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名城保护 >> 对我市名城保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对我市名城保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0-08-13      阅读数:

对我市名城保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李壮云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最深厚的软实力,作为培育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最重要物质基础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乐意栖居的充满诗意的地方,更肩负着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美丽家园之重任。如何按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走出一条名城保护与建设双赢之路,笔者从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谈点认识和体会。

一、社会广泛参与,并在共识中打造一支研究团队,是名城保护与建设的重要基础

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批准镇江市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由此开启了我市新一轮名城保护与建设的探索。1989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999年5月,由市人大常委会牵头,建立了由高校学者和城建、规划、园林、文保等具有专业知识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课题组;2000年12月,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资料中心挂牌;2001年5月22日,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关心支持下,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正式成立。“章程”明确规定,研究会由热心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的专家学者和有关方面的实际工作者组成;宗旨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名城保护发展的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把镇江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

名城研究会成立至今已有18个年头,我们始终不变初心和使命,在“认识镇江、热爱镇江、宣传镇江、建设镇江”的前行中,努力打造一支有社会广泛参与、适应时代需要的研究团队,为名城保护和建设夯实基础。一是在宣传发动中汇聚力量。坚持日常宣传和重大宣传日宣传、媒体宣传和网络宣传、会议宣传和成果发布宣传相结合,不断推动全社会名城保护的认知度,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紧抓住“文化遗产日”“文物保护日”“纪念名城周年”以及开展赠书公益活动等契机,深化宣传教育,形成名城保护与建设的全民互动。如纪念镇江名城10周年,我们结合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开展了以“走近名城知识竞赛”“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论辩赛”“城市考古成果汇报展”和“铁瓮城考古信息发布会”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在名城30周年之际,与市政协文史委和镇江日报社联合开展纪念镇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0周年征文活动和纪念名城30周年座谈会暨《我与名城30年》征文集首发活动,引发了社会关注和参与,被列为镇江市互联网协会与镇江日报社主办的“不忘初心,点赞2016年”镇江“十大文化大事”榜首。为增强宣传的针对性,我们把城市总体规划和名城保护规划作为宣传的重中之重,让市民了解城市保护的整体格局和整体风貌,需要保护的历史街区、古镇、古村落、古建筑等重点区域和重点文物,形成了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浓厚氛围,真正从宣传名城中增进共识,在认同名城中汇聚力量。二是在严谨治学中建设队伍。重抓学风。坚持学以致用,古为今用的优良学风,积极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把传承、扬弃、创新结合起来,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服务,为优化人文生态环境服务,为提升镇江知名度、美誉度服务。每年第一次会长会议都把加强学风建设作为首要议题,要求全体会员讲学习,按需补缺,不断充实新知识,不仅了解镇江的过去,也要把握镇江的现在,更要关注城市发展的蓝图;讲合作,加强会员之间团结、部门之间协作,形成集体智慧和合力;讲信誉,正确处理学术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关系,坚持服务第一、质量优先,树立研究会良好形象。建强组织。研究会建立伊始,只有20多人,我们一方面从紧控制,个别吸收,注重素质,另一方面主动邀请建筑保护、城镇规范以及史学、美学、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等领域的专家参与到研究保护中来,现这支180多人的团队,既有一批热爱名城、熟悉镇江的文化人和专家学者,又有一批对镇江家底了如指掌的老镇江,更有历届开明的老领导,成为名城保护建设中的无形财富。优化机制。我们坚持思想引领,始终把服务名城保护建设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经济强市、文化兴市、生态立市;厘清部门职责,在会长会议领导下,下设的秘书处、学术委员会、咨询服务部,分工井然,各司其职,组织化、协作度不断提升;强化小组活动,组织高校、文化、城建交通等5个专业小组,围绕确定的课题,全年活动两次以上,同时,根据需要,适时开展联组、课题组活动,做到分中有合,发挥整体效能。培养人才。倡导“尊重人才,信任人才,用人所长,避人所短,相互理解,宽容待错”工作之风,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尤其是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注重发挥年轻同志的积极性、创造性,选树课题带动人,目前,在众多领域,已形成一批课题学术研究骨干,使名城研究会成为名城保护与建设名副其实的研究智库。 

名城研究会的成立,对我市名城保护和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把分散的、零碎的社会力量,整合成一支热爱名城、各有所长、团结合作的队伍,成为开展名城研究、保护和建设的中坚力量,也真是从思想上、组织上凝聚了这支队伍,把使命感、责任心和保护观统一上升为研究会共同意志,我们在扎实有效持续的研究工作中,才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被授予“全国先进社科组织”荣誉称号。

