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研究会
图文推荐
讲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青年故事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5-06-12 阅读数:
讲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青年故事
任鹏远
摘 要:当前,许多历史文化名城面临出生率逐年降低,青年人才不断流出,城市竞争力逐渐变弱的现状,城市基于青年人需求的建设成为必然。本文从青年人的视角出发,对历史文 化名城宣传建设、城市更新、文旅融合的策略与方法进行探析,以帮助城市吸引年轻人,提升 城市影响力。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青年人;文旅融合
一、引言
镇江市 作为历 史文化名 城 ,有着极 其 丰厚的文化积淀,拥有超 过 3000 年历史和2500 年建城史。涌现出刘裕、萧统、沈括、米帝等诸多历史人物与《世说新语》《昭明文选》《文心雕龙》《梦 溪笔谈》等传世巨著。
当前镇江的城市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人口总数少,对青年人吸引力弱是制约城市发 展的重要掣肘。截至2023 年末,全市 常 住 人 口 322.60 万人,仅 比上 年增加0 . 38 万人,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 26. 8%, 比上 年提高1. 6 个百分点庄 镇江的人口数据与拥有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9 所高校和14 万多在校大学生的青年人才基数优势不匹配。
二、青年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城市发展的关键在“青年人”。二 十大报告指出:“要 把青 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 [ 2 ] 。一些城市开始着力建设有利于青年发展的“宜业”“宜居”“宜学”“宜家”“宜创”“宜娱“六宜之 城,其中较典型的是成都和武汉。成都以公园城市为抓手,提出“聚人才能兴产”,大力推进“公 园城市”建设,提升城市魅力;武汉则通过打造”大学生友好城市”,实现“百万大学生留汉”。
当下青年人的核心群体主要是1981年至1995年出生的“千禧一代”与 1995年后出生的 "Z 世代”。对城市而言,他们既是城市的产业与未来,又是城市文化传承和文旅消费的主力军。想要吸引青年人,就应依据其需求,通过圈层细分、兴趣牵引等方式,宣传并发展城市,最终实现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
三、基千青春导向的历史文化名城宣传
由于交通技术和网络通讯能力的大幅提升,城市对外传播摆脱了原有依据城市级别形成的“漏斗模式”,各级城市的曝光率有了新的竞争赛道,历史文化名城需要进行年轻化宣传以 赢得青年人城市认知战。
(一)年轻化宣传的核心
2024 年初,山 河 四 省 文 旅 部 门 在 短 视 频 平 台 上 进 行 高 强 度 宣 传,引 发全国各地迅速跟进。但各地招数高度相似,既浪费了营销经费,又因其同质化被埋没。
历史文化名城宣传想要形成无法被快速“复制”的特点,就必须围绕城市特有文化,面向青年人讲好自己的城市故事,通过故事来调动青年人的情绪,跨越时空的鸿沟。
故事在词典中被定义为“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勹国外学者研究显示,“如果受众被一个故事吸引,并且与故事中的人物产生了情感投 射,就会仿佛置身于整个故事之中”。
1986 年,H 本友人受邀来尤锡旅游创作出的《尤锡旅情》,以青春演歌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日本美学化的爱情故事。该歌曲在日本大受欢迎,不仅带来了大批日本游客,无锡也借此成为 日企对华投资 重要的聚集地。2023 年末电视剧《繁花》通过和平饭店的恢宏气派 ,进贤路上的市井烟火,“立壁角”“敲边”等上海方言不断引发观众的共鸣,通过在传统文化中融入当代年轻人审美观念,吸引大量年轻观众到剧中出现的场景打卡、消费。
故事化的宣传既让历史文化名城更具时代感,又为其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年轻化宣传的途径
1.年轻化的传播媒介
拟人化且易于二次创作的城市吉祥物往往较为容易传播,如风靡一时的“熊本熊”,不仅让熊本县被青年人广为了解,更带动了其相关产业发展,中文互联网上以熊本熊为原型二次创作的表情包、GIF 等更使得其经久不衰。
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自2024 年8 月全球上线以来,山西古建相关话题就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青年人自发为其宣传并出谋 划策[ 3 ] 。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曾 孙女梁周洋在社交平台 表示,“感谢《黑神话:悟空》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古建的炫丽,中国的年轻一代把我们的千年古代建筑文化,通过制作精良的游戏迅速火出圈,真的很开心。”
通过上述案例可见,用青年人易于感知的方式传播城市文化,增加参与感及互动性,青年人在了解城市的同时会主动宣传,形成多次传播。
2.年轻化的定制故事
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提出的液态社会理论表明,不确定的洪流让青年人结成了一个 个差异化的共同体[ 4 ] 。城市面向年轻人的故事宣传,应针对某些具体圈层 ,找到适合自身的个 性化切口,用定制化故事来实现更为有效的信息传递。
例如日本流山市针对年轻夫妇讲述的“育儿友好城市”故事,提出“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母亲,那就是流山”的口号,通过持续传播和配套服务的不断提升 ,一个小城已经成为全日本15 岁以下人口增长排名第一的城市。
3.年轻化的流量链接
历史文化名城的宣传必须持续更新以跟上现代青年人群快速变化的特征。因此,城市故 事需要在同一定制导向下,根据反馈进行实时调整,以不同小故事协同背书,共同组成同一个 目标叙事。
城市讲述青春故事需在传播渠道上深刻把握“画面感优先”这一趋势,形成面向青年人的融媒体渠道矩阵。一是小红书、抖音、哗哩哗哩等视觉主题的图片或短视频超级平台。二是在 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综合性超级平台中,从综合性信息发布转向围绕图片、短视频组织传播内容。
4.年轻化的本地认证
当下,小红书携程大众点评等平台高质量点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影响力。青年人在网上购物或者去一个新餐厅之前,会先在网上查看顾客评价,高分点评通常直接影响其决策。
镇江应主动挖掘或孵化本地线上青年意见领袖,请他们为城市年轻化故事背书。他们懂 青年懂城市、有声望,可以迅速将政府、市场、消费者串联,当其通过社交平台推介城市时,会取得更多年轻人的信任,带来更多的参与者与互动者,“当地大神都这么说了,肯定不错!”
