文化。
    如何保护利用好这些山水文化资源并转化为区域的发展优势,三地都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和实践,走出一条“生态立、文化强、旅游兴、百姓富”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思路。做到了“五个到位”:宣传发动到位。不仅借助媒体加强宣传,而且通过专项活动,寓教于乐,注重宣传效果,如通过开展“保护新安江,美丽我家园”主题活动, 增强了群众保护新安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来过乌镇,你就不曾离开”宣传口号广为留传,我们下榻的饭店都有这样的宣传手册;全员参与到位。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基层群众都有自发的保护意识和行动,我们所到之处,都见有志愿者队伍,开展河道清理、村内环境整治等活动;保护措施到位。大到体制、机制保证,小到乡规民约,形成了完整的保护链条,如晓起对“双井印月”古井水质保护、古樟保护都明文写入乡规民约;财政投入到位。除积极争取国家、省资金外,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且每年递增,各地都建立了吸入民间资本的保护基金;规划建设到位。坚持“保护第一、部分恢复、科学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对老城区、古街道、古建筑和古城墙以及水系进行重点保护、修缮和恢复,严格按规划进行建设和管理。
    形成了特色亮点:山青水秀是新安。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翠岗重峦,青山依旧,没有遭到人为开挖破坏;水质良好,澄碧江水,清澈度高,两岸没有发现一处污水排放管道;古迹完好,“郑公钓台”、南源口古渡,将军埠古戏台、千年古樟树、徽州女儿十里红妆以及万亩枇杷园等景观等,在保护中开发,较好地把山水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的优势,摇艇新安江,犹如画中游。
    村落文化数婺源。婺源古村落的建筑,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全县完好地保存着明清时代的古祠堂113座、古府第28栋、古民宅36幢和古桥187座,被国内外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农村”。明、清古民居沿溪建,依山立,其精细巧妙的砖雕、石雕和木雕,无不透露着当地文风和书香。晓起曲折幽深的老街巷,青石破碎的古驿道,尤其那野碧风清的自然环境,遮天蔽地的古树,被誉为“天人合一”的生态家园。江湾村中至今还保存着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滕家老屋等一大批徽派古建筑和萧江宗祠、南关亭、北斗七星井等景点。萧江宗祠规模宏大、占地面积广,雕刻精美,建筑材料考究,为国内所罕见。一府六院遗址原真性保护,从遗址规模仍可见当年的建筑风采。篁岭岭高500米,因“甚多篁竹”得名,篁岭古村座落在半山深处,数十座徽派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溪水两岸,老屋的飞檐翘角、青砖灰墙、雕梁画栋,这里是清代父子宰相曹文植、曹振镛的故里,素有“书乡”、“茶乡”之称,令人留恋往返。李坑一个不足200多户人家的小小村落,溪桥座座,有石桥、木桥、砖桥等40余座,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
    旅游经济看乌镇。乌镇有着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完整地保存着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她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的建筑风格,水阁、桥梁、石板巷等独具江南韵味的乡土风情,江南百床馆、江南民俗馆、茅盾故居等增强了乌镇的文化内涵,其可读性、可视性,给古镇带来了经济收入。据我们了解,当天,东栅、西栅两景区,仅门票收入可达到600万之多。
    在考察中,我们认为,这些地方有许多值得学习的经验,如对徽戏等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弘扬;“三潭枇杷”、“小桥流水人家”等品牌打造;古建筑活化保护运用;村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归纳起来其特色做法主要有这样几条:
1、以生态补偿机制为核心,新安江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流域管理和治理工作机制
    新安江水环境生态补偿工作,作为国家战略,当地政府紧抓机遇,积极寻求政策、资金支持,目前,已累计投资79.8亿元,完成了124个项目建设,在防洪保安,水资源保护开发、生态保护、污染防治、村镇整治、航道航运、交通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旅游开发、土地整理利用、生态移民、环保能力等12个方面实现了全面提升。如深渡社区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作为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项目,总投资60多万元,建成40吨污水池一座,处理深渡中心学校500人和40户社区居民的生活污水。在深渡镇像这样的村级太阳能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站有3座,可处理深渡镇区8000到14000人的生活污水,对新安江水质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这几年,新安江两岸完成了公路路面等基础设施的提升,建立了雨污分离系统;实施了水上餐厅拆除搬迁以及安置点景观带、监测码头建设;开展了规模养殖场、网箱退养整治工作。同时,对分布在沿江两岸的涉污企业实施并停并转,对符合条件的集中搬迁园区。歙县循环经济园区,建成了污水管网18公里,污水处理设备达270台(套),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各级园区还通过产业转移、政策扶持、加大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等有效方式,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高的产业,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提升。