二、挖掘传统文化,传承历史记忆,开展应用性研究是名城保护与建设的有效途径

镇江有3000多年文明史,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特色鲜明,西周封邑,六朝都会,隋唐直到清代咸丰初江南运河的咽喉,近代对外通商口岸、民国江苏省会。如何传承城市记忆,延伸城市文脉,这就需要我们把应用性研究贯穿于名城建设和发展的始终,通过深入、系统地挖掘整理,让城市历史文化“动”起来、“用”起来,“活化”在城市建设中,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亮点。为此,我们重点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立足规划纲要,开展应用性保护研究。规划纲要,勾画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它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这就为开展应用性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积极参与,为重大工程项目开展咨询服务,并通过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动城市保护建设。“十一五”期间,完成了“名城风貌区”历史文化专题研究和保护利用方案,这是历史城区中最有代表性的城西部分,虽然只有2平方公里,却是镇江历史文化的浓缩,包括山水文化、渡口和港口文化、商埠文化、民国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面积36公顷;参与了南山“招隐景区”老景区修建工程,南大有关专业的教授,已将南山文苑、“招隐寺”景区和“文心雕龙”资料中心作为实验基地。“十二五”期间,承担了“镇江莲花洞古人类科普园建设”和“镇江古人类化石综合研究”,考证了宁镇山脉和茅山山脉是长江三角洲最早有古人类居住和活动的地区,形成的《镇江南山莲花洞古人类遗址地质及考古调查报告》,为科普园遗址展示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完成了白蛇传文化展示馆策划,通过展示白蛇文化,放大了城市效应;按照整体性、原真性保护原则,主动介入许浑别墅的布展、丁卯桥复建规划的制定,积极推动《镇江古运河中段保护和开发建设策划方案》的实施;围绕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创新研究,不仅听取专家意见,更尊重市民的感受,为防止建设空心化,讲求可持续生活,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对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提出了《打造镇江文化旅游的明媚月亮》策划文本。我们还积极推进镇江韩国临时政府史料陈列馆、王仁堪纪念馆布展,完成了《镇江方志馆展陈大纲》《镇江名人馆展陈大纲》,“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充分发挥其资政育人和服务现实的作用。

2.突出生态领先,开展应用性保护研究。镇江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具有山水形胜的鲜明特色。将生态文化资源的优势转化为城市发展的优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为我们应用性研究的重中之重,自2012年开始,我们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关于镇江完成22座山体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调研报告》,为全市实施推进市区山体绿化、美化,提供了宝贵资料和建设性意见,现大部分山体的植被修复,成为市民游园或公共绿地;围绕北固山景区历史文化研究课题,不仅承担了“北固楼”等部分景点的楹联匾额创作、撰写重建“北固楼”“多景楼”碑记等6个专题的研究任务,同时,还撰写和发表了《镇江与三国有关的文化遗产》《北固山甘露长廊三国砖雕故事》《镇江北固楼应以弘扬三国文化为主体》等多篇论文;精心策划了南山“烟雨鹤林”项目,更加突出了刘裕、米芾等重点人物景点恢复和建设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展示利用;在《镇江江河文化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课题中,我们既阐述了江河历史变迁和重大事件、江河文化与镇江城市发展,更提出了江河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建议,进一步完善了城市规划,推动了城市全域旅游;针对“三山”景区功能老化、文化品位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加快实施激活“天下第一泉”泉水的工程项目、展示一泉景区的历史文化、鉴亭内建王仁堪诗碑、整体提升一泉景区和“芙蓉楼”景观等10个方面的建议,得到政府部门的及时采纳。