四、基千育春导向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与文旅融合发展
(一)年轻化的城市微更新
一段时间内,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更多是成片区、成街区的建筑更新与改造,试图通过宏大叙事,形成城市界面。在中央作出“中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重大判断后,以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拆除新建再依赖土地出让平衡城市更新成本的模式不可持续[ 5 ] 。对青年人需求的挖掘与其对应城市空间价值的改善是今后城市微更新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微更新让城 市可持续运营与发展是更新的最终目标。
1.空间场景化、数字化
当下,青年人的感知流程正在被翻转为感官先行,身体跟进,他们更容易因某个场景被打动而做出决策。因此,新的空间环境要以形成可以进行画面传播的新场景、有故事的新容器为 目标打造,以满足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场景打造要从拍摄、美学角度考虑,对历史建筑、雕朔、空间甚至色彩进行更新。
例如葡萄牙里斯本的“粉红街”, 在步行化改造时其100 米的狭窄街道被涂成粉红色 ,受到年轻人的欢迎,接着各类时尚业态开始于此聚集。如今,它白天是“露天艺术画廊”,夜晚又成为里斯本年轻人夜生活中心。又如,2 024 年镇江古运河景观提升项目 ,通过市民投票选出的“巴黎跑道紫”运河步道色彩,伴随着奥运的热度和其极具画面美感的场景在朋友圈迅速引起热议。项目后期应适当导入年轻业态,进一步吸引青年流晕,激发周边区域的发展活力。
场景也可通过“虚实融合”来扩大影响力。如《刺客信条3》,因其严谨的历史考据、真实的 历史事件高还原的场景制作,吸引大量玩家到现场打卡;北京前门的《慢坐书局》,通过数字 化手段将古镇、景区、城市综合体的非遗技艺、历史人文等内容用游戏的方式为游客提供实景 沉浸式体验;深圳地铁推出的《山海谜铁 城市寻踪》城市实景游戏,以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为场景,成为深圳城市文旅的一大年轻IP。
2.国潮产业化
越来越多的城市希望通过国潮为城市带来流量,拉动城市发展,创造城市新消费。但如 果国潮没有和城市自身文化绑定,没有为城市植入新内容、新产业,就尤法带动城市的有效发展。
国潮对城市更新的影响既可像西安《长安十二时辰》唐风市井生活街区一样,由电视剧原 班美术置景团队将影视剧IP 全场景还原,搭建 立体商业空间载体,打造“全唐化”商 业业态。又可像上海张园,通过在历史街区更新中植入首店经济,导入全球知名品牌的体验店,成为很多 品牌的“首店、首发、首秀”地,在保持风貌的同时,平衡经济、增加税收、实现多赢。
新时代,青年人对科学家的尊敬与崇拜亦是一种国潮,作为著名的“院士之乡”,在城市更 新中,宁波将城市公共空间打造为“科学家精神”的传播处,通过院士林、院士公园、院士雕塑群等众多空间与场所,通过更多的科技人才令人们直观地感受到城市精神。同时将院士故居与博物馆串联整合,形成科学家故居群落主题游学线路,为青年人提供独特的文旅体验。国潮场景与城市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从旅游到生活的转变,是城市更新的新途径。
(二)青春导向的历史文化名城文旅融合发展
[1] 内容圈层化
青年人已经成为文旅消费的主力人群,他们会因为各种爱好形成联系紧密的“小圈子"' 按照圈层进行交往并选择与兴趣高度匹配的旅游目的地一同前往。
历史文化名城文旅发展必须关注青年人圈层化趋势,选准突破口进行赋能,才能让传统文化真正流行并被自发传承。例如,京剧选段《武家坡》被一9名5 后用流行音乐的方式重新演绎,在网络上爆火,引发众多年轻人对京剧的关注与自发学习,形成了一个京歌圈层。
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都有其特定魅力 ,三国作为享誉整个东亚圈的超人气朝代 IP , 拥有众多粉丝,圈层人数众多。镇江是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的重要城市,是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如孙坚死后孙策将其还葬曲阿(丹阳司徒镇大坟村);孙策在丹徒汝山狩猎遇刺,葬于丹徒;孙权移治京口、扩建三国东吴第一城(铁瓮城);赤壁之战诸葛亮、周瑜共商破曹之策的蒜山(今云台山);三国演义中刘备招亲的甘露寺;太史慈、鲁肃墓等。
讲好镇江三国故事,政府应与市场运营主体联动,形成规模效应;通过专属餐饮、住宿、游 玩形式等多重渠道拓宽文化呈现方式;通过专业考据、关键意见领袖引导等方式提升互动质 拭是实现宣传破圈的有效途径。