    随着新安江水环境生态补偿工作深入开展,安徽省还将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16个,总投资90.90亿元,用于水源地建设与保护、河道综合整治、节水工程建设、工业点源污染防治、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与建设、监测能力建设、科技支撑等方面,到2020年,全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等主要指标将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基本形成“流域水质保持优良、生态环境全面提升、生态经济高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新局面。
2、在做精、做美、做特上下功夫,婺源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的生态建设模式
    涵养“青山绿水”,这是婺源的处女作。他们率先在全国创建了193个自然保护小区,完成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工程,造林40万亩,封山育林180万亩,绿化公路500多公里。同时,关闭200家木竹加工企业,年均减少林木采伐5万立方米。2009年以来,婺源还在全县范围内十年禁伐天然阔叶林,禁伐总面积162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43%。要求通过十年全面禁伐,天然阔叶林年增长60万吨,吸收二氧化碳97万吨,释放氧气71万吨,涵养水源11亿吨,减少土壤流失440万吨。婺源还以鸳鸯湖自然保护区为基础,整合文公山、大鄣山县级自然保护区和黄喉噪鹛主要繁殖地,申报婺源珍稀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力争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
    发展生态经济,作为婺源的重点篇。它守护了旖旎的田园风光。婺源生态工业园对有污染的企业敢于说不,近年来关闭近200家高耗能污染企业。他们还谢绝了投资数十亿元的旅游休闲度假开发项目。婺源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对县域GDP的贡献居全省首位。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婺源还不断发展壮大生态农业。作为江西唯一代表荣获了“2012年度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 2013年,婺源有机茶园面积已达到5.5万亩,茶产业系列产值突破16亿元。山上种树,树下种蘑菇、栽药材的“立体林业”发展,在婺源已全面落地开花,特色生态农业,不仅保护了生态,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带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共享“景观村落”,这是画龙点睛之作。2008年以来,婺源结合旅游发展优势,投入了6亿元,实施了“三个结合”的景观村建设工程,一是与古村落保护相结合,保持古村落的原有文化脉络和原始建筑风格。二是与乡村旅游开发相结合,把古民居、古文化、自然山水、田园风光等特色乡村资源纳入到旅游开发规划,把文化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三是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突出抓好村镇周边山地的封山绿化,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不搞大拆大建,依山、傍水体现徽派特色,倾力打造一批青山绿水、粉墙黛瓦、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各具特色的村落。“婺源归来不看村”,如今,古村落犹如一颗颗珍珠,颗颗璀璨夺目,被串联起来,镶嵌在婺源大地,成为生态建设一道靓丽风景,产生了巨大的乡村游经济效应。
3、整旧如故、以存其真,乌镇突出文化内涵的系统性保护,走出一条振兴旅游的发展之路
    乌镇地处桐乡市北,有近1300年历史,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 “东栅、南栅、西栅、北栅”四个区块,当地人依水而家,枕水而居,形成一面临水两面街的水乡古镇布局结构。1998年,他们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乌镇古镇保护规划》,将整个古镇划分为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区域控制区四个不同等级的保护区域,提出不同等级的保护措施,保护范围和缓冲面积达198公顷。
    2001年,东栅工程景区通过实施遗迹保护工程、文化保护工程、环境保护工程等“三大工程”,景区开发最大限度的保护历史遗存,枕水人家、石板小巷、小桥流水、古民居,展示着水乡古镇的特有风貌,一跃成为中国著名的古镇旅游胜地。2003年,动工建设的西栅景区,保存了精美的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横贯景区东西的西栅老街长度达1.8公里,两岸临河水阁绵延1.8公里余。内有纵横交叉的河道近万米,形态各异的古石桥72座,河流密度和石桥数量均在全国古镇罕见。承接古镇文脉,保持古镇风貌,力求原汁原味,整旧如故,以存其真,这是乌镇的成功之笔。
    在原真性保护的同时,他们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物化文化内涵。一是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包括保护和修复历史遗存,展示水乡风情和“两省三府”的人文积淀,做足茅盾品牌,提升乌镇文化品味。伫立茅盾故居,会让人身临其境般走进他的作品中去,《林家铺子》等场景历历在目,给人江南水乡古镇中的美好回味;二是整合文化资源,把与乌镇有点关联的文化资源都整合到一起,例如,著名漫画家丰子恺是桐乡石门人,民间童玩等,成为乌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名人传说,最著名的是南朝梁昭明太子与沈约的故事,昭明太子是南朝梁武帝箫衍长子,聪睿好学,而沈约是著名文学家,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相传昭明太子曾在乌镇读书,沈约侍读,因此建有一座昭明书院。这些都增强了乌镇的可读性、可视性。还有,活化保护是乌镇又一个亮点,原住民仍生活在这里,保留着传统的民风习俗,让人记着了淡淡的乡愁,这也提升了古建筑的现实价值。
    投资20多个亿的乌镇自开放以来,每年吸引200多万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作为国家首批4A级景区之一,它获得联合国颁发的“亚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创造了每年近4亿元的旅游门票收入奇迹,真可谓小乌镇大旅游。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生态领先、特色发展作为目前镇江发展的主旋律,如何做好我市的山水文章,形成江河篇、三山篇、南山篇,津渡篇、华山村落篇,迫切需要检讨得失,三地的经验做法,或许能给我们一点启示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