3.围绕城建工程,开展应用性保护研究。自三届研究会以来,我们秉持“城区即景区、旅游即生活”理念,努力打造城市的“路文化”,让市民与游客都能遇见最美的镇江,先后完成了宁镇快速通道镇江段历史文化及景观方案、312国道城区改线段历史文化与景观设计研究、“云台山”路段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课题研究、城市进出口公路生态文明建设对策研究、“太古山”路网工程历史文化研究,观音山隧道敞开段装饰浮雕设计、京杭运河镇江服务区文化墙策划等。312国道是一条连接我省内外的交通大动脉,将镇江城区改线段建设成为一条集“交通、生态、智慧、低碳”为一体的景观路,意义非凡,我们通过5组小品打造,充分展示名城厚重的历史文化。为配合“云台山”路段改造工程,我们广泛收集云台山路段历史文化资料,挖掘和提炼街区的文化内涵,对街区重要历史文化遗迹提出了修建保护方案。《镇江观音山隧道敞开段装饰浮雕设计方案》实施竣工后,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及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4.注重民生,开展应用性保护研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才是高质量发展,因此,我们在城市改造中,始终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建设“宜居、宜游、宜业、宜商”的新镇江,作为研究工作的落脚点,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在更新镇江老旧小区环境和品位问题的研究中,对城区老旧小区拥有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等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的提升改造建议,得到了有效落实。完成西津渡、伯先路和龙王巷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商业研究及街区商业运营策划报告,使修复后的街区保持传统风貌,并根据游客及市民的需求,发展现代商业。《新河街历史文化亮点》课题研究报告,为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群众生活质量,建设宜居镇江注入新元素。我们还积极关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名镇名村古村落保护利用,分别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宝堰,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九里,古村落儒里、华山村、柳茹,大港旌德里历史街区的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开展调研,完成了《镇江市历史文化名镇(村)、古村落调研报告》文本,提出了尊重当地居民的权利、习惯和意愿,让生活在历史小城镇、古村落中的当地居民有获得感和自豪感,并自愿担负起保护历史环境,传承历史文化的责任。分管市长批示“报告很有价值,将完善镇村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规划,列入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工作,加以推进。”对老街区、老建筑等保护利用提出的具体建议,被列入当年市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实践证明,唯有在名城改造建设中解民之忧,才能使名城在保护与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

三、增强文化自信,讲好城市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名城镇江

镇江有山有水有故事,习总书记在视察镇江时说过“镇江很有前途”,这就需要我们增强文化自信,加快推进名城研究,讲好镇江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名城镇江,通过不断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凝聚对城市历史文化认同,促进保护建设的认同,形成城市发展的认同。

1.在深入研究中,挖掘镇江故事。我们始终把学术研究放上重要位置,全面系统挖掘和研究本地区的优秀历史文化,目前,已形成了20册论文集。内容涉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名城建设与保护、山水花园城市建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城市品牌、新兴文化业态、文化旅游、美丽乡村、特色小镇、文史、人物等诸多方面,为保护建设名城提供了智慧和方案,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被政府在工作中采纳转化,多篇论文在省《炎黄文化》《镇江社科》《镇江日报》等报刊发表,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省《炎黄文化》创刊以来,连续刊登我市研究论文成果50余篇。通过参与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交流,使区域优秀历史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我们围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弘扬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建设文化强省”“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内政治建设”等专题,组织撰写论文36篇,入选省论文集。其中,《勤政廉政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以文化自信引领城镇化建设》《论〈文心雕龙〉对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继承与弘扬》等一批优秀论文成果,得到了省炎黄文化研究会高度评价。在2015年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优秀成果评选中,我会获得了13个奖项的好成绩。《镇江历史文化大辞典》获得图书一等奖,《勤政廉政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以晚清名仕王仁堪为例》《镇江市历史文化名镇(村)古村落调研报告》获得论文和调研报告一等奖,《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官塘新城)内部设置策划方案》《镇江南山“烟雨鹤林”历史文化景区保护建设规划研究》《“白蛇传传说展示馆”陈列展览方案》获得咨询报告优秀成果奖,省政协原副主席、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宝田对我会“坚持学术研究、应用性研究相结合”等经验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2.在专题学术研讨中,深化镇江故事。镇江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孕育了铁瓮城文化、津渡文化、长江运河文化,产生了《昭明文选》《文心雕龙》《梦溪笔谈》三部中华文明史上的鸿篇巨制,奠定了我市雄厚的文化底蕴,将这些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展示出来,是加强名城保护建设,深化镇江故事的重要内容。我们通过举办专题学术研讨、论坛、征文等活动,形成内外互动、上下联动之研讨格局,进一步加深镇江印象。成功举行了“文宗阁·《四库全书》与镇江学术研讨会”和“文宗阁开放日”活动,邀请中国阅读协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徐雁等7位国内知名专家参会,17篇论文分别从文宗阁兴衰、复建意义、“文宗阁暨《四库全书》”择址金山寺的原因,探讨了“文宗阁”沿革过程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中外学术界更加深入地从事“文宗阁暨《四库全书》”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文宗阁与藏书文化”全国有奖征文活动,得到了国内有影响的天涯社区、豆瓣读书、搜狐论坛、国学论坛和“凤凰网”文化频道的响应,收到国内征文86篇。通过出版《文宗阁暨〈四库全书〉与镇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宗阁与中国藏书文化全国有奖征文论文集》,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围绕铁瓮城遗址文化保护与利用,召开“镇江市铁瓮城遗址保护与利用规划高层专家论证会”,邀请了“两院”院士、建设部原部长周干峙和国家名城委副主任委员、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等10名专家出席论证会,专家组最终通过十六字方针,即“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与《三国演义》学会联合举办“东吴文化暨全国第20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会长刘世德和胡世原、陈辽等8位副会长、中外地专家、学者80余人参会,汇集论文120多篇,为保护建设铁瓮城文化奠定了基础。围绕“龙学”研究,不仅请进来,举办《中国文心雕龙资料中心》建设研讨会,邀请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会长,国家图书馆长詹福瑞、原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会长王运熙,各院校知名“龙学”专家,台湾、美国等海内外学者参会,而且还走出去,赴四川大学“杨明照学术思想和现代文论研讨会”、贵州师范大学“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年会”、日本福冈大学“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交流“龙学”,发表了《刘勰故乡的文心情结》《刘勰籍贯新考》等多篇论文,在深入研讨中,深化镇江故事。为推动镇江“宜文化”学术研究活动,我会还专题成立吴文化课题组,重点围绕“宜文化”内涵及如何继承和发扬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得出了“宜文化”就是早期吴文化的结论。实践证明,只有紧紧抓着重大而又有影响的课题,开展深入研讨,推动优秀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建设的融合,才能更好地放大名城效应,进一步提升镇江的知名度、美誉度,推动城市的保护和建设。

