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红色文化 >> 论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论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1-04-15      阅读数:

论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在构建特色田园乡村体系中的启示与作用

孙志军

      所谓红色文化,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斗争和发展实践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遗产则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20 余次对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作出重要批示,同时亲力亲为考察革命遗址、红色博物馆、纪念馆30 余次,坚持以红色资源寻根、红色内涵铸魂、红色基因续脉、红色动能助力,为强化新时代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指明了政治方向和根本目标。新时代,在构建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规划和建设体系中,如何保护和利用红色文化遗产并进行充分实践、发挥优势和作用,将成为重大的社会发展课题。
      一、坚持以红色资源寻根,同时推动具有特色田园禀赋的乡村在资源的保护、梳理、挖掘、规划中形成优势,而不是简单意义规划上的大拆与大建,更不可为“红”而“红”,应重在乡村文化遗产价值的重树,从而在乡村生活的特有功能上不断完善。
      历来城市与乡村各有差异,并具有不同的重要功能。翻开中国近现代革命斗争的历史, 广大偏远地区的乡村很多都与中国革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与渊源。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 正是因为城与乡不同功能的体现,得以让这块土地上的革命先驱者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直接参与了近现代以来波澜壮阔的军事斗争,同时也向后人留存了中国社会民众的生活、生产、生存的红色文化底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处在偏远地区的乡村发展有了新的蓝图。具备红色文化遗产资源优势的中国乡村数量众多,在其实施振兴规划的过程中、体现乡村的功能时,切不可以通过大拆和大建来彰显,应注重历史史实与文化现象的挖掘和梳理。乡村的振兴必须有文化内容层次上的振兴。在文化内容的振兴上,不可无中生有,更不可胡乱编造、张冠李戴,特别是在红色文化遗产的挖掘和历史史实对照上,有则有,无则无,切不可以文化表现形式的丰富作为借口,最终形成重复性、建设性的破坏,这些破坏力最终伤及的是整个乡村区域内的人文生态系统和人文素养培育,一旦破坏了,几乎是回不了头,也是不可修复的, 从而导致在完善乡村各项精细化、服务型的功能上,最终搭建的是一座在文化根脉上毫无根基、飘飘然的空中楼阁,经不起历史的检验和文化的推敲,更谈不上文化脉络上的传承与继承,毫无社会价值可言,轻轻一戳就会坍塌。
      所以,在规划建设具有特色田园禀赋、红色文化遗产资源优势的乡村时,应该首先考虑的是对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包括红色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 ;其次是对乡村文化遗产(包括区域内革命斗争)历史的清晰梳理与挖掘 ;再次是通过不同层次的功能规划体现乡村地域内
源远流长的文化根脉与特有传统,最终体现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功能上的文化传承与特色继承。
      二、坚持以红色内涵铸魂,同时开展具备实施乡村振兴规划和建设基础的农村调查与研究,深挖历史积淀,累积文化内涵,有意识的引导或塑造积极的人文价值和人文环境,在注重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中彰显传统村落的生命力和向心力。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的城镇化进程无法避免地挤压了中国乡村的生存状态与发展空间, 最典型的就是偏远乡村的人口、产业空心化的问题。不过,乡村即使存在空心化问题,也不能否定偏远乡村千百年来历史逐步累积起来的文化血脉与精神内涵,只不过它们被一些外在的社会因素无意间掩盖了起来、甚至尘封了起来,不太容易被人发现或发掘而已。所以,以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作为切入口,利于乡村内涵之魂的塑造与重构,首先是乡村调查与研究, 力求精准 ;其次是挖掘乡村区域内文化历史、人物故事与红色经典,杜绝编造 ;再次是对历史事件、经典故事通过文化的方式可以在人文环境中再现出来,形成共鸣,最终在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突出红色文化遗产精神与内涵的外化效果,彰显乡村生命力与向心力。
      红色文化遗址是重要的原生性革命文物,承载着民族发展历史的记忆,也是历史的重要见证物。启动特色田园乡村振兴计划之前先要做好红色遗址、遗存的保护工作。为了最大程度的保留历史痕迹和文化印迹,助力唤醒民众的历史记忆,务必全力做好原址保护的工作,深刻筑牢乡村文化的历史底色和内涵价值 :一是申报遗址(文物)保护和利用研究的课题,获得政府部门立项 ;二是成立课题组,遍访调研乡村区域内所有掌握历史史料和资料的机构或人物,并获取了第一手数据材料 ;三是邀请历史文物、遗址保护的专家进行实地调研遗址遗存, 充分论证、研究商定并形成整体的保护和利用方案。
      中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发布,预示着偏远乡村以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构想初步形成。与此同步,乡村振兴的执行主体必须主动对接地方政府,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提供资金、智力支持。“要想富、先修路”,为了发展乡村的红色旅游产业,除了在线路的安排上,地方政府应积极参与到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区的建设中来,不惜余力的投入资金修缮和联通乡村区域内红色遗址保护区内的道路交通,强化乡村区域的内在生命力与吸引力,最终凸显“美丽乡村+ 独特故事”的特色田园乡村2.0 版本。