[2] 城市烟火气与人情味
烟火气”原指烧煮食物的气味,当下主要指热闹的街边百态、“荼米油盐”的平凡生活,传承千年市井生活的“味道”。这种温暖正是吸引青年人的核心所在。
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主动向外流动,本质上是对自己理想生活的选择,他们的择城逻辑已 从传统的”事业有成“向“工作、生活平衡”的复合逻辑转化,即选择一座有人情味、能活得有人 样的城市。
年轻人寻找“人情味“城市,实际就是找一个他们的“根”可以与城市的“根”共振的“新故乡”。每个城市的“根”都是植根于市井生活中源远流长的城市记忆。青年人对一座城市的认同感来源于对城市精神和城市品牌的认同。想要通过烟火气吸引青年人,可以“老街”和“美食” 为切入,重塑可感知的精神地标与接地气的城市品牌,展现最具城市特色的烟火魅力;可以 ”菜场”和“夜市”为媒介,塑造“家门口”的社交空间和“人情味”的夜间活动,创造触手可及的烟火生活。
城市烟火气的营造需要城市管理者投入大鼠精力去长期运营,这是一种投入较小却能吸引并长期留住青年人的有效路径,有温暖烟火气的城市才能真正凝聚人心。
[3] 文旅前置化
为了发挥故事的独特价值,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路径可转变为:文化叙事、旅游体验、城市更新人才吸引、产业赋能。城市建设通过在“文、旅”上率先发力,面对青年人讲好城市故 事,有以下好处: (1) 构建认同桥梁。通过“讲故”事寻 找影响青年人决策的 共同价值观与情绪 密码,把城市营造在其真正需要的价值区间。如淄博烧烤最初就是因“分晕实在““价格公道” 得到青年人认可。(2) 聚合社群规模。口碑和社群传播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青年群体的日常决 策,舆论 传播环境已经成 为影响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 ( 3) 进行风险测试。“城}人f 产”的决 策通常投资大周期长。通过文旅传播来前期”测试”,获取受众反馈意见并调整,可用较低成本降低决策错误率。
历史文化名城”文』负城、人、产”的实施分为两大阶段,分别是“叙事升华”和“功能落 实”。“叙事升华“通过建立文、旅要素和城、人、产要素的主题关联,在更高层次上重塑城市认 知和价值观,吸引青年人前来体验感受,最终提升其对于城市的估值。“功能落实”转而聚焦于“城、人、产”。通过打破部门壁垒,加强跨部门合作协同,让宣传、文旅、商务、规划等部门发挥先锋作用,为后续城市建设、人才引进、产业发展等重资产投入决策提供依据。
“叙事升华”和“功能落实”需要在讲述、传播、实践的不断循环迭代中提升,逐渐实现城市的理想愿景。
五、总结
当前,城市作为文化产业的主引擎、文旅消费的主市场、文化交流的主窗门,越来越多地受到“故事经济”的影响。镇江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故事,讲好历史文化名城的青年故事是不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是提升城市估值、撬动城市发展的经济杠杆,是肩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的文化使命。
参考文献:
[1] 镇江市 人民政府. 区 划人口[EB/ OL]. (2024-05-22)[2024-08-15]. https:// www. zhenjiang. gov. en/ zhenjiang/ qhrk/tt.shtml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同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E告B/ OL]. (2022- 10—25)[2024—08—15].htt ps: / / www . gov .cn/ xinwen/ 2022—10/ 25/ content—5721685. htm
2. 郭冀川.《黑神话:悟空》破圈发挥乘数效应"IP+ 文旅”巧 融合点燃消费新引擎[N]. 证券日报,2024- 8- 23 (A03)
3. 齐格蒙 包曼.液态现代性[M]. 商周出版公司,2018 .
4. 齐爽,张玉婿,王曾,徐萌,丁寿颐.政策性金融支持 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融资路径设计 以苏州为例 [J]. 中国名城,2024 ( 38) : 15—21.
(作者为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设学院建筑系主任)
- 上一篇:关于我市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利用的再思考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