3.在著书立说中,传播镇江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名城镇江,不仅需要我们挖掘、整理优秀文化,更需要我们集成、传播镇江文化,这是名城保护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多年来探索而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目前,我们已形成的一系列丛书,为讲好镇江故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一是出版发行《镇江历史文化大辞典》。为全面系统地介绍名城镇江,我们组织近百名专家学者,历时五年,六易其稿,于2013年8月,完成了镇江有史以来第一部以“辞典”为形式、以镇江历史文化为内容的大型工具书编纂工作。大辞典上、下两册,共分16个部、3200多条词目,内容丰富,是集综合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巨著,旨在普及历史文化知识,更好地为名城保护、建设和研究服务。在首发座谈会上,市委、市政府高度评价了大辞典的学术价值、存史价值和实用价值,成为镇江名城保护建设史上的宝贵财富。2014年,《镇江历史文化大辞典》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省政府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是完成了两部《名城镇江文史研究丛书》。从进一步挖掘镇江优秀历史文化内涵、宣传镇江、彰显名城形象出发,2003年12月,我们启动了编写第一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江研究丛书》工作,共有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56人参加编写审稿任务,全书分10册,184.4万字,2004年9月完成;2012年8月,第二部《名城镇江文史研究丛书》(共8册)编纂工作又一次启动,从新的视角,对镇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再研究,于2015年11月出版发行,被评选为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两部丛书兼有学术性与普及性,有助于加深对镇江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社会有效保护意识,达到以史为鉴、传承弘扬、发展创新的目的。三是出版各类专著。先后出版了《民国江苏省会镇江研究》、《齐梁萧氏故里研究》、《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镇江”章节、《镇江三山文化》、《西方传教士对近现代镇江的影响》、《镇江乡土语文读本》、《镇江文化旅游故事汇编》等。其中,《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镇江”章节,全面推介了我市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和23个省级非遗项目;《镇江三山文化》全面反映三山的文化底蕴、观光景点和发展新貌,引起社会良好反响;《镇江文化旅游故事汇编》含人物、三国、传奇、名胜、掌故、地名故事共136篇,激发人们对镇江深厚历史文化探索的兴趣。这些专著,都从不同角度,传播镇江故事、“秀”出镇江名片,扩大了名城镇江的影响。

名城保护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名城宣传和社会参与的问题,也涉及到规划引领和法制保障的问题,更包含在具体的城市建设项目上如何体现以民为本的保护观和保护原则问题,本文仅是从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工作的视野,谈了一些实践的认识和体会,目的是通过总结经验和做法,更好地指导名城保护和建设,推动镇江高质量发展。

 

(作者为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