      三、坚持以红色基因续脉,重在体现中国革命战争年代乡村人文气息在红色斗争历史中所表达的博大情怀、人文素养、生态理念,从而赓续红色文化基因在当代农村发展中的作用, 充分实现运用红色文化精神遗产来养民气、展民心、树民风。
      翻开历史不难发现,在历史长河中的中国农村,曾经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付出了自己巨大心血,作出过重大贡献乃至生命。今天重新来审视百年以来中国农村或偏远乡村的历史沿革与变迁,就不得不佩服和敬仰当年那些生活在乡村的先民们,他们在民族延续、历史演进、社会发展等重要的历史关口上,为争取民族独立自由、领导人民奋勇抗争的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巨大庇护和帮助,最终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战略性历史功绩。
      当前,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而当年为中国革命斗争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农村、农民们仍在这块土地上一代一代延续生存着,他们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虽说有所变化,但他们的基因和血脉始终保持
如一,愿意为社会的变革、生活的改善、理念的继承、精神的传承,发扬历史中中国乡村人的博大情怀和勇于实践、自我革新的精神。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实施者,此类的人文素养和情怀必须时刻保持并融于血脉,发扬光大,唯有如此才可以在历史中找到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规律、方向、目标,乘势而上,开启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的社会主义乡村现代化新征程,最终达到民气正、民心齐、民风淳,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更高目标与展望。
      随着文化和旅游的进一步融合,红色旅游已经成为实现人们“诗和远方”的重要内涵与担当,全国所有负责特色田园、乡村振兴的执行主体部门都应顺势而为,持续不断的为乡村振兴的内涵建设、内心加码、内部助力,通过走“筑底色、强特色、显亮色、融红色”的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利用的乡村振兴之路,构筑起偏远乡村历史多方面、多维度、多层次的文化立面,最终积淀形成名副其实的新时代乡村的文化富矿。
四、坚持以红色动能助力,重在实现传统农村在当今规模化、产业化经济体系的时空环境背景下,依然保持乡村生命力的旺盛 ;在乡村产业结构形成分工合作的新架构下,展现新的活力,从而达到城乡发展充分平衡和区域功能相互补充的关系
      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然包括中国乡村,乡村的振兴,不仅是乡村人精神文化世界的振兴, 更重要的是直面乡村人的产业振兴。
      习总书记曾经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人所拥有的红、绿资源优势,都是乡村人在自身经济和产业推进历程中可以高品质规划、高标准落实、高质量发展的独特的基础条件和禀赋优势 :首先,作为乡村人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紧紧依靠自身所能掌握的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树立主动承担起国家和民族的生态屏障和生态产品的理念 ;其次,作为乡村人发展经济、实现自身利益社会交换时,注重生态环境的绿色发展,充分发扬和运用自身周边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科学方法、生态营造、产业引进的基本准则 ;再次,作为乡村人发展自我时,懂得惜土如金、视村为命,甚至还要学会敝帚自珍,这样乡村人才会有产业发展的选择性,才会形成产业的多元化,最终形成乡村人依靠乡村的振兴与发展,构建出乡村产品与服务的多样性。
      绿水青山是每一个乡村人拥有的自然资源,守住了绿水青山就等于手捧着金山银山,破坏了就消失了 ;而保护好乡村周边的红色文化遗产、遗迹、遗址和文物,就等于守住了每一个乡村人独有的人文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情怀。面对乡村人的产业发展,发挥好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动能,在有力推动乡村人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上将起到有效助力,在文旅融合的市场大背景下最终构建以红色遗址、生态农场、森林抚育、乡村民宿、山水宜居、林木加工、文艺播种等特色田园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点,形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的产业格局,一幅村庄美、生态优、产业特、乡风正、农民富的美妙画卷必将呈现在世人眼前。
      总之,把中国乡村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好,就可以让生存并延续了五千年的这块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具备懂得自我、尊重生态、把握规律、崇尚科学的素养 ;把中国乡村红色文化遗产利用好,就可以让乡村里的每一个人懂得如何发掘和辨别乡村文化中很重要的理念层面的文化与精神,理解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服务大众,最终不断弘扬与传承。习总书记在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指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民族复兴、乡村振兴本质来说,就是乡村里的每一个人的振兴,既有精神层面的,也有物质层面的,重中之重是在文化层面的。

注释 :本文观点、论据、方法均来自于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核心区域周边乡村治理与生态环境营造的实践、归纳和总结。

(作者为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馆长、书记)